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导师课程的原因,我又一次去了798,课题很有意思,是有关于旧建筑物的合理化再利用,有日子没有端起相机去实地考察了,借这个机会让自己放松一下,远离办公室,好像又回到了冲劲十足的本科时代。
798这段时间正在搞一个活动,具体的内容我倒不是很了解,类似于一个艺术家的集会,从实地的观察来看,大家还是相当的捧场。
照片拍了150多张,选几个发上来:

比较深的感触是,在798所营造的“气场”里,美与丑的界限被尽可能的模糊化了,在艺术的大前提下,基本上人的包容心又被重新的调动出来,因此在798,有的更多的是微笑,还有放松。但是,一下午的时间,还是让我有些疲惫,可能是因为long walk,还有就是视觉和其他感官的刺激几尽饱和。
总结一下,当然只是初步的,因为下一步的调查问卷还没有开始,因此,在此地总结也是预测性的和相对主观的:
798,是由艺术家,管理者,商人,买家,观众等作为人的因素,以大量的艺术品,以及大体量的半公共空间作为物的因素所构成的,因此798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其公共属性。
798里的艺术家用最简单和直接的方式来博取最大的共鸣,在宣泄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作品,并且在一定限度内转化成为经济效益,几乎在798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艺术家们的智慧与情感。
798作为艺术工厂的身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同时,798的“气场”也强烈的感染者身处此地的人们,以及到访的人。798有很强的煽动性,是显性+隐性的。
798甚至类似于一个公益机构,因为对于单纯的参观者来说,他们永远是受益者,798是一个多数人享受,少数人买单的地方,少数人支撑着多数人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