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破碎



留各庄记——前篇<2>

   2004-12-23 21:1
2
出来的那天,厂里唯一的一辆工程用运输车,被装满了设备、行李,它只是辆金杯,这么多的东西,对它来说实在是太多了点,以至人没上车,充气不是很足的轮胎就已经变了形,要不是出行前开去加油站打了气,这样的载货量,再加上我们七个,以及后来载上的厂家人员和在安次分局捎上的一个大叔,那……

关于工作条件、收入、扯皮、嫉妒、务虚、倾轧、不正之风等等,我想我是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了,就是这个样子了,清者自清,环境,永远别期望它多清明,说多了,不过落个自己郁闷。

一路无话,在距目的地半小时车程的地方,一车九人,在一家准饭店吃了四“锅”菜。说它是准饭店,是因为在这些偏僻村镇上,提供饮食服务的所在基本都是非正规的,属于居家式经营,也就是说,他们将自家的住房略为装修,购置些桌椅餐具、碗筷餐巾,另外常备些菜肉酒肴,平素没有食客的时候,他们就过自己的日子,来了客人,就起身招徕。这种准饭店的菜肴一般以乡土特色为主,谈不上手艺高超,却也别有风味,比如那天,我们到达的时候,那家人就差点没出门儿去。带队的师傅显然来过这里,谈话熟络,点菜也利落。其实那店铺里,面对着店门的墙上是靠着一块充作菜单的黑板的,那上面,也写了些司空见惯或是前所未闻的菜名,而我们所要吃的,则是四锅炖菜。

说是四“锅”菜,可真真是用家常的铁锅端上桌面来吃的,那么一锅,中间是菜,锅沿上贴了死面卷子和玉米饼子,我们的前三锅,点的是熬小鱼、带鱼和黄花鱼,最后一锅是炖菜,里面有白菜、粉条和熏肉,虽然这些东西,无论是材料还是做功,都称不上是上等佳肴,但奔波半路,饿了一个上午的众人,还是畅快淋漓地将“锅”里的饭菜一扫而光。

饭后结账,一共才60元——60元吃饱吃好了九个人,确实可算是超级的物美价廉,这一点,让深感廊坊市区物价高昂的我记忆犹深。

饭店的档次风格有别于市里的餐馆——无论是何种规模,在天津,或者廊坊,而后来,我才觉得那确实应算是家不错的饭店了,其原因,并非来自九个人六十元的超值消费,而是至少在那家饭店,我们还喝到了用劣质茶叶冲泡的热水。

写到这里,前篇已经接近了末端,在这里,有必要再介绍一下维持到本周四(12月16日)的人员情况:

司机:周二负责拉我们来这里,等到工程做完了,再拉我们回去,离开日是周四,送接线的人员回去。

接线人员:此行九人中,另外一组工作人员,两名厂里的女工,一名男工,一名生产负责人员,共计四人,其工作为为售出的若干柜子改装接线,离开日为周四,由司机载回廊防。

同组的另外一人:本来要和我一起协助四方来的技术人员工作的,可他要买房子(刚刚工作一年就借钱+贷款买房,可谓有魄力)要办购房贷款,所以也在周四一并回去了。

二晃:他们都这么叫他,是从安次分局上车的师傅,二晃大概是他的小名儿,我们小字辈是不敢叫的,他是周五下午走的,和这个站的负责人一道,据说是回去分房了。

四方技术人员:刘姓,其名于此不谈,工作三年,推算起来应该大我四岁,东北人,传说中的吉大毕业,看上去瘦小文气,感觉上竟与我大学里那个广东的师兄——君哥有点神似,至今仍与我同处一室,已混熟,暂可称之为刘哥(不是刘主席,刘主席那厮在QQ资料里自称“刘哥”,可谓真真地不要脸!)。

我们来留各庄的日子是周二,周二晚上,同厂的七个人加上四方的刘大哥一起吃了“最后的晚餐”,在从变电站开车出去不远处的,一家令人惊叹的火锅店——它的正规经营,它的菜品齐全,它的感觉纯正,恐怕,是这方圆多少多少里内绝无仅有的了。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

 

日复一日
最新评论
去他们那
寻寻觅觅
访问计数
支离破碎

年龄:22周岁

性别:男

原籍:天津武清

现居:河北廊坊

爱好:读书、设计、篮球、音乐

QQ:120174695

邮箱:rainpatch@163.com

 

Redesign by rainj Powered by 5DBl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