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Lennon(约翰 列侬)

      英伦风暴 2006-6-6 10:21


图片如下:
英国著名摇滚乐队甲壳虫(The Beatles)成员,是至今极少数登上流行乐坛顶峰的人物之一。来自一个破碎的家庭,由姨妈抚养长大。约翰从小着迷于流行音乐,早年就读于利物浦艺术学院。18岁时,母亲死于车祸,这一切在约翰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人们称他为摇滚战士——为爱与和平的梦想,为平等自由的世界,为心中完美的梦想而战的战士。而他其实更像一个孩子,一个有梦的孩子。这个孩子为了自己的梦从不绝望、从不疲倦……

John Lennon所发掘的东西比任何一位流行歌手都多,包括猫王(Elvis Presley)在内。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乐队中的一员,他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经历过乐队解散的痛苦后,他变得更富有心智也变得愤事疾俗了。他和他的妻子Yoko Ono,试图通过non-musical的手段来拯救世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显得太离谱了。尤其是Yoko Ono象一件牺牲品一样的成了许多人攻击和辱骂的对象。他们的"床上和平"以及对政治激进分子天真而轻率的迎合,都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追求和平,但很遗憾的是没有一件是成功的。但Lennon的成功又在哪呢?那就是在人们的脑子里深深地刻上了一个追求世界和平的概念。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那些反对战争的国家的领导人在不知不觉中就用到了Lennon的那句\'Give peace a chance\'的歌词。当Plastic Ono Band成员在La Reine大楼录制这首歌的时候,他们肯定没想到这首歌会有这么重要的意义,但自从它在1969年发行了之后,就成为了一首颇具精神意境的歌曲。

1968年,约翰和妻子辛西娅的婚姻破裂,随后遇见了纽约实验派艺术家 - 大野洋子。1969年他们在直布罗陀结婚。约翰·列侬的生命在完成了与大野洋子(Yoko Ono)的结合后,才进入了真正艺术家淡漠率性的创作世界和对人文化历程的真性回归。甲壳虫时期的约翰·列侬是\"意外造神运动\"的辉煌胜者,幸运的眷顾使甲壳虫成为摇滚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演唱组合和最具才华的艺术家。他们改变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人,把自己的音乐铸进了那代年轻人的生命回忆,把历史熔于了音乐。这种辉煌是艺术成就的终极认可吗?我怀疑,约翰·列侬更不这样以为。这位\"不安分\"的甲壳虫领袖在他艺术生涯的后半程里,以世俗的贬誉和不理解的惋惜,开始了音乐生命的重生。

大野洋子、一个此后与约翰·列侬朝夕为伴的女子,在此也不能不着以笔墨。1933年2月18日生于东京一传统日本家庭,14岁时全家迁居纽约。60年代初,她在文学、哲学和电影创作等方面就已才华横溢,是当时纽约前卫艺术舞台上的风云人物。70年出版了著名诗集《葡萄柚》(Grapefruit),同年执导电影《羽化登仙》(Apotheosis)和《飞翔》(Fly),作为先锋派电影的代表作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参赛。她擅长于制造艺术事件,扰乱人们的习惯性思维,对现有的世界观提出质疑。1969年3月20日,他们结婚后,开始了行为艺术的尝试和个人音乐的探索。他们飞到维也纳,在那里发明了一种新奇的沟通方式-在一只大口袋里召开记者招待会,约翰称之为\"无偏见的全面沟通\";他们周游世界,以\"卧床请愿\"的方式争取世界和平;他们拍摄手拉手的背裸插页放入新唱片的文案之中;约翰的画展怪诞离奇到警方出面干涉;他还会为\"黑豹党\"(美国60-70年代的激进黑人组织,主张暴力争取种族平等)剪发募捐……这些行为令人不解而且惊慌,他们看着一个弱小却太有主见的黄种女子把自己的摇滚皇帝带出了故有的\"家园\",不能接受而且诚惶诚恐。抨击和指责接踵而来,约翰·列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刊的社会版,而不是原有的音乐专栏。然而全新生活的开始让约翰退离了鲜花和掌声围绕的偶像位置,他在音乐、绘画、诗歌的艺术天地里历炼自己的心灵。世俗的阴影赋予了他厚重的悲剧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1969年他与洋子组建了\"塑料洋子乐队\"(Plastic Ono Band),成员有Eric Clapton、Alan White等,推出了\"给和平一次机会\"、\"寒冷的土耳其\"等传世佳作。
70年代,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在纽约格林威治村安家,继续音乐和艺术创作。他的歌曲不再任意掀动排行榜的更替,却深深地发自内心,它们再现了摇滚乐中最具内敛和历史震撼力的东西。乐队专辑《John Lennon - Plastic Ono Band》和个人专辑《Imagine》(想象)、《Mind Games》(思想游戏)、《Walls and Bridges》(墙和桥)、《Shaved Fish》(被屠之鱼)、《Rock\'N\'Roll》(摇滚乐)、《Double Fantasy》(双重幻想)相继推出。他在音乐里第一次如此自由和真挚地歌唱自己的童年、失去的母亲,歌唱成为可笑的塑料偶像,歌唱被贪婪和偏见所控制的世界。最为不朽的作品当然是1971年10月推出的《想象》专辑的同名歌曲,约翰·列侬以智者般悲天悯人的气质和音乐中朴质感伤的情怀,演练着双重世界里的忧伤与绝望。1980年12月8日晚,约翰在为洋子的歌曲\"如履薄冰\"配完吉它曲的回家路中,被一名疯狂的持枪者枪杀于自己曼哈顿公寓的门口。他的死震惊世界,葬礼是自肯尼迪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他的去世也代表了一个摇滚时代的结束。
约翰·列侬的一生仿佛经历过两次生命,辉煌的偶像生涯和平实的艺术之路为他的生命注入了截然不同的体验,由此他的死也好象是天遣的作弄,好象是上天的安排。前半生的辉煌奠定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归宿,而后半的投入和执着才真正流传了不朽的睿智和虔诚。仅管甲壳虫时期的作品,象《佩勃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开创了摇滚乐历史和唱片业中最伟大的创意和最值得纪念的音乐,而不只是停留在偶像音乐的浮夸轻狂与浅薄可笑的层面,可它就象个被宠坏的聪明孩子,乐于接受旁人轻易的夸奖(\"甲壳虫\"音乐的任何革命性和开创性意义都掩盖不了他们自以为是的得意)。只有约翰·列侬才真正归于对艺术如宗教般地虔诚。他有一种抛弃辉煌的智慧和勇气,他甘于牧师般的清平和投入。他的后半生以及最终的离开,真正赋予了摇滚乐内敛和悲悯的涵义。记住约翰·列侬,倾听他的音乐。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