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破碎



Ring

   2004-12-4 15:18
刚刚看完第11章,就匆忙着想要写点东西了。

我怕我忘了。

这篇作品,看到现在,作者似乎有很多要说的东西。《西游记》的原著以前看过不止一遍,到现在,感觉它有着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情节太过勾人,以致想从中体悟点什么,都是很困难的了——看下去,你会迷失在它醉人的情节里。

所谓禅机宿语,或许不可言传,但《西游记》给我的感觉总是作者想要刻意隐瞒点什么,或者说,把精华的道理隐藏在书的深处,或许,正应了如来在书中的那句“经,不可轻传”。

现在返回来看《悟空传》,这不是一部小说化的经文,它一部分是《西游记》某些思想的衍生物,另一部分,则是关于人,关于人生、矛盾的理解。

上班以来,拿到了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工作和待遇,却常常会以为自己受到了轻视或者不被用在可以发挥才能的地方,总有那么种怀才不遇似的郁闷劲儿,想要靠自己以为的能力,去争取想要的权力以及自由,这就好像大闹天宫时的悟空。按照《西游记》的观点,心猿收处,五众归真,这是个典型中国化的大团圆结局,抛开原书想要说明的“修心”之论,结合《悟空传》,结合我们的人生,成佛,或许便是终极的悲哀。

或许我们都是悟空,或许我们都曾抗争,想要靠着自己的实力,另开一片天地。

且不论可能与否,因为努力过后,那结果,往往不是我们当初想要的,或者我们当初那样想,现在,已经变了。

天界无人能胜悟空,可他终究受了招安,对于他的神通广大(天庭是领教过的,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悟空的才能)当权者只给予了看马护园的小官儿,而且在任用上,是让心猿去看意马,让馋嘴的猴子,去保桃园,这是神话吗?这简直就是现实!

神仙们之所以能控制局面,能本领不济却高高在上,便因为他们已经无心。对于仙佛的修行,讲究一个“劫数”的概念,譬如玉帝修了一千余劫,方可坐镇天庭,人是需要时间来打磨的,在这世上待得久了,心变硬了、变狠了、变奸诈了、变贪婪了,变得没有自己了,人生如同满载着最初种种的热气球,燃料先天不足,力不足以腾空,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扔掉当初的理想、信念、热爱、誓言,乃至感情,才能升到高的地方,把持一切,由此理解了为什么有一个词叫做“老奸巨猾”。

不被重视,便有了恼火,有了反抗,但终究是被本领更大,城府更令悟空不可与其同日而语的如来镇压在五行山下了。及至后来脱困境,保唐僧,历困苦,终成佛,也是被无奈地、安排着走下去。取经路上,好色无能的八戒尚能不时嚷着要分行李,而能力卓绝的悟空,事实上,与能力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沙僧,同样沉默。

悟空最后成了佛,掏空了杂念,澄明,却没了人的灵魂(虽然他本来是猴)。被封为斗战胜佛的那一刻,在金箍除去的那一天,他已经从人间死去,只留下他作为“凡人”,被信念、杂念驱动下的英雄事迹。“斗战胜佛”,斗、战,是悟空存在的证据,而得“胜”之后,成了佛,孙悟空便不再存在了……

我们或者自然死亡,或者“成仙成佛”,别无它路……

但至少,我现在还想挣扎,哪怕这是无谓的。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

 

日复一日
最新评论
去他们那
寻寻觅觅
访问计数
支离破碎

年龄:22周岁

性别:男

原籍:天津武清

现居:河北廊坊

爱好:读书、设计、篮球、音乐

QQ:120174695

邮箱:rainpatch@163.com

 

Redesign by rainj Powered by 5DBl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