典故探源·蒙求·二

      读书笔记 2005-3-30 23:25
杜后生齿,灵王出髭。贾谊忌鵩,庄周畏牺。燕昭筑台,郑庄置驿。
瓘靖二妙,岳湛连璧。郄诜一枝,戴冯重席。邹阳长裾,王符逢掖。
鸣鹤日下,士龙云间。晋宣狼顾,汉祖龙颜。鲍靓记井,羊祜识环。
仲容青云,叔夜玉山。毛义捧檄,子路负米。江革忠孝,王览友弟。
萧何定律,叔孙制礼。葛丰刺举,息躬历诋。管宁割席,和峤专车。
时苗留犊,羊续悬鱼。樊哙排闼,辛毗引裾。孙楚漱石,郝隆晒书。

杜后生齿:《晋书》卷三十二《后妃传下·成恭杜皇后传》:「成恭杜皇后讳陵阳,京兆人,镇南将军预之曾孙也。父乂,见外戚传。成帝以后奕世名德,咸康二年备礼拜为皇后,即日入宫。帝御太极前殿,群臣毕贺,昼漏尽,悬钥,百官乃罢。后少有姿色,然长犹无齿,有来求婚者辄中止。及帝纳采之日,一夜齿尽生。」

灵王出髭:《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在定王六年,秦人降妖,曰:「周其有髭王,亦克能修其职。诸侯服享。二世共职。王室其有间王位,诸侯不图,而受其乱灾。」至于灵王,生而有髭。王甚神圣,无恶于诸侯。灵王景王,克终其世。

贾谊忌鵩:《史记》卷八十四《贾生列传》: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庄周畏牺:不明。

燕昭筑台:1、《昭明文选》卷二十八南朝宋·鲍明远(照)《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唐·李善注:「王隐《晋书》曰:『段匹磾讨石勒,进屯故安县故燕太子丹金台。』《上谷郡图经》曰:『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二说既异,故具引之。』」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一《易水》:其一水东出注金台陂,东西六、七十步,南北五十步,侧陂西北有钓台,高丈余,方可四十步。陂北十余步有金台,台上东西八十许步,南北如减,高十余丈。昔慕容垂之为范阳也,戍之,即斯台也。意欲图还上京,阻于行旅,造次不获遂心。北有小金台,台北有兰马台,并悉高数丈,秀峙相对,翼台左右,水流径通,长庑广宇,周旋被浦,栋堵咸沦,柱础尚存,是其基构,可得而寻。访诸耆旧,咸言昭王礼宾,广延方士,至于郭隗、乐毅之徒,邹衍、剧辛之俦,宦游历说之民,自远而届者多矣。不欲令诸侯之客,伺隙燕邦,故修建下都,馆之南垂。言燕昭创之于前,子丹踵之于后。

郑庄置驿:《史记》卷一二○《汲郑列传》: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瓘靖二妙:《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咸宁初,征拜尚书令,加侍中。性严整,以法御下,视尚书若参佐,尚书郎若掾属。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岳湛连璧:1、《世说新语》下卷上《容止》: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2、《晋书》卷五十五《夏侯湛传》: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祖威,魏兖州刺史。父庄,淮南太守。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郄诜一枝:《晋书》卷五十二《郄诜传》:以对策上第,拜议郎。母忧去职。……累迁雍州刺史。武帝於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诜官,帝曰:「吾与之戏耳,不足怪也。」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卒於官。子延登为州别驾。

戴冯重席:《後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传·戴凭传》: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馀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在职十八年,卒於官,诏赐东园梓器,钱二十万。

邹阳长裾:邹阳,西汉齐人。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于世。因才遭忌,曾被诬下狱,后上《狱中上梁孝王书》,孝王为之深折,因而获释。

王符逢掖:《後汉书》卷四十九《王符传》: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也。少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友善。安定俗鄙庶孽,而符无外家,为乡人所贱。自和、安之後,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於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馀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後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美乎?」有顷,又白王符在门。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援符手而还,与同坐,极欢。时人为之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言书生道义之为贵也。符竟不仕,终於家。

鸣鹤日下,士龙云间: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西晋。

晋宣狼顾:《晋书》卷一《宣帝纪》: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及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迹其猜忍,盖有符于狼顾也。

汉祖龙颜:《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应劭曰:『隆,高也。准,颊权准也。颜,?颡也,齐人谓之颡,汝南、淮、泗之间曰颜。』」

鲍靓记井:《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鲍靓传》:鲍靓字太玄,东海人也。年五岁,语父母云:「本是曲阳李家儿,九岁坠井死。」其父母寻访得李氏,推问皆符验。靓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稍迁南阳中部都尉,为南海太守。……靓尝见仙人阴君,授道诀,百余岁卒。

羊祜识环:《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子则祜之前身也。

仲容青云:《昭明文选》卷二十一南朝宋·颜延年(延之)《五君咏五首·阮始平》:「仲容青云器,实禀生民秀。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唐·李善注:「青云,言高远也。《史记》太史公曰: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代哉!」

叔夜玉山:《世说新语》下卷上《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毛义捧檄:《后汉书》卷三十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序》:中兴,庐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南阳人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令,义奉檄而入,喜动颜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义母死,去官行服。数辟公府,为县令,进退必以礼。后举贤良,公交车征,遂不至。张奉叹曰:「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建初中,章帝下诏褒宠义,赐谷千斛,常以八月长吏问起居,加赐羊酒。寿终于家。

子路负米:《孔子家语》卷二《致思》:「子路见于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锺,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若过隙。』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江革忠孝:江革,齐国临淄人,一生事母至孝,人称“江巨孝”。东汉时,曾举孝廉为郎,补楚国太仆,继升五官中郎将,谏议大夫。

王览友弟:《晋书》卷三十三《王祥传》附《王览传》:览字玄通。母朱,遇祥无道。览年数岁,见祥被楚挞,辄涕泣抱持。至于成童,每谏其母,其母少止凶虐。朱屡以非理使祥,览辄与祥俱。又虐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朱患之,乃止。祥丧父之后,渐有时誉。朱深疾之,密使酖祥。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朱遽夺反之。自后朱赐祥馔,览辄先尝。朱惧览致毙,遂止。……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鴈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鴈美乎?」有顷,又白王符在门。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援符手而还,与同坐,极欢。时人为之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言书生道义之为贵也。符竟不仕,终于家。

萧何定律:1、《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2、《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叔孙制礼:《史记》卷九十九《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讙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葛丰刺举:《汉书》卷七十七《诸葛丰传》:「诸葛丰字少季,琅邪人也。以明经为郡文学,名特立刚直。贡禹为御史大夫,除丰为属,举侍御史。元帝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避,京师为之语曰:『间何阔,逢诸葛。』上嘉其节,加丰秩光禄大夫。时侍中许章以外属贵幸,奢淫不奉法度,宾客犯事,与章相连。丰案劾章,欲奏其事,适逢许侍中私出,丰驻车举节诏章曰:『下!』欲收之。章迫窘,驰车去,丰追之。许侍中因得入宫门,自归上。丰亦上奏,于是收丰节。司隶去节自丰始。」唐·颜师古注:「言间者何久阔不相见,以逢诸葛故也。」

息躬历诋:《汉书》卷四十五《息夫躬传》:息夫躬字子微,河内河阳人也。少为博士弟子,受春秋,通览记书。容貌壮丽,为众所异。……上擢宠为南阳太守,谭颖川都尉,弘、躬皆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是时侍中董贤爱幸,上欲侯之,遂下诏云:「躬、宠因贤以闻,封贤为高安侯,宠为方阳侯,躬为宜陵侯,食邑各千户。赐谭爵关内侯,食邑。」丞相王嘉内疑东平狱事,争不欲侯贤等,语在嘉传。嘉固言董贤泰盛,宠、躬皆倾覆有佞邪材,恐必挠乱国家,不可任用。嘉以此得罪矣。躬既亲近,数进见言事,论议亡所避。众畏其口,见之仄目。躬上疏历诋公卿大臣,曰:「方今丞相王嘉健而蓄缩,不可用。御史大夫贾延堕弱不任职。左将军公孙禄、司隶鲍宣皆外有直项之名,内实騃不晓政事。诸曹以下仆不足数。」

管宁割席: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山东临朐东南)人,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后代。管宁于东汉末避世乱于辽东三十多年,后还乡入魏,朝廷屡次征之入仕而不就,以布衣身份终老。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山东禹城西南)人,东汉末年桓帝时候曾经入仕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太尉,为官有清誉传世。《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和峤专车:《晋书》卷四十五《和峤传》:和峤字长舆,汝南西平人也。祖洽,魏尚书令。父逌,魏吏部尚书。峤少有风格,慕舅夏侯玄之为人,厚自崇重。有盛名于世,朝野许其能整风俗,理人伦。袭父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迁颍川太守,为政清简,甚得百姓欢心。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贾充亦重之,称于武帝,入为给事黄门侍郎,迁中书令,帝深器遇之。旧监令共车入朝,时荀勖为监,峤鄙勖为人,以意气加之,每同乘,高抗专车而坐。乃使监令异车,自峤始也。

时苗留犊:《魏书》卷二十三《魏书·常林传》:南朝宋·裴松之注:「《魏略》以林及吉茂、沐并、时苗四人为《清介传》。……时苗字德冑,巨鹿人也。少清白,为人疾恶。建安中,入丞相府。出为寿春令,令行风靡。扬州治在其县,时蒋济为治中。苗以初至往谒济,济素嗜酒,适会其醉,不能见苗。苗恚恨还,刻木为人,署曰「酒徒蒋济」,置之墙下,旦夕射之。州郡虽知其所为不恪,然以其履行过人,无若之何。又其始之官,乘薄軬音饭。车,黄牸牛,布被囊。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及其去,留其犊,谓主簿曰:「令来时本无此犊,犊是淮南所生有也。」群吏曰:「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苗不听,时人皆以为激,然由此名闻天下。

羊续悬鱼:羊续,字兴祖,东汉太山平阳人。以祖荫拜郎中,后任庐江、南阳太守。人称“悬鱼太守”。

樊哙排闼:西汉初将领。沛(江苏沛县)人。少时以屠狗为业。初随刘邦起兵反秦,为其部将,以军功赐爵,封贤成君。

辛毗引裾:《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辛毗传》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文帝践阼,迁侍中,赐爵关内侯。时议改正朔。毗以魏氏遵舜、禹之统,应天顺民;至于汤、武,以战伐定天下,乃改正朔。孔子曰「行夏之时」,左氏传曰「夏数为得天正」,何必期于相反。帝善而从之。帝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时连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帝遂徙其半。

孙楚漱石:孙楚,字子荆,西晋文学家,太原中都(平遥)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孙资,魏骠骑将军。父孙宏,南阳太守。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少欲隐居,谓好友王济:“吾欲漱石枕流。”王济道:“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楚道:“枕流欲清其耳,漱石欲砺其齿。”性刚毅,不畏权势。谈吐直率,被石苞弹劾为“讪毁时政”,遂弃官家居十余载。惠帝初,为冯翊太守。元康三年卒。

郝隆晒书:郝隆,字仕治,晋名士,官荆州刺史桓温的南蛮参军。农历七月七日,人们都在晒衣服,唯有郝隆睡在院中,有人问他为甚么,答曰:「晒我腹中的书罢了。」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