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延安五日游
8月8日早上3点钟,我和单位的同事踏上了去西安的旅途,这是我向往已久的旅程,一次膜拜先人的旅途。去之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作了很多的功课,古都西安史称长安,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钟楼、鼓楼、清真寺、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和大慈恩寺、小雁塔和荐福寺、大兴善寺、西安古城墙、茂陵、乾陵、昭陵、兵马俑、秦始皇、华清池等77处人文景观都在挑动我的神经,我期待着我的首次西安之旅。
初识西安
早上10点我终于踏上了咸阳的土地。在从咸阳到西安的一路上满眼皆是田园风光和各种陵墓、汉代古城构成的奇异景观。中午时分,我终于到达了梦寐以求的西安,看到了古老的城墙,进入了一个时光交错的空间。
初到西安感觉这里的人很少,走路的人很少,坐车的人很少,骑自行车的人更少。古老的城墙现在看似完整,但原来的城门已经不用了,现在车来车往的门洞只是一条路,一条人们走来走去的路,古老的 门洞已经被封存保护了起来,成为游人们照相用的庞大布景。可是我确实很质疑这种所谓的保护, 难道把城墙拆成门洞还能算是保护?!我很不解。看来城市的发展与古老的文物确实是很难调和的矛盾。不过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观光者,一个爱好文物的"酸文人",也只能望文物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到了西安才真正明白西安能够成为十三朝古都的魅力所在。西安是以钟楼为中心的四方形城市,所有的,路都是正的,的确不用担心会走错方向。这里的遗迹非常多,跨度也很大,但多为汉、唐两代的,我想这与后面的朝代迁都北方有很大的关系。站在市区内就可以看到美丽的终南山,有山有水的地方,当然是风水宝地,也难怪这里会被皇帝看重,成为都城了。
晚上的西安感觉是另一番景象。站在东大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街道,我真的很怀疑,这个布局有点像上海淮海路的街道是不是真的属于早上那个恬静、古老的西安。可是这就是西安,一个古代与现代融合的城市。说来这个现代的西安可真的不是很好,怎莫看都不像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虽然东大街的人很多,街道也很长,可是只有区区两个能够看的过眼的商场,剩下的都是小小的门脸,更别提什莫世界名牌产品了。
这就是我对西安的初步印象,不管怎样,西安,我来了,来探寻我心中的梦想国度。
生为中国人的伟大
生为中国人真的很伟大,这就是我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前最深切的感受。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陵墓群,看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俑人,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好像都在告诉我一段尘封的历史。我站在2200多年前秦人的眼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用。在历史面前我的任何一句赞美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远不如秦人高大威猛,远不如秦人心灵手巧,远不如秦人骁勇善战,所以我只能站在他们面前膜拜他们的灵魂,回味在历史书上学到的所有有关秦人的风光历史。我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我对如此大的工程的震撼和不解,在此我只想列举以下几件事:1.在秦朝建造的铜车马上有用金、银焊接的只有0.1毫米厚的空心马项圈。2.在铜车马上的华盖也只有0.1毫米厚。3.冬暖夏凉的空调房车既保暖有通风,在窗上蒙有细纱,上面有很多微小的孔。4.兵马俑只是陪葬品的一小部分,其中1号坑被盗13次仍有600多件兵马俑出土。
我所了解的只是秦始皇陵中极少的一部分,还是听导游讲的,想来会有些偏差的,但不管怎莫说,只是这些也足以让我感叹秦人的伟大了。
在我看来,中国人是很伟大的,四大文明中的古埃及文明早已被阿拉伯民族消灭殆尽,现在的埃及人早已不崇拜太阳神,连文字也早已无人认识,语言更是消失在历史的滚滚烟尘中;古巴比伦更是踪迹全无,只剩下不尽的传说和可能存在的遗迹等待有缘人去开启;古印度的人们在历史的轨迹中也只剩下模糊不清的影子。只用中国,只有我们中国人传承了5000年来的中华文明,传承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传承了祖祖辈辈的语言,将我们老祖宗创造的灿烂文化继续续写下去,用我们现代人的手、用我们现代人的笔继续的传下去,永远的传下去。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足以证明沉睡了几个世纪的巨龙正在觉醒,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会成为全世界最被向往的国度,而我们也将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着,直到永远……
母亲河的壮观
在原定的行程中其实是没有黄河壶口瀑布的,只是单位加了钱,导游当然也乐于带我们到那里游览,毕竟没有人和钱有仇。
开车将近9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壶口瀑布边上。那天的水很大,一点儿都看不出黄河有枯水的迹象,对面的山西临潼清晰可见,那边的地势似乎高一些,水并没有太淹到岸上,人们可以站在离水很近的地方照相,但离得那末近还能照的出瀑布吗?我真的很怀疑。
由于陕西这边水已经淹到了岸上,我们也就失去了与母亲和亲密接触的机会。但是从远处看去的壶口瀑布还是非常壮观的。宽宽的河面突然变得只有几十米(是目测,实在不太可信),可水也突然变得湍急而下,腾起阵阵烟雾,让我觉得烟雾的那一边就是幸福的天堂,没有悲伤,可以永远快乐的天堂……
现实可并不是这样的。黄河的水真的非常的黄,我有理由相信黄河的水中至少一半以上都是泥沙。在这里看黄河可与我在火车上看到的快到入海口的黄河大不一样,这里的黄河感觉上更清澈,更有气势,更像是活的奔腾的骏马,而不像是一潭死水。这让我很振奋,终于改变了对黄河的印象。
新延安新奇想
在经历了上上下下的盘山道后,我终于到达了延安。这并不是说我对于延安有多莫的向往,只是因为我终于可以告别作了12个小时的汽车,下来伸伸腿了,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走路是那末的好。
到达延安时天已经黑了,眼前的延安并不是如我想象的一片漆黑。我之所以以为延安是黑的,主要是受了50年代电影的影响,在我的脑子里的延安是一个满眼是窑洞,到处是田地,中间立个宝塔山的小乡村。结果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现在的延安和咱们周边郊区的城镇差不多有楼,有商场,有肯德基,还有红灯区。我们就是在红灯区吃的饭。下车时导游特意告诫我们车上的男士千万不要单独出去,否则会有被缠上的可能。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吃饭呢?我很是不解。不知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看到延安的红灯区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说道延安的饭我还想啰嗦几句,这里的饭菜真实没话说。在不同的餐馆吃饭上的菜都是一样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连味道都是一样的。大概这里的饭馆都实行了ISO9000标准吧,这么一样,真是佩服佩服。
再看西安
从延安回到西安时已是晚上6点左右了,眼前的西安又是另一番景象。从一进市区开始堵车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各种出租车、公共汽车和私家车充斥在我们四周,公共汽车上人很多,不见了前两天的清静,几乎都没有空座,看来西安并不是我想象的清静之地。
对于西安我还有一个更深印象,就是"一条街"式的商业布局。这里的所有行业好像都是按不同的街道分配的,同行们都集中在一起,不知道这是政府可以安排的还是商家们的经营方式,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布局确实方便了顾客,货比三家都不用再跑来跑去了。
一些遗憾
此次旅行总的来说还算好玩,要是不和同事一起去的话我想会更简单一点,更随性一点。但是履行还是会有遗憾的,我想去的骊山、武则天陵、法门寺等地方都没能去看看,真是有些遗憾。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呵呵,每一天都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对吧:)
8月8日早上3点钟,我和单位的同事踏上了去西安的旅途,这是我向往已久的旅程,一次膜拜先人的旅途。去之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作了很多的功课,古都西安史称长安,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钟楼、鼓楼、清真寺、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和大慈恩寺、小雁塔和荐福寺、大兴善寺、西安古城墙、茂陵、乾陵、昭陵、兵马俑、秦始皇、华清池等77处人文景观都在挑动我的神经,我期待着我的首次西安之旅。
初识西安
早上10点我终于踏上了咸阳的土地。在从咸阳到西安的一路上满眼皆是田园风光和各种陵墓、汉代古城构成的奇异景观。中午时分,我终于到达了梦寐以求的西安,看到了古老的城墙,进入了一个时光交错的空间。
初到西安感觉这里的人很少,走路的人很少,坐车的人很少,骑自行车的人更少。古老的城墙现在看似完整,但原来的城门已经不用了,现在车来车往的门洞只是一条路,一条人们走来走去的路,古老的 门洞已经被封存保护了起来,成为游人们照相用的庞大布景。可是我确实很质疑这种所谓的保护, 难道把城墙拆成门洞还能算是保护?!我很不解。看来城市的发展与古老的文物确实是很难调和的矛盾。不过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观光者,一个爱好文物的"酸文人",也只能望文物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到了西安才真正明白西安能够成为十三朝古都的魅力所在。西安是以钟楼为中心的四方形城市,所有的,路都是正的,的确不用担心会走错方向。这里的遗迹非常多,跨度也很大,但多为汉、唐两代的,我想这与后面的朝代迁都北方有很大的关系。站在市区内就可以看到美丽的终南山,有山有水的地方,当然是风水宝地,也难怪这里会被皇帝看重,成为都城了。
晚上的西安感觉是另一番景象。站在东大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街道,我真的很怀疑,这个布局有点像上海淮海路的街道是不是真的属于早上那个恬静、古老的西安。可是这就是西安,一个古代与现代融合的城市。说来这个现代的西安可真的不是很好,怎莫看都不像是现代化的大都市,虽然东大街的人很多,街道也很长,可是只有区区两个能够看的过眼的商场,剩下的都是小小的门脸,更别提什莫世界名牌产品了。
这就是我对西安的初步印象,不管怎样,西安,我来了,来探寻我心中的梦想国度。
生为中国人的伟大
生为中国人真的很伟大,这就是我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前最深切的感受。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陵墓群,看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俑人,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好像都在告诉我一段尘封的历史。我站在2200多年前秦人的眼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用。在历史面前我的任何一句赞美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远不如秦人高大威猛,远不如秦人心灵手巧,远不如秦人骁勇善战,所以我只能站在他们面前膜拜他们的灵魂,回味在历史书上学到的所有有关秦人的风光历史。我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我对如此大的工程的震撼和不解,在此我只想列举以下几件事:1.在秦朝建造的铜车马上有用金、银焊接的只有0.1毫米厚的空心马项圈。2.在铜车马上的华盖也只有0.1毫米厚。3.冬暖夏凉的空调房车既保暖有通风,在窗上蒙有细纱,上面有很多微小的孔。4.兵马俑只是陪葬品的一小部分,其中1号坑被盗13次仍有600多件兵马俑出土。
我所了解的只是秦始皇陵中极少的一部分,还是听导游讲的,想来会有些偏差的,但不管怎莫说,只是这些也足以让我感叹秦人的伟大了。
在我看来,中国人是很伟大的,四大文明中的古埃及文明早已被阿拉伯民族消灭殆尽,现在的埃及人早已不崇拜太阳神,连文字也早已无人认识,语言更是消失在历史的滚滚烟尘中;古巴比伦更是踪迹全无,只剩下不尽的传说和可能存在的遗迹等待有缘人去开启;古印度的人们在历史的轨迹中也只剩下模糊不清的影子。只用中国,只有我们中国人传承了5000年来的中华文明,传承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传承了祖祖辈辈的语言,将我们老祖宗创造的灿烂文化继续续写下去,用我们现代人的手、用我们现代人的笔继续的传下去,永远的传下去。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足以证明沉睡了几个世纪的巨龙正在觉醒,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会成为全世界最被向往的国度,而我们也将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着,直到永远……
母亲河的壮观
在原定的行程中其实是没有黄河壶口瀑布的,只是单位加了钱,导游当然也乐于带我们到那里游览,毕竟没有人和钱有仇。
开车将近9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壶口瀑布边上。那天的水很大,一点儿都看不出黄河有枯水的迹象,对面的山西临潼清晰可见,那边的地势似乎高一些,水并没有太淹到岸上,人们可以站在离水很近的地方照相,但离得那末近还能照的出瀑布吗?我真的很怀疑。
由于陕西这边水已经淹到了岸上,我们也就失去了与母亲和亲密接触的机会。但是从远处看去的壶口瀑布还是非常壮观的。宽宽的河面突然变得只有几十米(是目测,实在不太可信),可水也突然变得湍急而下,腾起阵阵烟雾,让我觉得烟雾的那一边就是幸福的天堂,没有悲伤,可以永远快乐的天堂……
现实可并不是这样的。黄河的水真的非常的黄,我有理由相信黄河的水中至少一半以上都是泥沙。在这里看黄河可与我在火车上看到的快到入海口的黄河大不一样,这里的黄河感觉上更清澈,更有气势,更像是活的奔腾的骏马,而不像是一潭死水。这让我很振奋,终于改变了对黄河的印象。
新延安新奇想
在经历了上上下下的盘山道后,我终于到达了延安。这并不是说我对于延安有多莫的向往,只是因为我终于可以告别作了12个小时的汽车,下来伸伸腿了,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走路是那末的好。
到达延安时天已经黑了,眼前的延安并不是如我想象的一片漆黑。我之所以以为延安是黑的,主要是受了50年代电影的影响,在我的脑子里的延安是一个满眼是窑洞,到处是田地,中间立个宝塔山的小乡村。结果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现在的延安和咱们周边郊区的城镇差不多有楼,有商场,有肯德基,还有红灯区。我们就是在红灯区吃的饭。下车时导游特意告诫我们车上的男士千万不要单独出去,否则会有被缠上的可能。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吃饭呢?我很是不解。不知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看到延安的红灯区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说道延安的饭我还想啰嗦几句,这里的饭菜真实没话说。在不同的餐馆吃饭上的菜都是一样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连味道都是一样的。大概这里的饭馆都实行了ISO9000标准吧,这么一样,真是佩服佩服。
再看西安
从延安回到西安时已是晚上6点左右了,眼前的西安又是另一番景象。从一进市区开始堵车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各种出租车、公共汽车和私家车充斥在我们四周,公共汽车上人很多,不见了前两天的清静,几乎都没有空座,看来西安并不是我想象的清静之地。
对于西安我还有一个更深印象,就是"一条街"式的商业布局。这里的所有行业好像都是按不同的街道分配的,同行们都集中在一起,不知道这是政府可以安排的还是商家们的经营方式,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布局确实方便了顾客,货比三家都不用再跑来跑去了。
一些遗憾
此次旅行总的来说还算好玩,要是不和同事一起去的话我想会更简单一点,更随性一点。但是履行还是会有遗憾的,我想去的骊山、武则天陵、法门寺等地方都没能去看看,真是有些遗憾。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呵呵,每一天都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对吧:)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