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将阑,
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
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
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
长空暗淡连芳草。
意译: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试评:
此为一首闺怨词。全词表现了一个闺中女子暮春怀人的幽怨情思。上片开头三句先以景入,首句总写,次句耳闻,三句目见。将暮春衰落、凄清的景色铺陈一番,为后面的伤春情怀做了渲染。接着自室外写来,由景及人,堂外细雨蒙蒙,室内静寂无人,屏风掩住了厅室内的景象,只见未燃尽的沉香,袅袅地从屏后散出。此处以“余烟袅袅”来衬托画堂之静,含蓄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人的渺茫期待。
过片写到女子不由回忆到当年惜别时彼此的私下约定,可如今离人依然杳无音信,自己的妆匣许久未曾打开,上边已满落了灰尘。这三句直贯而下,层层铺染,感情逐句加深,将女子长久以来愁苦寂寞,却始终情真不渝的心愫,表达得极为沉挚凝练。结拍写女主人公心情极度难过,倚楼远望,魂销肠断,只见到暗淡的长空,连绵的芳草,却始终翘盼不到心中的他的身影。末句以景收篇,直写得情思绵延,余韵无穷。全词语言晓畅,格调凄婉,实为闺怨词中佳作。
补充:
宋人胡仔称寇准“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词中虽然先写景后写情,但景中也是寄寓深情的。全词于字里行间处处跃动着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感伤与惋叹,流露出一种美人迟暮、青春易逝的惆怅之情,读之令人销魂。
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
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
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
长空暗淡连芳草。
意译: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试评:
此为一首闺怨词。全词表现了一个闺中女子暮春怀人的幽怨情思。上片开头三句先以景入,首句总写,次句耳闻,三句目见。将暮春衰落、凄清的景色铺陈一番,为后面的伤春情怀做了渲染。接着自室外写来,由景及人,堂外细雨蒙蒙,室内静寂无人,屏风掩住了厅室内的景象,只见未燃尽的沉香,袅袅地从屏后散出。此处以“余烟袅袅”来衬托画堂之静,含蓄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远人的渺茫期待。
过片写到女子不由回忆到当年惜别时彼此的私下约定,可如今离人依然杳无音信,自己的妆匣许久未曾打开,上边已满落了灰尘。这三句直贯而下,层层铺染,感情逐句加深,将女子长久以来愁苦寂寞,却始终情真不渝的心愫,表达得极为沉挚凝练。结拍写女主人公心情极度难过,倚楼远望,魂销肠断,只见到暗淡的长空,连绵的芳草,却始终翘盼不到心中的他的身影。末句以景收篇,直写得情思绵延,余韵无穷。全词语言晓畅,格调凄婉,实为闺怨词中佳作。
补充:
宋人胡仔称寇准“诗思凄婉,盖富于情者。”词中虽然先写景后写情,但景中也是寄寓深情的。全词于字里行间处处跃动着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感伤与惋叹,流露出一种美人迟暮、青春易逝的惆怅之情,读之令人销魂。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