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一

      大学生新周刊 2004-9-12 20:40
我想开辟一种新的文体,就事情的叙事方式而言:那就是后记写在过程之前,纵使我依然为之奋斗
但是我想让这条道路更加清晰,对于我自己,对于和我一起奋斗的伙伴们.
2004年6月4日,第一期<大学生新周刊>出炉.
忙碌了一天.
周刊在珠海特区报社印务公司早上6:30印刷出来.然后印刷部的张主任给我打了电话,叫我过去领取
报纸.同时我马上吩咐各大学的派报员准备接报.因为各学校之间的分散,我们在各大学都安排了1-2名的
派报员,负责周刊在该校的派发工作.
第一期印数是5000份,留下500做它用,剩下的4500份是按照中山大学1000份\暨南大学1000份\北京师
范大学800份\哈尔滨工业大学500份\遵义医学院500份\广东科干学院800份来分配的.
因为对于新主顾的照顾,珠海特区报印务公司可以免费车载周刊到三个地方:中山大学\广东科干和遵
义医学院.这些在签定合同时已经说好了.
8:30分,我接到电话,马上坐69路车前往珠海特区报.在车上马上打电话给科干的芬让她在10点左右
门口等周刊,打给遵义医的派报员时,联系不上他,当时没办法,只好临时改变主意,让他下午自己到科干领.
同时通知了北师大的娜娜和哈工大阿旭,让他们过来中大这边;而暨大的则让她自己到报业大厦,因为他们
过来并不远.
任务安排好后,我静下心来,才发觉之前自己之前的紧张.
忙碌了两个多月,从有了这个想法,到调查研究,到搜索资料,到确定项目,到招人,到正式宣布发行周刊
培训,编辑会议,广告部会议,建立发行渠道,联系各校团委,寻找资金投资方,现在终于有了结果,回想一下
真惊奇自己能够克服那么多的困难,最终走到了发行周刊这一步。其中的喜怒哀乐并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说
清楚的。而能够走到这一步,不得不感谢一直支持我鼓励我的工作伙伴们,朋友们。
当初为什么突然有这个想法呢?好多人都问我这个问题。说起来也有点意思。就是在我现在坐车的这条
路上,我清楚的记得是10路车。望着窗外的孩时,脑子里突然想以广告收入支撑报纸发行的免费报纸能不能
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为珠海大学园区的大学生们提供可以便利他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咨询平台呢?这么一想,
脑子就难以平静了。
想想也奇怪,在珠海两年,跟10路车建立了难以解裂的关系。
喜欢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海,看着那停泊在宁静海边的小船,岸边忙忙碌碌的渔民。
那时候的平静是什么时候都没有过的。而就在这个时候,想法就象春天的小草雨后破土而出,简直都能把我
深深的包围住。而这些想法涉及范围之多,连我都难以想象。只要一个人要外出,临近中大外面10路车站时,
我都很期待和焦急,不知道今天的奇妙之旅会产生什么匪夷所思的想法。
(待续)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