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经济活动中需要有一个最初投入的资金。没有它生产、经营的“机器”就不能启动,所以也叫启动资金,如今被时髦地称之为“第一桶金”。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公式:0×n=0(n>0)。这个公式说明如果没有启动资金的投入,无论n有多大,其结果都是零。
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也说明了这个问题。G经过生产或经营变成了G′。G′的值大于G的值。
以往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总结、分析革命经验都是从政治学或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今天我想从纯经济角度,从经济运行规律来分析革命的初始投放。
首先革命需要有人,先知先觉者是发起人,他们要掀起一场足以推翻已有政权的革命,就必须招集足够的人来加盟革命的队伍。因为是从纯经济角度分析问题,所以我们不把“人”作为经济投入。那么招集什么人呢?是那些以最小的宣传成本就可以劝其加入的人,也就是与当权者有矛盾冲突的人。具体确认这些人是革命领袖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这又属于政治问题,本文不谈。毛泽东是此中行家里手,他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有权威的论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当时中国因经济落后,故现代工业无产阶级人数不多,只有200万左右。中国是农业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而他们只占有全国财富的不足30%,此外还有政治、人权等等的极度不平等,当然是最佳革命依靠对象。顺便说一下,虽然共产党的纲领写明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队伍,其实那是为了和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接轨,从而得到其支持和指导,免受篡改马克思主义之嫌,而且当时还有俄国十月革命依靠工人夺取政权的先例。所以没有写明共产党是农民的组织,但这绝不影响革命的主体是农民,也绝不影响当时党员的多数是农民。
只靠纯粹的口头宣传,就像传教士那样一个一个去说教,以此来扩大革命队伍行吗?显然是不行的,人家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可以豁出命来跟你干革命。那就要投其所好。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那就许农民以土地。可是最初那几个革命先躯手里并没有土地,拿什么送给农民。土地在哪里,在地主手里,怎么办?买,没钱,只有抢。抢,人家能老老实实地让你抢吗,那就拿着枪,用枪指着他的头,逼迫他乖乖地把土地交出来,还有那些象牙床、绸缎被、还有房屋、家俱、牛马、农具。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做了很好的记录。
所以说中国的革命就是土地革命。红军时期,军队打到哪里,土地革命就进行到哪里;抗日战争时期,进行折衷方式的减租减息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给冲锋陷阵的士兵们的承诺是“耕者有其田”。
那么土地就是发动革命的启动资金,就是革命的初始投入吗?也不是,刚才谈到,土地要靠枪来抢,枪才是最初的投入,枪是革命的“第一桶金”,这个经济学结论用毛泽东的话说叫“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