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中国产品进入世界零售业,RFID在中国的推进势在必行,中国也必将是未来RFID市场最大的应用地之一。面对RFID蛋糕,国内城市间的比拼丝毫不亚于跨国大企业的角逐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年外贸进出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大量中国制造的产品进入世界零售业,根据买方要求,RFID在中国的推进势在必行,中国也必将是未来RFID市场最大的应用地之一。
京、沪、穗三市角力
面对RFID蛋糕,国内城市间的
比拼丝毫不亚于跨国大企业的角逐。作为中国IT业大本营、国际交流的前沿舞台和政策制定的首善之都,北京在RFID这项新技术上抢到了最早的话语权。尽管中国标准的制定还未达成一致,但以实华开电子商务集团为代表的一批RFID先锋企业却丝毫没有放慢步伐。
去年10月,首届全球电子标签(RFID)中国峰会就是由其与国际RFID组织合作发起,RFID中国论坛也同时成立。今年3月,实华开又联合中国网通、日本NTT数据公司进一步进行了"使用电子标签检测商品物流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公开实证实验。而就在今年,RFID中国论坛还将举行"全球RFID应用展览会暨中国峰会(2005春季)"。不仅是实华开,北京维深、北京元润光等企业在应用系统的集成方面也取得较快发展。
一向以微电子为支柱产业之一的上海,形成了微电子研发、生产、封装的产业链优势,并在新的RFID产业链中得以继续发挥。其中,上海华虹和复旦微电子等公司已经研发出ISO标准的电子标签甚至915MHz芯片;上海申博已具备封装各种类型电子标签的生产和集成条件;上海华申各式电子标签读写器;上海海鼎、上海通用卫星导航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分别在商业流通、航空物流管理、集装箱管理等领域进行RFID的应用开发和测试。由上海交大、AutoID中国实验室和SAP中国研究院等合作建成的上海RFID演示中心,是我国第一个RFID在供应链以及门店应用的前瞻性研究和实验性演示项目,已经在2004年12月正式建成开幕。此外,在由上海市科委牵头的政府强力支持下,上海在液化气钢瓶及出租车计价器等领域已实行强制管理,并投入大规模RFID应用。
深圳是"RFID革命发起人"沃尔玛的全球采购中心,其亚洲总部和全球采购中心新址选在了深圳的福田保税区。而深圳也把建设物流枢纽城市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2004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稳居全球第四。但深圳物流供应链的效益和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深圳市政府也全力介入,成立了以市领导为组长RFID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在2005年6月召开首届供应链管理中国年会,全力推进RFID。
三市将在未来中国RFID市场的角逐中获得怎样的地位,而这种格局又将对我国RFID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业内的关注。
国际国内联手出击
随着今年国内RFID的重心由标准转向了应用,国际IT巨头纷纷将自己实验中的、规模应用中的案例拿到了中国市场展示。据"全球RFID应用展览会暨中国峰会"主办方"RFID中国论坛"介绍,此次参会的企业层次明显提升,国际IT巨头齐聚中国市场,韩国甚至派出11个领先的RFID企业和机构整体亮相,展示最新成果,充分显示了中国市场对他们的吸引力。
而中国方兴未艾的市场培育期同时也是人才培育期,RFID中国论坛也将与美国最权威的RFID认证机构Comptia,联合6家IT巨头进行RFID工程师认证,并将发布RFID技术蓝皮书。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实华开商务集团首席执行官曾强表示,今年是RFID舆论年,明年是集成与培训年,后年才有可能是大规模的应用年。目前实华开以集成为主,尽量采用别人的技术,已在物流、打假、汽车防盗等领域有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对于业界颇有争议的RFID标准,曾强认为,互动应当成为RFID标准制定的一个方向,希望国家能在资金、政策、舆论上给予支持。企业也要认真研究,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上下互动,在时机成熟时推出符合国情的RFID标准。从宏观来看,中国首先要借鉴欧美日现行标准,二是应当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三是自己的标准一定要与世界标准兼容。在结构上,底层硬件最好应用统一的国际标准,软件标准需要通过合作,与国际标准兼容,而在应用标准上,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这就是我们称之为"3+3"的观点。
京、沪、穗三市角力
面对RFID蛋糕,国内城市间的
比拼丝毫不亚于跨国大企业的角逐。作为中国IT业大本营、国际交流的前沿舞台和政策制定的首善之都,北京在RFID这项新技术上抢到了最早的话语权。尽管中国标准的制定还未达成一致,但以实华开电子商务集团为代表的一批RFID先锋企业却丝毫没有放慢步伐。
去年10月,首届全球电子标签(RFID)中国峰会就是由其与国际RFID组织合作发起,RFID中国论坛也同时成立。今年3月,实华开又联合中国网通、日本NTT数据公司进一步进行了"使用电子标签检测商品物流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公开实证实验。而就在今年,RFID中国论坛还将举行"全球RFID应用展览会暨中国峰会(2005春季)"。不仅是实华开,北京维深、北京元润光等企业在应用系统的集成方面也取得较快发展。
一向以微电子为支柱产业之一的上海,形成了微电子研发、生产、封装的产业链优势,并在新的RFID产业链中得以继续发挥。其中,上海华虹和复旦微电子等公司已经研发出ISO标准的电子标签甚至915MHz芯片;上海申博已具备封装各种类型电子标签的生产和集成条件;上海华申各式电子标签读写器;上海海鼎、上海通用卫星导航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分别在商业流通、航空物流管理、集装箱管理等领域进行RFID的应用开发和测试。由上海交大、AutoID中国实验室和SAP中国研究院等合作建成的上海RFID演示中心,是我国第一个RFID在供应链以及门店应用的前瞻性研究和实验性演示项目,已经在2004年12月正式建成开幕。此外,在由上海市科委牵头的政府强力支持下,上海在液化气钢瓶及出租车计价器等领域已实行强制管理,并投入大规模RFID应用。
深圳是"RFID革命发起人"沃尔玛的全球采购中心,其亚洲总部和全球采购中心新址选在了深圳的福田保税区。而深圳也把建设物流枢纽城市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2004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稳居全球第四。但深圳物流供应链的效益和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深圳市政府也全力介入,成立了以市领导为组长RFID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在2005年6月召开首届供应链管理中国年会,全力推进RFID。
三市将在未来中国RFID市场的角逐中获得怎样的地位,而这种格局又将对我国RFID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业内的关注。
国际国内联手出击
随着今年国内RFID的重心由标准转向了应用,国际IT巨头纷纷将自己实验中的、规模应用中的案例拿到了中国市场展示。据"全球RFID应用展览会暨中国峰会"主办方"RFID中国论坛"介绍,此次参会的企业层次明显提升,国际IT巨头齐聚中国市场,韩国甚至派出11个领先的RFID企业和机构整体亮相,展示最新成果,充分显示了中国市场对他们的吸引力。
而中国方兴未艾的市场培育期同时也是人才培育期,RFID中国论坛也将与美国最权威的RFID认证机构Comptia,联合6家IT巨头进行RFID工程师认证,并将发布RFID技术蓝皮书。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实华开商务集团首席执行官曾强表示,今年是RFID舆论年,明年是集成与培训年,后年才有可能是大规模的应用年。目前实华开以集成为主,尽量采用别人的技术,已在物流、打假、汽车防盗等领域有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对于业界颇有争议的RFID标准,曾强认为,互动应当成为RFID标准制定的一个方向,希望国家能在资金、政策、舆论上给予支持。企业也要认真研究,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上下互动,在时机成熟时推出符合国情的RFID标准。从宏观来看,中国首先要借鉴欧美日现行标准,二是应当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三是自己的标准一定要与世界标准兼容。在结构上,底层硬件最好应用统一的国际标准,软件标准需要通过合作,与国际标准兼容,而在应用标准上,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这就是我们称之为"3+3"的观点。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