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窑 记
尽管在北京住的是高楼大厦,但我还是十分怀念我家乡的窑洞。我的家乡在晋西,地处黄土高原。过去,家家户户基本都是住在窑洞里的。家乡的土话就简称文“窑”。就是现在,到了农村,农民的住房还是窑洞居多。我在家乡有四孔窑洞,这三幅照片就是我在去年夏天回去时拍照的。为了修建这四孔窑洞,我真是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啊!
自从1966年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以后,十几年间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经常租房、搬家,吃尽了苦头。所以,看着别人家一处一处地建新房,我们两口子也很想有个属于自己的“窝”,但就是没钱。怎么办?想来想去,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办法,通过自己的力气来实现这个梦想。
经过多次实地勘测,我把建房的地址选在了县城外古城墙底下的山坡上,因为那里的地势很不好,交通不便,没有人肯去那里居住,所以,在那里修建,审批手续很容易办,不用走后门请客送礼,很快就办成了。我一个穷教师,当时没有积蓄,根本没法在交通条件好的公路边或者城内平地起房。而这里的地形,既可以三面靠山修筑窑洞,又可以刨城砖,只要自己动手,是很省钱的,所以就只好到这样的地方来搞建设了。
决心已下,就付诸行动。从
为了修建这4孔窑洞,我们全家半年多舍不得吃一口白面,将每月供应的10来斤白面积攒起来,放在一个瓮里,留着到正式开工筑砖时给泥匠和帮忙的人们吃。我们山西人爱吃面条,当然那时是吃不上多少白面的,主要以吃豆面、高粱面条为主。吃面条是离不开细盐的。为了省吃俭用,老伴把熬咸菜的汤舍不得倒掉,用来顶咸盐调面条。为了实现有窑洞住的梦想,真是从牙齿上往下一点一点的节省每一分钱。
整个窑洞的修建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在1982年农历的8月份搬进了我的窑洞新居,从此,我这个穷教师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结束了游离不定、经常租房、搬家的苦日子。
实际上,即使住进了新窑洞,我的劳动也还没有停止。因为窑洞是在山坡上修建的,还没有院子。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利用地基上挖出来的石头,修筑石塄,才整理出了一个宽敞的院子,又种植了不少中药材和蔬菜作物。自己通过劳动得来的果实,吃起来分外感到香甜可口啊!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