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做官,按照旧时规矩,讲一团和气,要会八面玲珑,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有问题能遮就遮,得罪别人就意味着自我孤立,自我孤立者要受打击,再难“上进”。
那么,李金华的登场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类型官员浮出水面?
从外表看,李金华有着一张非常“中国”的脸。他的一位下属这样形容顶头上司的外表:大大的眼睛,宽宽的鼻子,厚厚的嘴唇,走在学者之间,没有人认为他是官员;走在官员中,也不至卓尔不群。
就是这样一个人,被传媒和公众所追逐,甚至成为年轻人的偶像,而官场上不少人却很害怕他。
发现审计署
一次,李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谁都没有想到的话:“得罪了所有人,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死猪不怕开水烫”──他用中国式的勇气描述自己内心世界的挣扎。他,一个中国官员,怎么敢说出这样“放肆”的话呢?
1962年,李金华从江苏南通中学考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被分到了金融系1班。除李金华外,当年中财62、63级还有两个人活跃在当今中国政坛:一位是现任财政部部长、曾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的金人庆(财政系);另一位是现任天津市市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63级会计系)。几十年后,李金华对身为财政部长的大学同学金人庆说,“尽管我们是同学,我的眼睛以后要老盯着你了,希望你理解。”金人庆回答,“大的问题我决不去找你麻烦;要是你查出大的问题,我也不会说你什么的。”1985年9月,李金华进京受命担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时年42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
但在1998年之前,李金华和他所在的审计署依然是寂寂无闻。在这个重视序列的国度里,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计长是坐在最后排的。
“别说总理,就是副总理和国务委员也很少到审计署来,审计长也很难有机会和总理坐下来谈谈话。”他的一位下属这样形容1998年之前的审计署。
1998年,中国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一系列改革开始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金融改革、精简国务院机构和人员,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投融资体制、住房体制、医疗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
这时,审计署来了。1998年5月,审计署受命联合财政部等8个部门对全国粮食系统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专项审计行动,目标直指“骗取国家补贴、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据1999年披露的审计报告,1992年以来粮食企业新增的2025亿元财务挂账中,非正常损失达559亿元。粮改成为了中央最关注的改革之一。李金华的报告还不只于此。1999年6月26日,李金华做完《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后,“掌声四起”。报告中称,审计署通过对国务院53个部门和直属单位的审计,发现4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31.24亿元,平均每个部门7200多万元。从此,审计署开始了每年一次的“审计风暴”。怎样才能使得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显然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李金华的报告则使领导人看到了希望:还有这样一个部门可以去约束那些胆大妄为的人。
2003年1月13日,朱基第一次以总理身份到审计署视察。此间,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时,细心的人们发现,电视画面中的审计长已经不再坐最后一排,而是坐到了第二排。而在新一届政府中,审计的地位继续得到加强,并持续掀起“风暴”。
不能对人民犯罪
然而,如果没有中央领导的支持,李金华还能不能这样做呢?这不是本文能探讨尽的问题,但也许李金华自己已作出了回答。在审计署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面对下属的报告,李氏大怒:“××部的问题怎么才××亿!”李金华以他的经验来判断,绝不止××亿!他向记者解释说,“不是我想发现(大案要案)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去审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明明有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甚至经济犯罪问题,但却在你眼皮底下溜过去了,我觉得这就是对人民的一种犯罪。我希望一年到头都平安无事,我最担心的是有事,却发现不了。”李金华自称,他的工作勇气来自于他的经历。当年他工作过的工厂几千人艰苦奋斗一年利润也就是个千儿八百万,“但看到某些国家机关资金一流失,就是几千万、几个亿、十几个亿,我的心里很不平衡,一度觉得非常气愤”。李金华领导下的审计署,官员考核的最重要标准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像军队一样工作,一样服从命令。”他的下属说,“如果问题从眼皮底下溜过去了,我的领导会挨大领导批评,大领导会挨副审计长批评,而李金华则会批评副审计长。”审计署内部的消息称,地方特派员中,50%甚至更多的人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因为,李金华要求他们轮换,不能和地方官员“结交”。他的下属说,“不知道审计长有没有考虑,这可能影响我们家庭的稳定。”
而李金华的回答是,“我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原则?如果我不坚持,我对不起我们这些审计干部。这些成果是他们长年累月劳动的成果,到我这不能一笔勾销啊。”
“光荣孤立”
李金华身上担负的责任已经很大,在内部,他已经将他的下属们教育成党和政府最可依赖的力量之一;在外部,他却不得不“光荣孤立”,他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用严厉的方式,把那些丑事告诉公众。“我不怕孤立。如果要说这种孤立是一种光荣的孤立,我不害怕。我每天一个人走路不担心安全。”李金华说,自己可以换一个岗位,中央也会同意,也有人建议他换一换,但是他没有换。
但直到现在,中国还没有发明一种能够准确扫描政治人物内心世界的“制度机器”。中国公众对审计长李金华的了解,仍主要是通过审计报告和为数不多的几次媒体谈话,这些努力往往为传媒及其背后的公众所欢迎,并使李氏所倡导的审计“公开、透明”与全中国人民形成了某种默契。事实上,李氏路径极具象征意义和解读价值──不仅对于中国当代政治,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李金华的任期将到2008年,届时他将至65岁。有理由相信,在明年、后年,在2008年之前,他将会加倍努力工作。但我们又喜又忧的是他依然会掀起“风暴”。如果2008年之前的中国媒体每年仍要评选年度人物,而李金华仍然都是最具资格的当选人,那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也许作为个人的李金华是成功的。但是,评价“李金华现象”的价值,不仅在于他个人是否成功,而是在于成为“现象”的土壤是否得到了改善,进而导致“现象”的消失。
那么,李金华的登场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类型官员浮出水面?
从外表看,李金华有着一张非常“中国”的脸。他的一位下属这样形容顶头上司的外表:大大的眼睛,宽宽的鼻子,厚厚的嘴唇,走在学者之间,没有人认为他是官员;走在官员中,也不至卓尔不群。
就是这样一个人,被传媒和公众所追逐,甚至成为年轻人的偶像,而官场上不少人却很害怕他。
发现审计署
一次,李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谁都没有想到的话:“得罪了所有人,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死猪不怕开水烫”──他用中国式的勇气描述自己内心世界的挣扎。他,一个中国官员,怎么敢说出这样“放肆”的话呢?
1962年,李金华从江苏南通中学考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被分到了金融系1班。除李金华外,当年中财62、63级还有两个人活跃在当今中国政坛:一位是现任财政部部长、曾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的金人庆(财政系);另一位是现任天津市市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63级会计系)。几十年后,李金华对身为财政部长的大学同学金人庆说,“尽管我们是同学,我的眼睛以后要老盯着你了,希望你理解。”金人庆回答,“大的问题我决不去找你麻烦;要是你查出大的问题,我也不会说你什么的。”1985年9月,李金华进京受命担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时年42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
但在1998年之前,李金华和他所在的审计署依然是寂寂无闻。在这个重视序列的国度里,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计长是坐在最后排的。
“别说总理,就是副总理和国务委员也很少到审计署来,审计长也很难有机会和总理坐下来谈谈话。”他的一位下属这样形容1998年之前的审计署。
1998年,中国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一系列改革开始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金融改革、精简国务院机构和人员,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投融资体制、住房体制、医疗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
这时,审计署来了。1998年5月,审计署受命联合财政部等8个部门对全国粮食系统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专项审计行动,目标直指“骗取国家补贴、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据1999年披露的审计报告,1992年以来粮食企业新增的2025亿元财务挂账中,非正常损失达559亿元。粮改成为了中央最关注的改革之一。李金华的报告还不只于此。1999年6月26日,李金华做完《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后,“掌声四起”。报告中称,审计署通过对国务院53个部门和直属单位的审计,发现4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31.24亿元,平均每个部门7200多万元。从此,审计署开始了每年一次的“审计风暴”。怎样才能使得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显然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李金华的报告则使领导人看到了希望:还有这样一个部门可以去约束那些胆大妄为的人。
2003年1月13日,朱基第一次以总理身份到审计署视察。此间,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时,细心的人们发现,电视画面中的审计长已经不再坐最后一排,而是坐到了第二排。而在新一届政府中,审计的地位继续得到加强,并持续掀起“风暴”。
不能对人民犯罪
然而,如果没有中央领导的支持,李金华还能不能这样做呢?这不是本文能探讨尽的问题,但也许李金华自己已作出了回答。在审计署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面对下属的报告,李氏大怒:“××部的问题怎么才××亿!”李金华以他的经验来判断,绝不止××亿!他向记者解释说,“不是我想发现(大案要案)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去审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明明有重大的违法违规问题,甚至经济犯罪问题,但却在你眼皮底下溜过去了,我觉得这就是对人民的一种犯罪。我希望一年到头都平安无事,我最担心的是有事,却发现不了。”李金华自称,他的工作勇气来自于他的经历。当年他工作过的工厂几千人艰苦奋斗一年利润也就是个千儿八百万,“但看到某些国家机关资金一流失,就是几千万、几个亿、十几个亿,我的心里很不平衡,一度觉得非常气愤”。李金华领导下的审计署,官员考核的最重要标准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像军队一样工作,一样服从命令。”他的下属说,“如果问题从眼皮底下溜过去了,我的领导会挨大领导批评,大领导会挨副审计长批评,而李金华则会批评副审计长。”审计署内部的消息称,地方特派员中,50%甚至更多的人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因为,李金华要求他们轮换,不能和地方官员“结交”。他的下属说,“不知道审计长有没有考虑,这可能影响我们家庭的稳定。”
而李金华的回答是,“我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原则?如果我不坚持,我对不起我们这些审计干部。这些成果是他们长年累月劳动的成果,到我这不能一笔勾销啊。”
“光荣孤立”
李金华身上担负的责任已经很大,在内部,他已经将他的下属们教育成党和政府最可依赖的力量之一;在外部,他却不得不“光荣孤立”,他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用严厉的方式,把那些丑事告诉公众。“我不怕孤立。如果要说这种孤立是一种光荣的孤立,我不害怕。我每天一个人走路不担心安全。”李金华说,自己可以换一个岗位,中央也会同意,也有人建议他换一换,但是他没有换。
但直到现在,中国还没有发明一种能够准确扫描政治人物内心世界的“制度机器”。中国公众对审计长李金华的了解,仍主要是通过审计报告和为数不多的几次媒体谈话,这些努力往往为传媒及其背后的公众所欢迎,并使李氏所倡导的审计“公开、透明”与全中国人民形成了某种默契。事实上,李氏路径极具象征意义和解读价值──不仅对于中国当代政治,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
李金华的任期将到2008年,届时他将至65岁。有理由相信,在明年、后年,在2008年之前,他将会加倍努力工作。但我们又喜又忧的是他依然会掀起“风暴”。如果2008年之前的中国媒体每年仍要评选年度人物,而李金华仍然都是最具资格的当选人,那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也许作为个人的李金华是成功的。但是,评价“李金华现象”的价值,不仅在于他个人是否成功,而是在于成为“现象”的土壤是否得到了改善,进而导致“现象”的消失。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