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科学跟哲学 2005-7-3 23:21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947)是现代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于1861年2月15日出生于英国东南部的拉姆斯盖特。他的祖父是当地一位有名望的教育家,曾任当地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他的父亲先后从事教育、宗教工作,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受家庭的影响,怀特海对教育也很感兴趣。

怀特海童年时期是在家乡接受教育的。1875年,他来到多塞特郡的谢伯恩学校就学。主要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历史。1880年,他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主攻数学。课余,他经常阅读和讨论文学、哲学、政治、宗教等著作。1885年,怀特海大学毕业,留在母校任数学和力学教师。1887年和1905年,他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母校任教25年,主要从事教学、著述和一些政治活动。

1910年,怀特海迁居伦敦。1911?914年,他在伦敦大学担任许多职务。1914?924年,在肯欣顿皇家科技学院担任应用数学教授。这段时期,他受柏格森、爱因斯但思想的影响,把兴趣转向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1924?937年,他应聘到美国哈佛大学担任哲学教授。退休后,担任哈佛大学名誉教授,居住在坎布里奇市。1947年12月30日,怀特海去世,终年86岁。

怀特海一生在数学、哲学、教育等领域留下了大量著作。其中主要的是:《泛代数论》(1898)、《数学原理》(与罗素合著,1910-1913)、《相对论原理》(1922)、《自然知识原理》(1919)、《科学与近代世界》(1925)、《宗教的形成》(1926)、《过程与实在》(1929)、《观念的历险》(1933)、《思维的方式》(1938)、《教育的目的》(1929)是他的教育代表作,还有一些有关教育的讲演和论文收入了他的《科学与哲学论文集》(1948)。

怀特海是“过程哲学”(也称“有机哲学”)的创始人。他反对“科学的唯物主义”,认为自然和宇宙不是由物质组成的,而是由连续不断的经验的事物和独立存在的“永恒客体”结合而成的。他一方面强调现实世界的存在离不开个人感觉,认为在人的直接感受之外不可能有任何独立的客体存在,另一方面又承认上帝的存在,把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混合在一起。他的哲学思想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等。

Although there are important continuities throughout his career, Whitehead's intellectual life is often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eriods. The first corresponds roughly with his time at Cambridge, from 1884 to 1910. It was during these years that he worked primarily on issues in mathematics and logic. It was also during this time that he collaborated with Russell. The second main period, covering the years from 1910 to 1924, corresponds with his time at London. During these years Whitehead concentrated mainly, but not exclusively, on issu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e third main period corresponds roughly with his time at Harvard, from 1924 onward. It was during this time that he worked on more general issues in philosophy,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metaphysical system which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process philosophy.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