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庭日志——8.30

      虚无缥缈的心情 2005-9-2 15:33
出庭日志——8.30
8月29日上午,我在办公室里无聊地翻看着司考的材料。近一个月工作上的忙碌,不幸又将复习的那种精神给拖垮了,看来还得找一下感觉。
稍稍看了一会,进来一人,依稀记得是杭办的经理。公司里鲜有人直接会找我,所以也没去注意。看书中,他突然叫了我一下,好象很客气、一种商量的口气跟我说:“小竺,明天杭州有个庭要开;你是不是过去一下?”
之前已经出过几次庭了,所以对出庭已没什么新鲜感了;但毕竟这是工作,而且可以学点经验,所以,答应了。那他说:“那要不,下午你自己过来吧?杭办的地址你应该知道吧?”我点头答应了。
最近的天气一直比较凉快;却没料到29日的下午却有些热,碧空中的太阳又一次施展着它的淫威。长期在空调房里呆着,对身体果然有影响。刚出门,汗就这样出来了,真是有些个不爽。从绍兴到杭州的路,已经异常熟悉了;呵呵,以后估计会更经常去了。在车上接到杭办经理的电话,自然也就是何时可以到,要不要去车站接之类的客套话。
又一次到了杭州。打了个车去了杭办,一个离汽车东站有些近的破旧的大楼。摸索着进了经理办公室,已经有三人在那里了。一个是杭办经理,据他介绍另两个是纠纷所对的项目的项目经理;而把我介绍成为总公司的竺律师。引见后,他说:“现在你们谈吧,我就不参与了。”移转椅子,对着电脑,玩起了游戏——据说是围棋。
和项目经理随口聊了几句以后,看了看材料——着实棘手。虽说作为律师首先对自己要有信心,可是无论怎么说,信心总是要建立在强大的证据或者对方出现的纰漏的基础之上的;而这里的材料,呵呵,令人头痛哈。项目经理一直在耳边强调着对方的不是,当问我们这边提交证据、有没有证据后,他们却说,这个,现场的人都看到了的;不用证据。天!于是就耐着性子跟他们说,证据才是关键、法院采信的是证据。说了一大通后,还是没有材料给我;差点吐血。。。到最后,这俩项目经理说:“竺律师,明早8点,我们去宾馆接你,车上再谈。”
宾馆安排的倒是不错,呵,居然给我定了个套房——偌大的一个房间里,晚上就一个人住着,呵呵,还真是爽——尤其是这么大的一张床。^_^本来叫我一起吃个饭,想想来杭州了,至少和同学什么的见见,于是就拒绝了。打电话给JP,JP同学难得的客气,说:“那你过来,我请你吃吧。”
宾馆外的路正在修,乘车就显得很不方便。走了好长一段路才知道,这里好象是华家池校区附近。21路是最不想乘的,绕来绕去,还真不知道绕多久才能到西溪。于是就选择了打车——呵呵,人懒了,现在不知咋的,真习惯打车。可是即使是打车,也花了好多时间;没办法,时间太不凑巧,晚高峰。出租车到八字桥附近,车边骑过一人,很是眼熟——呵呵,居然是原来的室友。马上拨打他的手机,居然没听到——无奈发了个短信,自是说:偶刚刚在八字桥附近看见你了。短信后自是想让他回到住处后给我回的,没想居然一会就看到那孩子骑着车回来了。看他四下张望的样子,应该是在找我无疑。可惜,偶的车不幸已经启动,司机叔叔说不能停。过了会就收到他的短信,说:“你在哪里?我怎么没见你?”——可怜的孩子。
随便吃了点饭,JP请的,JP说,要不一起去书院自习吧?我傻乎乎的答应了。书院是已经一年多没进去了,里面氛围很好,大部分人都看着司考——我汗,救命哪!!坐下来看了一个小时左右,想想在教室里拿出材料准备明天的纠纷,好象不怎么好看;就和JP说了一下,我还是回去好了。并随手带走了现在在律所实习,10月份去北京读研的小坚,让他帮我准备准备。
案子从我所拥有的材料看,的确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了;当然,这是针对对方来说的。作为被告代理人,没办法,我只能乱扯——但即使乱扯,也得找点法律依据或者从对方那里找点缺陷。于是,一个晚上没睡好,和小坚二人无聊地东扯西扯。又写答辩状,折腾到了凌晨两点,真是可怜哈。
虽然2点已躺在床上,可也一直没能睡着;在一张床上辗转——和小坚讨论着。早上起来,精神不是很好,或许是工作的压力吧。胡乱吃了点早餐,那两项目经理已在车上等我,告别小坚,就上车去了。刚上车,我问:有没有其他的材料准备?能不能提供一点其他材料?并把晚上准备的资料给了他们。他们说,拿资料肯定是来不及了——反正这些是事实,他们都知道,没关系的。
我一再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可是还是没能提供。
开庭是在余杭区良渚法庭,简易程序。开庭果然不好玩,更何况对案情还不是很熟、证据极其不利的情况?果然,三下两下,偶就败下阵来;让我着实不爽。
这个案子对我的教训:1、其实大部分律师都是很菜的,对方的律师其实水平不怎么样,不用怕;2、任何案子都应该及早进入状态;3、签订合同一定要慎重啊慎重,这凸现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4、我个人的辩论水平、反应还应当加强。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