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不会沿你的路走

      文学小品 2004-12-29 13:27
  “一向掌握了主流话语权——面对平民化倾向严重的香港艺人显出了相当程度上的“失语”态势”——不同文化的冲击,可以使劣质文化产品无所遁形。这篇文章是和蔼的。



  12月3日,笔者在某地晚报看见一则消息称,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向香港著名女影星、金马奖影后张曼玉伸出了自己的“橄榄枝”,希望她能出现在元旦特别节目《温暖2004》中。该消息还透露,节目组已经确定了向张曼玉“罗列”的几个问题:讲述一个在2004年艺术作品创作方面的故事,讲述作品的台前幕后创作感悟;本年度自己认为自己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及这样认为的原因;在2004年的生活经历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一个人是谁;最想感谢的人和事是什么等等。

  其中最有中国特色的提问,笔者认为当属这个问题:请你总结出2004年的精彩感悟,并寄予自己的2005年。这问题一看便是典型的大陆思维,而且带有比较明显的官僚主义色彩;说得浅显一点,叫“说话的口气有点重,不合时宜”。

  先不说内地艺术创作人员和香港艺人在创作观念、商业意识上的差别有多大,单从上次朱军在《艺术人生》中对张学友的采访来看,一向掌握了主流话语权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在面对平民化倾向严重的香港艺人显出了相当程度上的“失语”态势;他们原本所保有的中国最大传媒机构、最具权威性传媒机构的威严和风光在张学友带点天真和疲惫的神态里成了一场自我怀疑的游戏。是呀,原本《艺术人生》是个多么威严的节目啊,能上这个节目的都是获得了群众认可与喜爱的“艺术家”,上这个节目对被邀请参加的人而言是多么大的荣誉——至少,这还意味你获得了最大的主流媒体的青睐和承认。更何况这个节目组里边还有个以让人“潸然泪下”而闻名的朱军,极大地满足了大陆观众对于名人私事与真情实感的窥视心理。

  可惜的是,人家香港的艺员根本不买你这个节目的帐。无论是称自己“不是艺术家”的黄秋生、还是在节目现场跳舞的男歌星张学友,不过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真正把《艺术人生》的采访当做了一次例行的节目录制,没有什么额外的想法。这让习惯了以“谦虚”姿态对人、总认为这是自己给别人一次上镜机会的节目组吃了不大不小的一惊,原来?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不把我们《艺术人生》放在眼里的人?要知道,这可是大陆有的“艺术工作者”们想求也求不来的露脸的机会啊!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节目组的策划人员应该首先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思维里是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你们所邀请的香港艺人虽然在你们眼里,不过是“流行文化”的代言人,和中国大陆所谓“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不在一个层面上”;但是你们所邀请的香港艺人却不仅在香港本土具有极强的号召力,更风靡中国大陆和欧美各国。就“群众基础”这一点来看,他们似乎还拥有更多的拥护者,占有了比内地艺人更为广阔的观众和市场资源。张曼玉贵为金马奖影后,什么大世面没有见过,难道在你们的视线里仍然只是一个香港“艺人”?

  看着《艺术人生》为张曼玉量身打造的这几大问题,笔者不禁从心里对其策划人员疲乏的想象能力、对节目组对香港艺人所做的浅薄的了解感到深深的失望。即使不对香港曾为中英文化交织之地、对香港独特的商业运作机制做一个完整的调查和分析,节目组相关人员从日常电视节目中也能够了解到港台艺人与大陆艺术家在本质上的区别——正如黄秋生所说:“我不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不用吃饭的,而我要挣钱的。”大陆艺术家遵循着中国人的传统,爱面子、重名声、重评价是他们的一大特点;相反,香港艺人更在乎实用的、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东西,不太看重所谓的称号之类的虚名。

  为此,在现场演唱会上,香港艺人往往更注重于调动观众的氛围和激情,让观众挣回自己所付出的票钱,得到与自己喜爱的明星一起参与表演的快感——极度商业化的香港社会里,只要没有观众、拿不回投资,再有名的艺人也不会有公司和经纪人愿意接收你。这在给予香港艺人巨大压力的同时,也造就了他们平民化的表演倾向和更为现实的表演追求。而大陆艺术家在舞台上显得更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底气,时常表现出“艺高人胆大”、表演完了就走人的精神气儿,好象自己一旦唱出了名,那地位自然就比泰山更稳固了,也用不着再去讨观众的欢心。更有甚者,说不定脑袋里还想着呢:俺可是大腕啊,来给你们表演,那是让你们拣了便宜了,干什么还要我去给你们低三下四的。

  正因为这样大的差别摆在面前,正如张学友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笔者有理由相信刚经历婚变的张曼玉虽然因与前夫合作的《清洁》一片获得电影节奖项,却也未必有心情来讲述“作品的台前幕后创作感悟”,更遑论做什么“2004年的精彩感悟”、展望“自己的2005年”了。至于节目组精心设计的另一个问题“认为自己本年度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及为什么”,笔者觉得简直就有把生活历程简单化、缩略化的倾向;这可是在采访世界级的优秀女演员,而不是以前的小学生在写自己的周末日记。

  一个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固然要考虑观众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收看愿望,同时却也不能忽视了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艺术人生》作为中央电视台颇受欢迎和关注的一个访谈节目,笔者不否认它具有自己的优越性和动人之处:比如采访了中国当代文艺界众多的名人名家,谈论了不少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也给了观众一定的启示等;可与此同时,笔者更不想忽略《艺术人生》这一节目在面对新鲜题材、新鲜人物挑战时所呈现的僵化趋势。在面对生长于另一种文化环境之下的艺人们,《艺术人生》是应当以宽松包容的态度去关注他们的变化发展、从他们走过的路上寻找素材来充实节目内容,从而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观念交流,还是坚持以传统深厚的中国传统文艺观念去衡量他们的行为、以自己走过的路去评价别人辛苦获得的成果?这两者,何者为上策?

  我想,结论是不言自明的。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author}
{commentauthor}
{commenttime}
{commentnum}
{commentcontent}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