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82岁高龄要娶28岁女研究生????(zt)

      工作之外 2004-12-25 23:7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82岁高龄要娶28岁女研究生这条新闻的爆炸性,几乎可以与去年马家爵杀人案相比拟,无一例外它们都被记者当作了一次娱乐读者的大餐,没有几天南京晨报就报道说,南京一个65岁的大学教授要向杨振宁学习,效仿他的做法找一位学生型妻子,并在当地“幸福人生”婚介网站刊登了征婚启事。他坦白说自己“是受了杨振宁先生与翁帆的忘年婚姻影响”,他原来虽然也有找个学生型妻子的心思,但由于害怕来自社会的压力,怕被人取笑,这个想法一直埋在心里,没有勇气说出来。这次媒体热炒“杨翁恋”,他发现“大家都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这给了他很大的勇气。他还说:“杨振宁老先生是名人,而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他与翁帆小姐相差54岁,……我就打一个对折吧,找一位小27岁左右的女士,总该可以吧?”
  网络上已出现“杨振宁之‘爷孙恋’正中‘教授界’之‘浪漫情怀’而为教育腐化之新里程碑!”这样的评论。我首先想到的是名人、明星对社会的示范效应,他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今天有65岁教授来模仿,明天也许就有75岁、85岁的教授。刚刚读完唐德刚的新书《袁氏当国》,其中说及将近20世纪末时,他到台湾拜访蒋复璁老先生,当时媒体正在报道一桩乱伦案,蒋氏阅报气极,对唐说,他幼年在故乡浙江海宁,社会上发生一起儿子打母亲事件,结果知县丢官、知府降职。再严重的话,县城、府城的城墙垛也要削平,科举停考,以示这是全县、全府之耻。无论如何,82岁娶28岁的风气都不值得提倡,不是什么光彩万丈的事。媒体作为公共舆论的载体在面对影响世风人心的新闻事件时,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由于杨振宁的特殊地位,面对我们在官方媒体看到的是一边倒的“理解和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片面的,这一点只要看看互联网上的帖子就可知道。可是因为信息的遮蔽和过滤,多数人在报纸之类的媒体上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这就极大地误导了公众。给了南京那位65岁老教授以勇气的就是这样一种不完整的舆论。这样的报道给社会风气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有点社会地位的老人都纷起效仿,找一个比自己年轻几十岁的“学生型妻子”,这样的社会还成什么社会。

杨振宁可以不顾一切,毅然为“爱”牺牲,接受“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媒体本该是社会的公器,起到舆论监督、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为什么只让公众听到一片“理解”甚至“支持”的声音,而不让公众听到批评、谴责的声音?这样的媒体还有多少客观性、真实性可言,这难道不足以引起人们警惕和深思吗?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