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书市,许久没去那里连带着对书的执着,很随意地翻看了一些新书,于是看到了《胭脂泪妆》。
不知道为什么一眼看到这本书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便翻阅起来。
第一个翻到的故事,《鸳鸯绣鞋》。故事不长,情节也并没有太大的波澜,却不知怎的让我心下顿时有了凉意,很幽深诡秘的感觉。
于是我在考虑要不要买这本书了。其实这并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我在几个书店里来来回回转了几圈,买了原本来书市的目标,然后又晃悠着回到了那家店。我发现,似乎只有这家店有这本书,无意的。
走到放那本书的货架,我又抽过那本书翻了一下。我发现来来往往的少男少女,都是直接越过这本书翻看别的书,甚至是那些满大街的"粉红系列"——对不起,我对那些书一向有偏见。当然,这也是无意的。
最后我还是买了,让我下定决心的却是它的插画。
浓重的水彩,抑或是水粉,抱歉我不是学艺术的,对这些学术名称之类的一向不太执着,虽然我喜欢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有种莫名的向往。可水彩,抑或是水粉,恰是我最不喜欢的,说不上原因的。大概是那种水洗过的艳丽色泽,太过神秘而幽邃,有着深深的,凄艳而绝望的味道。
偏就是这一幅幅水彩——抑或水粉拼凑的图案,让我终于买下了这本书。
一些晚清的女子,艳丽的绣花旗袍,浓浓的妆,烟波流转的水眸,透过书卷散发着一股老旧的胭脂味,连带着一点陈腐的绝艳的香。
回到家,我趁着这两天放假把书基本看完了。
还是那种说不出的感觉。
单就文字,真的是应了网友的那句话——看一篇是惊艳,整本书看下来却是一种抑郁而无法名状的感觉。
这类的故事并不是我偏好的风格。凄艳的女子,凄艳的爱情。虽然我也不喜欢那种阳光明媚粉红泡泡满天吹甜得腻牙的爱情故事——这也是我不喜欢"粉红系列"的原因。
这些透着绝望和淡淡胭脂味的文字,让我合上书的霎那恍如隔世。回头想想才猛然发现已被带入了晚清那些陈腐老旧而又凄婉诡艳的庭院。
故事中的女子,晚清的女子,是旧中国最后一次盛开的罂粟毒花,渗透着这一时代的腐朽陈旧的味道,扭曲病态却凄艳绝望到眩目的美。
或许是早已习惯于少爷和haru那种更为绝望的文字,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有一滴眼泪。但这本书无疑是优秀的。
少爷和haru的文字始终是我膜拜的文字,蔓殊飞儿是不及的。但那种文字有它自己的味道。
不及少爷她们的绝望,亦不像我的不伦不类。
那种散发着淡淡沉重的胭脂味的文字。
讲了那么多废话,总之,买这本书没有后悔。
以上。
2006.9.24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