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演唱会来告别母校

      文章 2005-1-1 20:22
(2003.11《风流一代》,至今唯一一篇纪实稿)

2003年5月23日,对于宁波大学商学院99级学生苏慧来说,将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晚上,他在宁波大学公寓楼操场成功举办了一台名为“一起走过的日子”的个人演唱会,以此作为对生活了四年的母校的告别仪式。这是宁大历史上第一次举办的学生个人演唱会。

萌生念头

“我爱音乐,我爱宁大!”关于这场演唱会,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从小他就对音乐非常热爱,甚至也动过报考音乐学校的念头,但终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如愿。
进入宁波大学商学院后,他对音乐的热爱并没有消逝,反而更加强烈了。利用空闲时间,他选修了声乐课。因为学校的独特环境,他也有了很多发挥个人特长的机会。各种各样的校园歌曲比赛、各种文艺演出都成了他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
随着演出次数的增多,他的音乐才华渐渐为人熟知。每一次演出结束后台下的良好反应让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搞一次完全属于自己个人的演出呢?这个念头的产生让他非常兴奋,但心里仍然还是有一丝的顾虑。因为在以往的所有演出中,他都是唱抒情慢歌的,而开演唱会则需要有很多变的歌曲风格。在去年的一次演出中,主办单位要求他唱一首快歌。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上场,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更坚定了他的信心:在毕业前开一场个人演唱会来告别心爱的母校!
自此以后这个念头就再也没有动摇过。今年他终于迈进了毕业生的行列,在紧张的写论文、找工作的空隙,他又想起了那个念头。

顺利起步

“开个人演唱会?”当苏慧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他疯了。是啊,一个学生,又没有名气,又没有钱,也没有自己的原创歌曲,怎么开啊?就算开成了,又有谁会来看呢?
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有些嘀咕,所以他首先去找自己的声乐老师商量。深深了解自己学生的老师对他的想法大加赞赏,并给了很多很专业的建议。这时,他的几个死党也坚决地站到了他的身旁:“我们相信你!你一定能成功的!”他们坚定的眼神让他热血沸腾。
说干就干。他首先去寻找乐队。凭着多年来在演出中建立起来的关系,他找到了全校最好主音吉他、鼓手、倍司、键盘手等人。然后还有舞台总监、策划、文案等一些人。这些同样面临着毕业或者正准备各种考试的同学听了他的计划之后,二话不说就决定跟他一起干。
更让他感动的是父母的支持。最初他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没有马上跟家里说,但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深知他热爱音乐的父母在电话里说:“你放手去做吧,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放下电话他已是热泪盈眶。正是父母的支持,让他有了无限的底气。
但是去校团委申请的时候,他还是忐忑不安的。毕竟这是学校里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结果怎样很难说,学校会同意这件事吗?出乎他意料的是,校团委的老师听了以后大为支持,并第一时间请示了校党委。党委邢书记听了之后当场拍板,同意将学校的大礼堂给他开演唱会用,并要求团委给予支持。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对他的举动也十分赞赏,并表示到时要去现场观看。

万事俱备

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以后,他又决定自己去拉赞助。“如果拿家里的钱来开演唱会,那我还不如不开了!”他这样说。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他来说,出去拉赞助也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检验。
他走进了一家著名的企业,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分析了这场演唱会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益。接待他的小姐从眼镜后面传过来怀疑的眼神:“你的设想很好,可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地给我们带来回报!”虽然他竭力解释,但最后只换来一句“我们公司有钱,但我们的钱不是拿来乱花的!”接下来的几天内,他去过的所有企业都很客气地称赞了他的勇气,但都很委婉地拒绝了他的请求。面对挫折,倔强的苏慧并没有气馁,“我就不信会没有企业有这个眼光?”他又面带微笑地走进了另一家企业的大门。终于,永乐家电为他的勇气所感动,决定独家赞助这场没有任何门票收入的演唱会。
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差点让这台演唱会泡汤。正当他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时,学校接到通知,要求所有五十人以上的室内活动全部取消。这对他无异于是当头一棒:几个月来的心血眼看着就要毁于一旦了。那些天他几乎每晚都要失眠,心里想着自己的演唱会,比一个牵挂自己孩子的母亲还要焦急。
这时候学校给了他很大的帮助。邢书记经过认真考虑后,觉得这件事很难得,不应该就这么放弃,建议他把时间推后,并将演出地点改在室外。显然在室外演出的难度要高出很多,但这时的苏慧已经没有退路,他决定放手一搏。
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他又联系了专业的演出公司(宁波歌舞团)对舞台、音响、灯光等进行现场操控。与此同时,各种宣传也紧锣密鼓地展开。校园里到处可见精致的“永乐之夜——苏慧个人演唱会”的宣传海报,广播台不停播放着演唱会的广告,学校的网站也在醒目的位置介绍了这场即将举行的个人演唱会。在学生中间开始有人在互相问苏慧是谁了,而在学校的BBS上,讨论的最火爆的话题也是关于这场演唱会的。虽然也有同学对此表示不屑一顾,甚至还有人阴阳怪气地说“要是苏慧伦我就去看”或者“这年头好象能吼两声的就可以开演唱会”,但更多的人却是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谈论着这件事情。

激情之夜

其实直到5月23日演唱会开始之前,苏慧的心里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的:到底能有多少人来他心里也没底。但实际情况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才下午四点半,舞台前就已经聚集了大约两千来人,而演唱会要到七点钟才开始。而且人还在不断增多:认识的同学来了,更多不认识的同学也来了;校团委的老师们来了,校党委邢书记也来了,校长严陆光院士也如约偕夫人来到了现场,并看完了整场演唱会。更让他激动的是,他的父母也来到了现场。
到演唱会开始前,露天的操场上已经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达到了四千多人,甚至自愿前来维持秩序的学生志愿者都达到了280多人。演唱会还没有开始,大家的情绪就已经高涨了。
演唱会于晚上7点准时开始。苏慧出现在台上时,响起了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在乐队的默契配合下,苏慧演唱的第一首歌是《非常夏日》。大概在这个非常的夏日里,大家的激情因为非典已经压抑得太久了,强劲的旋律过后就一股脑释放出来了。一曲完毕,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一些同学甚至已经在呐喊了。苏慧站在台上听着这一切,因为灯光的关系,他只看得到前面两排的人,但他的心里明白:今天的演唱会一定可以成功!回头一看,鼓手趁着演奏的间隙向他举起了大拇指。苏慧微微一笑,又连唱带跳表演了几首歌,现场的气氛被完全调动起来了。开始有人跟着打拍子,几个女同学争着上来献花,还有各种小礼物。后面的同学有的站在椅子上看,有的爬到球门上看,还有几个女生最绝,竟然坐到了男友的肩上;而不远处的宿舍楼上,还有一群人拿着望远镜观看。
老天似乎也有意考验一下苏慧,这时候突然下起雨来。可是观众的热情已根本不是这雨能够浇灭的,几乎没有人因为下雨而提前退场,七十多岁的老校长也一直冒着雨观看到最后。台上的苏慧百感交集,他在雨中用歌声细数着宁大校园的柔美,诉说着四年的心路历程。他的每一次呐喊,每一个挥手,都会博得观众的热烈鼓掌。
时光流走了,却带不走刻骨铭心的往事,在即将挥别自己的大学生活时,曾经的校园,如烟的往事,似铁的哥们,心仪的女孩,青涩的爱情,坚定的友谊,慈爱的导师,搞笑的室友……太多太多的思绪,一下子涌集,爆发了。台上的一曲《一起走过的日子》唱得泣不成声,后台的工作人员抱作一团,台下认识不认识的人都纷纷鼓掌,死党们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情侣们深情相拥。灯光将台下苏慧的父母、走向舞台的校领导、台上的苏慧、台后的死党,连成了一线,构成一个完美的角度,直线上的每个点都泛着晶亮的光,透明而珍贵。温情无限蔓延,这是一种从容恬淡的美丽,却又自然地透着雍容与典雅包裹下的非凡气宇。
最后一首歌《今天》,苏慧是含着泪水唱完的:“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九点钟的时候,演唱会顺利结束。
有一个细节不能不提一下。演唱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苏慧的一位好友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跑回去寻找那些海报,才发现所有的海报早就已经被人拿光了。

青春无悔

演唱会成功了,苏慧的名字也成了宁大近两万学子中最响亮的一个。走在校园里,常常会有人跟他擦肩而过后突然回头大叫“苏慧”!但苏慧却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相反甚至还有些遗憾。
“因为下雨,考虑到在非典期间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我掐掉了好几首歌,包括我自己创作的一首名为《永远的家》的歌曲。还有很多感谢的话也没有来得及说,学校给了我那么大的支持,还有那些乐队的朋友都是不计报酬地来帮忙的。”苏慧笑了一下,很动情地说,“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根本不可能搞成这件事的!”
“当然我也很开心,因为我做了一件自己很久以来就想做的事情——这可能也是很多毕业生的心愿,通过这件事也认识了很多很好的朋友。能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告别母校,我觉得很开心!我想我会永远记得这个晚上的!”他笑着说,开心得像个邻家孩子。什么叫青春无悔,这就是!
“接下来干什么?当然是准备论文答辩和找工作了。”他脱口而出。为了准备这场演唱会,他的论文写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整整花了两个通宵才赶完,而找工作的事却不得不耽搁了下来。“很快就要答辩了,我得抓紧时间准备一下,否则要是不能顺利毕业,明年岂不是要再开一场演唱会了?”他有些狡猾地笑了笑。
呵呵,怎么会呢?这么执着的人,一定会顺利毕业,拥有自己的美好人生的!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