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7日刊载文章说,“罗刚事件”经披露後,有不少人称,这个日本人是一个湖南益阳的农民冒充的,并且已经被“刑事拘留”,然而当地公安局对此给予了否认。冒充一说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平息民愤。而更有甚者,竟然把“罗刚事件”中的日本人吹捧成“爱国青年”。
6月8日上午,一名自称是湖南经济电台节目组的男子打来长途电话,称“罗刚事件”中的日本留学生小原真太郎在今年2月26日被抓获,此人是由中国人冒充。他叫“梁少南”,是湖南益阳人。而据调查,日本留学生小原真太郎系中国人冒充一说,并没有得到当地官方权威部门的证实。
4月25日,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帖子说:“2月28日,此案告破,经查打热线的男子叫梁少南,37岁,高中文化,湖南沅江人,无业;近年来,梁一直在长沙市岳麓区以贩卖学生用品为生;目前,该犯罪分子已经被长沙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果真如此吗?
而长沙市公安局刑侦科的一位负责人说:“我连听都没听说,怎麽会有这件事呢?”记者怕对方没有听明白,立即多问了一句:“你是说根本没有这个日本留学生是由中国人冒充并被你们刑事拘留这回事,对吗?”对方非常肯定、而且反复强调地回答说,当然没有。
於是,分别透过电话再次采访湖南省公安厅、长沙市公安局新闻中心、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等单位,求证这个日本留学生是否由中国人冒充并被刑事拘留一事,对方都回答说:“我们没有听说这回事。”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一直拒绝接受采访,直到5月27日,该台才推荐一位专门负责处理“罗刚事件”的赵主任接受采访。赵主任说,事件发生後,该台的工作人员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引蛇出洞”,并将其一举抓获,他们发现原来此人是一个冒充日本留学生的“中国人”。
然而,面对不厌其烦地“穷追猛打”这个“中国人”姓谁名谁,他是出於什麽动机,该台是如何“引蛇出洞”,具体是哪个公安部门负责在什麽时间、什麽地点抓获的,为什麽要把罗刚和郑义等人开除,为什麽不把真相公布於众而导致现在谣言四起等诸如此类关键性的细节问题,赵主任不但拒绝回答,反而“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
随後,网上出现有关“湖南大学站点有和此事相关”的帖子,帖子称“该新闻发布日期是3月28日”,内容是:“一季度,我校先後报送的《湖大校园中心成为交通要道交通状况堪忧》和《湖南大学妥善处理日本留学生利用电台节目攻击中国人民的情况反映》等两篇上报资讯被教育部领导批示。[湖南大学校园新闻]”。
既然有人称是在2月底就已经将“冒充日本人”的肇事者抓获,为什麽一个月後湖南大学还在向国家教育部上报的《情况反映》中称,制造“罗刚事件”的是日本留学生呢?因此将电话打到湖南大学外事办,得到的是一个不肯说出姓名的男子警觉的答覆:“不要相信网上的消息,湖大留学生与这件事无关,那是中国人冒充的,已经被抓到了。”
日前,对这个“已经被抓”的“梁少南”的身份,社会上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农民,一种是学生。而“梁少南”的籍贯则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湖南益阳人,有的说是常德人,也有的说是沅江人,还有的说是衡阳人。就连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的内部人士的说法也不一样。
“他到底是不是日本人现在已经都不重要了。”罗刚则认为,重要的是那天晚上那一刻,他就是一个日本人,哪怕就是冒充的。作为主持人最起码的职业操守,他首先必须相信每一个打进热线电话的听众都是真诚的,示意的身份是真的,就像110警察接到报警一样,必须相信每一个报案的真实性。
作为抓捕肇事者的权威部门,长沙市公安局对“冒充和被抓”说法都给予了否定。但是,《中国新闻周刊》在报道中说,一个“知情者”在接受该刊记者唐建光、吴佩霜的采访时,用了确切时间和模糊地点作了描述,告诉他们是一个益阳农民冒充日本留学生“自投罗网”的故事,其作案的动机是为了“出名”和“恶作剧”。
为什麽会有人说这个日本留学生是中国人冒充的呢?6月6日下午,罗刚本人说,网上之所以有人发帖子称此人是中国人冒充,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欺骗民众,平息民愤。
他说,一旦宣称此人是中国人冒充,这个侮华事件就根本不存在了,人们就会转移视线而谴责自己的民族败类了。罗刚认为,对於保官的人来说,这样做是解决“罗刚事件”的最好办法。
6月8日上午,一名自称是湖南经济电台节目组的男子打来长途电话,称“罗刚事件”中的日本留学生小原真太郎在今年2月26日被抓获,此人是由中国人冒充。他叫“梁少南”,是湖南益阳人。而据调查,日本留学生小原真太郎系中国人冒充一说,并没有得到当地官方权威部门的证实。
4月25日,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帖子说:“2月28日,此案告破,经查打热线的男子叫梁少南,37岁,高中文化,湖南沅江人,无业;近年来,梁一直在长沙市岳麓区以贩卖学生用品为生;目前,该犯罪分子已经被长沙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果真如此吗?
而长沙市公安局刑侦科的一位负责人说:“我连听都没听说,怎麽会有这件事呢?”记者怕对方没有听明白,立即多问了一句:“你是说根本没有这个日本留学生是由中国人冒充并被你们刑事拘留这回事,对吗?”对方非常肯定、而且反复强调地回答说,当然没有。
於是,分别透过电话再次采访湖南省公安厅、长沙市公安局新闻中心、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处等单位,求证这个日本留学生是否由中国人冒充并被刑事拘留一事,对方都回答说:“我们没有听说这回事。”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一直拒绝接受采访,直到5月27日,该台才推荐一位专门负责处理“罗刚事件”的赵主任接受采访。赵主任说,事件发生後,该台的工作人员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引蛇出洞”,并将其一举抓获,他们发现原来此人是一个冒充日本留学生的“中国人”。
然而,面对不厌其烦地“穷追猛打”这个“中国人”姓谁名谁,他是出於什麽动机,该台是如何“引蛇出洞”,具体是哪个公安部门负责在什麽时间、什麽地点抓获的,为什麽要把罗刚和郑义等人开除,为什麽不把真相公布於众而导致现在谣言四起等诸如此类关键性的细节问题,赵主任不但拒绝回答,反而“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
随後,网上出现有关“湖南大学站点有和此事相关”的帖子,帖子称“该新闻发布日期是3月28日”,内容是:“一季度,我校先後报送的《湖大校园中心成为交通要道交通状况堪忧》和《湖南大学妥善处理日本留学生利用电台节目攻击中国人民的情况反映》等两篇上报资讯被教育部领导批示。[湖南大学校园新闻]”。
既然有人称是在2月底就已经将“冒充日本人”的肇事者抓获,为什麽一个月後湖南大学还在向国家教育部上报的《情况反映》中称,制造“罗刚事件”的是日本留学生呢?因此将电话打到湖南大学外事办,得到的是一个不肯说出姓名的男子警觉的答覆:“不要相信网上的消息,湖大留学生与这件事无关,那是中国人冒充的,已经被抓到了。”
日前,对这个“已经被抓”的“梁少南”的身份,社会上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农民,一种是学生。而“梁少南”的籍贯则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湖南益阳人,有的说是常德人,也有的说是沅江人,还有的说是衡阳人。就连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道的内部人士的说法也不一样。
“他到底是不是日本人现在已经都不重要了。”罗刚则认为,重要的是那天晚上那一刻,他就是一个日本人,哪怕就是冒充的。作为主持人最起码的职业操守,他首先必须相信每一个打进热线电话的听众都是真诚的,示意的身份是真的,就像110警察接到报警一样,必须相信每一个报案的真实性。
作为抓捕肇事者的权威部门,长沙市公安局对“冒充和被抓”说法都给予了否定。但是,《中国新闻周刊》在报道中说,一个“知情者”在接受该刊记者唐建光、吴佩霜的采访时,用了确切时间和模糊地点作了描述,告诉他们是一个益阳农民冒充日本留学生“自投罗网”的故事,其作案的动机是为了“出名”和“恶作剧”。
为什麽会有人说这个日本留学生是中国人冒充的呢?6月6日下午,罗刚本人说,网上之所以有人发帖子称此人是中国人冒充,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欺骗民众,平息民愤。
他说,一旦宣称此人是中国人冒充,这个侮华事件就根本不存在了,人们就会转移视线而谴责自己的民族败类了。罗刚认为,对於保官的人来说,这样做是解决“罗刚事件”的最好办法。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