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拥有的杂志是《小朋友》,类似于看图说话的东西。里面的画都是很中国的东西,制作也很精心。每期《小朋友》都是我挚爱的宝贝,看好几遍仍是乐不疲看,看完以后必然是整整齐齐的存放起来,这是我的财富,令伙伴们馋涎欲滴的财富。去年看到外甥女的《小朋友》,发觉里面的画都是模仿,不是仿日就是仿美,中国特色的画风在这本书里荡然无存,看着外甥女抱着天线宝宝的玩偶的纯真模样,真不知是该为她高兴还是遗憾。
长大一些,看懂了《故事会》、《故事大王》、《童话大王》、《少年文艺》等等浅显易懂的杂志,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这类杂志的编辑可以称得上一个高潮,因为里面的很多故事或者文章现在让我再看还是不失水准的。现在我的家中,还存放了许多属于这段时期的这些杂志,闲暇无聊的时候,翻出来看看,意味犹存。现在的这类杂志,除了《儿童文艺》俺可能还会看上一两眼以外,再也没有任何一本能让俺有看的欲望了,一派假模假式做作的样子,编辑们全都自以为是地把现在的读者当作发育不良的人来看待。日本漫画,美国游戏都来了,谁还有时间去看这些骗幼稚小孩的玩意。
看《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之类的杂志是在90年代中前期,那时候,这些杂志,作者用心,编辑用心,读者也用心,每本杂志都有它的闪亮点,有许多现在事业小成的作家当时都是那些杂志的常客,那段岁月,电脑还没有那么普及,写作只是爬格子的事情,费神又费力。所以才会有心血凝聚在里面,自然好看。
《女友》好像是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本杂志,刚出版的时候,它用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文字立刻吸引了俺们女生的眼球,大家会几个人合买一本,按照既定的顺序焦急地等待,耐不住性子的,往往挤了过去,跟别人一起,先睹为快了。那时候的《女友》有些类似于现在的《花溪》什么的。总是能有一些真实的感情类的文字欺骗欺骗小女生的心。现在呢?俺是不买了,已经变得没有自己的特色了。
依然还买的杂志,一类是小说类的,一类是时装类的。记得有谁说过,《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们都不过是加长版的《故事会》,全当消遣用了。仔细想想,颇对。时装类的只买两本《都市丽人》和《上海服饰》,不过每期的这两本杂志,买回来第一件事儿也是先看里面的情感类文章,有时候还能有一两篇触动心灵的最深处,偶然的震撼一把。
男友常买《大众硬件》之类的电脑杂志。俺比较喜欢看里面的游戏类的小文章。实在没东西看的时候也看里面的技术类的文章,纯属认字,没有别的意思。
不过现在所有的杂志在俺家都被归为"厕所文字",再合适不过。
长大一些,看懂了《故事会》、《故事大王》、《童话大王》、《少年文艺》等等浅显易懂的杂志,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这类杂志的编辑可以称得上一个高潮,因为里面的很多故事或者文章现在让我再看还是不失水准的。现在我的家中,还存放了许多属于这段时期的这些杂志,闲暇无聊的时候,翻出来看看,意味犹存。现在的这类杂志,除了《儿童文艺》俺可能还会看上一两眼以外,再也没有任何一本能让俺有看的欲望了,一派假模假式做作的样子,编辑们全都自以为是地把现在的读者当作发育不良的人来看待。日本漫画,美国游戏都来了,谁还有时间去看这些骗幼稚小孩的玩意。
看《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之类的杂志是在90年代中前期,那时候,这些杂志,作者用心,编辑用心,读者也用心,每本杂志都有它的闪亮点,有许多现在事业小成的作家当时都是那些杂志的常客,那段岁月,电脑还没有那么普及,写作只是爬格子的事情,费神又费力。所以才会有心血凝聚在里面,自然好看。
《女友》好像是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本杂志,刚出版的时候,它用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文字立刻吸引了俺们女生的眼球,大家会几个人合买一本,按照既定的顺序焦急地等待,耐不住性子的,往往挤了过去,跟别人一起,先睹为快了。那时候的《女友》有些类似于现在的《花溪》什么的。总是能有一些真实的感情类的文字欺骗欺骗小女生的心。现在呢?俺是不买了,已经变得没有自己的特色了。
依然还买的杂志,一类是小说类的,一类是时装类的。记得有谁说过,《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们都不过是加长版的《故事会》,全当消遣用了。仔细想想,颇对。时装类的只买两本《都市丽人》和《上海服饰》,不过每期的这两本杂志,买回来第一件事儿也是先看里面的情感类文章,有时候还能有一两篇触动心灵的最深处,偶然的震撼一把。
男友常买《大众硬件》之类的电脑杂志。俺比较喜欢看里面的游戏类的小文章。实在没东西看的时候也看里面的技术类的文章,纯属认字,没有别的意思。
不过现在所有的杂志在俺家都被归为"厕所文字",再合适不过。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