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如下:

《孔雀》带给我的不是一个故事,她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群人
一种生存状态。一个观众不知在哪里看了一下影评,
把姐姐归于理想主义,哥哥是现实主义,弟弟是悲观主义,于是问题出来了
为什么要以悲观主义的弟弟的话来做旁白,
让姐姐的理想主义来烘托全片不是更好么
我想了一下,幸好用不着我来回答。
顾长卫忧郁了,不过编剧李樯站了出来,他说,弟弟是晚出生,
只有弟弟说的所以话全家才听得到,姐姐说话时,
万一弟弟还没出生怎么办。全场乐了。
全片的主演基本是新人,姐姐和哥哥的演员以前是学导演的,
而演弟弟的吕玉来居然是隆昌人,挺不错的小伙子,
作为家乡人,老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
顾长卫说那个地方叫安阳,那是一个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省交界的地方,
我问了樊扬,她说河南话差异很大,尤其是省边交界处,
我是说那不是我印象中的河南话。
这个剧本据说在圈内流传了6,7年,可以看到剧本是很成熟了,
而且能感受到丰满到影片之外还有很多内容,
我不明白李樯怎会对70年代如此感触。
姐姐年少时曾遇见一个空降的英俊伞兵,那是一次梦境般的邂逅。
当她报考伞兵时,去主动接近他的梦中情人时
却发现这个梦中情人和别的女孩子在一起打乒乓,
于是她退却了,最终也没考上,
但她却坚信这个男人会一直记得他们的这次偶遇,
他会记她一辈子,他会爱她一辈子。
多年后,姐姐在街上又碰见了当年钟情的伞兵,
他当年的英姿早已不在,一副世俗模样,
啃着包子,带着孩子,她笑了。她走过去对他说,
“我刚才还在给我弟弟说,你是一直爱我的人。”
男子茫然地望着她,应声道:“你贵姓啊?”
弟弟问姐姐:“他就是一直爱你的人啊?”
姐姐笑着承认。
弟弟也笑了:“可他有孩子了。”
姐姐:“那有什么关系,我也会有孩子的。”
两人都笑了。后来,姐姐哭了……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