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相识在暧昧的一夜情酒吧
当我知道远处站着的那个她就是我的访谈对象时,我心头一震:好一个美女!下午的时光应该很容易打发了。
但是,当她坐到我对面时,我才相信她已经是34岁的女人了,即使保养再好,也难免沧桑上脸,岁月的印记在她脸上已经很明显了。她五官轮廓俊朗,但细看起来同时也显得粗犷、不够细腻,显然,青春已经渐渐离她而去。
她和自己现在的丈夫刘是6年前认识的。那时候,他刚到深圳不久,是一家大型印刷厂里的业务人员。他开第一个单后,同事们按照“惯例”让他请客吃饭。在哪里吃的饭他已经忘记,但是饭后上了哪一个酒吧,他却记得非常清楚,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在那里他认识了她,同时,若干年后他恍然大悟那是一家青年男女互相寻找感情的暂时寄托的地方,也正是这一“恍然大悟”不仅给他自己也给她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他因为刚和这帮同事相处,还没那么放得开,怕失态,因此不太肯喝太多酒。当他偶尔看看四周时,发现对面坐着的一位女子的目光刚刚从他身上移开。他看看她,简直是天资国色,妩媚万方,在人堆里坐着简直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他再一次看她,发现她的目光也是好像刚从自己身上移开。有美女注意自己了,他兴奋起来了,心里头恍惚流淌着一种被爱、被关怀的美好感觉。但是,他毕竟也是年过30的人了,他怀疑这一切是不是自己自作多情,于是他用眼光一直望着她。
没过多久,她又向这边看过来。“是看我吗?我觉得她不会看上我的……也许在男人当中我也是很优秀、很有魅力的那种,就像现在的她在人群中那么引人注目一样,虽然我算不上有多帅,但也许她能一眼认出我是那种有抱负、有前途的优秀青年,因此对我钟爱有加……那么不就是红颜知己了,岂不是要更加珍惜……”他心里头暗暗揣测着。
他斗胆也注视她,她的目光又转过来了,但是没多久又转移开了,和她旁边的另一名女子说话,还笑了起来。那一刻他觉得她是笑给自己看的,要不然笑得不会那么得体、优雅、标准,笑容可掬、笑不露齿的。过一会他又觉得自己简直是自作多情,但是他又多么希望这是真的,因为那时候在他看来,她简直是完美无缺的,举止得体、文雅,外貌端庄、靓丽,在五彩灯下显得动人心魄,让他想入非非。
终于,她发现他也是看着自己,并朝他笑了笑。他兴奋不已,他向同事咨询,如果喜欢上对面一位女孩子,应该怎么办?同事开玩笑似的鼓励他勇往直前、奋不顾身、死而后已。他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在临近午夜时分,酒吧里响起幽怨、缠绵的舞曲,他壮着胆子向她走过去。
他这一举动后来的几天里被同事讥笑为色胆包天,在他们看来,像这样一个大美女,绝对不是他可以去动凡心的;在他们看来,一个刚从内地过来,土气未脱、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也是养不起这样一个大美人的;同时,一个不会跳舞的男人主动邀请一个陌生女子跳舞也是很无赖的等等,总之,由于受着那种神秘力量的驱使,加上刚到深圳的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他干了一件他的同事想都没敢想的事,并且还成功了。
但是在他和她后来的接触中,随着交往的深入,对她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一个真实的她出现了:她是某物流公司的客户服务部的文员,甘肃人,来深3年,28岁,单身。这个年龄也许是女孩子最愁嫁的时候,首先是资本尚在但时限无多,此时如果能顺利嫁掉也许还能找个稍微称心如意的;其次是,这时正是旧日同学好友纷纷嫁娶、红帖满天飞的时候,各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年过而立的他,有过几次失败的感情经历,因此也格外想珍惜“下一次”。这回遇见了她,宛如“天赐良缘”,还有点“一见钟情”的感觉,自然也欢喜无比,虽然她实际上没有第一印象那么漂亮,皮肤有点粗,毛孔也有点大,但对他来说,已经觉得很满意了,他像白雪公主那样疼爱着她。
半年后他们就结婚了。
本来这桩婚姻可以淹没在芸芸众生当中,和无数家庭一样在小磨小擦中艰难地幸福直到两人死去,像露珠、像朝雾一样,在太阳升起时消失在树梢。但是事情偏不这么发展。
他原来并不经常上酒吧喝酒,但最近一两年在朋友的带动下,也常常出入这些地方。喝点酒,在“乌烟瘴气”中打发无聊,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他突然想起,自己跟老婆怎么能在这样一种地方认识?而且他们以前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家酒吧居然就是有名的“暧昧”酒吧,是青年男女寻找“一夜情”的地方!怎么得了!他当时之所以到那里去是跟随同事而已,那么她呢?她去干吗?在深圳那么多年了,显然是知道这些的。
她也想去寻找一夜情?她的“端庄”原来不过是一种掩饰?她的“文静”原来只不过是一种变相的挑逗?在迷离的五彩灯下她的那种妩媚劲,对男人来说是明明白白的引诱。引诱,引诱,她引诱谁?他越想越多。他努力回忆当时的情形,比方她杯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的,她周围都是些什么人?还有什么人请她跳舞吗?他一点一点回忆,想通过对当时情形的记忆的“复原”来判断她的行为有没有“不端”的倾向。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兴奋也让他忽略了周围的一切,如同“我的眼中没有你,只有她”,现在可好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他有一天终于试探着向她查问,“你那时候很先进了啊,和一帮人去玩心跳了。”
他又说其实一夜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人难免需要有这么一点点自由。起初她还不太理解他的意图,只觉得他说话怪怪的,不好理解。等她明白过来以后,感觉很委屈,那么多年过去了,突然有人跟自己“清算”这样一个让她不知所措的问题。但是没有办法,她只有耐心地向他解释。
她越是解释,他的追问越多。终于她愤怒地反击他,“我怎么有知道你去那地方干吗呢?‘刚来深圳’?刚来深圳就可以证明你像小孩那样天真无邪了?内地城市一点也不比深圳封闭啊在这方面,尤其是那种专生产像你这样的小人的小城镇,难道你不知道吗?”
“这是什么意思?急什么急,你以为这样更好掩盖自己吗?你以为用这招来掩盖自己有用处吗?……”
随着争吵的一步步升级,他们之间“猜想与反驳”的游戏越演越烈,渐渐发展到成为对结婚几年来的各种本来已经淡化甚至遗忘的诸多小小过节的互相大清算。“清算”之后的婚姻顿时间显得千疮百孔,连许多普通的生活细节都遭到互相质疑,而这种质疑更多是被当作争辩的工具或手段,并不是真的怀疑其真实性。
后来,居然还闹分居了。
现在,她坐在我面前时,她要了杯柠檬汁。
“很笑话的,他说记得我跟他见面时喝的是一杯黄色的东西,还说我舍不得取下杯子口罩着的那个鲜红的樱桃,一看就是很喜欢沉湎于暧昧情调中的那种女人。怪了,难道那点红色有什么错吗?我喜欢杯子好看一点都有罪吗?而且是不是这样我自己都忘记了,他记这些做什么呢?还是他自己瞎说的呢?他真是走火入魔了。”
“后来是怎样和解的你们?”
“是他自己提出和解的,他主动搬回家里,不再住在原本已经出租出去的那个单身公寓里。这时我们的分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我不知道这两个多月来都干了些什么,真的,我不得不怀疑他在干些什么,他跟我吵架是不是只是在找理由避开我。我要怀疑,我要怀疑他所做的一切。”
“可是,这样终究是不好的,对双方都不好。他刚刚打消对你的怀疑,接下来轮到你对他怀疑,你愿意这样地生活吗?”
“谁愿意这样啊?我知道你的意思,三十好几的女人了,深圳男女比例又是被说得那样可怕,女人再嫁很难,但是这种感觉实在很坏,很坏,坏得很你知道吗,连同他怀疑之后的种种行为,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如果真的是这样,你不觉得太可恶了吗?”
“跟这种居心叵测的人、冷不丁算计你一下的人一起生活,你愿意吗?你踏实吗?你愿意委曲求全吗?当然我不希望这是真的,我希望也像他对我的无端猜疑一样,我的怀疑也是多余的,但我必须弄清楚,要不然我不会原谅他,我也不会欺骗自己说他是真诚的。你说呢?”
“是啊,何况你们孩子都3岁了。我也希望只是你多疑。你们现在都算事有所成了,如果婚姻出现问题,那么实在很可惜。谢谢你那么坦然地告诉我你的故事,虽然我帮不上你什么忙,但我想再说一遍的话是,值得信任的男人是最可爱的。”
过半个月,我给她打电话,问及他们现在的情况,她说,“还是老样子啦,我还要追查他呢,我不会放过他的。”但是她也说起一些他怎么怎么对她好,怎么来“孝敬”她的事,似乎疑团即将消失,但语气中不难察觉到她还是心存介蒂。或许信任等任何一种东西和纯洁一样同样无法完全修复。
个案分析
怀疑是一种传染病,因为信任是互相的。怀疑也是一面双刃剑,对别人分析或质疑的复杂程度有时候也暴露自己的复杂程度。
而对多年前的事情突然产生怀疑则更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因为很多细节很难记起,时过境迁,心态也发生很多变化,解读细节或场景的方法或原则都发生变化,而且,以一个已经发生变化的心智去解读一份可能已经遭记忆篡改的东西,更添许多不可确定的东西,就像一桩百年老案一样,没有现场、没有物证就难于追查。
我们无法断定文中的男主人的猜疑是否是真实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猜疑肯定是多余的。退一步说,如果真的她当时有消遣的企图,那么这种企图在后来的生活中已经得到消除,这种企图不能说明她的本质是坏的,最多是当时某特定情况下的一种小小的波动。何况这纯粹是自己的猜疑呢?因此猜疑肯定是多余的,只能带给双方不愉快,如果不是及时纠正,还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当我知道远处站着的那个她就是我的访谈对象时,我心头一震:好一个美女!下午的时光应该很容易打发了。
但是,当她坐到我对面时,我才相信她已经是34岁的女人了,即使保养再好,也难免沧桑上脸,岁月的印记在她脸上已经很明显了。她五官轮廓俊朗,但细看起来同时也显得粗犷、不够细腻,显然,青春已经渐渐离她而去。
她和自己现在的丈夫刘是6年前认识的。那时候,他刚到深圳不久,是一家大型印刷厂里的业务人员。他开第一个单后,同事们按照“惯例”让他请客吃饭。在哪里吃的饭他已经忘记,但是饭后上了哪一个酒吧,他却记得非常清楚,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在那里他认识了她,同时,若干年后他恍然大悟那是一家青年男女互相寻找感情的暂时寄托的地方,也正是这一“恍然大悟”不仅给他自己也给她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他因为刚和这帮同事相处,还没那么放得开,怕失态,因此不太肯喝太多酒。当他偶尔看看四周时,发现对面坐着的一位女子的目光刚刚从他身上移开。他看看她,简直是天资国色,妩媚万方,在人堆里坐着简直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他再一次看她,发现她的目光也是好像刚从自己身上移开。有美女注意自己了,他兴奋起来了,心里头恍惚流淌着一种被爱、被关怀的美好感觉。但是,他毕竟也是年过30的人了,他怀疑这一切是不是自己自作多情,于是他用眼光一直望着她。
没过多久,她又向这边看过来。“是看我吗?我觉得她不会看上我的……也许在男人当中我也是很优秀、很有魅力的那种,就像现在的她在人群中那么引人注目一样,虽然我算不上有多帅,但也许她能一眼认出我是那种有抱负、有前途的优秀青年,因此对我钟爱有加……那么不就是红颜知己了,岂不是要更加珍惜……”他心里头暗暗揣测着。
他斗胆也注视她,她的目光又转过来了,但是没多久又转移开了,和她旁边的另一名女子说话,还笑了起来。那一刻他觉得她是笑给自己看的,要不然笑得不会那么得体、优雅、标准,笑容可掬、笑不露齿的。过一会他又觉得自己简直是自作多情,但是他又多么希望这是真的,因为那时候在他看来,她简直是完美无缺的,举止得体、文雅,外貌端庄、靓丽,在五彩灯下显得动人心魄,让他想入非非。
终于,她发现他也是看着自己,并朝他笑了笑。他兴奋不已,他向同事咨询,如果喜欢上对面一位女孩子,应该怎么办?同事开玩笑似的鼓励他勇往直前、奋不顾身、死而后已。他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在临近午夜时分,酒吧里响起幽怨、缠绵的舞曲,他壮着胆子向她走过去。
他这一举动后来的几天里被同事讥笑为色胆包天,在他们看来,像这样一个大美女,绝对不是他可以去动凡心的;在他们看来,一个刚从内地过来,土气未脱、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也是养不起这样一个大美人的;同时,一个不会跳舞的男人主动邀请一个陌生女子跳舞也是很无赖的等等,总之,由于受着那种神秘力量的驱使,加上刚到深圳的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他干了一件他的同事想都没敢想的事,并且还成功了。
但是在他和她后来的接触中,随着交往的深入,对她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一个真实的她出现了:她是某物流公司的客户服务部的文员,甘肃人,来深3年,28岁,单身。这个年龄也许是女孩子最愁嫁的时候,首先是资本尚在但时限无多,此时如果能顺利嫁掉也许还能找个稍微称心如意的;其次是,这时正是旧日同学好友纷纷嫁娶、红帖满天飞的时候,各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年过而立的他,有过几次失败的感情经历,因此也格外想珍惜“下一次”。这回遇见了她,宛如“天赐良缘”,还有点“一见钟情”的感觉,自然也欢喜无比,虽然她实际上没有第一印象那么漂亮,皮肤有点粗,毛孔也有点大,但对他来说,已经觉得很满意了,他像白雪公主那样疼爱着她。
半年后他们就结婚了。
本来这桩婚姻可以淹没在芸芸众生当中,和无数家庭一样在小磨小擦中艰难地幸福直到两人死去,像露珠、像朝雾一样,在太阳升起时消失在树梢。但是事情偏不这么发展。
他原来并不经常上酒吧喝酒,但最近一两年在朋友的带动下,也常常出入这些地方。喝点酒,在“乌烟瘴气”中打发无聊,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他突然想起,自己跟老婆怎么能在这样一种地方认识?而且他们以前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家酒吧居然就是有名的“暧昧”酒吧,是青年男女寻找“一夜情”的地方!怎么得了!他当时之所以到那里去是跟随同事而已,那么她呢?她去干吗?在深圳那么多年了,显然是知道这些的。
她也想去寻找一夜情?她的“端庄”原来不过是一种掩饰?她的“文静”原来只不过是一种变相的挑逗?在迷离的五彩灯下她的那种妩媚劲,对男人来说是明明白白的引诱。引诱,引诱,她引诱谁?他越想越多。他努力回忆当时的情形,比方她杯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的,她周围都是些什么人?还有什么人请她跳舞吗?他一点一点回忆,想通过对当时情形的记忆的“复原”来判断她的行为有没有“不端”的倾向。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兴奋也让他忽略了周围的一切,如同“我的眼中没有你,只有她”,现在可好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他有一天终于试探着向她查问,“你那时候很先进了啊,和一帮人去玩心跳了。”
他又说其实一夜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人难免需要有这么一点点自由。起初她还不太理解他的意图,只觉得他说话怪怪的,不好理解。等她明白过来以后,感觉很委屈,那么多年过去了,突然有人跟自己“清算”这样一个让她不知所措的问题。但是没有办法,她只有耐心地向他解释。
她越是解释,他的追问越多。终于她愤怒地反击他,“我怎么有知道你去那地方干吗呢?‘刚来深圳’?刚来深圳就可以证明你像小孩那样天真无邪了?内地城市一点也不比深圳封闭啊在这方面,尤其是那种专生产像你这样的小人的小城镇,难道你不知道吗?”
“这是什么意思?急什么急,你以为这样更好掩盖自己吗?你以为用这招来掩盖自己有用处吗?……”
随着争吵的一步步升级,他们之间“猜想与反驳”的游戏越演越烈,渐渐发展到成为对结婚几年来的各种本来已经淡化甚至遗忘的诸多小小过节的互相大清算。“清算”之后的婚姻顿时间显得千疮百孔,连许多普通的生活细节都遭到互相质疑,而这种质疑更多是被当作争辩的工具或手段,并不是真的怀疑其真实性。
后来,居然还闹分居了。
现在,她坐在我面前时,她要了杯柠檬汁。
“很笑话的,他说记得我跟他见面时喝的是一杯黄色的东西,还说我舍不得取下杯子口罩着的那个鲜红的樱桃,一看就是很喜欢沉湎于暧昧情调中的那种女人。怪了,难道那点红色有什么错吗?我喜欢杯子好看一点都有罪吗?而且是不是这样我自己都忘记了,他记这些做什么呢?还是他自己瞎说的呢?他真是走火入魔了。”
“后来是怎样和解的你们?”
“是他自己提出和解的,他主动搬回家里,不再住在原本已经出租出去的那个单身公寓里。这时我们的分居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我不知道这两个多月来都干了些什么,真的,我不得不怀疑他在干些什么,他跟我吵架是不是只是在找理由避开我。我要怀疑,我要怀疑他所做的一切。”
“可是,这样终究是不好的,对双方都不好。他刚刚打消对你的怀疑,接下来轮到你对他怀疑,你愿意这样地生活吗?”
“谁愿意这样啊?我知道你的意思,三十好几的女人了,深圳男女比例又是被说得那样可怕,女人再嫁很难,但是这种感觉实在很坏,很坏,坏得很你知道吗,连同他怀疑之后的种种行为,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如果真的是这样,你不觉得太可恶了吗?”
“跟这种居心叵测的人、冷不丁算计你一下的人一起生活,你愿意吗?你踏实吗?你愿意委曲求全吗?当然我不希望这是真的,我希望也像他对我的无端猜疑一样,我的怀疑也是多余的,但我必须弄清楚,要不然我不会原谅他,我也不会欺骗自己说他是真诚的。你说呢?”
“是啊,何况你们孩子都3岁了。我也希望只是你多疑。你们现在都算事有所成了,如果婚姻出现问题,那么实在很可惜。谢谢你那么坦然地告诉我你的故事,虽然我帮不上你什么忙,但我想再说一遍的话是,值得信任的男人是最可爱的。”
过半个月,我给她打电话,问及他们现在的情况,她说,“还是老样子啦,我还要追查他呢,我不会放过他的。”但是她也说起一些他怎么怎么对她好,怎么来“孝敬”她的事,似乎疑团即将消失,但语气中不难察觉到她还是心存介蒂。或许信任等任何一种东西和纯洁一样同样无法完全修复。
个案分析
怀疑是一种传染病,因为信任是互相的。怀疑也是一面双刃剑,对别人分析或质疑的复杂程度有时候也暴露自己的复杂程度。
而对多年前的事情突然产生怀疑则更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因为很多细节很难记起,时过境迁,心态也发生很多变化,解读细节或场景的方法或原则都发生变化,而且,以一个已经发生变化的心智去解读一份可能已经遭记忆篡改的东西,更添许多不可确定的东西,就像一桩百年老案一样,没有现场、没有物证就难于追查。
我们无法断定文中的男主人的猜疑是否是真实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猜疑肯定是多余的。退一步说,如果真的她当时有消遣的企图,那么这种企图在后来的生活中已经得到消除,这种企图不能说明她的本质是坏的,最多是当时某特定情况下的一种小小的波动。何况这纯粹是自己的猜疑呢?因此猜疑肯定是多余的,只能带给双方不愉快,如果不是及时纠正,还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