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进西藏之气候篇

      专注-精华 2006-8-11 22:0
[size=4] 理论上说,骑藏最好的时间是每年的5、6月份。主要是因为雨水少。实际上骑车人多在7、8月份才有假期。免不了一番淋漓之苦。 1、风: 朋友们一致认为上坡不可怕、顶风最要命。因为上坡就像存款,有借有还。上再多的坡总有下坡爽的时候。顶风就麻烦了,就像丢钱,丢多少,少多少。想起来就不爽。在柴达木盆地有时会遇到很大的顶风,就像罚款,极度郁闷。顺风嘛,就像彩票中奖。实在是斯乌昂-爽。 2、雨: 大家都知道感冒会出人命的。那就最好不要被雨淋到。也看运气,一个同伙,一路感冒发烧拉肚子。也没有死亚。雨是免不了滴,多少的问题。这一路上有各种各样的雨。在西宁到格尔木路段的雨比较多。在橡皮山有朦朦细雨。如烟似雾,不知不觉间全身尽湿。在戈壁滩有二愣子雨,本来蓝天白云,艳阳高照,忽然头顶一团灰云里落下巨大的雨滴,恶狠狠砸在头顶,吓人一跳,落个三五点,又没了。在大柴旦有瓢泼大雨,下的地动山摇,惊心动魄。也是嘎崩一声就能停住,然后立即出太阳。高原空气清澈,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有云的地方下面飘着斜斜的雾气一样的东西,也是雨。云随风走,雨随云动。运气好的时候。雨云总在路前面几公里的地方慢跑,一路上就总是好心情。或者总在后面几公里的地方跟着跑,那就不免紧张兮兮的一路紧赶。最惨是人总在雨中云下,人走雨走,人停雨也就赖在头顶下个没完。只好一路狂奔。通常,如果看到天上的云如果像是很大的一片薄薄的羽毛的样子的话。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雷雨。如果看到"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而且每一朵白云都圆滚滚的话。一有风,就会聚成大片的乌云,就有雨。雨中骑车最难受的就是鞋子进水。双脚冰凉,极易感冒。其次是裤裆进水,严重影响骑车的蹬踏动作,而且,样子就像......很没面子啊。 3、雷: 路上遇到很多次打雷。心中诚惶诚恐,无比敬畏。其实被雷击中的概率很小。不过一旦发生,惨不忍睹。而且从传统观念上说,通常是暗地里做坏事的人会被雷劈。所以一旦被雷打到,全家人都会脸上无光。如果实在想作些什么的的话,那就是拼命骑车,真心祈祷。或者象我一样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躲在路面下的涵洞里。尽管我知道:被洪水冲走的概率远远大于雷劈。我不知道这样做是愚蠢还是胡涂,也许是大脑缺氧。还好我还没有听说有那个骑藏的弟兄被雷劈到了。
 4、雪: 夏天毕竟是夏天,遇到雪的机会毕竟不多。大部分时候都是远远地看到雪山上的雪。我们只在小唐古拉山口零距离的模到了雪。不过听说在我们经过唐古拉山口的第二天 ,那里下了一尺厚的雪。(未经证实)
 5、雾: 西部干旱,很少遇到雾,但我两次经过橡皮山都遇到大雾。不知是当地气候如此还是巧合。 6、洪水: 本来以为这是南方的特产,不料在青海遇到了,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眼前,景色壮观。本以为洪水是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涨起来。看到的却不是。当时是晴天(前面几天一直下雨)。我们出德令哈,即将到达怀投塔拉的时候,那洪水呼啸而来,从干透的戈壁河床轰然掠过。在我前方几十米远的地方如一面墙扫过公路。水头高一米以上。如果正好骑车在那里,肯定会冲走。水头虽大,续流一般。水位迅速降低,路面水流很快就会低于中轴。我因为没有经验,经过的时候想快速通过。结果前轮甩泥,污染链条及变速器。很糟。
 7、冰雹: 路上多次遇到冰雹,好在持续时间都不长。打的头盔乒乓作响,耳朵旁边被打到一次,比较疼。 8、冻雨: 这个可能在什么地方都不常见,我们在昆仑山口遇到了。不大,只是象征性的下了一点点。 9、沙尘: 青藏公路很长,地质结构也不稳定,在加上修铁路。所以这条路恐怕永远不会修完。修了再坏,坏了再修。所以总会有尘土飞扬的路段。而且是极细的粉尘。粘在链条上、行李上、脸上、车把上、镜头上、肺泡上。尘土遇到雨水就变成泥巴。那个变态的地方的变态尘土遇到变态雨水生成了千奇百怪的变态泥巴。有时粘的变态,蹬不动车。有时滑的变态,车轮空转。早晨天冷一冻,那就很硬,还锋利的变态,能扎破轮胎。10、日晒: 最厉害的放到最后。我第一次见到太阳能够把皮肤晒出水泡,真真切切。一个同伙的耳朵中招,完全就像是开水烫伤的那种水泡。竟然只是晒了一天!一般人都会注意到防晒。可是一般都会忽略鼻尖、手背、大腿、耳朵、脖子。我第一次见到太阳灶的实际应用。一壶凉水在两片反光镜的照耀下很快沸腾。太阳灶是江苏生产的,我在江苏却从没见到这过。 [/size]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