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工作 8成中国人爱面子胜于钱 上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与新浪、雅虎、TOM联合共同进行了《2005年·你为“什么”而工作》
调查,八成人在工作中最希望被尊重,而后才会考虑福利和待遇。北京人对于工作的选择则更看重回报以及是否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
■八成人最希望在工作中能够“被人尊重”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中国人在工作中都希望“能够被人尊重”、“自己在工作方面能够有影响
力”、“工作对个人成长有帮助”、“工作上有成就感”、“工作能够得到认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国人在工作中最看重的并不是“薪
资”、“福利”等外部回报,也不是“工作稳定”、“工作环境”等外界条件,而是一些“内在的回报”。
另外,有30.3%的被调查者属于“理想主义者”,他们对工作条件、工作活动、工作回报以及工作上的尊重与影响力都非常注重;有22.4%
的被调查者属于“创业型”,他们对于工作条件一点都不挑剔,他们特别希望能够从事有意义与有成就感的工作,能够有足够的自由与影响力
来把工作做好;有22.10%的被调查者属于“回报驱动型”,特别看重通过工作所获得的回报,包括物质上、精神上等各个方面的回报。
■北京人重“回报”南京人求“完美”
北京人最看重的三项工作价值观是被人尊重、工作对个人成长有帮助、工作能得到认可。数据表明,广州人中“工作满足型”的人群比例
比其他城市的高,为11.2%,而在南京工作的人群仅有3.2%属于“工作满足型”;另外,在南京工作的人群中“理想主义者”的人数比例最高,
为37.6%,而北京和苏州这两个城市中属于“理想主义者”的人数比例则相对较低,分别为27.5%和27.1%。
调查显示,在北京工作的人中有25.3%的人属于“回报驱动型”,而重庆人这一比例最低,仅为19.3%;在杭州工作的人中有25.6%的人属于
“创业型”,而天津人这一比例则仅为20.5%。
■低学历重“享受”高学历重“创业”与“回报”调查结果表明,25.20%的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被调查者属于“创业型”,23%的本科或者
专科被调查者属于“创业型”,而只有17.40%的高中或中技以下被调查者属于“创业型”;23.70%的硕士或者以上学历被调查者属于“回报驱
动型”,22.3%的本科与专科被调查者属于“回报驱动型”,而只有18.80%的高中或中技以下被调查者属于“回报驱动型”。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学历越高者,越注重“创业”与“回报”。 13.60%的高中或中技以下学历被调查者属于“安逸享受型”,11%的本科
与专科被调查者属于“安逸享受型”,仅有8.9%的硕士或者以上学历被调查者属于“安逸享受型”;10%的高中或中技以下学历被调查者属于“
随波逐流型”,5.7%的本科或者专科被调查者属于“随波逐流型”,而只有4.7%的硕士或者以上学历被调查者属于“随波逐流型”。这一调查
结果表明,学历越低的人群越看重“安逸享受”,越是“随波逐流”。
■民企人“创业”外企人追求“完美”国企人注重“回报”国有企业的人更希望“工作能得到认可”,而民企和外企的人则更注重自己“
在工作方面有影响力”、“工作对个人成长有帮助”;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人则希望自己“工作比较稳定”。
数据显示,在外商独资企业工作的人群中,“理想主义者(35.5%)”的比例是最高的。民营企业中“工作满足型(8.5%)”和“创业型(
26.4%)”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其他单位类型的人群。“安逸享受型(17.8%)”和“随波逐流型(8.8%)”的人群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中居多
。另外,国有企业、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属于“回报驱动型”,他们的比例分别为22.7%和22.4%。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