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峥嵘苍茫泪 [2006-4-15] sanic 发表在 阳光
| 北方网消息(记者王冰 通讯员吴树群):3月18日,南开区烈士陵园举行最后一次祭奠活动,按照天津市统一部署,南开烈士陵园陈列的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天津战役纪念馆烈士遗物、展品、资料将移交到新建的天津市烈士陵园,南开区烈士陵园、天津战役陆军第三十八军烈士纪念馆职能不再保留。第三十八集团军官兵代表、南开区有关领导、老红军、烈军属、机关干部、居民群众、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祭扫。
这一天,我就在现场。
在纪念碑的左侧,我支着架子,从寻像器里仔细地记录着整个过程。而更多的还是拍摄领导和人群。
仪式的最后,身着军装的士兵扛着烈士的遗物从纪念馆中走出来,绕过纪念碑向门外走去。我急忙从架子上取下摄像机,冲向门口。
就在我认真地拍摄的时候,身后却传来一阵凄惨的哭声。
我意识到这一定是个老兵,于是边开着机器,边回过身,把镜头对准这个身着朴素的老人。
此刻,老人正摸着满脸的热泪,站在人群中,深深地鞠躬。他的脸布满皱纹、纵横交错,黝黑的皮肤上写满了沧桑,似乎他的每一道皱纹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一段峥嵘的岁月。
泪水在老人的脸上轻轻地流着,老人伸出他那同样是皱纹堆垒的手,擦着泪水。嘴里含糊地说着"谢谢,谢谢"。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回过头映入我眼帘的那一幕,刹那间,泪水也充满了我的眼眶。
仪式结束后,大批的记者将老人团团围住,我扛着机器也在其中。老人的情绪已经平静了些,边向外走,边简单地回答着记者的问题。老人是38军的老战士,今天来这里是给昔日的战友送行。
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啊……
那是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那是为了和平而献出生命的好兄弟,老人的泪让我对这些距离我们有些遥远的烈士们无比地崇敬。虽然战争岁月已经久远,但昔日隆隆的炮声却不会远离。
我们这一带,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也没有经历过动荡的年代,从小到大都只是接受了些爱国主义教育,但空泛的教育永远无法让贪玩的孩子们理解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是怎样的伟大。老人们喋喋不休的教诲,让年轻人越来越烦,他们不明白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太平盛世,说这些艰苦的战争的故事还有什么意义。
究竟还有意义呢?我不说为了祖国强大,我不说为了抵抗列强,我也不说为了世界和平,我只说,这意义只在于要我们给那些伟大的先烈们足够的尊敬。
每个人都要记得,尊重我们的先烈。
[新闻背景]南开区烈士陵园始建于1949年1 月,至今已有57年历史,天津战役陆军第三十八军烈士纪念馆展出的是三十八军在天津战役中各团使用的军旗、武器、衣物和解放天津战役中战士们获得的部分军功章等珍贵实物和第三十八军在天津战役中简要的战斗经过、部分英烈事迹。天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平津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放全华北的关键一役。在这场战役中,陆军第三十八军作为主攻部队之一,最先突破城防,最先攻占金汤桥、法国桥、海光寺、中原公司,共歼敌26413人,第三十八军所属2025名战士英勇牺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