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密码▐妖风大臭屁多互联网发展三个经典文化方向和当今网络形态解读

      互联网 2007-9-26 15:48:00

互联网使得信息可以用视频、声音、文字、图片四种基本形式充分地展示在每个人面前,从而引发“信息爆炸”的时代。90年代读书的孩子都会对那个预言印象深刻,英语、计算机、驾照是21世纪必须的。今天,我想这个世界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

互联网带动了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由信息流牵掣的物流和资金流,席卷了全球商品世界的贸易系统。沃尔玛、DELL、阿里巴巴、亚马逊、化工网这些巨头通过传统商业的信息化改造,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一家普通的供货商可以通过沃尔玛采购平台提供货物信息,一名小学生可以通过DELL的电话热线或者网站购买电脑。

互联网使得个人塑造完美的网络化自我提供了平台,促进了个人的个性发展、创造、分享、沟通。BBS、FACEBOOK、IM、EMAIL、BLOG这些网络产品延伸了电气时代长途传输信息形式。(电报、电话、传真等)一个人可以在网络中表现与现实相对出入的角色,当然,最终网络角色都会接近真实角色,进而,网络角色还会完善真实角色。

信息流依托于网站、软件等网络服务,牵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资金流背后隐藏着人类必要的各种意义。

人类历史所记载的几千年信息潮涌到互联网,造成信息紊乱,从而给用户接收带来不少麻烦。信息的泛滥和个性化接收是基于知识内容分享的两大本质问题,也是互联网遭遇的基本问题,一切网站或者网络技术的发展都是围绕这样两个基础问题进行的——内容的创造和分享互动方式。而分享的对象,是团体或者个人的接收或者创造两个需求。接收或者创造信息这种活动建立于人的需求和对意义的追寻。

 

一、信息的分类解决方案:

1、搜索引擎(分类搜索和比较搜索)导航网站:GOOGEL BAIDU YAHOO HAO123 265

2、TAG 标签技术,使信息分类个性化和多元化

3、DIG 按照经验推荐,使得信息根据经验排行

4、RSS 根据个人喜好订阅自己的信息界面,搜索引擎的新闻推荐

5、域名本身象征着信息的分类,网络的规划更是如此

 

二、信息化管理:

1、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

2、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

3、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

4、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

5、CMS是(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

6、行业协同 目前我还没有发现这样的软件或者平台,我的理解是可以把一个行业的生产原料、生产技术、购销信息、项目招标等信息完整或者局部地整合于一个信息平台中,完全按需生产、按需开发、全行业信息充分共享,防止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过多资源浪费,把行业从业人员和资源集中,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针对不同的行业,这样的协同平台也是天壤之别,制造业相对简单,创意产业可能复杂:比如一部动画片所有制作班子各自岗位角色的桌面系统。

7、GTD (Getting Things Done)《 Getting Things Done-The Art of Stress-Free Productivity》一书的作者David Allen将GTD总结成为一种将繁重超负荷的工作生活方式变成无压力高效的时间管理系统。包括项目进程管理、个人日历Calendar、团队进程管理、个人记账等软件和网络服务。

 

三、个人的信息存储、分类管理和互动。

1、书签 Notebook del.icio.us 百度搜藏

2、迷你博客 twitter fanfou taotao 

3、博客类  个人所创造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的平台。文字博客、相册、播客、分贝,现在这样的内容似乎都整合到一起,不分你我了。比如搜狐所谓“WEB3.0”这样的白痴概念。补充一下,我认为WEB2.0是一种网络服务的架构思路,所提供的服务以完美个人品质为核心,用户能够感觉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状态。

博客类来源于论坛架构,互联网信息所有呈现的方式就是四种,似乎个人门户走到了头?接下来个人门户就是如何更加丰满地展示每个人的多元爱好和创造内容,并充分有效的相互沟通和分享,API开放了,用户可以把自己博客上的相关数据引导到同类信息源集中点击集中的地方,以更充分地展示自我。

目前的互联网信息是粗放自由的时期,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也是必然的,接下来会朝着信息集约规划时期走去,那些复制的,芜杂的,无意义的信息最终淹没于点击市场中,互联网自由平等的选择,必然是无情而公正,而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有效的检索和分享机制,可以方便地被接收。

4、域名所对应的网站,是互联网服务的基础形态。而不同网站之间的相关信息开放和分流同样是趋势,实现方式是收购、兼并、抄袭,共存。

互联网创业有三个方向,提供丰满而受欢迎的信息分享方式;诱发个人或团队创造与沟通的平台;自己创造内容源。最终目的均是给人以审美、娱乐、商业、帮助等体验或意义。

如果有那样一个大网枭:一个网络生态系统,提供目前一切网络的服务,简单切换不同的客户端,噢,现在的网络好像就是这样,只要在地址栏输入不同的域名就可以得到个性化的服务。而对于用户来说,需要的是服务,而不会在乎是谁提供的服务,自由平等的选择,必然是无情而公正。小网站,把服务做好,照样有人用,照样成为好网站。一个用户离你而去,一定是你的服务做的不够好,而不是因为你的名气不够大。

如果有那样一个个人操作系统:硬件的优化衔接以后,完全是DIY,针对不同的需求,无缝的插件全面响应,开发完全开放,一般人都能够开发需要的程序。那也不太有必要啦,或者说也不太可能啦,背后的商业利益太复杂了。

预测:IM是一种变态的东西,各种IM工具之间竟然不可以分享,而QQ的历史性地位,使得中国的IM市场似乎就这样白痴。为什么不是一个EMAIL地址,可以使用不同的IM软件?选择不同的IM是因为IM的风格和配套服务,QQ娱乐幼稚,MSN小资,GTALK新锐彪悍,旺旺商业,新浪UC伪色情,SKYPE电话,雅虎通白痴,聊天软件也是一种服务,应该分类定位不同用户群,而用户群之间,可以互通,迟早的事情吧。

还有,OPENID完全是个白痴行为。干嘛大家要特别说我们要开放注册?那样不是会造成资源浪费?多少白痴的行为,因为网站注册的时候,登录的时候,用EMAIL来代替就可以了,每个人的网名完全可以自己取,爱取什么在一个站内重复都无所谓,身份用EMAIL来识别就可以啦,真是愚蠢到家的。我在很多网站都用一个邮件一个密码登录,难道不是OPENID的作用?互联网圈子白痴真的不少,推波助澜,搞概念,妖风大,臭屁多,人云亦云,唯唯诺诺,玩的都是虚的,实在点的事情更不要说了,或许连实在而厚道的思考都很少看到。

OIO现在除了发文件,有事情,挂QQ很少了,因为不泡妞了,就没有那么多东西好沟通了,实话告诉你,IM最大的应用群还是泡妞军团,常常表现为对有机可乘的异性长篇大论的倾诉和倾听。话痨不考虑。“我要加你QQ”成为“我要××你”的隐喻,加人验证的话如你好啊之类都是托辞。

标签集:TAGS:IT 互联网 商业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喜欢就顶一下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