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乒乓球的喜好缘自父亲的影响,正如同在他的熏陶下开始了对文学的迷恋。父亲是一个少言寡语甚至有些木讷的“老好人”,时至今日还在为一个所谓的“高级职称”的错失而耿耿于怀,在母亲唠叨的话语里,他老实得近乎窝囊,可在我的心底,他拥有着一种朴素的伟大,他能在钢琴上弹出美妙的旋律,拉一手漂亮的二胡,在长江的风浪里自由游弋,还能在稿纸上抒写着最真实的文字。当然,他还有一绝活儿,他的乒乓球技艺令人震惊,50 多岁的人了,在球场上依然虎虎生威,我引以自豪的侧身弧圈球对他竟如同虚设。弟弟说,老爸是50岁的年龄,20岁的心脏。信然。
八十年代中期的农村,我还是一个流着鼻涕、时常尿床的小学生,那时的我们还在玩着现在的学生闻所未闻的“跳田”、“抓耔”等“低级游戏”,至于篮球、足球,在我模糊的印象里,似乎都没有见过。体育课的内容好象也只是做操、跑步、掷飞盘,对了,还有打乒乓球。当时学校里只有两个水泥球台,但相对几百人的学生,显然是僧多粥少,根本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球台多数时候是由高年级的、有乒乓球拍、水平稍高的同学统治着,我长的瘦小,连球拍也没有,水平更是叽里呱啦,只好望台兴叹。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我和没有乒乓球拍的同学用粉笔在水泥地上划一个巨大的长方形,中间放上几块红砖,没有拍子也不打紧,随便找块木板代替,乒乒乓乓的声音听上去是那么的清脆悦耳,又是那么地让人甜蜜。现在回想起当时那个猫着腰、拿着木板、神情专注击球的少年模样,不免有些好笑,也有一丝怅惘。
六年级时,我和父亲一同转到了离家很近的学校,这是一个更为破败的小学,但有一个标准的“红双喜”球台,据说是一个极富有的“台湾佬”捐资购买的。学校把球台宝贝似的放在二楼的一个大房子里,学生们是难得上去捣腾的。后来学校教室不够用,大房子被临时改作了教室,球台也被拆下来胡乱堆在了屋角。我的心里痒痒的,好不容易盼到了暑假,因为父亲的关系,好歹央求校工拿到了钥匙,就和弟弟动手拼起球台来。球台实在是太重了,瘦弱的兄弟俩根本无法搬动这个大家伙,善良的父亲终于拗不过我们的苦苦哀求,答应帮助我们并充当义务教练,二哥的一付胶皮快要掉的球拍同时就成了我们的最佳配备。那是挥汗如雨的夏季,我们爷仨不知疲倦地在球台前推挡抽搓,对我们的异常举动,学校里的老师给予了意味深长的笑脸,我们不管,把乒乒乓乓的声音弄得更加响亮,在如此优越的球台上打球,真是爽到了极点。寒假里更是不能错过,我记得有一年的正月初一,同龄人还在桌子前使劲甩着扑克牌的时候,我们是在球台前兴致勃勃地厮杀中度过的。寒来暑往,我们的“固定节目”一直保持了十多年,我和弟弟的球技在不断地提高,几乎可以和父亲单打独斗了,而我们的父亲,却是一天天地老了下去,不过这个60年代的乒乓健将步伐依然迅速,父亲说,是打球锻炼了他,还要谢谢我们兄弟俩呢。我抚摸着那块被汗水染得发亮的球拍,又望了望父亲日渐衰老的脸,真的想哭。
人生总有许多无奈。时光匆匆,转瞬已是大学毕业,我进入了异乡的一所中学,和父亲一样也成了一个教书匠。在办公室工作的我,不仅每天要面对大量的公文资料,撰写大量的计划、总结和领导讲话稿,还要批改三个班的语文作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时候,就非常怀念那段有球打的日子。去年学校组织了教工乒乓球赛,我一路过关斩将,竟打到了最后的决赛,虽然最终以微弱比分败北,但我的表现还是引起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注,在大家的厚爱下,我进了校乒乓球对队,经常辗转和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打友谊赛,既增进了感情,开阔了眼界,也切磋了球技。相逢知己几局球,增进感情三杯酒,和乐而不为?
上“乒乓家园网”,看到一球迷灌水说,乒乓球的乐趣主要有四:大汗淋漓时的畅快,打出好球时的甜蜜,击败对手时的成就感,尝试新武器时的激动。我看说得很在理,于我心有戚戚焉。
八十年代中期的农村,我还是一个流着鼻涕、时常尿床的小学生,那时的我们还在玩着现在的学生闻所未闻的“跳田”、“抓耔”等“低级游戏”,至于篮球、足球,在我模糊的印象里,似乎都没有见过。体育课的内容好象也只是做操、跑步、掷飞盘,对了,还有打乒乓球。当时学校里只有两个水泥球台,但相对几百人的学生,显然是僧多粥少,根本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球台多数时候是由高年级的、有乒乓球拍、水平稍高的同学统治着,我长的瘦小,连球拍也没有,水平更是叽里呱啦,只好望台兴叹。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我和没有乒乓球拍的同学用粉笔在水泥地上划一个巨大的长方形,中间放上几块红砖,没有拍子也不打紧,随便找块木板代替,乒乒乓乓的声音听上去是那么的清脆悦耳,又是那么地让人甜蜜。现在回想起当时那个猫着腰、拿着木板、神情专注击球的少年模样,不免有些好笑,也有一丝怅惘。
六年级时,我和父亲一同转到了离家很近的学校,这是一个更为破败的小学,但有一个标准的“红双喜”球台,据说是一个极富有的“台湾佬”捐资购买的。学校把球台宝贝似的放在二楼的一个大房子里,学生们是难得上去捣腾的。后来学校教室不够用,大房子被临时改作了教室,球台也被拆下来胡乱堆在了屋角。我的心里痒痒的,好不容易盼到了暑假,因为父亲的关系,好歹央求校工拿到了钥匙,就和弟弟动手拼起球台来。球台实在是太重了,瘦弱的兄弟俩根本无法搬动这个大家伙,善良的父亲终于拗不过我们的苦苦哀求,答应帮助我们并充当义务教练,二哥的一付胶皮快要掉的球拍同时就成了我们的最佳配备。那是挥汗如雨的夏季,我们爷仨不知疲倦地在球台前推挡抽搓,对我们的异常举动,学校里的老师给予了意味深长的笑脸,我们不管,把乒乒乓乓的声音弄得更加响亮,在如此优越的球台上打球,真是爽到了极点。寒假里更是不能错过,我记得有一年的正月初一,同龄人还在桌子前使劲甩着扑克牌的时候,我们是在球台前兴致勃勃地厮杀中度过的。寒来暑往,我们的“固定节目”一直保持了十多年,我和弟弟的球技在不断地提高,几乎可以和父亲单打独斗了,而我们的父亲,却是一天天地老了下去,不过这个60年代的乒乓健将步伐依然迅速,父亲说,是打球锻炼了他,还要谢谢我们兄弟俩呢。我抚摸着那块被汗水染得发亮的球拍,又望了望父亲日渐衰老的脸,真的想哭。
人生总有许多无奈。时光匆匆,转瞬已是大学毕业,我进入了异乡的一所中学,和父亲一样也成了一个教书匠。在办公室工作的我,不仅每天要面对大量的公文资料,撰写大量的计划、总结和领导讲话稿,还要批改三个班的语文作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时候,就非常怀念那段有球打的日子。去年学校组织了教工乒乓球赛,我一路过关斩将,竟打到了最后的决赛,虽然最终以微弱比分败北,但我的表现还是引起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注,在大家的厚爱下,我进了校乒乓球对队,经常辗转和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打友谊赛,既增进了感情,开阔了眼界,也切磋了球技。相逢知己几局球,增进感情三杯酒,和乐而不为?
上“乒乓家园网”,看到一球迷灌水说,乒乓球的乐趣主要有四:大汗淋漓时的畅快,打出好球时的甜蜜,击败对手时的成就感,尝试新武器时的激动。我看说得很在理,于我心有戚戚焉。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