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说,在立秋的那一刻,所有树上的叶子都会快速地翻转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看看四周的兄弟姐妹们,然后选择迎接秋天的那场盛大的落叶舞会上,谁来做自己的舞伴。
小茵站在一棵大树下,目不转睛地盯着其中的一片叶子,睫毛深处的刺痒折磨着她,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一动不动,“只要持续五分钟,结束就好啦,坚持坚持。”小茵想着。
Benedictus de Spinoza说,永恒无限的东西,最值得我们毕其一生去追求。
五天前,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全城的鸟都在躁动着,小茵的心也从早上开始一直激烈地跳动着,早知道他已经返回本市了,但也知道那些日子是他最后冲刺的阶段。只有这一天,只有这一天能看到一个神采奕奕的他,因为是他的生日嘛,是他这档节目终于出生的日子嘛。他无疑会成为整个会场的中心,无疑会被狂热的少男少女们追逐。小茵一脸的陶醉,不断设想见面的场景。
是该装作很久没见的好朋友一样,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声“嗨”呢?
还是打个电话给他,说出他今天的衣着颜色,吓唬他一下呢?
或者,只是遥远地张望,并不出声地,然后接下来再去庆祝一番呢?
是该换上那套新买的裙子,让他惊艳一下呢?
还是穿成工作人员,可以贴近他身边呢?
或者,只是平常的中性打扮,以区别他身边可能出现的妖娆呢?
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至少重力看起来似乎是可靠的。苹果跌落,羽毛下落,无论什么东西上升之后必然下降。
小茵坐在办公室里,心不在焉,同事姐姐走过来,看了看,摇摇头,走了。同事大叔走过来,看了看,点点头,也走了。然后,领导从小茵身边走过,大叫了一声“小茵!”
“哦。头儿!”
“你今天有点恍惚啊?”领导关心地问。
“没有啊,我只是在想咱们的LOGO呢。”小茵脸红地说。
但事物不总是像它们看起来的那样清楚。
七夕的晚上,小茵并没有见到他,而是在离会场2500米的家里呆坐着,想象着他羞涩而激动的表情。为时几年的东西,终于完成了,又是在他最喜欢的地方举办的发行仪式,他一定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振奋着。
这些第二天都在助理小哥那里得到了证实,看着小哥偷传过来的他傻兮兮的照片,小茵幸福地笑着。
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我们相信什么。
小茵虔诚地等待着那片飞舞的落叶,但还是在最终的那一刻眨了眼,错过了挑选的时间。“王子会选择谁来当自己的舞伴呢?我又会选择谁呢?”小茵突然觉得很茫然。在设定了一种规则之后,发现自己被自己所设定的规则排除在了外面,也就是说游戏的制造者是自己,但自己却不被允许参与这种游戏,自然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五天了,没有他的电话,没有他的短信,也没有他的妹儿,“是我错过了么?还是这场盛大的舞会,他最终没有选择我呢?抑或是他压根就没打算出席?”小茵想着,顺手捡起那片好看的树叶,夹在本子里,慢慢地离开了大树。
“小茵。小茵。”小茵回头看见同事小朱站在树下,拿着小茵的本子,于是又走了回去。小朱是个减肥很成功的女人,听所有认识小朱过往的人描述,小朱的身材原先基本上呈现圆弧形,像多穿了两条棉裤的小茵,而现在的小朱呢,腰围只有1尺八,她多穿两条棉裤才会被人家误认为是小茵了。
看小朱像盛开的花儿似的灿烂微笑着,小茵突然想到“爱因斯坦在他的E=mc2公式中指出,能量和质量相关联。因此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加,它的惯性也增加,从而越来越难继续加速。是我最近变瘦了,所以惯性减少,以致走得太慢了吗?赶不上日夜兼程的他了吗?”
“小朱,你减肥之前和之后有没有觉得自己的惯性会发生改变呢?”小茵问道。
“没有啊?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问题啊?”小朱一脸的茫然。
“对了,你是学文科的。嗯。那我换种问法,你觉得胖和瘦的你,有什么不同呢?”
“嗯,小王(小朱的老公)更喜欢了吧。”小朱有点脸红。
“你家男人喜欢惯性小的。”小茵下了一个结论,径自走了。
“……”
2.
三个月之后,淅淅沥沥地小雨洗刷着初冬的清晨,久违的他来电话了。
他靠着枕头,懒洋洋地说:“我在梦里看到你飞驰而过,你吵醒了我。”
“哦。那我是风啦,横扫一切的那种。”小茵笑着,她早上确实飞驰来着,为了赶快跑到公司,尽早完成令人头疼的庞大数据。
“冬天的风,他会冷么?”那边的他伸了个懒腰,手臂的运动带动被子的下滑,露出他淡蓝色的睡衣。
小茵转过头,看了看玻璃外的漆黑与耀眼的灯管,回答他:“不会的,因为太阳快要出来了。”
“风要去哪里啊?”他还是那么懒洋洋地,没有丝毫要起床的意思。
“随着脚走,脚到哪里风就到哪里。”绿野仙踪的童话故事里是这样说的。
“大千世界,用脚怎么走得完呢?”他又伸出一双光洁的脚,对着屏幕摇摆着。
“所以,力所能及吧。”小茵看看他的脚,再扭过脸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东西,有气无力地回答。
第二天,听到传闻说他结义的弟兄带着研发的半成品离开公司,自组团队去了,有一篇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件事情。于是,小茵一通搜索,终于找到了这篇以信的格式书写的文章,长达八千字,历数了他们创办公司到现今的大小事件,还有他和他兄弟的几场辩论。
“是什么人知道得如此详细?”小茵感到疑惑,一边吃着苹果一边问。
“我猜是我们内部的人吧?”他的助理漫不经心地回答。
“你们没调查一下?这对他太不利啦。”小茵大咬了一口,接着说。
“没有。因为可能性最大的还是离开的人。”助理一边敲敲打打地,一边回答着。
“难怪。”小茵抬手,把苹果核准确地扔入2米外的垃圾箱,一气呵成。
“难怪什么?”助理看着那道弧线,诧异地问。
“难怪他会觉得外面冷。” 小茵继续埋头工作了。
“……”
3.
又过了一个月,实验室里。
“……水里的分子不断地晃来晃去。有时,在水面上有个别分子碰巧受到比通常情况下更大的冲击而被‘踢’出表面。我们可以想象表面附近的某一个分子刚好受到碰撞而飞了出去,或者也许另一个分子也受到碰撞而飞了出去。分子一个接着一个地跑了出去,水就消失了——蒸发了……”一个老教授在上面讲解着基础物理学,小茵在登录的名单中看到了他。
“你是不是也蒸发了一段日子?”小茵好笑地问。
“……但是如果把容器盖上,过了一会儿就会发现在空气分子中有大量的水分子。水蒸气的分子不时地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老教授的声音继续传来。
“我又回到水中了。”他学着老教授的样子,跨过几道电子门,在小茵画像的手中,画了一个水分子。
4.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故事,因为按照基本力学原理,如果光线偏转,它会被加速。而加速度等于几,却无法测量。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万事万物都能被测量。”而事实上,目前掌握的最小的测量工具还不可能小于亚原子,由此,海森伯曾提出了测不准的著名原理。
三个月之前的晚上。火星达到6万多年来与地球最近的地方,在夏夜里闪闪生辉。几朵乌云围成了一个圈子把月亮环绕其中,尽情地跳舞,直到夜色越来越深,直到白云已经被深蓝色的夜催眠了。小茵坐在院子当中的藤罗架下,泡了一壶乌龙茶,听着旁边月季花的悄悄话儿,看着那难得一见的清风明月。打电话给他。
“月色七分,还能看到火星,正正好。我沏了你喜欢的洞顶乌龙,过来吗?”
“好啊,你在哪里?”那声音陌生而熟悉,细腻而张扬。
“你是谁?”小茵敏感地觉察这个人不是他,虽然声音几乎完全一致。
“我是你要找的人啊。”那声音回答。
“你知道我要找谁?”
“不知道啊。但你打电话来了嘛。”那声音开始有点无赖的样子了。
“那我不认识你,可能是我打错了电话了。对不起。” 小茵想自己大概是太兴奋了,以致连他的号码都拨错了。
“哈罗~~今天的月色很好,我沏了一壶你喜欢的洞顶乌龙,你过来吗?”小茵小心翼翼地重新拨了电话。
“好啊,你在哪里?”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但不是他。
“你?你的手机是139*******吗?”小茵看了看显示,有点头晕。
“是啊。”
“那这个手机原先的主人呢?”小茵疑惑地问。
“他。他啊,我不知道啊。”那个声音变得支支吾吾起来。
“你从哪里拿到这个手机的?”审问的语气。
“这本来就是我的嘛。呵。”爽朗的笑声从手机里传来。
“你是谁啊?”
“我是QING。”
“啊。。。那,那可能是我记错号码了。实在对不起了。半夜打扰。”小茵有点疑惑,又有点沮丧,但还是礼貌地及时道了歉。
“没关系,你告诉了我两遍,今天的月色很美,不吃亏了。”那边的声音很悦耳。
“对不起,再见!”小茵迅速挂断了电话,脑子里一片空白。
“你昨天晚上没开机啊?他换手机了么?啥时候换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啊?”小茵气急败坏地拎起助理小哥,劈头盖脸地一通问。
“啊,我们昨天忙通宵呢,电话一律不许接。他,他没换啊?一直是那个号的啊。”小哥眨着没有光彩的眼睛看着小茵。
“哦?我跟你核实一遍,139*****是他的号码么?”
“没错。”
“那你再去刺探一下,他有可能昨天晚上突然换了呢?”小茵催促着。
“不可能……啊……唉……嗯……好吧。”小哥被小茵揪着耳朵大叫着,很无奈地站起身去做调查了,几分钟后跑回来,“没有换,就是那个。”
“他昨天晚上和谁在一起啊?”
“和我啊,他在里屋,我在外屋,直到4点啊。”小哥呵欠连天地说。
“那我昨天遇到的是谁啊?”小茵拍了拍脑袋。
“不知道。”眼睛又闭上了。
“那你认识什么QING先生么?”小茵揪着助理的耳朵大喊。
“不认识!”眼睛依旧没有睁开。
5.
11月初,科学家说美国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很可能已经突破太阳系与外层空间的交界了。小茵和许久未见的女友吃饭聊天,直到23点。女友还要回去继续加班,小茵看着明朗的月色、细微的小风,这么幽静的一个夜晚,走走路真舒服啊,还可以浏览一番夜景,就像是火星探测一样的好玩。于是,小茵从东方广场往西行,快到天安门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显示为他或者是QING的那个号码。小茵自上回打错之后,就没再跟他联络过了。
“你在干吗?”好听的男声传过来。
“嗯,月色很好,刚刚跟女友分手,在长安街上步行呢。”
“哦。是吗?我正好没事儿,一会儿出去看看。”
“月色七分,真好,我已经走到新华门了。”小茵正好借机抒一下情。
“你从东往西走?想要走多久?”他细致地问。
“是,想走到长安街的尽头。”小茵看着黄色的路灯,饶有兴致地回答。
“那我在尽头等你吧。”
“你住西边?”
“嗯,是啊。而且,正好在长安街的尽头。”他的声音里面含着笑。
“好。但你知道我长什么样子么?”能有个人等在尽头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这个人也许自己并不认识。
“哈哈。冬日的午夜,还会有多少人像你一样悠闲地遛跶啊。”他这回肆无忌惮大笑起来了。
“那倒也是。” 这问题问得真傻,小茵拍拍自己的脑袋,有点懊恼。
“不过,我还是强调一下吧?我梳两根蓝色的小辫子。”
“OK,知道了。一会儿见!”
“我恐怕我要一点时间,你可以去干点别的。”小茵好心地替他想了想。
“OK,知道了。我这会儿其实也没啥事儿。一会儿见吧。”他的声音里面好像有着一点点的坚持和一点点的烦躁,小茵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两点,小茵终于走到了长安街的尽头。风还是清清的,夜还是静静的,路灯还亮着,明月还照着,但一切却像做梦一样。
一米七五的个头,一身蓝灰色的休闲服,依靠在一根没有发亮的电线杆子底下,手里拿着两盒冰淇淋,难道是久违的忙碌的他?有一阵子,小茵差点要哭了出来。但,这会子的他,怎么看起来总有那么点怪异呢?
“我是Hydrogen。你是谁啊?”他走到跟前,指了指小茵的两根小辫子,笑了笑,很自然地把一盒冰淇淋递了过来。
“哈哈。我是Oxygen。欢迎你加盟我们元素俱乐部。问您一下,您就是传说中的宇宙间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小茵接过冰淇淋,决定把游戏玩下去。
“哦,我来自另外的地方。”
“那你说,如果你的速度超过光速,你会看到什么?”小茵提出一个简单的天文问题。
“警察会拦截的。”
“警察?哈哈!”小茵大笑着,“你多大了?”
“35”
“什么星座?”
“水瓶。”
“职业?”
“程序员。”
“家住在公主坟附近?”
“没错。”
“都跟他一模一样。” 小茵微笑着说道。
“但我不是他。”他一字一字地说。
“你确定你不他,而是个外星人?” 小茵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我不是他,而且我也不是外星人。我只是来自另外的地方。”他的脸在月光映照之下,看上去平静极了。
“你不是他,那你是谁啊?你具有跟他相同的相貌,相同的年龄,相同的星座,甚至相同的职业,你用着他的手机,你不是他,你是谁啊?影子么?”小茵大叫着,觉得玩笑到此就有点无聊了。
“我不是他,我也不是他的影子,我只是他的替身。”他分辨着。
“替身?他有那么显赫么?需要雇佣一个替身。”小茵大叫。
“这跟身份地位没有关系。”
“那跟什么有关,你总不能说,因为他是做研发的,没时间交际,就需要一个替身吧?”小茵气得鼓鼓的,这个男人简直是疯了,不可理喻嘛。
“哦,跟职业也没关系。”
“那跟什么有关?跟我有关?难道是我的质量出了问题,从而导致一切的失常?”小茵大口地吸着气,大口地吃着冰淇淋,大口地叫着。
“差不多。打个比方吧,如果你速度很快,上山的时候看到一个人,你下山的时候又看到这个人,那么你看到的那个上山的是他本人,而你看到的下山的就是他的替身了。”他的声音柔柔地,软软地。
“但,这是不可能的。”小茵瞪大了眼睛,停下吃的动作,盯着他的眼睛,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你终于明白了。”它笑了,跟他一模一样。
6.
“具有高水平多巴胺的人,更倾向于发现偶然事件的含义,并且无中生有地拼凑出意义与模式。”老教授一边拿笔在纸上写下dopamine,一边对小茵说着。“光速的变化将违反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则——洛伦兹不变性。秩序如果被打破了,世界将一片混乱。”
近些年来,科学家利用电场和磁场与介质相互作用的方式将光速放慢,众多的实验室都可轻易使光速降低到每秒钟数米。
“你是加速的,还是减速的?”小茵笑着问。
“我是被科学家静止的。”它笑了。
“就因为你不切实际?”
“应该说,因为他们还不能完全了解我吧。”它有点无奈。
固体物质可以在两个地方做空间转移,不能移动的也许只是我们这些承载了太多原子的人体。不同的人体之间,正是依靠这些一直不停地作着相互运动的原子,达到动态的平衡。当彼此略微离开时相互吸引,当彼此过于紧密时又互相排斥。惯性不同的人,只有在相同的速率之下,才能看清楚那个旁边移动着的人的脸。
“我还能见到你么?”小茵鼻子有点酸酸的。
“能。”它点点头。
“我什么时候还能见到你?”小茵拉着它的手问。
“等你再静止下来的时候吧?”它的声音还是那么柔柔地。
“什么形态的?还是他那个样子?还是在午夜?还是……”
“形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相见了。”那笑容越来越淡,直到再也抓不住了。
7.
“小茵,你又胖了。”他看了看小茵,摇了摇头。
“嗯。我放弃减肥了,我觉得我还是保持自然最好。轻易破坏自身质量,是会影响自己的小宇宙的。”小茵抬了抬头,得意地笑着。
“也有点道理,虽然我还是喜欢S型的美女。”他坏笑道。
“哼。男人!视觉动物!哼!”小茵捶打着他本来瘦弱的身体。
“有件事儿,我想告诉你。”他以难得一见的温柔轻轻说道。
“哦?你不会告诉我,你见到过一个跟我一模一样的女孩吧?”小茵歪着脑袋,笑着看他。
“啊,天啊。你怎么猜到的?”他一脸的诧异。
“而且她还跟你相处了一段日子,挺融洽的。”
“啊。。”他呆呆的。
“其实你觉得她也不错,但最终她还是走了,因为她不具有长久性。或者说,她太过静止了,而你是动态的……”
“小茵!”他几乎要喊了。
“你对她的感情纯纯的,我不会吃醋的。”小茵拍拍他的肩膀,给点鼓励的样子。
“啊!难道,你,你也遇到了另外的我?”
“哈哈~~”小茵笑得很开心。
(完)
2004.1.19草稿
2004.2.10一校
传说,在立秋的那一刻,所有树上的叶子都会快速地翻转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看看四周的兄弟姐妹们,然后选择迎接秋天的那场盛大的落叶舞会上,谁来做自己的舞伴。
小茵站在一棵大树下,目不转睛地盯着其中的一片叶子,睫毛深处的刺痒折磨着她,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一动不动,“只要持续五分钟,结束就好啦,坚持坚持。”小茵想着。
Benedictus de Spinoza说,永恒无限的东西,最值得我们毕其一生去追求。
五天前,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全城的鸟都在躁动着,小茵的心也从早上开始一直激烈地跳动着,早知道他已经返回本市了,但也知道那些日子是他最后冲刺的阶段。只有这一天,只有这一天能看到一个神采奕奕的他,因为是他的生日嘛,是他这档节目终于出生的日子嘛。他无疑会成为整个会场的中心,无疑会被狂热的少男少女们追逐。小茵一脸的陶醉,不断设想见面的场景。
是该装作很久没见的好朋友一样,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声“嗨”呢?
还是打个电话给他,说出他今天的衣着颜色,吓唬他一下呢?
或者,只是遥远地张望,并不出声地,然后接下来再去庆祝一番呢?
是该换上那套新买的裙子,让他惊艳一下呢?
还是穿成工作人员,可以贴近他身边呢?
或者,只是平常的中性打扮,以区别他身边可能出现的妖娆呢?
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至少重力看起来似乎是可靠的。苹果跌落,羽毛下落,无论什么东西上升之后必然下降。
小茵坐在办公室里,心不在焉,同事姐姐走过来,看了看,摇摇头,走了。同事大叔走过来,看了看,点点头,也走了。然后,领导从小茵身边走过,大叫了一声“小茵!”
“哦。头儿!”
“你今天有点恍惚啊?”领导关心地问。
“没有啊,我只是在想咱们的LOGO呢。”小茵脸红地说。
但事物不总是像它们看起来的那样清楚。
七夕的晚上,小茵并没有见到他,而是在离会场2500米的家里呆坐着,想象着他羞涩而激动的表情。为时几年的东西,终于完成了,又是在他最喜欢的地方举办的发行仪式,他一定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振奋着。
这些第二天都在助理小哥那里得到了证实,看着小哥偷传过来的他傻兮兮的照片,小茵幸福地笑着。
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我们相信什么。
小茵虔诚地等待着那片飞舞的落叶,但还是在最终的那一刻眨了眼,错过了挑选的时间。“王子会选择谁来当自己的舞伴呢?我又会选择谁呢?”小茵突然觉得很茫然。在设定了一种规则之后,发现自己被自己所设定的规则排除在了外面,也就是说游戏的制造者是自己,但自己却不被允许参与这种游戏,自然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五天了,没有他的电话,没有他的短信,也没有他的妹儿,“是我错过了么?还是这场盛大的舞会,他最终没有选择我呢?抑或是他压根就没打算出席?”小茵想着,顺手捡起那片好看的树叶,夹在本子里,慢慢地离开了大树。
“小茵。小茵。”小茵回头看见同事小朱站在树下,拿着小茵的本子,于是又走了回去。小朱是个减肥很成功的女人,听所有认识小朱过往的人描述,小朱的身材原先基本上呈现圆弧形,像多穿了两条棉裤的小茵,而现在的小朱呢,腰围只有1尺八,她多穿两条棉裤才会被人家误认为是小茵了。
看小朱像盛开的花儿似的灿烂微笑着,小茵突然想到“爱因斯坦在他的E=mc2公式中指出,能量和质量相关联。因此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加,它的惯性也增加,从而越来越难继续加速。是我最近变瘦了,所以惯性减少,以致走得太慢了吗?赶不上日夜兼程的他了吗?”
“小朱,你减肥之前和之后有没有觉得自己的惯性会发生改变呢?”小茵问道。
“没有啊?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问题啊?”小朱一脸的茫然。
“对了,你是学文科的。嗯。那我换种问法,你觉得胖和瘦的你,有什么不同呢?”
“嗯,小王(小朱的老公)更喜欢了吧。”小朱有点脸红。
“你家男人喜欢惯性小的。”小茵下了一个结论,径自走了。
“……”
2.
三个月之后,淅淅沥沥地小雨洗刷着初冬的清晨,久违的他来电话了。
他靠着枕头,懒洋洋地说:“我在梦里看到你飞驰而过,你吵醒了我。”
“哦。那我是风啦,横扫一切的那种。”小茵笑着,她早上确实飞驰来着,为了赶快跑到公司,尽早完成令人头疼的庞大数据。
“冬天的风,他会冷么?”那边的他伸了个懒腰,手臂的运动带动被子的下滑,露出他淡蓝色的睡衣。
小茵转过头,看了看玻璃外的漆黑与耀眼的灯管,回答他:“不会的,因为太阳快要出来了。”
“风要去哪里啊?”他还是那么懒洋洋地,没有丝毫要起床的意思。
“随着脚走,脚到哪里风就到哪里。”绿野仙踪的童话故事里是这样说的。
“大千世界,用脚怎么走得完呢?”他又伸出一双光洁的脚,对着屏幕摇摆着。
“所以,力所能及吧。”小茵看看他的脚,再扭过脸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东西,有气无力地回答。
第二天,听到传闻说他结义的弟兄带着研发的半成品离开公司,自组团队去了,有一篇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件事情。于是,小茵一通搜索,终于找到了这篇以信的格式书写的文章,长达八千字,历数了他们创办公司到现今的大小事件,还有他和他兄弟的几场辩论。
“是什么人知道得如此详细?”小茵感到疑惑,一边吃着苹果一边问。
“我猜是我们内部的人吧?”他的助理漫不经心地回答。
“你们没调查一下?这对他太不利啦。”小茵大咬了一口,接着说。
“没有。因为可能性最大的还是离开的人。”助理一边敲敲打打地,一边回答着。
“难怪。”小茵抬手,把苹果核准确地扔入2米外的垃圾箱,一气呵成。
“难怪什么?”助理看着那道弧线,诧异地问。
“难怪他会觉得外面冷。” 小茵继续埋头工作了。
“……”
3.
又过了一个月,实验室里。
“……水里的分子不断地晃来晃去。有时,在水面上有个别分子碰巧受到比通常情况下更大的冲击而被‘踢’出表面。我们可以想象表面附近的某一个分子刚好受到碰撞而飞了出去,或者也许另一个分子也受到碰撞而飞了出去。分子一个接着一个地跑了出去,水就消失了——蒸发了……”一个老教授在上面讲解着基础物理学,小茵在登录的名单中看到了他。
“你是不是也蒸发了一段日子?”小茵好笑地问。
“……但是如果把容器盖上,过了一会儿就会发现在空气分子中有大量的水分子。水蒸气的分子不时地飞到水面,又回到水中……”老教授的声音继续传来。
“我又回到水中了。”他学着老教授的样子,跨过几道电子门,在小茵画像的手中,画了一个水分子。
4.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故事,因为按照基本力学原理,如果光线偏转,它会被加速。而加速度等于几,却无法测量。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万事万物都能被测量。”而事实上,目前掌握的最小的测量工具还不可能小于亚原子,由此,海森伯曾提出了测不准的著名原理。
三个月之前的晚上。火星达到6万多年来与地球最近的地方,在夏夜里闪闪生辉。几朵乌云围成了一个圈子把月亮环绕其中,尽情地跳舞,直到夜色越来越深,直到白云已经被深蓝色的夜催眠了。小茵坐在院子当中的藤罗架下,泡了一壶乌龙茶,听着旁边月季花的悄悄话儿,看着那难得一见的清风明月。打电话给他。
“月色七分,还能看到火星,正正好。我沏了你喜欢的洞顶乌龙,过来吗?”
“好啊,你在哪里?”那声音陌生而熟悉,细腻而张扬。
“你是谁?”小茵敏感地觉察这个人不是他,虽然声音几乎完全一致。
“我是你要找的人啊。”那声音回答。
“你知道我要找谁?”
“不知道啊。但你打电话来了嘛。”那声音开始有点无赖的样子了。
“那我不认识你,可能是我打错了电话了。对不起。” 小茵想自己大概是太兴奋了,以致连他的号码都拨错了。
“哈罗~~今天的月色很好,我沏了一壶你喜欢的洞顶乌龙,你过来吗?”小茵小心翼翼地重新拨了电话。
“好啊,你在哪里?”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但不是他。
“你?你的手机是139*******吗?”小茵看了看显示,有点头晕。
“是啊。”
“那这个手机原先的主人呢?”小茵疑惑地问。
“他。他啊,我不知道啊。”那个声音变得支支吾吾起来。
“你从哪里拿到这个手机的?”审问的语气。
“这本来就是我的嘛。呵。”爽朗的笑声从手机里传来。
“你是谁啊?”
“我是QING。”
“啊。。。那,那可能是我记错号码了。实在对不起了。半夜打扰。”小茵有点疑惑,又有点沮丧,但还是礼貌地及时道了歉。
“没关系,你告诉了我两遍,今天的月色很美,不吃亏了。”那边的声音很悦耳。
“对不起,再见!”小茵迅速挂断了电话,脑子里一片空白。
“你昨天晚上没开机啊?他换手机了么?啥时候换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啊?”小茵气急败坏地拎起助理小哥,劈头盖脸地一通问。
“啊,我们昨天忙通宵呢,电话一律不许接。他,他没换啊?一直是那个号的啊。”小哥眨着没有光彩的眼睛看着小茵。
“哦?我跟你核实一遍,139*****是他的号码么?”
“没错。”
“那你再去刺探一下,他有可能昨天晚上突然换了呢?”小茵催促着。
“不可能……啊……唉……嗯……好吧。”小哥被小茵揪着耳朵大叫着,很无奈地站起身去做调查了,几分钟后跑回来,“没有换,就是那个。”
“他昨天晚上和谁在一起啊?”
“和我啊,他在里屋,我在外屋,直到4点啊。”小哥呵欠连天地说。
“那我昨天遇到的是谁啊?”小茵拍了拍脑袋。
“不知道。”眼睛又闭上了。
“那你认识什么QING先生么?”小茵揪着助理的耳朵大喊。
“不认识!”眼睛依旧没有睁开。
5.
11月初,科学家说美国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很可能已经突破太阳系与外层空间的交界了。小茵和许久未见的女友吃饭聊天,直到23点。女友还要回去继续加班,小茵看着明朗的月色、细微的小风,这么幽静的一个夜晚,走走路真舒服啊,还可以浏览一番夜景,就像是火星探测一样的好玩。于是,小茵从东方广场往西行,快到天安门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显示为他或者是QING的那个号码。小茵自上回打错之后,就没再跟他联络过了。
“你在干吗?”好听的男声传过来。
“嗯,月色很好,刚刚跟女友分手,在长安街上步行呢。”
“哦。是吗?我正好没事儿,一会儿出去看看。”
“月色七分,真好,我已经走到新华门了。”小茵正好借机抒一下情。
“你从东往西走?想要走多久?”他细致地问。
“是,想走到长安街的尽头。”小茵看着黄色的路灯,饶有兴致地回答。
“那我在尽头等你吧。”
“你住西边?”
“嗯,是啊。而且,正好在长安街的尽头。”他的声音里面含着笑。
“好。但你知道我长什么样子么?”能有个人等在尽头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这个人也许自己并不认识。
“哈哈。冬日的午夜,还会有多少人像你一样悠闲地遛跶啊。”他这回肆无忌惮大笑起来了。
“那倒也是。” 这问题问得真傻,小茵拍拍自己的脑袋,有点懊恼。
“不过,我还是强调一下吧?我梳两根蓝色的小辫子。”
“OK,知道了。一会儿见!”
“我恐怕我要一点时间,你可以去干点别的。”小茵好心地替他想了想。
“OK,知道了。我这会儿其实也没啥事儿。一会儿见吧。”他的声音里面好像有着一点点的坚持和一点点的烦躁,小茵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两点,小茵终于走到了长安街的尽头。风还是清清的,夜还是静静的,路灯还亮着,明月还照着,但一切却像做梦一样。
一米七五的个头,一身蓝灰色的休闲服,依靠在一根没有发亮的电线杆子底下,手里拿着两盒冰淇淋,难道是久违的忙碌的他?有一阵子,小茵差点要哭了出来。但,这会子的他,怎么看起来总有那么点怪异呢?
“我是Hydrogen。你是谁啊?”他走到跟前,指了指小茵的两根小辫子,笑了笑,很自然地把一盒冰淇淋递了过来。
“哈哈。我是Oxygen。欢迎你加盟我们元素俱乐部。问您一下,您就是传说中的宇宙间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小茵接过冰淇淋,决定把游戏玩下去。
“哦,我来自另外的地方。”
“那你说,如果你的速度超过光速,你会看到什么?”小茵提出一个简单的天文问题。
“警察会拦截的。”
“警察?哈哈!”小茵大笑着,“你多大了?”
“35”
“什么星座?”
“水瓶。”
“职业?”
“程序员。”
“家住在公主坟附近?”
“没错。”
“都跟他一模一样。” 小茵微笑着说道。
“但我不是他。”他一字一字地说。
“你确定你不他,而是个外星人?” 小茵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我不是他,而且我也不是外星人。我只是来自另外的地方。”他的脸在月光映照之下,看上去平静极了。
“你不是他,那你是谁啊?你具有跟他相同的相貌,相同的年龄,相同的星座,甚至相同的职业,你用着他的手机,你不是他,你是谁啊?影子么?”小茵大叫着,觉得玩笑到此就有点无聊了。
“我不是他,我也不是他的影子,我只是他的替身。”他分辨着。
“替身?他有那么显赫么?需要雇佣一个替身。”小茵大叫。
“这跟身份地位没有关系。”
“那跟什么有关,你总不能说,因为他是做研发的,没时间交际,就需要一个替身吧?”小茵气得鼓鼓的,这个男人简直是疯了,不可理喻嘛。
“哦,跟职业也没关系。”
“那跟什么有关?跟我有关?难道是我的质量出了问题,从而导致一切的失常?”小茵大口地吸着气,大口地吃着冰淇淋,大口地叫着。
“差不多。打个比方吧,如果你速度很快,上山的时候看到一个人,你下山的时候又看到这个人,那么你看到的那个上山的是他本人,而你看到的下山的就是他的替身了。”他的声音柔柔地,软软地。
“但,这是不可能的。”小茵瞪大了眼睛,停下吃的动作,盯着他的眼睛,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你终于明白了。”它笑了,跟他一模一样。
6.
“具有高水平多巴胺的人,更倾向于发现偶然事件的含义,并且无中生有地拼凑出意义与模式。”老教授一边拿笔在纸上写下dopamine,一边对小茵说着。“光速的变化将违反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则——洛伦兹不变性。秩序如果被打破了,世界将一片混乱。”
近些年来,科学家利用电场和磁场与介质相互作用的方式将光速放慢,众多的实验室都可轻易使光速降低到每秒钟数米。
“你是加速的,还是减速的?”小茵笑着问。
“我是被科学家静止的。”它笑了。
“就因为你不切实际?”
“应该说,因为他们还不能完全了解我吧。”它有点无奈。
固体物质可以在两个地方做空间转移,不能移动的也许只是我们这些承载了太多原子的人体。不同的人体之间,正是依靠这些一直不停地作着相互运动的原子,达到动态的平衡。当彼此略微离开时相互吸引,当彼此过于紧密时又互相排斥。惯性不同的人,只有在相同的速率之下,才能看清楚那个旁边移动着的人的脸。
“我还能见到你么?”小茵鼻子有点酸酸的。
“能。”它点点头。
“我什么时候还能见到你?”小茵拉着它的手问。
“等你再静止下来的时候吧?”它的声音还是那么柔柔地。
“什么形态的?还是他那个样子?还是在午夜?还是……”
“形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相见了。”那笑容越来越淡,直到再也抓不住了。
7.
“小茵,你又胖了。”他看了看小茵,摇了摇头。
“嗯。我放弃减肥了,我觉得我还是保持自然最好。轻易破坏自身质量,是会影响自己的小宇宙的。”小茵抬了抬头,得意地笑着。
“也有点道理,虽然我还是喜欢S型的美女。”他坏笑道。
“哼。男人!视觉动物!哼!”小茵捶打着他本来瘦弱的身体。
“有件事儿,我想告诉你。”他以难得一见的温柔轻轻说道。
“哦?你不会告诉我,你见到过一个跟我一模一样的女孩吧?”小茵歪着脑袋,笑着看他。
“啊,天啊。你怎么猜到的?”他一脸的诧异。
“而且她还跟你相处了一段日子,挺融洽的。”
“啊。。”他呆呆的。
“其实你觉得她也不错,但最终她还是走了,因为她不具有长久性。或者说,她太过静止了,而你是动态的……”
“小茵!”他几乎要喊了。
“你对她的感情纯纯的,我不会吃醋的。”小茵拍拍他的肩膀,给点鼓励的样子。
“啊!难道,你,你也遇到了另外的我?”
“哈哈~~”小茵笑得很开心。
(完)
2004.1.19草稿
2004.2.10一校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