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村”的留守者
昨天上午,我在电视机旁一直认真看完了温家宝总理的答记者问。总理在回答记者关于民生问题的提问时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话:“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困难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总理的这段话,真是亲切、动人,感人肺腑,谁都会对我们国家的伟大、社会制度的优越、领袖们对人民群众疾苦的关心,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温暖。尽管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人口众多”,多达十几亿,但是总理的心理还时刻装着所有的老百姓,记着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困难群体”。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让所有的人都过上好日子,时刻放在了总理的心上。
正如总理所说,在现在的农村,特别是偏偏山庄,的确是生活着这样的一部分“困难群体”。我在上篇《山村空巢》中发的那几幅图片,是农村的那些青壮年劳力举家进城或者移居他村以后,农村出现的“空巢”现象。那么在这些村里,现在“留守”的是些什么人,他们的生活情况如何呢?可以说,现在农村的“留守”人员中,的确存在着不少困难群众。因为他们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或者有着各种特殊原因,现在走不出大山外,将来也不可能走出去的人。请看几幅照片。
这个窑洞里原来居住着一位68岁的老人,他儿孙满堂,但都移民去了平川居住。儿孙们叫他跟着一起走,他死活不肯。他的老伴几年前死于癌症,撂下他一人留守家里,吃饭饥一顿饱一顿,最近也撒手人寰追随老伴去了!
瞧这一家子,老汉先天耳聋,他是没有那个本事走出去打工赚钱的,只好永远留守村里养活这几口子。听说要给他照相,赶紧穿上了亲戚们给的过年“新衣”,尽量露出他那特有的“笑容".
今天已经是腊月27了,这老两口就这样在土窑洞里的土炕上,老汉养伤(儿子移居到了平川大村居住,现年76岁、又患白内障的他自己去山上打柴烧 ,受伤了,据说脚后跟上的血管还被砸破,但也没钱住院,也没有找医生疗伤,就这样硬挺着,已经两个月了),老婆养病,准备就这样的过年了。除夕晚上家家围在彩电跟前看“春晚”节目,可他们的土窑洞里,从来还没有过个黑白电视机呢!
这位老哥是去村子底下山沟里挑水的,听说我能照相,他可能没有照过几回相,也凑过来“看热闹”,我就给老哥俩照了个合影。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去平川住了,现在家里只有他照顾疯疯癫癫的老伴度日。
以上这几幅照片是我回家乡过年时偶尔拍照的。我相信,这样的现象,在山区农村不是少数。当然,现在这些“留守者”们的温饱问题是解决了,除了普通的农家饭能吃饱肚子外,隔三岔五也能吃上几顿白面馒头和面条的,他们是很满足和高兴的。但是,他们的的确确还属于“困难群体”。国家对这部分人照顾不少,有党和政府的关怀,他们是能够安度晚年的。但是,当我看到、听到说,有的老板们去澳门豪赌,一输就是上百万、千万甚至成亿;有的人家过年在酒店吃年夜饭,一桌上万元;有的人,公费出国旅游,几天就几十万;还有一则消息说,光北京市,一年倒掉的高档饭菜值几千万人民币。我就想,要是能把这些富豪权贵们吃剩的这些饭菜不要倒了,分给这些可怜的“山里人”吃点时,也让他们开开眼界,知道“海参鱿鱼”是个啥东西,他们肯定会高兴地说:我这辈子没白来这个世上,我还吃过山珍海味呢!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