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生活小记

      个人随笔 2006-8-16 21:40

DH家过了三两天乡村生活。^_^

DH带我刚进村,一路走去逢人招呼不断,这是个大家族。在市区里是无法感受到的。哪户才是她家,只见她带我往一小巷里拐。到了。我一脑门儿都在幻想她父母的样子。

“妈,有客人来。”

我跟着她,也把鞋脱了,跨进门,目光随她脑袋往右看去,只见一妇女,年龄身段与我妈一般,正蹲那儿洗碗。

“阿姨。”

阿姨抬头“恩”了一下,接着埋着头洗刷碗筷。

在此之前,早已听DH说她妈妈向来不爱说话。无论对谁。

 

这屋子很简陋,看似我老家。一厅三屋,厅的地儿就是那粗粗灰灰的,脚着上去像踏上沙纸。屋里铺着简单的地板。三屋门儿并排,中间那屋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客厅,屋门正对着他们家大门,所以刚进门就可以直接瞧到那屋里。里边没什么电器,就一彩电。DH带我进去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开了电视。

 

这时,门外一阵单车刹车声随后听到单车脚被打上,我头往后一扭,只见整一高高瘦瘦黑黑的男子。是她爸爸。

我连忙站起来,“叔叔。”

“哎。”

接着我听不清他说了什么,那地儿的音很重。只知道他那黝黑且爬满皱纹的脸上有着淡淡的迎客的微笑,边把着在外边那件泛黄的衬衫脱去甩挂在墙上,露出一蓝背心。

“吃饭了。”

DH舀了四碗粥,稀粥和着些许干饭。她爸叫DH为我添多点米饭,并递给我一双筷子,“快坐下先吃。”

“好。”我往那厅的左边望去,“阿姨您也吃饭了。”

她妈妈还在灶前炒着什么,应着:“你们先吃。”不会儿,端上一盘像是炸得有点黑的肉,笑着说“这好吃,北京烤鸭。”这时我才发现,DH很像她妈妈,脸都圆得像苹果。

就这样,我在他们家吃了头一顿饭。我发现,她父母都不大爱说话。整一过程,她爸爸妈妈就说了几次“多吃点。”然后就是碗碰汤匙,筷碰盘子的声音。

 

当晚DH就骑着单车载着我去小逛了那村附近的路。从村出来,就有好一段大路,整一公路灯光感觉就是不超过四十瓦。我坐在她身后,览览周边,扯扯闲话,偶尔摆摆着着拖鞋的双脚。这时久久一见的小车从我们身边擦过去…

我这才回过神来,“大姐!你居然跑到汽车道上来了?”

她却慢悠悠说:“你看这里哪辆单车不是在汽车道上行驶…”

我很激动,“那是别人的事,我们还不想玩命,这是交通规则!快快快,到单车道去。”

不过实在,那路确实几乎是单车的天地,汽车少之又少。

“你不懂得什么叫入乡随俗啊?”

-_-!啥理都有。

渐渐地,我也不当回事儿了。继续闲谈谈东扯扯,闲扯之余还是不忘多瞧瞧四周有无车辆奔来。

 

他们家搭了阁楼,阁楼上太闷太热,她说平时晚上她就在那厅睡。当晚,她多拿了一竹席,两席往地上一铺,躺下去,感觉这床实在是宽。就这样,两个女孩儿说着悄悄话…后来静了,可能她睡着了,只有天花板上风扇的呼呼声。我躺着对看墙上那个小窗,月光就从那儿撒进来,铺在黑暗里的某一角落。真正体会到,文学里形容月光是银色的,是多么贴切。很亮。偶尔会听到他们家门外有走路声、摩托单车穿过那巷里的声音、猫狗的叫声…还有一阵阵砰砰磅磅的不知道什么声。想必她也是被这声音吵醒,起身猫手猫脚地走到门前静静听个究竟,并把门锁拉上。黑暗里又见她身影寻声往某处走去,砰地一下,回来了,靠我耳边唏唏嘘嘘说:“是我们家那只鳖在桶里挣扎,买了几天了还没吃。”然后躺下继续安心睡。安静了,那鳖可能也累了。而我迷迷糊糊之余,似乎总听到爪子扯席的声响,难道又是我最恐惧的蟑螂或是…那只鳖爬出来了…突然弹起身拿手机往周围一照,没东西,只有茶几上一张纸被风扇吹得摇摇摆摆…捏了把冷汗。这一反应也把她吵醒了。她这一觉睡得可真坎坷。:P

 

很快,感觉好像天亮了,迷糊睁开眼睛,原来是她妈妈起床从楼阁下来开了灯,看了下手机,不到五点。她妈妈是要上山打笋去了。

 

他们家种笋,她父母每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去打笋,所以他们家每顿主菜就是笋。碰上我也是个喜欢吃笋的。那笋很嫩很鲜。第二天早上,DH骑着单车带我去看他们的林子,看她父母打笋。到了山脚,开始那路真是泥泞不堪,只好双双下了单车靠脚走。那儿有股味,极像往常我路过农村闻到的那味儿,那是牛粪羊粪的味儿,还有鸡鸭的…可那里没有鸡鸭牛羊,纳闷。她说,那是笋烂掉的味儿。果真,泥地上都是些烂笋。“笋烂掉的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味儿。”什么都有个过程。呵呵。后来到了林子里,那林中小路才叫小路,只够一人挤的份。三弯四弯,我们找到了他们家那块笋地,那有间小屋。DH把单车放好,我看到了那屋外堆了很多笋,显然是她父母刚打的。延屋外那小路远远望去,就看到她妈妈矮矮胖胖的身段,头戴着宽边草帽挑着两担子笋走来,我们跑过去,她妈妈望见我们,帽子下边那圆圆的脸笑着,露出两颗亮得发光的金牙。后面跟着她爸爸,手拿着一铲子,他脚上沾满了泥巴,看到我们,一笑,脸上皮肤皱成一条一条,汗水在那里起伏着流下来,阳光下的白发更发银光。DH对我说,“走,看我爸打笋去。”我们钻进一浓密的竹林里,整一排竹林下都钻出好多笋。她爸爸非常熟练地拿着铲子挖翻开每一拨笋下的土,往原来藏在土里的那段铲了几下,那笋就折了。呵呵,原来笋就是这样打出来的……

 

当天收到老同学的短信,我简单地跟他提到打笋的事情。那头发来“采笋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呵呵,我觉得是“采笋竹林下,悠然见阳光。”应该更适合我当天的感官感受。

 

DH经常载我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阳光太猛,于是我负责撑伞。单车散漫地驶在田间小道上,偶尔一辆卡车从身边过,车轮滚滚,把那些小道弄得尘土飞扬。眼前绿田都蒙上一层。我们再怎么扯谈,那瞬间都闭口。每次回到家都是一身灰尘,她父母也常坐在门槛上等着我们回来吃饭。前天晚上回去晚了,大概六七点,天已经黑了。DH载着我刚从巷口出现,只见她爸爸已经坐在那儿,感觉有点生气,因为他大声呼着,我听不清说什么,但一定是在说我们不该回这么晚。

“你们不知天黑了吗?” 她妈妈没好脸色地说。

我跟DH十分沉默,十足做错事的孩子。当时心里想:比我父母还严格。桌上早已上好菜盛好粥摆好碗筷。吃饭了,说话声依然远远少于碗筷碰撞的声音,只是这次她父母多了几句:以后得早点回来。

 

可怜天下父母都是一条心。

 

要回家了。她父母想留我多住几天,但我得回家了。DH说,她妈妈一定会送我两条笋还有果条。果真,她妈妈那天早上专门去买了果条,他们那地儿的果条好吃。跟他们告了别,上了车。

 

车上远远看见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天气热,一路上总担心果条闷变质了。我向来珍视这些用心的礼物,非常珍视。慢慢地,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