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亲人之间总有一种无形的牵挂,即使天涯海角、山高水长,这种神秘的力量都牵引着对方的心。让天涯之爱近在咫尺。
以前寸步不离父母的我,从未感受到它的存在。直到第一次在车站,告别送我来校的父母。那日我竟然抑制不住眼泪,泪水夺眶而出。这次场景其实早已在我的脑海中演习多遍——欢快兴奋的我用灿烂的笑靥接受着父母不舍的目光和喋喋不休的嘱咐。而如今,一切是那般的沉重和压抑。手足无措的我出神地望着渐行渐远的火车,眼前闪现着车轮转动的那一刻,父亲用手背触碰眼角的掩饰,母亲注满关爱、不舍的眼神......
“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注意身体”“多吃点好东西,别太节省了”...每次打电话回家,电话那端的父母总是急不可耐地反复叨唠着。“嗯”我不停地回应着。直到嘟嘟声起,电话收线了,我也没有机会对父母说一声“我很想你们”。
出门在外的求学日子没有原先设想的美好和快活。除去上课,休息闲聊的时间,我发现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独自坐在桌前愣愣地发呆。心中储满地思念化成了一行行的文字。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我喜欢顾城的这首短诗《远和近》。他用最透明最纯净的文字体现了人和人之间心距的隔膜和思辨的忧伤。
其实,每个家庭都有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父母,另一端便是他们的孩子,爱便是砝码。而大多数的天平都是倾斜的。当父母毫不计较地施与孩子们足够多的爱时,孩子回报给他们的总是那么的微薄。
二十多年后我回头再看父母,才恍然发现在平视的范围内怎么也搜索不到他们的目光。一直以来,生养我的父母也是在仰视中关注着我的成长。想念着远方操劳的父母,想着他们为我做的点点滴滴,我为爱而感动,也为爱而惭愧。
当我们已经懂得爱的真谛时,为什么不捅破如纸的隔膜,让天平重新平衡呢?也许我们应该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永远是相隔天涯,也可以是相近咫尺”。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