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熟悉的街道,吃着熟悉的食物,看到似曾相识的人,但是一切仿佛都在改变,改变的是我,改变的也是这个世界,但最大的改变是,从前是2001年,现在是2008年…
我14岁的时候转学来到贵阳这个城市,在5年的时间里,我不知道是我血统里贵阳人因子激发,还是耳濡目染了很多贵阳人的习俗,因此在我离开贵阳的日子里,遇到家乡人,我总是能强烈的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熟悉的味道,能够在那种气息里原形毕露。
其实从14岁或者更早的时候我走进这个城市的时候,我的心底里是强烈的排斥这个城市的,我那时候讨厌城市周围的青山,我怀念北方的平原;我讨厌一直延绵不绝的雨水,我怀念疯狂的雨水和明媚的阳光;我讨厌他们的贵阳腔,尤其不喜欢他们叫“妹妹”“弟弟”“奶奶”的语调,也不喜欢他们把“他”说成“拉”,我在起初的两个月里一直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和他们说话…
但是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从小长在北方单纯环境里,读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子弟学校,周围熟悉的人都是父母的同事或者他们的孩子,离家最远的时候就是坐车上学。在转学以前,如果说那是我人生中一个烂漫的时光也不过分。我高兴的时候会张开嘴大笑,难过会大声哭泣,生气的时候也会毫不忌讳和人家吵架…现在想起来,只觉得“单纯”。
如果在北方的时光让我获得人生中的一些阳光、爽朗。那么在贵阳的日子,让我成长得坚韧、隐忍,我并不是很喜欢阴柔,但是在这里我也了解、学习到…我骨子里的忧郁在这里阴霾的天气下茁壮成长,我把这一切归结为这里的气候,我第一次站在初中的走廊上看着那时候黑漆漆的操场,我想,我有一天会离开这里,一定,而且是决不回头。
在贵阳生活了5年,离开一年多,虽不能说这样的感触有多本质,但是从和贵阳人的谈话里多少也能找到同感。
贵阳人很喜欢“新鲜人事”。他们看到有新人新事,都会探头探脑,探口探舌,但又不是认真的想认识这个人,只是想了解这个人的“底细”,多一些无聊时候的“八卦”。因此当贵阳人,尤其是几个贵阳人主动和你搭话的时候并不能代表他们接受了你,只说明他们很想探听八卦。他们会特别注意你的言行,然后背后作为你与他们不同的证据。由此,贵阳人又是很讨厌“冒皮”的人,意思就是讨厌那些张扬、自以为是、吹牛的人。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你将受到一个群体的排斥,并再难融入。
贵阳人虽然讨厌“冒皮”的人,但是他们一个个又都是很“冒皮”的人。但是他们的“冒皮”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方式。他们低调的“冒”,并以此为档次,为真正的个性。
上面说,贵阳人喜欢几个人探听人家底细。看似好象很容易说话。没错,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的,贵阳人很容易就能和你说上几句话。但是贵阳人都带着一点点“骄傲”“清高”的气质。当只有一个贵阳人的时候,估计他/她是绝对不会主动和你说话除非必要。他们看人的时候眼神是冷的。贵阳只是一个小地方,是贵州的省会。而贵州是咱中国贫穷的几个省之一。但就是贵阳这样的小地方,这里没有贵州其他市州的贫寒,困难;气候四季宜人;而且什么好事都是先到贵阳,因此在这样一个地方,即使背负着贫穷这样的字眼,人们照样把生活过的十分滋润,人们照样穿名牌,照样吃好的,照样灯红酒绿,照样有所谓的夜生活,走在大街上,穿梭的出租车你很少看到空车,尽管这是一个多么小的城市,用通俗的话说,贵阳人“好吃懒做”,是的,他们守着方圆一座城,占着省会之名,极尽其能享受,这里也有“小香港”之称,因此贵阳人其实从骨子里有“伪”贵族之嫌。但是不管真的还是“伪”的,长年累月,“伪”的也多少让人信以为真。而事实上,在贵阳这座小城,随着发展也确实有一些所谓的“有钱人”,因此有钱,享受,奢侈,让这个城市的人们染上了一种不可收拾的“清高”“孤傲”。当然这“清高”“孤傲”也多少是由于外界对贵州的认识连带对贵阳认识使得这里的人带着一种自尊的“仇视”心情看外界的一切。所以,他们不轻易的接受一些人一些事情,他们在心里看不起一些人一些事,因此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他们有些人很讨人厌。
贵阳人喜结“帮派”。贵阳人喜欢一伙一伙的玩,尤其是贵阳男生。他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群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气氛是相当活跃的,他们都会说脏话,而且是一句接一句,不带重的,不过有几句就是不断重复的出现在每句话的结尾或者开头。贵阳圈子里的男生和男生之前是很好的,他们似乎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女生而闹翻,而贵阳圈子里的女生之间似乎就是矛盾四起的,她们不断纠缠,不断诋毁,原因好像只有一个,就是男人。因此圈子里的友情就是“吃、喝、玩、乐”的。贵阳人很喜欢起哄,这多少源于他们有一个圈子的缘故。他们对于看不惯的人看不惯的事情,会集体排斥。
贵阳人长相俊俏。通常都是大眼睛。男生眉毛多浓密。除此,贵阳人很好装扮,无论男女老少。经常能看见半把年纪的老阿姨穿着跟小姑娘一样时髦,也经常看见年纪小小的孩子穿着成熟前卫。所以最好看的是正直青年的男女的装扮了,走在贵阳街头,你能看到在任何大城市能看到的人造风景。直到贵阳的俊男靓女一开口把你吓一跳,他们声音粗犷,脏话连篇。这是贵阳的特色,也是这个城市“堕落”的特色。
贵阳人说话很大声,这是通常,当然不能一棒子打死那些不说话的。贵阳人通常都是大嗓门,我想也许是因为他们性格大大咧咧,也许是因为他们常年吃辣椒开嗓的,也许是他们脾气都很急噪粗暴。
贵阳人有着泼辣的个性,因此贵阳人是很能吵架的。他们吵架的功力也是一流的,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和重庆、四川辣妹比,但是贵阳人也绝对不是逊的。而且贵阳的男生也好吵架这口,他们的口角的能力应该是更胜女生的,至少我见过的吵架之最都是贵阳男生。贵阳人说到头还是南方人,因此他们的骨子里是有着南方人的纠结、细致的,从长相上看,贵阳人个子都不会太高,女生一般1,60左右,男生173左右。从性格上看,贵阳人很计较细节,会在心里有所盘算。贵阳人又是好面子的,因此贵阳男生基本上都有些“北方”男生的大男子主义,他们绝对不会叫女生出钱。我个人认为“装B”的比例大过真正爱护女性的。
贵阳人说自己是直性格,是真性情。但是在我在贵阳的短短的5年,我并没有真正的体味到所谓的真性情,到是直性格的很多,其实贵阳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东西,想要把那些东西真正揭开,我觉得需要的除了时间还有比真性情更真的东西,但是,如果你遇到的贵阳人是油盐不尽的话,恐怕最后把你卖了你还要帮他数钱。贵阳人喜欢表面上亲热,即使很讨厌你这个人,他们也能够若无其事,嬉笑吹捧,当然必须有什么东西让他值得这么做,如果不是如此的话,他会对你横眉瞪眼,嘴里碎碎用贵阳话骂你,这恐怕就是南方人的纠结了吧…
贵阳人“好吃懒做”。贵阳的小吃是绝对的特色的,走走看看,贵阳大街小巷,还是吃的多。至于懒这一点,从城市工业的发展状况,从人们走路的姿态就可以看出,悠闲到不行。娱乐场所人永远都是多到不行。夜生活从11、12点才真正开始…路边酒吧、迪吧,红男绿女,堕落得不行。
贵阳人多少有些势利,因为他们生活在省会,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因为他们生活在贵州,一种莫名的自卑感。因为他们生活有了点起色,一种莫名的盛气凌人…因此,贵阳人多少是势利的,在贵阳这样的小城,想要做事情,请用“钱”开路。在贵阳这样的小城,“人情”恐怕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更管用。贵阳人看不起比他们落后的人,巴结着看不起他们的人。这就是贵阳人,矛盾的结合。生活态度多少有些扭曲。
以上都是我暂时想到的关于贵阳人的个性,这些一点一滴,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这一切的一切更多是由于这座城市的政治位置,这座城市坐落的地理条件,一代代承接的习俗。在这里生活了5年,在开始的时光我是厌恶这样一种市侩的都市风气的,我讨厌那些势利的眼神,我讨厌那些攀比的潮流,我讨厌城市弥漫的堕落。我在这样的空气里,渐渐的学习忍耐,学会接受,在事过境迁后,我不能不说自己的身上有着这些点点滴滴的遗风,也渐渐的习惯了这个城市所带给我的某种痕迹,虽然在我的心里还是没有我的有些朋友爱贵阳那么喜欢这个地方,但是我仍然会跟人家说,我是地道的贵阳人,说地道的贵阳话。比如我的口头禅,是一句典型的贵阳话“你家屋头…”这是一句听上去比较文明的脏话,它的全文意义是“你家屋头,失大火!”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