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行动计划 [2006-1-24] ghostcn 发表在 会计
|
甘肃气象行动计划(2004-2010)
甘肃省气象局
(2003年11月)
(讨论稿)
为了加快我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步伐,进一步提高气象业务、服务、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我省气象业务科研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中国气象局坚持"一个要务"、着眼"两个面向"、实施"三大战略"、抓好"四个转变"、搞好"三项服务"、建设"四个一流"、完善"四个体系"的总体要求,根据中国气象局《"十五"气象基本业务计划》(2001年)和2003年全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结合我省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工作的要求和业务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未来7年《甘肃气象行动计划》。该《计划》通过分析我省气象业务科技工作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了我省气象业务科技未来7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实现发展目标的具体业务科研建设项目和行动对策。
一、现状分析
(一)气象观测
全省气象部门现有地面气象观测站80个,高空探测站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22个,农业气象试验站4个,辐射观测站5个,酸雨监测站5个(含皋兰山城市生态气候监测站),部分市自建延伸到乡镇的人工或自动单雨量观测点;天气雷达5部(其中新一代天气雷达3部,常规天气雷达2部);中规模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地面接收处理系统6套,NOAA极轨卫星遥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2套,EOS/MODIS卫星遥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1套;紫外线观测点13个;在建沙尘暴监测站4个,城市生态气候监测站1个,雷电监测站5个,移动式常规天气雷达和双通道微波辐射计各1部。另外,全省有隶属于地方或其它行业的地面气象观测站15个,水文观测站97个,生态环境监测站2个,国土和地质环境监测站10多个。"十五"以来气象探测现代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气象观测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初步形成了三维立体的观测网络。
存在的主要问题:观测站网的时空密度不够,还不能实现对天气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观测;观测内容不全,不能反映大气与气候系统其它圈层在能量和物质循环方面相互作用的关系,也没有形成对生态环境的较全面系统的观测;观测质量和自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门条块分割,没有实现观测网络资源的共享;缺乏能够改进现有观测业务和开展全新观测业务的管理、观测和技术保障人员。
(二)信息网络
初步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满足基本业务需求的计算机广域网,省市两级和部分县级的内外网互联带宽有所提高;省局1000M以太网的建成为省级信息管理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市级和大部分县级台站根据各自的业务需求,建成了功能相对单一的局域网络。省级具备了2T以上的在线存储能力,市县两级尚无稳定可靠的存储设备;资料档案管理体制由四级管理向二级管理转变的工作已经启动。省局引进了用于数值预报科研和业务的千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为引进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提供了硬件基础。建成了以中国沙尘暴网、干旱网、农经网和甘肃气象在线为主的INTERNET气象服务网站,以及辐射全省的办公自动化网。
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大容量的离线存储系统及管理系统;还没有形成统一管理、高度共享和安全可靠的气象信息管理体系;广域网络的通信带宽、数据信息的存储和分析计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熟练掌握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以及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匮乏。
(三)信息加工与处理
经过"九五"建设和"十五"头三年的发展,预报预测质量明显提高;初步建立了"合理分工、逐级指导、有机结合"的预报业务技术体制;气象业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开展了面向干旱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及气候系统等多项新型业务。
1、建立了省级气候业务系统和省(市)级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主要开展了西北区20天过程预报,月、季、年预报,沙尘暴气候趋势预报,月、季、年气候监测、影响评价等。
2、建立了以Micaps2.0系统为主要业务工作平台和以数值预报及其释用技术为主的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主要开展了81个站的"白天、夜间"尺度的每48小时预报和逐日的144小时预报,全省37片的"上午、下午、夜间"尺度、24~72小时短期天气预报,城市专业气象(指数)预报,黄河上游面雨量预报,灾害性天气短时监测预警,农业气象旬预报等业务。
3、初步开展综合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自动站资料、EOS卫星、静止气象卫星及常规资料的短时天气预报业务。主要开展了暴雨、冰雹、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落区指导预报,并开展了精细化预报的业务技术开发工作。
4、初步开展了对干旱、沙尘暴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预警,并逐步向城市生态环境、水资源等领域延伸,开展监测、预测预警、评估的技术研发工作。西北地区沙尘暴预警示范系统、地质气象灾害预报及预警系统、甘肃中部马铃薯产量预报系统等已投入业务试运行。
5、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涉及气象、气候、农业生态、地理信息、数学、电子应用等方面的中高级急需人才,为事业发展进行了技术储备。
存在的问题:
1、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预报技术体系仍未建立,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提出的"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无缝隙化、高质量要求。
2、现行的气象服务仍然属于"资源出口型",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以干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目的的监测预警服务需求。
3、应用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相对薄弱,尚未真正形成围绕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服务能力的应用研发体系,不能满足拓展气象服务领域需求。
4、各种探测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多普勒雷达、高性能计算机、遥感卫星、自动站及其它现代化设备在业务及服务中的效益。
(四)气象服务
1、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专业服务
"九五"以来,我省各级气象台站坚持"两个首位"、"一个重点"的思想,气象服务总体呈现良好态势。
(1)服务层面广泛。省、市、县三级气象台站普遍开展了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决策气象服务,为社会公众的公众气象服务,为专业用户的专项气象服务。
(2)服务手段多元化。不断探索多种服务方式,利用信件、电话、政府服务网络终端、121气象信息电话、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和电台、报纸天气预报栏目等各种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气象服务。利用网络和移动通讯技术开展气象信息服务也已在有条件的台站开始起步;省级公益服务和专业服务实现了机构剥离。
(3)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目前气象服务涵盖一年中的年、季、月、旬、周、72小时、短时等各个时段和高空、陆面、地下等层面。服务内容涉及气候预测、天气预报、情报服务及遥感、农业气象、生态环境、人工影响天气、资源开发利用、旅游、城市环境、医疗、防灾减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地方支柱产业、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保障及专业服务等各个方面。
(4)服务效益日趋显著。短期气候趋势预测、农作物产量预报已经成为各级党政部门防灾抗灾和安排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森林防火气象服务、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已经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电台、报纸气象信息栏目、121自动答讯电话及越来越多的贴近人们生活的气象指数预报服务,已成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为各行各业的专项服务,也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省气象服务工作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
(1)气象服务的水平、能力、内容及针对性距离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公众及专业服务用户的需求还有差距,特别是短期气候预测、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和以定时、定点、定量为内容的精确预报准确率不高制约着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仍然存在以公益服务代替专业服务的问题,服务工作有时处于被动局面。
(2)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还不太适应,特别是气象服务产品深加工和综合集成还不够,气象科技服务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和产业化程度不高。
(3)气象服务工作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从服务需求分析,到服务产品再加工、编辑、综合集成、分发、服务质量评价的业务流程。
(4)气象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生存环境质量的重视,如能源、交通、商业、旅游、生产销售等许多有潜在需求的气象服务领域需要开拓。一些已经开展的服务领域,服务质量和服务技术方法也有待提高。
(5)气象服务的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6)服务手段的改进、发展速度与现代科学技术和通讯、网络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相比还相对滞后。
(7)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信息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气象服务面临着服务产品的商业化和如何应对来自国内国外、部门内外竞争的问题。意识、观念的转变和应对措施的建立日趋紧迫。
2、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我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几十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集飞机、火箭、高炮和焰弹等多种催化设备和方式,全方位开展人工增雨(雪)和防雹工作的作业系统,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人工增雨防雹指挥系统。《甘肃省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体系工程》建设项目、合作开展的国家级《黄河中游(陕甘宁)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增雨(雪) 技术开发与示范》课题正在实施,并部分已开始发挥效益。
总体来讲,我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距离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需求,许多重大科学研究课题有待进行。主要表现在:针对我省降水云物理模型,特别是地形云模型,冰雹云物理模型还未建立;缺乏对天气和云系的现代化监测设备,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技术有待提高;作业指挥系统有待完善提高;急待加强科学研究,培养人才,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制,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意识。
(五)技术装备保障
技术装备保障业务克服了技术装备落后、供电和通信基础条件差、供给线长、更新或新增观测设备保障任务重的等困难,基本能满足气象常规业务正常运转的需要;通过气象现代化建设,技术装备保障设施条件、人员业务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与气象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适应新时期气象业务需要的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省市县三级的责、权、利界限模糊;省级技术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投入不足,设备相对陈旧落后,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由地方政府投入开展的新业务,列装率不高,其设备的检定、维修难以落到实处。
(六)科研
以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为龙头,联合省市两级的有关业务部门,在干旱气候和灾害性天气监测、变化规律、形成机理和预报预测方法,以及干旱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干旱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人工增雨防雹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科研成果,并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科研基础能力建设还比较薄弱;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科研与业务联系不够,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缺少学术带头人,科研队伍的整体规模和质量与气象事业的发展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需求分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是甘肃气象事业发展肩负的历史重任。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气象科技集成化、综合化、数字化和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遥测遥感、信息化技术、数值预报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都将为甘肃气象事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机遇。
从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讲,西北地处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基本(基准)站多、高空站多、发报站多、艰苦站多,约占全国1/6的气象职工承担着全国1/3国土面积上的基本业务,为全国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原材料"供应作用,很多台站还以全球资料交换的方式承担着为全球气象业务服务的国家义务。如果西北气象工作不加快发展,必将影响到全国甚至全球气象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气象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西北地区面积占整个西部的近60%,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西北也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地表沙化和荒漠化加剧,使得西北成为沙尘暴的源区和重要影响区,肆虐的沙尘暴不仅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对我国中东部乃至东亚地区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西北地区气象事业得不到发展,气象服务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必将影响整个气象部门在西部大开发中作用的发挥。
从国家需求来讲,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中蕴含着许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问题,倍受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研究以干旱半干旱为主要特征的西北气候变化的趋势、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对国家制定和完善有关气候方面的政策,主动参与国际环境外交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另外西北地处我国天气系统的上游,加强对各类关键性、转折性和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将有利于下游地区提高预报准确率,趋利避害,及早预防和减轻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从西北地方需求来看,干旱、沙尘暴、冰雹、局地暴雨(雪)等天气气候灾害以及次生的水文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由此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加强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和服务成为西北气象部门的首要任务;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干旱缺水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当地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气象部门在水资源监测、评估和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方面应该大有作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如何从相互竞争走向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各级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而随着气象工作领域的进一步拓展,这更是气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来自部门之间的压力。随着气候问题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相关部门都在进行着有关的气候问题的研究,这给我们理应是气象信息第一获得者的气象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种竞争只有通过业务和科研的发展才能显出优势,才能在竞争中获得生存。从气象服务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正向多元化发展;同时,我国的气象专业服务市场面临着对外开放的压力,国内其他部门、组织和国外商业性服务机构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气象服务的竞争中来。这些变化,要求气象服务向深度、广度、多元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现有的气象服务体系和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给气象服务领域、手段和方法带来严峻的挑战。迅速提升业务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积极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就成为迎接挑战、参与竞争的必然选择。
自身业务科技发展的压力。通过多年的建设和不懈努力,甘肃省气象现代化水平、业务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离国家的要求和部门自身发展所应有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探测方式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探测信息的空间分辨率低,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能力需要加强,服务产品的综合质量和服务手段迫切需要提高和改进,人才队伍素质和结构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坚持"一个要务",着眼"两个面向",实施"三大战略",抓好"四个转变",搞好"三项服务"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纲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发展战略:
以需求推动气象工作领域的拓展;以项目带动气象装备水平、气象科学技术水平、从业人员水平和台站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科技创新提高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能力。同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事业结构,合理配置增量资源,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集中力量完成当前急需且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工作。
发展目标:
以干旱生态环境监测为切入点,构建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以获取干旱气候系统第一手详实的资料;以区域数值预报模式链为基础,全面提高天气预报、干旱预测、沙尘暴预警的能力;以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为手段,建成国家级的干旱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中心;以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形成甘肃气象事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在全国气象部门建立优势领域和优势学科,在甘肃省相关学科中具有竞争优势。在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气象部门的保障作用,在政府防灾减灾决策中当好参谋,为人类和自然系统和谐相处提供科学支撑。
四、行动计划
(一)业务科技基础系统
1、干旱气候观测系统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广大,占国土面积的52.5%,以极端干旱、高寒为特点,其重要性表现在生态环境脆弱,夏秋季水土流失严重,冬春季沙尘暴肆虐。其地理地貌独特,气候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内部系统构成复杂,有沙漠、戈壁、绿洲、冰川、雪盖、森林、草原、河流和湖泊等多种地表景观,一般意义上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或中国气候系统观测系统(CCOS)并不能够很好地获得如此复杂的气候系统的信息。所以建设专门针对我国干旱地区的"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Arid Climate Observing System)"不是简单意义上对中国气候系统观测系统(CCOS)的区域划定,而包含着比较深刻的特殊科学含义,它应该是在中国气候系统观测系统(CCOS)分布在该地区观测网的基础上,增加能够监测绿洲、冰川、雪盖等具有干旱地区区域特征地表系统的主要物理指标的观测系统。一方面,由于干旱地区下垫面分布相对其它地区更复杂,其内部子系统尺度小而种类多,需要比较密集的观测站点布局;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而言,脆弱而敏感,更容易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外强迫的影响,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比其它区域更明显,所以要求观测系统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
●地面观测系统
全面实现地面气象站的自动遥测化;以城市精细化预报为目标,在兰州和其它有条件的城市(站距5公里左右),以及旅游风景点等建设4要素(温度、降水、风向、风速)自动气象站;在局地暴雨及其次生水文地质灾害的典型区域、人工增雨防雹作业重点区域(含对比区)、乡镇级预报点,以及其它有条件的乡镇,依照行政区和气候区划结合的原则,建设自动单雨量天气雷达校准站;建立移动地面自动气象站。
●探空系统
在全省高空气象探测站建设L波段二次雷达-电子探空仪(5站)和GPS探空系统(民勤)替代59-701探测设备;布设覆盖全省的雷电监测网;力争在人工增雨防雹重点地区和沙尘暴源区布设地基GPS/MET遥感监测网和风廓线仪;建设可移动的双通道微波辐射累积水汽观测系统。
●天气雷达观测系统
继续建设全省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系统,完成天水、庆阳两市的续建和张掖站建设任务;在武威市建设713常规天气雷达站;争取建成酒泉多谱勒雷达站;在天气雷达不能进行有效观测的其它地区,建设小型常规天气雷达观测网;在人工增雨防雹的重点区域,建设可移动的多谱勒天气雷达站。
●大气化学观测系统
在兰州和沙尘暴源区建设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大气干湿沉降和边界层微气象观测系统;力争在兰州开展以大气污染为主的大气成分观测;继续完善全省紫外线观测网。
●空基观测系统
完成市级中规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建设和改造;力争在省局建成MTSAT接收处理系统。
●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针对荒漠、农业(农林复合)、城市、草地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别,进行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碳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监测,逐步形成具有本省特色的干旱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干旱野外实验基地
进一步完善半干旱区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建设干旱区张掖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进行干旱、半干旱区能量和水分循环过程及其对天气气候影响研究,为掌握干旱形成的机制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
2、海量存储、管理及共享系统
建立以磁带库为主的海量存储及信息共享平台在线存储能力达到50T以上,实现西北区历史资料、实时观测数据和预报服务加工分析产品的海量存储;制定数据政策,采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规划和建设数据管理系统,使数据的存储、检索与应用安全、可靠和高效;为气候系统领域提供跨省区、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逐步成为对上连接国家级数据中心,对下服务于西北区及省市县三级的区域级地球环境数据中心。
(二)气象业务科技能力建设
在充分发挥9210工程网络能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成一个覆盖全省的高速、通畅、安全、可靠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带宽能够满足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观测资料、多媒体信息资料等采集、传输及业务、科研综合应用的需求;建立以SGI、曙光并行机等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的区域中心气象信息计算机系统,以适应新一代业务应用和科研开发的要求。
1、气象信息网络系统与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采用国家公用网与气象专用网、地面通信网与卫星通信网、有线通信网与无线通信网相结合的方针,建成高速、稳定、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全省的广域网络传输带宽达到县级2M、地市级10M、省级100M以上;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地县两级局域网,提高局域网的安全性和管理能力。网络系统的带宽不但能够满足常规、非常规、多媒体、办公等信息的采集、传输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业务和科研工作综合应用的需求。
继续加强计算机系统建设,建立以SGI、曙光等为核心的区域中心气象信息计算机系统,满足科研和业务数值模拟系统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对外开放并出租冗余计算资源,加强计算资源的管理和应用,实现全方位资源共享。
2、区域中心数值模拟系统
依托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的各种数据资料库,研究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亚洲季风、大尺度大气环流变化、青藏高原大地形、海陆气相互作用对西北干旱气候的影响,掌握短期气候强信号的演变规律,发展能够反映西北干旱气候的区域气候模式;加强四维同化工作,改进能反映西北干旱气候、下垫面边界层和陆面过程的适用于模拟沙尘暴和暴雨等主要气象灾害的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模式;建立由中尺度模式、区域气候模式以及用来与之耦合的陆面过程模式、水文模式、生态模式、冰雪模式、冻土模式等组成的模式群,开发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模式,评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及应对措施。
(三)气象业务科技创新体系
以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构建甘肃气象事业创新体系,提高预测西北干旱气候变化的水平,揭示沙尘暴、干旱等西北重大天气和气候灾害的形成机制,为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三定"天气预报
依托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资料,大力发展局地资料同化技术,重点加强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自动站资料及其它非常规资料的四维同化工作,建立能反映西北干旱气候、下垫面边界层和陆面过程的有限区域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时空分辨率高(1小时,水平5千米)的大气要素(垂直多层)预报产品。建立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气象信息和多种技术方法(MOS、卡尔曼滤波、神经元网络技术等)的针对性强、时间分辨率优于1小时、空间分辨率优于5千米的现时预报系统。开展常规气象要素(降水、温度、风和湿度等)定时(1小时)、定点(5千米)、定量(强度等级)、灾害性天气、特殊服务的精细化预报,提高暴雨、沙尘暴等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
2、干旱生态环境预警
发展能够反映西北干旱气候的区域气候模式以及用来与之耦合的陆面过程模式、水文模式、生态模式、冰雪模式、冻土模式等组成的模式群。研究内陆干旱气候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冰雪圈、岩石圈甚至人类活动圈相互作用规律,发展干旱气候变化的预测理论,揭示沙尘暴和干旱等重大天气和气候灾害的形成机制。进一步揭示干旱气候的影响因子,寻找一些稳定而有坚实物理基础的预测干旱的强信号,开发、研制多种先进的气候预测技术,改进和完善干旱气候预测系统,对未来干旱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形成西北地区环境蠕变的研究,分析和预测制约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发干旱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模式,评估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及应对措施。
3、防灾减灾指挥中心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以我省暴雨及其次生水文地质灾害的易发区为主要建设地域。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3部分。其中,监测系统采用空基、地基匹配的监测技术,由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网、自动气象站和雨量站网、天气雷达站网、闪电定位监测站网、土壤水分监测网、风廓线监测网、地基GPS水汽遥感监测网,及已有的监测站网等共同构成立体的、连续的自动化监测网络;预警系统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引进和开发具有暴雨及其次生水文地质灾害预报能力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开展现实预报,以提高预报警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信息服务系统以公共信息网络为基础,综合利用多种通信网络和信息媒体,建立上下畅通的信息网络,实现山洪灾害的预警服务信息实时传输到乡村一级。
(2)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
对沙尘暴源区和传输路径进行监测,建立西北地区沙尘暴数据库;从气候条件、环流背景、天气形势、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能反映起沙、沙尘输送等的以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为主,综合多种方法沙尘暴预报警报业务系统;加强沙尘暴服务分发手段建设,建立沙尘暴专业网站,提高沙尘暴预警服务系统的综合效益。
(3)人工影响天气系统
进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深入研究,探讨全年候人工增雨(雪)的可行性,提高作业效率和效益。在野外科学试验基地,进行云物理过程的野外试验,研究地形云的形成机理,探寻人工影响天气的有效途径,提高人工增雨(雪)的效率。形成常年开展人工增雨(雪)的科学规模化作业体系,使现行孤立分散、小面积、短时段的人工增雨(雪)作业转变为科学化、集成化、规模化作业工程体系,达到充分有效增加降水的目的,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为甘肃省甚至西北地区工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水资源基础。通过先进设备和领先技术的应用,建成国内一流人工增雨(雪)监测、作业和实验综合体系。
(四)气象业务科技服务
面向社会需求,以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为宗旨,以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水平与能力为中心,不断推进气象服务的现代化,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服务形式、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由传统的气象预报服务向为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保护、建设提供服务的延伸和转变。
1、面向经济建设的保障服务
●为"三农"提供保障服务。在传统农业、林业和牧业气象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综合监测,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气象科技支撑。提高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产量预报、病虫害预报等系列化的气象服务水平。
●为西部大开发服务。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区域。以为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改善提供保障服务为切入点,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预警,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为西北的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服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城市雾、城市雷电等问题影响到城市的规划设计、城市人居与健康、大气污染的调控与防治、城市交通管理以及城市灾害预防等领域。全面系统地监测城市环境、研究预测与调控机理十分重要。
●为交通建设和交通安全提供保障服务。在现有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加强骨干高速公路沿线及周边地区全程立体气象连续监测网络的建设,开展交通环境综合监测。研究建立影响交通环境的自然环境模拟模式,开展高速公路大雾、大雨、大雪、大风、冰冻、低空风切变等预警服务。
2、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服务
●加强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强气候、气候变化的预测、评估、适应、缓解等工作,发展气候应用服务,为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三S)技术,进行气候资源调查,开展气候资源变化分析,评估气候资源的承载能力;建立干旱气候资源监测评估系统,加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和研究,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气候区划,提出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及应对措施;积极开发和推广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应用技术。
●加强大气成分研究及其应用服务。开展以大气作为载体的一切环境要素 (包括气溶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紫外线、花粉、农药以及C、N、S、P等要素)的监测、分析、预报、影响评价以及极端情况的预警服务;建立健全沙尘暴和酸雨监测预警系统,发展沙尘暴和酸雨形成机理分析、数值预报和服务工作,加强沙尘暴和酸雨影响综合评价;建立城市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城市大气环境分析、数值预报和服务工作。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加强自然、人文社会和水系统相互作用研究;开展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开展综合水系统模式;开展重要流域面雨量和相应水文参数的客观定量预报,以及干旱地区或干旱时段的降水、土壤湿度等预报服务。
●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气候变化与能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密切。一方面,气候变化对能源需求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能源结构和消耗量决定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气候变化的速率。提出开发利用清洁能源,逐步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率,减缓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无悔"战略措施。
●拓展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气象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气象工作不断拓展领域,气象服务更贴近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积极开展对能源、建筑、盐业、仓储、商业等行业气象保障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
3、面向大型工程建设的保障服务
全力以赴做好对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及军事、国防科学试验的保障气象服务;进一步拓展旅游气象服务。
五、3-5年主要建设项目
(一)争取国家973/863项目
积极争取"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影响"列为国家973项目;"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转化机制"列为国家863项目。
(二)典型生态系统试验站建设
建设典型生态系统试验站,开展对草业生态、农业生态、荒漠生态、城市生态、湿地生态、林业生态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碳循环、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长期监测和野外科学试验;对祁连山冰雪覆盖进行观测。
(三)多源气象信息海量存储与共享系统
建设具有西北区域特色的气象数据中心,积极向地球环境领域拓展,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将数据中心建成地球环境数据中心。在现有省级气象数据存储与管理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在线、近线和离线数据存储能力,使得在线数据存储能力2年内达到10T以上,5年内达到50T以上,近线和离线数据存储能力基本满足具有西北区特色的地球环境数据存储的需要;通过5年的建设,逐步实现原有气象资料档案数字化。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建立数据集或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INTERNET技术,利用2—3年的时间,分步骤,分层次开发充分开放的数据共享平台,并分阶段投入业务。
(四)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
继续按照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建设要求,争取在2005年以前,超额完成我省的建设任务。在22个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建设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更新59型探空仪—701测风雷达,争取在敦煌、马鬃山、甘南、陇南、平凉5个探空站建设L波段二次雷达—电子探空仪探站,在民勤建设GPS探空仪探测站;改建原有4个酸雨观测站,新建合作、马鬃山2个站;在敦煌、酒泉、民勤建设干沉降观测站;在省局技术装备中心建设辐射检定点。积极争取一期工程调整项目和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力争在兰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周边气象站(一般站)建设8个雨量校准站;布设覆盖全省的闪电定位监测网。
(五)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
继续加快庆阳、张掖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在2004年底以前使全省4部雷达全部投入业务,争取在2005年开工建设酒泉新一代天气雷达。
(六)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
在2004年以前,完成兰州、敦煌、酒泉、民勤4站的观测系统通信系统建设任务;逐步完成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化工作及与沙尘暴统计模式的耦合工作,开展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的准业务化运行工作,对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完善,在2007年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七)陇东南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系统以我省陇东南暴雨及其次生水文地质灾害的易发区为主要建设地域。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3部分。其中,监测系统采用空基、地基匹配的监测技术,由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网、自动气象站和雨量站网、天气雷达站网、闪电定位监测站网、土壤水分监测网、风廓线监测网、地基GPS水汽遥感监测网,及已有的监测站网等共同构成立体的、连续的自动化监测网络;预警系统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引进和开发具有暴雨及其次生水文地质灾害预报能力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开展现实预报,以提高预报警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信息服务系统以公共信息网络为基础,综合利用多种通信网络和信息媒体,建立上下畅通的信息网络,实现山洪灾害的预警服务信息实时传输到乡村一级。项目争取在2005年立项,2006年开始建设。
(八)祁连山人工增雨(雪)作业体系工程
祁连山人工增雨(雪)作业体系是继《甘肃省人工增雨防雹体系工程》后专门针对祁连山区的大型综合人工增雨(雪)体系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人工增雨(雪)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祁连山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成以现代化监测系统为基础,以省、市、县三级人工增雨(雪)作业指挥中心为核心,以现代化综合业务技术系统为依托,集飞机、火箭、高炮及焰弹等多种作业方法为一体,在祁连山区形成常年开展人工增雨(雪)的科学规模化作业体系。该项目争取2004年立项,3年内完成体系工程的建设内容。
(九)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气象保障系统
《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气象保障系统》是甘肃省气象局拟与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开展的合作项目,主要任务是对南北两山绿化进行气象监测,实施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区火箭、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冬春季焰弹增雪作业。评估南北两山绿化对兰州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该项目争取2004年立项,3年内完成工程的建设内容。
(十)移动气象台
根据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各级党政领导指挥抗灾减灾及重大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活动保障的需求,3-5年内,省、市级气象台站要逐步建成移动气象台(站)。移动气象台(站)涵盖大气探测、卫星遥感、预报预测、应用气象、信息处理、服务产品加工、制作、分发、技术保障、仪器设备保障、组织保障等内容的综合性项目。
(十一)省地可视会商系统
建设省地可视会商系统,实现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中央台、省台、市台的三级可视会商目的(网络速度实时更新)。2004年完成中央台、省台、兰州市台的可视会商系统建设工作;2005年在全省逐步开展省地可视会商系统的建设工作。
六、行动对策和措施保障
(一)实施人才战略。坚持"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实施甘肃省气象局"十人计划",培养学科带头人,形成以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多层次人才体系。
(二)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建设项目。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气象服务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切入点,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建设项目,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加强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干旱气候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气象业务和现代化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四)加强对外合作。充分发挥兰州地学中心的优势,积极开展全方位局、校、所合作;同时也要加强同部门内单位的合作,实现有效资源的合理共享。
(五)优化事业结构。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事业结构,建立合理的、适应业务发展技术体制,将设备、技术优势转化为业务优势。
(六)加强管理。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形成无缝隙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提高业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监督严密、管理高效。
附录:
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参考的主要文献有:
《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摘要)(国务院)
《新一代气象服务体系》(中国气象局)
《"十五"气象基本业务计划》(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撰写提纲》(讨论稿)(中国气象局)
《新一代气象业务技术体制》(中国气象局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
《我国天气预报逐级指导技术研究》(气象出版社)
《2003年全省气象局长会议主报告》(甘肃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