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最闹腾人的事大概就是房子问题了。小伙征婚,最最关键的一条——有住房一套,不够100平米的都有点悬,没有的基本上就没戏。给姑娘介绍对象,人家头一句就问,有房没有?没有,哪得奋斗到猴年马月呀,甭谈!可见房子在时下国人心目中的重要。还好我算是挺了过来,工作时间不长,就有了一套自己的小居室,虽说面积不大,楼层也不好,但好歹哥们爱情的航船下水了,剩下的事就是掌舵前行,直奔幸福的彼岸,这人生,也算是迈出一大步了。
不过这都是我阿Q式的自嘲,谁不是从颠沛流离的无房生活中过来的呀。遥想当初读大学时,头脑发热进行了一次恋爱,两个人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倒也上演了一出出浪漫情景剧。但爱情的空间毕竟是需要遮蔽的,当时我的学兄学弟大多已在校外租房,早早地过起了“开眼看世界”的生活,说真的,每次走过那排低矮的民房,心里总是痒痒的,但终于还是扼住了思想的野马,原因很简单,一是没钱,二是害羞。这也是真心话,我们都是从苦人家出来的孩子,相处了一星期才拉拉小手,过了一个多月才互献初吻,这和如今大中学校园里动不动就明目张胆地啃来啃去不可同日而语,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因素。我曾经对女友说,等以后咱有了钱,一定要买一套大大的房子,满屋子都贴上“爱”字,每天早上泡一杯牛奶,买两根油条,一根蘸红糖,一根蘸白糖。女友哈哈大笑,说你就那点出息。
大学毕业后,我们辗转到了另一座城市。初来乍到,囊中羞涩,只能先租房。后来的租房经历证明,这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回忆。第一个房子窝在山脚下,是一幢上世纪遗留下来的筒子楼,简陋破败的如同一件穿了十几年的烂棉袄,烂棉袄总是会生虱子的,这虱子就是大大小小层出不穷的问题。比如突然间爬进来两只壁虎三只蟑螂,比如停个电漏个雨,比如下水道莫名其妙地被堵上,等等等等。这还不算,最另人头大的是在晚上,总能听见窗户底下的菜地里像是有人在挖地的声音,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香港恐怖片里的镜头。就这么担惊受怕地过了三个月,我们终于不堪其扰,搬到了某单位的单身楼。说是单身楼,其实住的都是买不起新房的双职工或者等着终老的大叔大妈。我住的是顶层,房子就一间,15平米左右,厨房是共用的,上厕所要跑到楼下。窗户把西,一棵梧桐树一直长到了楼顶,冬天冷夏天炕,整个就是一“阳光遗忘的角落”,生活上的种种不便是可以想见的。不过稍感安慰的是还有两个同事也住这楼上,为图热闹,我们几人合伙,买菜洗菜炒菜洗碗,各有分工。吃饭时几个脑袋凑在一起,吃完了就一杯茶一包烟在那瞎扯淡,扯完了就睡,生活倒也过得欢天喜地,和女友的感情磨合得也是情浓似酒爱甜如蜜。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的我们真是太单纯,太天真,单纯天真得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使其无房可住,有房之家必定是埋葬爱情的坟墓。
生命在于运动。家也是由生命组成,也要运动,而且频率还得高,越高越有活力,这是女友说的,于是就有了我们的第三次搬家。这次的迁移完全是因为女友单位变动的缘故。仍旧是八十年代的老房子,但租金要高出一倍,地理位置使然也,出门一里便是这个城市最大的露天广场。周末的夜晚,我们时常相拥而行,绕湖三匝,看一看如花飞溅的喷泉,听一听流浪歌手的吉他,然后折回到那个狭小的一室一厅。没有电视,就像高中生那样听无聊的点歌台,很快就记住了电台所有主持人的名字,也记住了所有广告的广告词。但不久一次意外的事件让我们对租房生活产生了厌倦:住楼上的一“的哥”出门忘了关水龙头,结果导致我“家”水漫金山,几床被褥全部“遇难”,当时一股西伯利亚寒流刚刚侵入这个城市,我们被迫打了几天“游击”,尽管肇事者再三赔礼,并且浣洗了所有的被褥,但女友仍然狠很抒发了心里的怒火,瞧这房子,住得多窝囊,不行,你得买房。好好,一想到大学时信誓旦旦的承诺,我的男子汉威风瞬间荡然无存。
还要提到女房东,一个上海人,其精明与刻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里鉴于涉及到人身攻击问题,按下不说。反正对于买房,我们是铁了心了。
冲动是魔鬼,这话一点不假。当初真的怕噌噌上涨的房价达到珠峰的高度,让本就脆弱的心灵崩溃。其实当时我们的手头上只有8000银子,就算求爷爷告奶奶的借,也只有买二手房的份。开始跑中介,终于相中了现在住的这房,又是古老得掉渣,又是顶层,这辈子算是与顶楼的老房子“结缘”了。买房和装修会让一个男人真正地成熟起来,我是切身感受到这一点。等把房子折腾好,我也真正心力交瘁了。以前听人谈到柴米油盐一类的问题,总觉得庸俗的很,现在轮到自己了,才体会到“成家立业”这句话的份量,这大概就是男孩到男人的过程中所必然伴随的艰辛吧。
实现了有“无房”到“有房”的历史性转变,我的雄心壮志被重新焕发,也更加地“热爱”生活了。每天一下班就直奔菜市场,与小贩讨价还价,一荤一素一汤,得注意营养搭配。然后在厨房了鼓捣半天,把饭菜端上桌,等着老婆大人的光临。(有房了称呼自然要改)恩,这窗帘颜色太土了,要换个料子颜色好些的。那个角落怎么能空着呢,摆盆兰草放个鱼缸什么的肯定别有情调。谁说有房之家会埋葬爱情?没有房子的婚姻是不完整的,婚姻必然走进殿堂。在生活河流的冲刷下,我的棱角正一天天被磨平,我知足了,好象也堕落了。
然而没几个月下来,当我面对新居中的一切,自满之中就夹杂着些许的空虚落寞。每天都是同一个起点同一个终点。赖在床上看两个小时的电视然后睡觉。地板要一天一拖,衣服要常洗常换。管道堵上了,自己找根铁丝捣一捣。窗户上积灰了,赶紧找抹布去。每天都好像有许多事等着我去做,而且有一件事没做完,心里还闹得慌,我是不是有病呀。生活方式完全被改变,要拼命工作挣钱还债,要疼爱老婆孝敬岳父母。我曾经是为了自己而活着,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房子,却为了房子而活着,再活下去的目标是什么?是继续为房子而活着,争取换个带跃层的大套,还是换个活法,永远蜷缩在七楼上,确定新的目标:一套“家庭影院”,一台电脑,一辆轿车,再把儿子或女儿培养成人,我想,等到这些目标全实现了,我大概也活到头了。
同事老翟,三十好几了,如今还是孤家寡人,每月交着房租过日子,我看他也过得有滋有味的,体态也渐渐有发福的趋向。临工老梁头发早白了,儿子还在大学读本科,这不老俩口硬是咬着牙,拿出省吃俭用存下的20万元,又贷了款,给儿子买了136平米的大套,前后花了足足40万。我这房子,不是吹的,老梁自豪地对我说,在这个单位没有人跟我比的,那个大呀,乒乓球桌都能摆下。听说你也买房了,多大的呀,有120平米吗……我听了心里直苦笑,忽然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名言: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
发牢骚是无济于事的,日子还得过下去。我算是明白了,理想主义者也好,现实主义者也好,在生活面前都是渺小的,都要受到生活的摆布,正同于人类只能顺应改造自然而不能征服自然。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不断生出活儿要你去做”,这真是一个精辟的概括。有无房子,并不是生活美满的必要条件,快乐自在人为。当一个人的厌世情绪滋长开来,每天的日子岂不是成了苦难?所以倒不如学着感激生活,把种种味道都看作是上帝的恩赐——既赐福也赐罪,这样你也许还能维持心理的平衡,你说呢?
不过这都是我阿Q式的自嘲,谁不是从颠沛流离的无房生活中过来的呀。遥想当初读大学时,头脑发热进行了一次恋爱,两个人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倒也上演了一出出浪漫情景剧。但爱情的空间毕竟是需要遮蔽的,当时我的学兄学弟大多已在校外租房,早早地过起了“开眼看世界”的生活,说真的,每次走过那排低矮的民房,心里总是痒痒的,但终于还是扼住了思想的野马,原因很简单,一是没钱,二是害羞。这也是真心话,我们都是从苦人家出来的孩子,相处了一星期才拉拉小手,过了一个多月才互献初吻,这和如今大中学校园里动不动就明目张胆地啃来啃去不可同日而语,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因素。我曾经对女友说,等以后咱有了钱,一定要买一套大大的房子,满屋子都贴上“爱”字,每天早上泡一杯牛奶,买两根油条,一根蘸红糖,一根蘸白糖。女友哈哈大笑,说你就那点出息。
大学毕业后,我们辗转到了另一座城市。初来乍到,囊中羞涩,只能先租房。后来的租房经历证明,这是一段“痛并快乐着”的回忆。第一个房子窝在山脚下,是一幢上世纪遗留下来的筒子楼,简陋破败的如同一件穿了十几年的烂棉袄,烂棉袄总是会生虱子的,这虱子就是大大小小层出不穷的问题。比如突然间爬进来两只壁虎三只蟑螂,比如停个电漏个雨,比如下水道莫名其妙地被堵上,等等等等。这还不算,最另人头大的是在晚上,总能听见窗户底下的菜地里像是有人在挖地的声音,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香港恐怖片里的镜头。就这么担惊受怕地过了三个月,我们终于不堪其扰,搬到了某单位的单身楼。说是单身楼,其实住的都是买不起新房的双职工或者等着终老的大叔大妈。我住的是顶层,房子就一间,15平米左右,厨房是共用的,上厕所要跑到楼下。窗户把西,一棵梧桐树一直长到了楼顶,冬天冷夏天炕,整个就是一“阳光遗忘的角落”,生活上的种种不便是可以想见的。不过稍感安慰的是还有两个同事也住这楼上,为图热闹,我们几人合伙,买菜洗菜炒菜洗碗,各有分工。吃饭时几个脑袋凑在一起,吃完了就一杯茶一包烟在那瞎扯淡,扯完了就睡,生活倒也过得欢天喜地,和女友的感情磨合得也是情浓似酒爱甜如蜜。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的我们真是太单纯,太天真,单纯天真得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使其无房可住,有房之家必定是埋葬爱情的坟墓。
生命在于运动。家也是由生命组成,也要运动,而且频率还得高,越高越有活力,这是女友说的,于是就有了我们的第三次搬家。这次的迁移完全是因为女友单位变动的缘故。仍旧是八十年代的老房子,但租金要高出一倍,地理位置使然也,出门一里便是这个城市最大的露天广场。周末的夜晚,我们时常相拥而行,绕湖三匝,看一看如花飞溅的喷泉,听一听流浪歌手的吉他,然后折回到那个狭小的一室一厅。没有电视,就像高中生那样听无聊的点歌台,很快就记住了电台所有主持人的名字,也记住了所有广告的广告词。但不久一次意外的事件让我们对租房生活产生了厌倦:住楼上的一“的哥”出门忘了关水龙头,结果导致我“家”水漫金山,几床被褥全部“遇难”,当时一股西伯利亚寒流刚刚侵入这个城市,我们被迫打了几天“游击”,尽管肇事者再三赔礼,并且浣洗了所有的被褥,但女友仍然狠很抒发了心里的怒火,瞧这房子,住得多窝囊,不行,你得买房。好好,一想到大学时信誓旦旦的承诺,我的男子汉威风瞬间荡然无存。
还要提到女房东,一个上海人,其精明与刻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里鉴于涉及到人身攻击问题,按下不说。反正对于买房,我们是铁了心了。
冲动是魔鬼,这话一点不假。当初真的怕噌噌上涨的房价达到珠峰的高度,让本就脆弱的心灵崩溃。其实当时我们的手头上只有8000银子,就算求爷爷告奶奶的借,也只有买二手房的份。开始跑中介,终于相中了现在住的这房,又是古老得掉渣,又是顶层,这辈子算是与顶楼的老房子“结缘”了。买房和装修会让一个男人真正地成熟起来,我是切身感受到这一点。等把房子折腾好,我也真正心力交瘁了。以前听人谈到柴米油盐一类的问题,总觉得庸俗的很,现在轮到自己了,才体会到“成家立业”这句话的份量,这大概就是男孩到男人的过程中所必然伴随的艰辛吧。
实现了有“无房”到“有房”的历史性转变,我的雄心壮志被重新焕发,也更加地“热爱”生活了。每天一下班就直奔菜市场,与小贩讨价还价,一荤一素一汤,得注意营养搭配。然后在厨房了鼓捣半天,把饭菜端上桌,等着老婆大人的光临。(有房了称呼自然要改)恩,这窗帘颜色太土了,要换个料子颜色好些的。那个角落怎么能空着呢,摆盆兰草放个鱼缸什么的肯定别有情调。谁说有房之家会埋葬爱情?没有房子的婚姻是不完整的,婚姻必然走进殿堂。在生活河流的冲刷下,我的棱角正一天天被磨平,我知足了,好象也堕落了。
然而没几个月下来,当我面对新居中的一切,自满之中就夹杂着些许的空虚落寞。每天都是同一个起点同一个终点。赖在床上看两个小时的电视然后睡觉。地板要一天一拖,衣服要常洗常换。管道堵上了,自己找根铁丝捣一捣。窗户上积灰了,赶紧找抹布去。每天都好像有许多事等着我去做,而且有一件事没做完,心里还闹得慌,我是不是有病呀。生活方式完全被改变,要拼命工作挣钱还债,要疼爱老婆孝敬岳父母。我曾经是为了自己而活着,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房子,却为了房子而活着,再活下去的目标是什么?是继续为房子而活着,争取换个带跃层的大套,还是换个活法,永远蜷缩在七楼上,确定新的目标:一套“家庭影院”,一台电脑,一辆轿车,再把儿子或女儿培养成人,我想,等到这些目标全实现了,我大概也活到头了。
同事老翟,三十好几了,如今还是孤家寡人,每月交着房租过日子,我看他也过得有滋有味的,体态也渐渐有发福的趋向。临工老梁头发早白了,儿子还在大学读本科,这不老俩口硬是咬着牙,拿出省吃俭用存下的20万元,又贷了款,给儿子买了136平米的大套,前后花了足足40万。我这房子,不是吹的,老梁自豪地对我说,在这个单位没有人跟我比的,那个大呀,乒乓球桌都能摆下。听说你也买房了,多大的呀,有120平米吗……我听了心里直苦笑,忽然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名言: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
发牢骚是无济于事的,日子还得过下去。我算是明白了,理想主义者也好,现实主义者也好,在生活面前都是渺小的,都要受到生活的摆布,正同于人类只能顺应改造自然而不能征服自然。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不断生出活儿要你去做”,这真是一个精辟的概括。有无房子,并不是生活美满的必要条件,快乐自在人为。当一个人的厌世情绪滋长开来,每天的日子岂不是成了苦难?所以倒不如学着感激生活,把种种味道都看作是上帝的恩赐——既赐福也赐罪,这样你也许还能维持心理的平衡,你说呢?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