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三载,青葱似水

      平凡的生活 2006-5-15 11:56
前言
 一直以为自己是特立独行的,可直到发现有个叫小四的,文笔很好……而且他也是双子座,才不得不承认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都很相似的!


  当左手握住右手,流露的便是似水年华
  当右手握住左手,展现的便是年华似水
                              --题记
  房间里流走的仍是JAY喃喃的歌声,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上面一多美丽的花看的我竟然入了神!
 一眨眼,高中生活夹带着所谓人生第一个转折点的高考就这么快地走了,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回味一下,快得无法让人接受。但总是在天虹(高中学校的网站)BBS上发一些我怀念你你怀念我之类的伤感小帖子才让我明白,快了,快到了分手各自奔前程的时刻了。
  奔波于饭局间,聊的最多的还是高中生活在一起的点滴。可能高中是一个很有必要细细体味的阶段。维系我们之间关系的是什么?是一起承受的悲伤与痛苦,还是一起一起享受的快乐与欢笑?但还是要说,高中当然是阳光灿烂的。然而,少年的纯真也是从此开始消弥,是什么把纯真掩盖?
  就个人而言,转型的过程时时折磨着我的心,以至于我希望我的高中历史从未存在过。可惜我做不到,我时时刻刻感到存在。
  当然没有几个同龄人会如我般敏感。大多数人在不知不觉中便完成了蜕变。或许若干年后他们回首时会为自己改变之快而惊讶。我不会,我的记忆是连贯的,虽然并不细致,但大致的路线还是能标出的。我本该如同别人于不觉中长大,可是我却睁着眼。
   唯其醒着,方深觉其苦。
  高一的我无疑是孤僻的,但表面上看上去还是很热闹的。因为班中的许多圈子我都插一脚,实际上并没有哪个圈子能吸引我全部的投入。
  不过我不愿孤立,是槲寄生还是强与道不同者为谋,不得而知。于是,内心更加寂寞。
   这是我高一时的心理状况。
   更多的时候会想想自己的将来,不是说考大学的事儿。因为高一时感觉高考里自己蛮远的。而是真正的将来,这其实是件令人沮丧的事。对于爱幻想的这种年纪,以为社会真的很美好,理想也会疯狂的生长,以立方的速度递增。但牵绊还是很多,便感到疼痛,便感到世界很小。
   这些都只是成长期罢了,每个人都要经历的。

需要一点时间 把记忆冲淡一点 想念是一种危险
关于永远的极限
只存在相片 让我们能够怀念 曾经也可以笑的很甜。
----小刚《时间》
听友人说,老狼录《久违的事》时在录音棚里哭了,他想起了和女友刻在八中校门口树上的字,我们都是这样的:在憧憬和怀念中慢慢长大。
其实,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命运的摆布,在时光的洪流中一步一回首,却又不断眺望不可预知的未来,回忆,感伤,然后笑着开始未来的征程。
高一结束时的文理分科着实让我左右为难,当理智战胜情感时,我就站在了文科班的门口,面对的将是所有的好朋友都在我楼上??他们全选择了理科。可是我并没有后悔,文科班轻松的生活让我如鱼得水,每每夜自习,当我那些朋友还在苦啃理化生习题时,我早已像个快活的精灵游荡于自己喜欢的地方。
两年的文科生涯使我比痛恨还痛恨数学!而人也开始变的敏锐时刻容易陷入不可莫名的悲伤。每当我悲伤时,我就喜欢倾诉,给自己写日记,给朋友写信??虽然口头上说不是想让朋友分担我的忧伤,但实际上还是很喜欢告诉他们的。
告诉他们我会莫名的感伤,流泪;
告诉他们我喜欢的一首歌叫《朋友》;
告诉他们我喜欢的还是你们--我的朋友。
就象余秋雨写的那样,人很大程度上是为朋友而活的。所以我感觉我有一半是为我喜欢的朋友所活,还有一半是为父母,自己以及爱人而活。致命的双子座,这就是他的矛盾之处。但这矛盾在高二还是如此隐晦,以至于我会用每天的时间去怀念我疯狂的高二生涯。
我还是要提一下2001年10月2日,那是个多么令人怀念的一天。所有的朋友都在一起,不分年级不分年龄,在一起又是溜冰又是唱歌。晚上,我们在一起吃火锅,把酒言欢,那是一种人生的激情宣泄,是青春的光芒交汇。其实我们那天都醉了,很浪漫的一夜还是在人民广场上酒后吹风的感觉,互相倾诉,互相取暖。
其实高二真的是一个有故事的阶段,那时的天总是粉亮的蓝色,在阳光鲜艳的普照着,在透明洁净的玻璃下留下色彩纯涩如虹,生活简单的通明。
我沉醉于文科的闲适与恬淡,又疯狂于朋友的聚会与活动,在那个时代我盛气凌人;在那个时代风里来雨里去;在那个时代精灵古怪馊主意。仿佛弧线运转,磨合中倾注了自己的一切,一切的青春年华,一切的繁华似锦。
许多人,许多事都曾以为会是永恒,永恒又是什么。只不过是永远的怀念而已,正如现在,我坐在图书馆靠窗的桌边,下午三点半光线的角度,窗外明媚冬日,还有温柔如斯的清风和在其中跳舞的优雅落叶,来怀念我的高二生活--一段青葱岁月。快些仰起你苍白的脸吧

快些松开你聚皱的眉吧
你的生命他不长,不能用她来悲伤
好些坏天气 终于会过去
人们都是这样匆忙的长大
————朴树《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高三是如何来临的,我不会现在回过头站在时光的洪流中数落高三的种种不好与失落,只是明白高三的那段日子带给我的不过是一半忧伤一半明媚。
当自己做完高考服务生的最后一天,也使我生命中另一个最重要的日子,不想再提及,痛彻心底的伤疤,依旧一个人陌陌上路,戴者黑色的挽纱,穿着孝鞋,不过深信再身后——父亲仍然用那动人的笑容鼓励着我。
即使使这样,父亲的离去依然使我变的不可理喻,朋友们也明白,可他们也做不了什么。他们能做的仅仅使在路上陪同我左右,仅此而已,我想已经足够了,因为我是明白的,有些事情是要一个人抗的,快乐是可以分享,而悲伤我宁愿一个人静静品尝,那是内心深处的痛!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在那段时间突然长大了许多,是的,要明白,原本一帆风顺的人生路上突然大悲分叉,谁能承受这生命之重?所以我更珍惜身边的所有人,包括那些在我身边默默支持我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是善良的,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悲痛场景,所以要学会珍惜。有人一次停驻,有人一生进进出出,都是需要祝福的。
我应该学会如何继续微笑并且温暖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说是这样说,可当高三过去一半时,我发现我一无所获,当自己重整旗鼓,准备投入到剩下不多的时日时,才感觉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每每夜自习,看周围的同学埋头用功,自己就会很内疚夜感到害怕,感到对不起太多的人了。而总是期盼着课间的十分钟休息时光。人啊!总以为自己能奋力一搏,狠狠地一鼓作劲,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可时自己也明白,那潜在的能量狠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性情所消磨。
所以我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度过自己最后地高三生活,同时也一边畅想大学里地美好日子。
我只记得高考数学考完后,许多人是哭着走出考场,其中也有男生。可我是笑着走出二中地校门。
我也记的考完最后一门历史,同伴们三四成帮地走进百姓火锅城,开始了我们的狂欢.

不是后记的后记
这么点文字前前后后写了差不多一年,记的提笔写名字的时候,也是这么热的天,而写完最后一笔也是这么热的天.回忆真是件痛苦的事情.
还是要提一下高三一开始的那段时期,我的原以为能够写的很长很长的记实日记<七日的无关浪漫>连中篇的要求都算不上,只能草草了事.ADA的<同一片天空下>叙述了工作后的我们这帮人的情感生活,而我的那个所谓的长篇是与<同一片天空下>相对着的,还在继续中,可自己却少了那份写的激情了.最有趣的是ASUE的<白衣飘飘的年代>描述了我们考上理想中大学的事情,可现实呢?没有一个能够兑现,所以说生活是美好的,也是残酷的!
考上大学后的寒暑假,同学都聚了.地点还是在百姓,可已经物事人非了,聚会最开心的时刻不在吃饭,不在唱歌,而在于一起回忆和讲述曾经的故事.
最后,关于名字的问题,这个 名字有嫌与小四的同名书籍.为了避嫌,用这个吧:
年华三载,青葱似水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