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历
  友情链接
  最新评论
  搜索日志
访问计数
获取 RSS
lixiao 最新的 20 条日志

再谈精养塘水质调节与鱼病防治

   鱼病天地2005-4-7 16:59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池塘养殖产量效益成为养殖户的追求目标。在一定池塘条件下,养殖户为寻求效益最佳点的稳定产量在不懈的努力,目前困扰养殖户的难题是水质调节及相应鱼病的防治。

一、无奈的变水

一些养殖户,对养殖过程池塘水的变化只是单一采取施肥、泼洒硫酸铜进行调节,越调水越变,对池水显得很无奈。

1、水瘦如何处理

  在养殖中,一般施足有机肥,追施无机肥;春季多施氮肥,夏季多施磷肥,以磷促氮,既满足浮游植物对氮磷吸收比例,又不使氨氮过分富积。在追肥时应把无机肥充分化开,选择晴天上午均匀泼洒,切忌泼洒后开启增氧机,使营养成分被浮游植物充分吸收。

  在施肥中,为避免营养成分流失一般情况选择陆续肥水,有时也应一步到位。例如某养殖鱼苗池塘因水瘦,水绵大量繁殖,影响鱼苗出塘,曾采取撒土、人工打捞等措施但不见明显效果,后采取每亩.米使用磷酸二氢氨7.5公斤进行肥水,4天后顺利将鱼苗出塘。

  有些养殖户总抱怨池塘水难肥,多是因怕引起池水氨氮高而采用阴天施肥或施肥后开启增氧机,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营养成分不仅没有被浮游植物吸收反而造成营养成分在底泥中富积。检测水中氨氮偏高,而水又很瘦。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多次晴天上午用铁链、棕绳等拉、搅底泥,同时开启增氧机,使富积底泥的营养成分释放出来,这样既降低氨氮又肥了水。

2、水肥如何控制

养殖水体若透明度小于20cm,颜色为浓绿、蓝绿或黑褐色表明水体较肥,养殖户一般可采取换水或晴天上午于下风口泼洒0.7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以防因浮游植物缺氧死亡而变水。若发生变水,而针对此类变水引发的缺氧、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当日应增加增氧设备并全池泼洒增氧剂、沸石粉进行调节,次日换相临鱼池较肥水并加施磷肥。另类较肥水体是在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起来,尤其是较小难以发现的轮虫,不及时杀灭水体有可能一夜间变成白色。此类变水可首先不间断增氧,次日清晨沿池塘四周泼洒杀虫剂并于上午增施磷肥。

无论那种情况变水,在低溶氧、高氨氮亚硝酸盐条件下,鱼体自身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寄生虫、细菌的侵袭,水体调节好后应进行药物防病,以避免鱼病的发生。

二、闹心的铜绿、红棕、浓黄色水

  鱼池的铜绿、红棕、浓黄色水是水体中微囊藻、甲藻、三毛金藻成为水体中优势种导致的,藻类释放毒素常导致鱼类死亡。

  对此类水,一是经常开增氧机,通过暴气散发有毒气体;二是人工打捞藻类及晴天上午于下风口多次泼洒硫酸铜、硫酸铁合剂进行杀灭,有条件养殖户可通过换水,利用潜水泵将集中于下风口藻类排除,加注相临鱼池水质较好的水;三是施肥,微囊藻、甲藻为优势种的水体多施磷肥少施氮肥,三毛金藻为优势种水体施硫酸铵为最好。

三、稳定PH值、降氨氮亚硝酸盐

PH值是生物生长重要的理化指标,维持池水PH值相对稳定是精养塘水质稳定、鱼类少发病的关键。经常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增加钙离子浓度,使钙离子—碳酸钙缓冲系统缓冲力增强,即使在肥水池塘光合作用强烈的情况下,也能抑制PH值进一步升高。

  在池塘精养中,鱼体排除及粪便、饲料残饵分解产生的氨氮无法被浮游植物完全吸收,导致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多数养殖户经历过在阳光充足的下午,鱼不摄食在水面漫游,检测水中PH值、氨氮偏高,这是碱度升高使水中铵离子转化为具毒性的非离子氨浓度加大,轻者抑制鱼类生长、重者引起鱼类死亡,从而影响养殖整体产量。对于这类水在泼洒酸性物质降低PH值的同时要采取措施转化氨氮亚硝酸盐。一是晴天中午开增氧机充分暴气;二是泼洒增氧剂,增进水体硝化作用,使水中氨氮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三是偏瘦水体增施磷肥以磷酸二氢钙为最佳,促使浮游植物对氮的吸收;四是偏肥水体用沸石粉或明矾+食盐全池泼洒。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
Powered by 5D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