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乡的“李有才”
现在五十多岁以上的人,可能都读过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而且至今我们都能背诵几句李有才的那“顺口溜”。今天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我们家乡的“李有才”——高有喜。
说来高有喜也可以算是个“历史人物”了,因为在1955年65岁的他就去世了。虽然过了半个世纪,但是在我们的家乡,无论是他们村周围,还是县城,至今还流传着他那脍炙人口的顺口溜。这位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我们家乡的李有才"的人,他虽然是个贫苦的农民,但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用他那生动诙谐的语言,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给人以风趣、乐观的享受。
说来高有喜也可以算是个“历史人物”了,因为在1955年65岁的他就去世了。虽然过了半个世纪,但是在我们的家乡,无论是他们村周围,还是县城,至今还流传着他那脍炙人口的顺口溜。这位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我们家乡的李有才"的人,他虽然是个贫苦的农民,但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用他那生动诙谐的语言,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给人以风趣、乐观的享受。
张嘴就是顺口溜
高有喜1890年出生于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十岁就开始学习木匠手艺。那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生活非常拮据。他自幼心灵手巧口才好,不仅木活手艺出众,他的口头创作顺口溜更是脍炙人口,流传很广。其特点是,不用以表演,不需响板伴奏,不需构思,不打腹稿,每有感触之时,言语应对之间,韵语连珠脱口而出,通俗明快,妙趣横生。比如:有一次村里唱戏,高有喜边看戏边说:“头戴纱帽腰挂刀,脚踏戏台比人高;前朝古代唱几句,不是馍馍便是糕。”逗得人们都围着他直笑而顾不上看戏。
一天早晨,高有喜到街上拾粪,结果什么也没拾到,路上碰见邻居高自锁,他说:“前街后街草市上,村南村北跑得忙。后店房碰上高自锁,猪狗牛粪都拾光。怨我起得迟来走得慢,到如今还是个空筐筐”。
村里有个人的儿子娶媳妇,高有喜触景生情,来了一段:“雇的响器独竿奏,大碗小碗不见肉。铁疙瘩黏糕咬不透,黑面馍馍尽圪皱。多亏男女都挺瘦,窄窑小炕硬拼凑。”
由于他张嘴就是顺口溜,他在暖泉镇,就像赵树理笔下的李有才在阎家山一样,是个受欢迎的人物。每当他没活干的时候,大家就围着他转。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热闹非凡。那时,农村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听他说顺口溜,就是大家蕞高兴、最痛快的事。
一天早晨,高有喜到街上拾粪,结果什么也没拾到,路上碰见邻居高自锁,他说:“前街后街草市上,村南村北跑得忙。后店房碰上高自锁,猪狗牛粪都拾光。怨我起得迟来走得慢,到如今还是个空筐筐”。
村里有个人的儿子娶媳妇,高有喜触景生情,来了一段:“雇的响器独竿奏,大碗小碗不见肉。铁疙瘩黏糕咬不透,黑面馍馍尽圪皱。多亏男女都挺瘦,窄窑小炕硬拼凑。”
由于他张嘴就是顺口溜,他在暖泉镇,就像赵树理笔下的李有才在阎家山一样,是个受欢迎的人物。每当他没活干的时候,大家就围着他转。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热闹非凡。那时,农村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听他说顺口溜,就是大家蕞高兴、最痛快的事。
坚信红军会胜利
1936年2月,红军一举摧毁了阎锡山苦心经营的黄河堡垒线,渡河东征,势如破竹,前锋进至晋祠、古交,直逼太原。特别是中阳县关上、大石头村两次战斗,歼敌两个团,俘敌团长郭登瀛(中阳县人)的胜利,对木工出身的、“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的高有喜教育很大,影响很深。那时,一些人对红军有看法,认为土里土气,缺枪少炮,不像个军队。可高有喜却另有见地,坚信不疑。他说:“不要看人不多来枪不齐,这个军队才真正了不起。虽说是浑身带土气,打起仗来无人敌。草草编鞋麻绳绳系,穿着它走了二万五千里。踏雪山,过草地,从江西一直打仗到陕西。就凭这大刀步枪笨武器,打败阎锡山还要把鬼子打草鸡。”
红军回师陕北后,又有人怀疑革命能不能胜利,高有喜满怀信心地说:
“草包虽然大肚里空,秤砣虽小压千斤。野草草山火烧不尽,到来年春风吹又生。榆钱钱落地轻又轻,天长日久长成林。蔓菁籽比米还要小三分,种到地里能长十来斤。小苗苗不怕春天旱,伏天有雨五谷丰”。
高有喜不仅这样说,而且用实际行动支援红军。他有七个儿子,他给年龄较大的前四个依次起名为大闹、二闹、三闹、四闹,后三个年龄较小的则叫五子、六子、七子。为什么前四个的名字都取一个“闹”字?是不是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跟着红军闹革命、闹翻身?他没对人说对。不过,抗战初期,他送二闹、三闹参加了游击15支队(后整编为青年抗敌决死队),而且兄弟二人作战勇敢,都负过伤,分别为三等和一等残废军人,就不言而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红军回师陕北后,又有人怀疑革命能不能胜利,高有喜满怀信心地说:
“草包虽然大肚里空,秤砣虽小压千斤。野草草山火烧不尽,到来年春风吹又生。榆钱钱落地轻又轻,天长日久长成林。蔓菁籽比米还要小三分,种到地里能长十来斤。小苗苗不怕春天旱,伏天有雨五谷丰”。
高有喜不仅这样说,而且用实际行动支援红军。他有七个儿子,他给年龄较大的前四个依次起名为大闹、二闹、三闹、四闹,后三个年龄较小的则叫五子、六子、七子。为什么前四个的名字都取一个“闹”字?是不是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跟着红军闹革命、闹翻身?他没对人说对。不过,抗战初期,他送二闹、三闹参加了游击15支队(后整编为青年抗敌决死队),而且兄弟二人作战勇敢,都负过伤,分别为三等和一等残废军人,就不言而喻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智勇双全斗敌顽
正因为对革命事业坚信不疑,所以,高有喜勇于同敌人斗争,敢于无情地揭露敌人。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阎锡山中阳县政府独霸了暖泉镇一带。县政府的那些贪官污吏,不管人民死活,只顾征粮逼款,征粮还尽要细粮,不要粗粮。高有喜气愤地说:“脚踏地皮手搬耧,眼观籽眼定稀稠;不是庄户人来打下,看看他能吃上个球!”
1943年,阎锡山实行“兵农合一”暴政,农民们饥寒交迫,无以为生。高有喜用顺口溜描绘了农民吞糠咽菜之苦,讽刺当时的政治制度:“清水水稀饭照月亮,一家家锅里尽是糠。山珍野味顿顿有,灰调盘子沙蓬汤。吃到肚里哗哗响,一天几回上茅房”(注:“灰调”、“沙蓬”都是当地能充饥的一种野草)。
1946年春季,驻扎在暖泉镇的阎军被解放军打得一败涂地,到处修碉堡,筑工事,妄图负隅顽抗,作垂死挣扎。高有喜这样描述阎军的丑态:
“前后修了城门,当街扎了老营。墙墙站了圪针,巷巷不能走人。庙宇房子拆了几处,沟子垴畔修起碉堡。转周圆挖了格壕壕,出出进进像老鼠”。
高有喜在同敌人斗争中学会斗争,既敢于同敌人斗争,又善于同敌人斗争。一天暖泉镇驻下阎军的一个团部,这些家伙任意抓丁拉夫,搜捕我军家属。有两个儿子参加青年抗敌决死队的高有喜,无疑是搜捕的重点对象。怎么办?高有喜急中生智,胳肢窝挟了个大碗,从他住的沟子里出来,向街上扬长而去。路上被阎军一个小头目捉住,叫他带路,他把大碗往那小头目面前一伸,说:“ 团长叫我打醋,你又叫我带路。你说我是打醋,还是给你带路?”那小头目一听,慌忙说:“打醋!打醋!”还催他:“快点!快点!”高有喜心里一阵好笑:你不催“快点”,我也不会慢了。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两步并作一步行,穿街过河,很快钻进了山沟。
1943年,阎锡山实行“兵农合一”暴政,农民们饥寒交迫,无以为生。高有喜用顺口溜描绘了农民吞糠咽菜之苦,讽刺当时的政治制度:“清水水稀饭照月亮,一家家锅里尽是糠。山珍野味顿顿有,灰调盘子沙蓬汤。吃到肚里哗哗响,一天几回上茅房”(注:“灰调”、“沙蓬”都是当地能充饥的一种野草)。
1946年春季,驻扎在暖泉镇的阎军被解放军打得一败涂地,到处修碉堡,筑工事,妄图负隅顽抗,作垂死挣扎。高有喜这样描述阎军的丑态:
“前后修了城门,当街扎了老营。墙墙站了圪针,巷巷不能走人。庙宇房子拆了几处,沟子垴畔修起碉堡。转周圆挖了格壕壕,出出进进像老鼠”。
高有喜在同敌人斗争中学会斗争,既敢于同敌人斗争,又善于同敌人斗争。一天暖泉镇驻下阎军的一个团部,这些家伙任意抓丁拉夫,搜捕我军家属。有两个儿子参加青年抗敌决死队的高有喜,无疑是搜捕的重点对象。怎么办?高有喜急中生智,胳肢窝挟了个大碗,从他住的沟子里出来,向街上扬长而去。路上被阎军一个小头目捉住,叫他带路,他把大碗往那小头目面前一伸,说:“ 团长叫我打醋,你又叫我带路。你说我是打醋,还是给你带路?”那小头目一听,慌忙说:“打醋!打醋!”还催他:“快点!快点!”高有喜心里一阵好笑:你不催“快点”,我也不会慢了。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两步并作一步行,穿街过河,很快钻进了山沟。
略施小计治财主
高有喜在几十年的木工生涯中,给穷苦人家干活,吃粗茶淡饭心甘情愿:给财主老爷干活,如遇冷落,他就想法惩治。一次,他给一个财主家干活,事先说好是让他做木活,但后来又叫他当泥工。下午吃饭时,财主家里的人吃的是白面,给他端出来的却是高梁面,而且面少莱多、汤多。高有喜生气地说:“割门窗,垒窗台,红面片子端出来。一半熬杂一半汤,熬杂要比面还多(方言读音dang)”。饭后,又叫他掏火炕。他便在通烟的关键处堵了块半砖头。第二天上午财主家生火做饭时,火不着,只冒烟,急得财主老婆转圈圈,一阵爬到炕上引火,一阵下到灶台捅火,但都无济于事,只好二次请高有喜掏炕。高有喜来后,看了看他们的那副狼狈相,便说:“一扑上来一扑下,蒸的煮的全生下。不能吃,不能喝。给老爷你都省下”。财主理亏,不便争辩,便说“少说淡话,快弄,快弄,弄好了我招待你。”高有喜把炕板揭起,拿掉那块半砖头,火就呼呼地着起来了。财主问他:“你说吧,你吃甚呀?”他说:“红面吃里肚子疼,豆面吃上圪挠人,莜面荞面能将就,白面至少得一斤”。气得财主老爷直吹胡子。
贫穷日子乐观过
高有喜是村里出了名的穷人,论吃,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说穿,老少都是破衣烂衫瞎遮盖:至于铺铺盖盖,那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甚至连吃饭用的碗也是轮流伙用,筷子则是高梁秆替代。但他心里装着革命,所以穷而不愁,几乎一无所有可又风趣、乐观。
他只有四亩山坡薄地,还要种产量较高的玉茭、高梁,没有多余的地种山药蛋,他家吃的都是孩子们在地里拾的人家不要的又小又绿吃起来又麻又辣的山药蛋。一天饭后,有人问他吃了什么饭,他说:“小米熬稀饭,煮的山药蛋,挟是挟不起,喝是喝不里,使劲才咬烂,辣得没法办”。
解放前,暖泉镇的人家都是自己纺线织布,用以缝衣做被。高有喜没钱买棉花,穿戴自然困难。他这样形容他一家老小的穿戴:“ 裤子烂得难遮体,硬梆梆山鞋嘴朝起,筒筒袜子没有底,红布袢袢露背皮。上边没领子,下面没襟子,两面没袖子,中间没扣子”。
一天,因为揭开锅没米下,老婆和他吵起架。赶来劝说的邻居们问他们为甚吵架,高有喜说:我要卖根火柱,她就把我堵住。我要卖个碗,她就把我嗤。他老婆趁人不防,跑上窑顶,要跳垴畔寻死。高有喜说:“六子妈你不要跳,听我把话往明挑”。接着,他就说开了他家的“好光景”:“ 一躺睡来一仰起,常年不吃生虫米。洗锅不用挽袖子,奶孩子不用解扣子。象牙筷子转流碗,转不过来咱俩伙。七个儿子凑一桌,你端盘来我陪戚(当地土语读qia )。针线营生你不会,做饭全靠咱姊妹。说我丑来你不俊,说我穷是你的命。这好日子金不换,怎能寻死跳垴畔”?高有喜转而对邻居们说:“亲戚朋友别着急,她怎跳来我怎接”。经左邻右舍好言相劝,把他老婆拉回院子后,高有喜迎上去说:“看你身上这股土,如同地里受重苦”。他边说边笑,忙给老婆怕打尘土,逗得老婆和邻居们都笑了。
1946年7月暖泉镇解放。1947年实行土改时,工作团的同志挨门逐户了解情况,发动群众,议定成份。工作团的同志问高有喜有多少房产,他说:“四合头宅子短三面,月亮点灯风扫院”。工作团的同志问他有多少地,他说:“小梁子上有四亩狼不吃的地,父子几个耍手艺”。工作团的同志问他有些什么家具,他说:“大家具有个水瓮,小家具有个尿盆”。工作团的同志问他有些什么牲畜,他说:“牲畜来有只鸡,家业是他妈的屁”。工作团的同志问他家庭成员的职业和为甚穷成这个样子时,他说:“二闹三闹决死兵,四闹手巧当木工,五子眼瞎路不通,六子七子给了人家,就数大闹生得俊,三十七上见阎君。地主剥削是祸根,富的富来穷的穷”。
经过土改,高有喜家分到30多亩地、2孔窑洞、一勾子牛(一头牛的三分之一)。三闹因伤致残,退伍回村,当了农会主席。高有喜和千千万万贫苦农民一样,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拔了穷根,栽上富根,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只有四亩山坡薄地,还要种产量较高的玉茭、高梁,没有多余的地种山药蛋,他家吃的都是孩子们在地里拾的人家不要的又小又绿吃起来又麻又辣的山药蛋。一天饭后,有人问他吃了什么饭,他说:“小米熬稀饭,煮的山药蛋,挟是挟不起,喝是喝不里,使劲才咬烂,辣得没法办”。
解放前,暖泉镇的人家都是自己纺线织布,用以缝衣做被。高有喜没钱买棉花,穿戴自然困难。他这样形容他一家老小的穿戴:“ 裤子烂得难遮体,硬梆梆山鞋嘴朝起,筒筒袜子没有底,红布袢袢露背皮。上边没领子,下面没襟子,两面没袖子,中间没扣子”。
一天,因为揭开锅没米下,老婆和他吵起架。赶来劝说的邻居们问他们为甚吵架,高有喜说:我要卖根火柱,她就把我堵住。我要卖个碗,她就把我嗤。他老婆趁人不防,跑上窑顶,要跳垴畔寻死。高有喜说:“六子妈你不要跳,听我把话往明挑”。接着,他就说开了他家的“好光景”:“ 一躺睡来一仰起,常年不吃生虫米。洗锅不用挽袖子,奶孩子不用解扣子。象牙筷子转流碗,转不过来咱俩伙。七个儿子凑一桌,你端盘来我陪戚(当地土语读qia )。针线营生你不会,做饭全靠咱姊妹。说我丑来你不俊,说我穷是你的命。这好日子金不换,怎能寻死跳垴畔”?高有喜转而对邻居们说:“亲戚朋友别着急,她怎跳来我怎接”。经左邻右舍好言相劝,把他老婆拉回院子后,高有喜迎上去说:“看你身上这股土,如同地里受重苦”。他边说边笑,忙给老婆怕打尘土,逗得老婆和邻居们都笑了。
1946年7月暖泉镇解放。1947年实行土改时,工作团的同志挨门逐户了解情况,发动群众,议定成份。工作团的同志问高有喜有多少房产,他说:“四合头宅子短三面,月亮点灯风扫院”。工作团的同志问他有多少地,他说:“小梁子上有四亩狼不吃的地,父子几个耍手艺”。工作团的同志问他有些什么家具,他说:“大家具有个水瓮,小家具有个尿盆”。工作团的同志问他有些什么牲畜,他说:“牲畜来有只鸡,家业是他妈的屁”。工作团的同志问他家庭成员的职业和为甚穷成这个样子时,他说:“二闹三闹决死兵,四闹手巧当木工,五子眼瞎路不通,六子七子给了人家,就数大闹生得俊,三十七上见阎君。地主剥削是祸根,富的富来穷的穷”。
经过土改,高有喜家分到30多亩地、2孔窑洞、一勾子牛(一头牛的三分之一)。三闹因伤致残,退伍回村,当了农会主席。高有喜和千千万万贫苦农民一样,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拔了穷根,栽上富根,日子越过越红火。
热情讴歌新社会
全国解放后,二闹所在的部队驻在石家庄。1952年,高有喜带上两儿子,坐汽车、乘火车,高高兴兴地赶往石家庄。父子、兄弟多年不见,这次一见面,激动得只流泪说不出话来。二闹领上父亲和弟弟参观了石家庄的市容,还到北京游览了名胜。高有喜回来后,村里的人围着他问这问那。有人问石家庄怎么样,他说:“名叫石家庄,是市不是庄。马路真宽敞,高楼商店多(方言读dang)”。还有人叫他说说看了北京的想法他说:“进北京,如到家,商店一家挨一家。金銮宝殿随意进,咱们做主当了家”。人们听了,个个兴高采烈,眉开眼笑。
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革命果实,保卫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1951年,高有喜动员已给了他弟弟的六子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可惜高有喜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人间。如果他能多活10年、20年……不知有多少歌颂盛世的顺口溜会流传下来!(本文根据樊宝珠老先生整理的材料改编)
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革命果实,保卫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1951年,高有喜动员已给了他弟弟的六子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可惜高有喜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人间。如果他能多活10年、20年……不知有多少歌颂盛世的顺口溜会流传下来!(本文根据樊宝珠老先生整理的材料改编)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