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想看张爱玲。
本来想去找席殊书店买张爱玲最新的一本《郁金香》。跟贝贝逛着,
找到一家特色小店,卖小东西。开心淘到宝贝,就忘了找书店。
到家只能将就着看她的老作品。经典的那几篇都看了上十遍,总读
不厌。看张爱玲亦舒都是初中开始,起初当言情一样看,因为觉得作
家的名字实在很言情。读后发现不对,跟其它帅哥美女加轰轰烈烈天
荒地老至死不渝的小说不一样。
但那时最喜欢看的还是轰轰烈烈的感情,以为只有那样才是爱情。所
以原先最喜欢的就是《倾城之恋》,一段城市的沦陷成全的爱情,而且
好歹也是花好月圆的圆满收场,却不去注意后面那声低低的叹息。
上大学后再读,越读越不喜欢这段爱情。两个各怀鬼胎的男女,明争暗
斗,读来只让人觉得无奈与悲凉。
试探,算计,精明地暧昧着。 直到那一场战乱,才将他们真正地拉近了。
最感动的一幕是那晚两人的握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
刹那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写着这样清醒的爱情,自己遇上了,却如扑火的飞蛾,也就不管不顾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到不管他的身份,不管他的过去,只求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我一直觉得张爱玲自己的故事也足够写一部“传奇”。记得在一篇文章
里看到这样一句话:“今天的王菲,无论和谁恋爱,都会引得嘘声一片,
所有的人都会坚定的为她可惜。所以,我不会注意她和谢霆锋或者李亚
鹏的事情,即使她们真的结婚,也最终落得一个“王先生”的称谓而已。”
同理,胡兰成也只是“张先生”。胡的《今生今世》以张为卖点,却写
了他跟一大堆别的女人的情感经历,所以亦舒骂胡兰成是个下作的男人,
但若没了他,谁来成就张的传奇。所以也有人说,张爱胡其实一直很清醒,
她只是当作一个形式一样地来爱。
盲目也罢,清醒也罢,都只是猜测而已。
而我,宁愿相信她是盲目的。因为比较美好。
很多时候,相信美好的东西,会感觉比较幸福。
所以,我相信,他没有。
所以,我相信,他只是我了解的那个他。
所以,我相信,爱情的纯真与美好。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