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见到过一篇文章,叫做99便士??的,记得不太精确,大体上就是讲些商家货品卖到.99的策略是否适当?没想到这次到美国度假,倒是把这个法则一尽看个遍。
虽然没有逛街的嗜好,可是孔孟教育根植下的我,还是饶有兴趣地抽空逛逛街,尽量买些小礼物回国给朋友,适当的情况下也给自己买点什么适度嘉奖一下,从叮叮当当的耳环,加州大学里买的法语书,到NIKE店里买的高尔夫球鞋;从Santa Monica海滩,迪斯尼的礼品店到好莱坞的杂货铺,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东西的卖价至少都含有两个9: 9.99, 19.99, 14.99,159.99等等,甚至去日本餐馆吃顿饭,一个中型的套餐也是17.99。
不得不说这是厉害的障眼法。很容易就让我这样的非理性消费者情不自禁的刷卡消费。举个例子,在购物狂的天堂-那些折扣中心(outlets)里面,同去的女性自然就不用说了,连我之前再三告诫自己不要买任何东西,可怜的箱子实在盛不下,但最后还是买了一双1年用不了几次的高尔夫球鞋,非常便宜,19.99美金,冲动地购买动机有两个:第一,相比较国内,惊人的便宜(国内同样的鞋估计要卖到800左右人民币),第二,还是便宜,19.99的数字欺骗了我,感觉好像10块钱多一点。其实也算不上欺骗,人家是实价,不过是税前的而已。当时看见它的时候,其貌不扬,在一堆折扣后仍然100美金的NIKE鞋里面,它的价格算是奇葩,因此虽然我用到的时候不多,仍然没有多1秒钟的犹豫便刷卡去了,这时候我才发现加上加州当地的消费税7.45%?,其实已经20多块钱。为了提高它的利用价值,陪着孩子们玩了几把迷你高尔夫。
这就是美国人的智慧,让你觉得很舒服的花钱,也不多多少,无可挑剔的定价,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成熟定价法则,甚至在酒店里面的Room Service 的价目标也如出一辙,9这个数字似乎比在中国得到更为实际广泛的应用,不知道应该称赞它为高超的定价,还是讽刺它为骗人的小把戏?不管怎样,这就是事实了,最近好像也有中国的商家同样做法,不晓得买账的人有多少了?
虽然没有逛街的嗜好,可是孔孟教育根植下的我,还是饶有兴趣地抽空逛逛街,尽量买些小礼物回国给朋友,适当的情况下也给自己买点什么适度嘉奖一下,从叮叮当当的耳环,加州大学里买的法语书,到NIKE店里买的高尔夫球鞋;从Santa Monica海滩,迪斯尼的礼品店到好莱坞的杂货铺,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东西的卖价至少都含有两个9: 9.99, 19.99, 14.99,159.99等等,甚至去日本餐馆吃顿饭,一个中型的套餐也是17.99。
不得不说这是厉害的障眼法。很容易就让我这样的非理性消费者情不自禁的刷卡消费。举个例子,在购物狂的天堂-那些折扣中心(outlets)里面,同去的女性自然就不用说了,连我之前再三告诫自己不要买任何东西,可怜的箱子实在盛不下,但最后还是买了一双1年用不了几次的高尔夫球鞋,非常便宜,19.99美金,冲动地购买动机有两个:第一,相比较国内,惊人的便宜(国内同样的鞋估计要卖到800左右人民币),第二,还是便宜,19.99的数字欺骗了我,感觉好像10块钱多一点。其实也算不上欺骗,人家是实价,不过是税前的而已。当时看见它的时候,其貌不扬,在一堆折扣后仍然100美金的NIKE鞋里面,它的价格算是奇葩,因此虽然我用到的时候不多,仍然没有多1秒钟的犹豫便刷卡去了,这时候我才发现加上加州当地的消费税7.45%?,其实已经20多块钱。为了提高它的利用价值,陪着孩子们玩了几把迷你高尔夫。
这就是美国人的智慧,让你觉得很舒服的花钱,也不多多少,无可挑剔的定价,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成熟定价法则,甚至在酒店里面的Room Service 的价目标也如出一辙,9这个数字似乎比在中国得到更为实际广泛的应用,不知道应该称赞它为高超的定价,还是讽刺它为骗人的小把戏?不管怎样,这就是事实了,最近好像也有中国的商家同样做法,不晓得买账的人有多少了?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