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上课了,科学技术哲学,老师和课程都比想象的要好,没有传说的那么恶劣,我想也不会啊,都研究生的课了。
放学的时候,走在路上,被领驭的发动机隔栅晃了一下,定睛一看,行!领驭!平时只是觉得你丫丑,今天才发觉,是恶毒!
于是,一路上就在想一些问题,程度深浅不一,逻辑也不见得有多清晰,符合自己的思维习惯,就象拿着个铁锹,要铲平一座土堆,目的是给铲了,先铲哪,铲多深,自己拿主义。
领驭是PASSAT B5的中国改款,其实B5一直很内秀,活的很矜持,保有量也可观,结果落了个这样的后生。前些时,车刚出的时候,看了眼网上的评价,说是国人亲自操刀,如何自豪云云。能够参与新车型的改进,从提高设计水平的角度去看,好事一桩,先模仿,再改进,再而新设计,当下中国的汽车设计,大约是在模仿与改进并行这么一个阶段,小厂进度慢点,成熟程度差点,大厂进步快一点,相对成熟一些,大抵如此。
之所以今天拿领驭来说事儿,主要还是源于那个电镀的尺寸硕大的隔栅。AUDI是大众旗下的子公司,在中国的汽车销量更是有目共睹,硕大的隔栅是新AUDI的共同特征,有人不屑,但销量依然坚挺,是不是德国人的意思,还是国人的情愿,拿两个不同车系的特征来了个嫁接,杂揉出了个领驭。
我更倾向于同情领驭的设计师,更倾向于把如此拙劣的设计元素归咎于社会的需求。曾经很单纯的认为美国车的体量大,是出于对美国人民身材的照顾,直到一天读到一篇文,曰:美国人的车大,源于对于自身空间的扩展,通过物理的扩张达到精神扩张的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以美国才有所谓的全尺寸(FULL-SIZE)轿车,全尺寸SUV,全尺寸皮卡等等。那么当下的中国,又是怎样的一种气息?"浮躁"很多人脱口而出,因为屡见不鲜因而产生了条件反射一般,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历史的必然,所谓发达国家的人民走过的老路。
再说说何以有领驭,以及那个造我唾弃的发动机隔栅。其实定位是中级车,所谓的中级车,在中国社会的表象,就是一部分中产阶级(其实不大喜欢阶级这样的词),和中层官员(两者之间的关系,仅限于从某个侧面去衡量,例如权利和金钱,显性的和隐性的)。一直很欣赏开英国车和瑞典车的人,比较含蓄(本来是国人比较自豪的优长之一),可如今更多的是满眼的BENZ BMW,其实都是好车,也都有各自的文化内涵,但是联系起人,加以观察,就能够反映出很多的社会现象。
其实不想评说所谓的中产,还有中级官员,本来按照理想的状况,他们应该是含蓄和勤奋的代名词,因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但是偏偏有部分同志,想冲破某种"局限"(心态上的,物质上的)。假设几种状况,对面来了辆小型车:我是领驭,你的,靠边站,我大,你撞上很吃亏的!对面来了辆中级车:我是领驭啊!看见了吗,我是新款呢!来了辆自己售价两倍开外的车:我,领驭,我很牛的,啊?不牛?行!于是,就拿那宇宙第一,世界无敌,眼下绝对NB的金光闪耀大脸蛋儿,玩儿命的一晃,对面的司机一阵晕眩。
最后表示一下歉意,首先,不要将人和车对号入座,这是不对的,广大的领驭车主会比较的不爽,车没有什么错,开车的人也未必就会想到这车还有点儿indisposition。只是面对这样的一件产品,加上了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理解,和调侃的假设,来抒发一点个人情感罢了,纯粹个人行为啊,看看就罢了,别太当真。
是不是有点儿过啊,设计的有点儿过,我想的也有点儿多.
图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