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颗因成长的烦恼而近乎病态的身心,坐上了前往五台山的车。不是出家去做和尚,只是公司部门的一次集体出行而已。但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偏偏是五台山?
从清晨6点的北京,经历一路的颠簸劳苦到达五台山脚下竟是下午13点了。我们在有着五台山怀抱之称的台怀镇,住进了“简易宾馆”。第一餐便领略的山西的面食大餐,唯一有点食欲的就是台蘑,其他都索然无味。
看风景了。与满山的寺庙相比,这里的佛教产业链已经自成一派了。从大大小小的宾馆饭店,到桑拿洗浴、佛缘超市,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是我一直认为比较清苦,崇尚善良,慈悲为怀的佛教。
这里的景色并没有给我太多的触动,就算是出了家的和尚,还有难得一见的喇嘛也是如此。似乎我更像一个世外高人,清风两袖,与尘世无关。现在想想,到是晚上在简易的宾馆里和同事打扑克成了最有趣的事。深山里的空气温度和老家东北很是相象,虽然有些寒气,零上8度,但感觉是如此的亲切熟悉,索性光着膀子在空地上做深呼吸。因为第二天便是八月初一,故早早睡下。
第二天天刚刚亮,进山拜佛烧香的行人车辆打扰了院子里的看家狗,吵闹着惊醒了久违的一等睡眠。据说要“净身”洗涑干净才能烧香拜佛,但实在看不出这里的人都洗了脸没有。
五爷庙,据说拜了他就相当于把五台山大大小小几百个寺庙都拜了的地方。香火已经把香炉烧的通红,消防车在附近随时待命。导游把我们引进一家号称唯一两家正宗开了光的香火店,这里的人大都烧三种香,一种是期盼加官进爵的“高香”,一种是许愿大家庭都能健康平安的“大全家福”,还有一种就是保佑一家三口都能平安的“小全家福”。小店不大,店里的小二忙个不停,大声喊着让各位施主把香高高举过头顶,排着队去后院见主持并要给功德钱。不问不知道,连最最便宜的“小全家福”也要3张大钞。
导游甲竟然在同事请香的最后,在小二那里领到了一份免费的“小全家福”高兴的跑到香炉前送给导游乙,虔诚的烧了起来。呜呼哀哉……无奈吾本家贫,几个同事也取消了上香的计划,退出门来抱怨。到是让我想起了家人,有3张大钞是不是应该买些补品邮寄回家,有3张大钞是不是应该忙里偷闲回家看看。
转身间来到了“文殊发塔”。这座塔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文殊菩萨化成贫妇的头发藏在这座塔下,故此塔叫做文殊发塔。
传说在北魏年间,大孚灵鹫寺每年三月庙会,设“无遮斋 ”,不分僧俗,不别贵贱,也不分男女老幼,凡是赴斋者,都给饱餐一顿。有位衣衫褴褛的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手里拎着一个小孩,另外还牵有一条狗,随着人流走近寺院,她见众香客施舍金银,自己却身无分文,便剪下几绺头发作为施舍之物。这时,还不到吃斋的时候,贫妇便对主僧曰:“吾有急务,遽就他行,请先分我食”。按斋会规定,每人一份,知客师认为婴儿不会吃,只给她两份。她立即相争: “我们三人为何两份?”知客僧没有言语又给她一份。:“我这里还有一条狗呢?”知客僧犹豫一下再勉强给她一份。可是她又说话了:“我腹内有子,亦当得食”。她这种贪得无厌的行为,引起知客僧的不满:“在腹内未生,为何要食?汝求僧食无厌!”她被呵斥后即说:“偈(偈:佛经中的唱词)曰:苦瓜连根苦,甜瓜彻地甜,是吾超三界,致使阿师嫌。”吟罢,跃身腾空,贫妇化为文殊菩萨像,婴儿和小孩变成二天童子,狗也变成了绿毛狮子,文殊菩萨在云光缥缈之处,又吟偈子道:“众生学平等,心随乃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僧爱何?”寺院内上千斋客赶紧面朝菩萨礼拜。知客僧将贫妇舍下的头发当作黑舍利建塔埋藏。这就是流传的赴斋施发的故事。关于这段传说,《清凉山志》还载:“斋主自恨不识真圣,取刀欲剜其目,众遮乃止。即贫女所施之发建塔”。
且不说故事编造的优美程度,单说一个菩萨怎会设下如此情景。让狗吃东西会不会导致穷人没有东西吃而饿死也不去说,可知客僧挖下双眼难道不是菩萨应该阻拦的吗?我不懂什么佛教,因为在我心中佛教是崇尚善良的,“我佛慈悲”难道就要这样用几根头发来让凡人供奉,设立了“发塔”却成了凡人忏悔饶圈的地方?
在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3个喇嘛绕着“发塔”一圈一圈的走,口中念念有词,表情极其严肃。据说要绕圈3周或者是3的倍数,我决定体验一下。走进圈里,被其吸引了。到不是因为真的被吸引,而是想让自己投入一点。那时的我不但想起曾经做过的对不起,而且也默默地给自己放松发泄的机会。
原来如此!一切都是借口,是自欺其人。索性开始祝愿,希望国泰民安,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所有知道我的人啊,你们好不好?想起在菩萨顶看到的对联:“真容容真真容真,灵鹫鹫灵灵鹫灵”横批不用想也知道了――真灵!
希望只是希望,与其去求香拜佛,不如塌实的去做。想家人平安,就和家人在一起;想加官进爵,就努力的工作。佛,之所以为佛,只是一种信仰。人不能没有信仰,就像张信哲的歌里唱到: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
保持信仰吧,继续前进!
从清晨6点的北京,经历一路的颠簸劳苦到达五台山脚下竟是下午13点了。我们在有着五台山怀抱之称的台怀镇,住进了“简易宾馆”。第一餐便领略的山西的面食大餐,唯一有点食欲的就是台蘑,其他都索然无味。
看风景了。与满山的寺庙相比,这里的佛教产业链已经自成一派了。从大大小小的宾馆饭店,到桑拿洗浴、佛缘超市,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是我一直认为比较清苦,崇尚善良,慈悲为怀的佛教。
这里的景色并没有给我太多的触动,就算是出了家的和尚,还有难得一见的喇嘛也是如此。似乎我更像一个世外高人,清风两袖,与尘世无关。现在想想,到是晚上在简易的宾馆里和同事打扑克成了最有趣的事。深山里的空气温度和老家东北很是相象,虽然有些寒气,零上8度,但感觉是如此的亲切熟悉,索性光着膀子在空地上做深呼吸。因为第二天便是八月初一,故早早睡下。
第二天天刚刚亮,进山拜佛烧香的行人车辆打扰了院子里的看家狗,吵闹着惊醒了久违的一等睡眠。据说要“净身”洗涑干净才能烧香拜佛,但实在看不出这里的人都洗了脸没有。
五爷庙,据说拜了他就相当于把五台山大大小小几百个寺庙都拜了的地方。香火已经把香炉烧的通红,消防车在附近随时待命。导游把我们引进一家号称唯一两家正宗开了光的香火店,这里的人大都烧三种香,一种是期盼加官进爵的“高香”,一种是许愿大家庭都能健康平安的“大全家福”,还有一种就是保佑一家三口都能平安的“小全家福”。小店不大,店里的小二忙个不停,大声喊着让各位施主把香高高举过头顶,排着队去后院见主持并要给功德钱。不问不知道,连最最便宜的“小全家福”也要3张大钞。
导游甲竟然在同事请香的最后,在小二那里领到了一份免费的“小全家福”高兴的跑到香炉前送给导游乙,虔诚的烧了起来。呜呼哀哉……无奈吾本家贫,几个同事也取消了上香的计划,退出门来抱怨。到是让我想起了家人,有3张大钞是不是应该买些补品邮寄回家,有3张大钞是不是应该忙里偷闲回家看看。
转身间来到了“文殊发塔”。这座塔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文殊菩萨化成贫妇的头发藏在这座塔下,故此塔叫做文殊发塔。
传说在北魏年间,大孚灵鹫寺每年三月庙会,设“无遮斋 ”,不分僧俗,不别贵贱,也不分男女老幼,凡是赴斋者,都给饱餐一顿。有位衣衫褴褛的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手里拎着一个小孩,另外还牵有一条狗,随着人流走近寺院,她见众香客施舍金银,自己却身无分文,便剪下几绺头发作为施舍之物。这时,还不到吃斋的时候,贫妇便对主僧曰:“吾有急务,遽就他行,请先分我食”。按斋会规定,每人一份,知客师认为婴儿不会吃,只给她两份。她立即相争: “我们三人为何两份?”知客僧没有言语又给她一份。:“我这里还有一条狗呢?”知客僧犹豫一下再勉强给她一份。可是她又说话了:“我腹内有子,亦当得食”。她这种贪得无厌的行为,引起知客僧的不满:“在腹内未生,为何要食?汝求僧食无厌!”她被呵斥后即说:“偈(偈:佛经中的唱词)曰:苦瓜连根苦,甜瓜彻地甜,是吾超三界,致使阿师嫌。”吟罢,跃身腾空,贫妇化为文殊菩萨像,婴儿和小孩变成二天童子,狗也变成了绿毛狮子,文殊菩萨在云光缥缈之处,又吟偈子道:“众生学平等,心随乃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僧爱何?”寺院内上千斋客赶紧面朝菩萨礼拜。知客僧将贫妇舍下的头发当作黑舍利建塔埋藏。这就是流传的赴斋施发的故事。关于这段传说,《清凉山志》还载:“斋主自恨不识真圣,取刀欲剜其目,众遮乃止。即贫女所施之发建塔”。
且不说故事编造的优美程度,单说一个菩萨怎会设下如此情景。让狗吃东西会不会导致穷人没有东西吃而饿死也不去说,可知客僧挖下双眼难道不是菩萨应该阻拦的吗?我不懂什么佛教,因为在我心中佛教是崇尚善良的,“我佛慈悲”难道就要这样用几根头发来让凡人供奉,设立了“发塔”却成了凡人忏悔饶圈的地方?
在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3个喇嘛绕着“发塔”一圈一圈的走,口中念念有词,表情极其严肃。据说要绕圈3周或者是3的倍数,我决定体验一下。走进圈里,被其吸引了。到不是因为真的被吸引,而是想让自己投入一点。那时的我不但想起曾经做过的对不起,而且也默默地给自己放松发泄的机会。
原来如此!一切都是借口,是自欺其人。索性开始祝愿,希望国泰民安,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所有知道我的人啊,你们好不好?想起在菩萨顶看到的对联:“真容容真真容真,灵鹫鹫灵灵鹫灵”横批不用想也知道了――真灵!
希望只是希望,与其去求香拜佛,不如塌实的去做。想家人平安,就和家人在一起;想加官进爵,就努力的工作。佛,之所以为佛,只是一种信仰。人不能没有信仰,就像张信哲的歌里唱到: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
保持信仰吧,继续前进!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