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个跟我并不相干的“Blogday”,我所做的事情并非表面我是一个Bloger,搭乘523线走向了杭州东邻海宁,我还在诧异这辆骨灰公交巴士竟然真的吱呦吱呦地爬出了杭州,随着售票员那双老葫芦般的乳房一起晃点的还有司机的秃顶。
汽车东站依旧人头凌乱,过了京杭运河,仍旧车流凌乱。九堡过去以后上了一条芦苇怀抱的马路,久违的空旷和清新的绿田迎面而来,郊区的性感才体会到。马路两边都是十几米高的高压电线架,在这下面堆满了三四层的毫无美感的农民别墅,中国农民只要有钱都拾掇一个这样的建筑。工厂和企业面积都很庞大,钢构车间的面积一般都不到铁栅栏围墙的一半,荒废的草坪长出成片成片的狗尾草,门口的小屋里没有大狼狗,偶尔钻出一个着制服的保安。这些工厂都从事着切割金属、塑料和裁剪布料之类的活,大量的外来劳动大军在里面忙活,本地农民把他们的“别墅”出租给这些产业工人,农田里种上景观植物和一点小菜,日子都很悠哉。沿着这条马路过去所看到的都是重复的场景,除了企业的那些烫金大字稍有不同。
地图的印象告诉我这条路穿梭在杭嘉湖平原,这个鱼米之乡,长三角的腹地,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我始终疑惑经济发达的定义,GDP这个数据彰显了什么?大批的产业工人在这里把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矿产改变其物理形态,生产着全球所需的商品,这里的农田长的是城市绿化植物和工厂,这里的沟渠流着周边工厂的废水,这里的马路上流动着国外品牌的轿车和11路的工人。他们总是从事重复单一的体力劳动,以计件的形式把产品做出来,老板通过外贸或者内贸的形式把产品销出去,一辆卡车接着一辆卡车。这些老板成了中国经济建设最有贡献的人群——民营企业家,这些产业工人,换取的工资都寄回老家造房子,给兄弟姊妹念书,给父母养老。
不由想起在湖南山区的那些破败的建筑和呆滞的人群,整个地方除了矿产,便是砖厂、水泥厂、饲料厂、化肥厂,马路边依旧刷着不合时宜的标语。他们的劳动是最基础的农业劳动,生产的产品是最基本的农业产品,畜类,或者谷物,或者粗选矿,最富有的是矿产老板和政府官员。
发达和不发达之间,就在于把劳动转化成了什么商品。所谓GDP高的地方,就是把人的劳动和自然资源转化成了别人需要购买的产品,而那些贫穷的地方,劳动的成果必然是最基本的东西,而且,因为缺乏工具单位劳动价值也低。
如今,中国的制造业,也要快被淘汰。地球上的人们那些物质需求能满足的都被满足了,越来越追求符号化的产品。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农民般的头脑已经不适合带领我们的产业工人从事金属等材料切割的事情,即使做出来的东西购买力也大大低落。
内需,外资,出口,号称当年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这三架马车拉的产品,都是我们产业工人提供的劳动成果,和我们固有的自然资源。现在来看这些概念,好像当年嘲笑大跃进那样愚蠢。千篇一律的金属等物质的简单切割产生大量廉价商品,当有能力购买的人都被满足后,剩下那些没有能力购买的人仍旧没法购买。而购买完的人开始追求和购买更加符号化的商品,比如奢侈品,豪华车,或者用于金融货币投资,理想换取更多社会资源。
这第一波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成果是让一部分人富了起来了,主要集中在特权阶层和民营企业家,留下了腐败和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两个尾巴,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没有造就文化辉煌,没有政治制度的更新,没有培养大量拥有新锐创新思维的大学生,只有默默的产业工人劳动的身影。当你迎头赶上,世界就变了。我们以为中国强大了,可是我们仅仅是依靠产业工人和我们的自然资源换取回了一点美元。这让我想到青蛙,青蛙好不容易从井底爬上来,发现爬到的只是另外一个更大的井底,井口仍旧高高在上,永无止境。然而,这个井口毕竟是要爬上去的,如果不爬,永远在最底层的那个井底。
中国这第一波经济发展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经验是要艰苦奋斗,应时而变,锐意进取。中国要继续前进,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金融控制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肯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社会政治热点。
看博客的诸位应该都是年轻的一代,你准备好,想做点什么,给这个国家的人带来一点改变吗?更确切的说,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改变你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拥有快乐?
写博客是一种方式,但是还有别的吗?
我想我该做一个两年计划了,然后做一个具体的9月到2月的计划,忧郁在这里写博客,终究不是回事情。千万别说我飘渺并把我妖魔化,我不过是想住的起自己的房子,开的起自己的车,养的起自己的孩子和老婆,这些是前提。
哈哈,博客,就是这点好,想写什么写什么,咱老百姓都喜欢。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