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来的“巨擎”?

      魔界空明原创 2005-8-21 14:40
每天饭后魔界会翻翻报纸。昨天看到这个:

2005年8月20日《北京晚报》“世界新闻”版(好像是第13版)特大字体的标题:

“美国医药业巨擎被判赔偿

- + P A

- {logtitle}

      {Class} {publishtime}
{logsummary}
标签集:TAGS:{tags}
我要留言To Comment 阅读全文Read All | 回复Comments({commentcount}) 点击Count({viewcount})

{phototitle}

{phototitle}

  • 点击:Hits:{viewcount}
  • 回复:Comments:{commentcount}
  • 发表:PostTime:{posttime}

{logsummary}

{logtitle}

      {Class} {publishtime}
{logcontent}
标签集:TAGS:{tags}
回复Comments({commentcount}) 点击Count({view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
.5亿

镇痛药“万络”导致患者心脏病突发猝死”

原文在这里 www.ben.com.cn/BJWB/20050820/GB/BJWB^12166^13^20W1321.htm

魔界不禁纳闷:哪里来的“巨擎”?马上反应过来应该是“巨擘”。

擘,读做bo,四声(说明:汉语拼音字母应该用专用的符号,我打不出来,所以用英文字母代替,大家如果在正式出版物上看到用英文字母来标汉语拼音的,那一定是错误)

擘,就是大拇指。

巨擘,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比如“医界巨擘”。

擘画(也作擘划),就是筹划,布置的意思。

擎,是托和往上举的意思。

如果说有“巨擎”的话,那应该是董存瑞……

现在报刊的版面基本上都比若干年前扩充了不少,有时候一份报纸居然有100多版,错别字随之大大增加。

像我常看的《北京晚报》,类似的大标题错误我就看到过多次,至于正文的错别字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是“无错不成报”。

我这还是躺在床上随便翻翻,真要较真的话,恐怕发现的会更多。

这一方面是因为绝对字数的增加,当然错别字也会增加。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整体汉语素质下降、文化知识贫乏的原因。

现在的大中小学学生,往往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外语的学习上,忽视了汉语的学习,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不但令人痛心,并且是十分危险的。

语言和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意义不必多说,而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我也懒得多说。

我只想说,这样下去很危险,不是一般的危险,是亡国灭种的危险!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