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还是写的好
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它历来是人们用毛笔书写而成的。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挑符。王安石“千门万户彤彤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且,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新春伊始,春节将临,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可以说,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春节源于我国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春联便伴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应运而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春联的书写和印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旧社会,因为文化人少,所以每到腊月,街上就出现了卖春联的文人。一般卖春联的人的过了“腊八”就开始筹备了。在大街上找个好地方,选定一家商号的门前不碍事的地方,和那家买卖打个招呼,用一张红纸写上“书春”、“泼墨”。“借纸用字”等字样,贴在那家商号的门柱上。再托个熟人和南纸店联系好,南纸店就可以把大红纸、毛笔和墨汁,先赊购给他,等他卖完了,收摊儿以后,再算账付钱。贴红纸标志的地方放上一张八仙桌,桌上铺上红毯子,把笔筒摆上,里边放几枝毛笔,放一个小炭炉,一个放写好了的对联的箱子和放钱的小盒子。炭炉上放一个墨砚,预备写对联的时候,把炭火燃着了温上墨水,因为在寒冬腊月,墨汁容易冻上。然后在墙上或者桌子的外侧,放写好的春联,用小线挂上几幅,用来做幌子,招引买主。要用小线绷紧了,以防止被风刮坏。过了
近年来,我发现,手工书写的春联逐年在减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春联也成为了一种商品进入了市场。去年过年时,我还是自己写春联的,甚至我们十几户人家共同居住的大楼门上,也是我写的春联。在小区几乎都是买的印刷的春联群里很显眼,得到了人们的普遍称赞和观赏。今年我又回家过年来了,本来计划再买上几张红纸自己写春联,谁知,孩子们都已经买好了所有的春联。我有些不理解地问他们为什么要买这么多春联时,他们都说,今年的春联基本不用掏钱买,而是商家在卖商品时无偿给你搭配几付春联,白送给你的,你不要也不行。还有的机关也给人们发了春联,所以,今年满县城看不到一付黑墨汁写的春联,就是到了农村,也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印刷品。对此,我感到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一件“好事”。有些春联的字体实在让人看着不舒服,楷不楷,宋不宋,实在是个“四不象”,还有错别字。如果就这样下去,这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实在是个伤害。如果春联只是印刷,再不人工书写了,那谁还去练习毛笔字呢?固然,人们学习毛笔字不光是为了写春联,但是春联不用毛笔书写了,无疑对毛笔字的发展与提高是一个很大的不利因素。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