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称这部据说是《重庆森林》续集的电影为“鸡肋之作”。但我却喜欢。 哑巴金城武与父亲的一段情感描述,无疑是王家卫屹今最动情的描述之一,这种看是平淡的真情流露,在不经意之间燎燃了我的心。 金城武手持摄录机在父亲六十大寿时进行扫描式的跟踪摄影,记录下父亲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生活场景,定格下那一瞬间的时间。父亲死后,金城武一遍又一遍地重温父亲的音容笑貌。这一段故事里的人性,超越了王家卫以往关于时间、记忆、遗忘和死亡的宿命哲学。 片中通过一个失语者反映出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对话的艰难,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不易。 生活在都市里,人们掌握的语言越来越多,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却越来越少。但是,对话的欲望却是依然强烈,或者,比以前更加强烈,所以,金城武不惜以打架这种极端的方式,以求能与他人“擦出火花”。 “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 还有此片几乎全片采用短焦广角镜头,创造出一个变形的都市空间,令人过目难忘。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