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纯精英阶段—>2、全民娱乐阶段—>3、各取所需阶段。
所谓纯精英阶段大体在95~98年间,那个时候中国网络用户以百万计,这些用户无论是哪个行业的,基本都属于精英阶层——毕竟10来亿人口,就这几百万人在上网,其素质、眼界都自然超过凡人一等了。不过那个时候网络资源贫乏,yahoo这样的搜索器具更接近聚合的作用,而不是过滤。
全民娱乐阶段比较明显,98~至今,比较需要纪念的年头有两个2000与2006——2000年三大门户声望达到顶峰,开创了全民上网、全民娱乐的时代,堪称中国互联网事业的第一座里程碑……2006则是中国互联网用户首次过亿,可以说2006年标志着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且空间无限的互联网市场,同时也标志网络先驱日夜期盼的全民上网时代真正来临。
全民娱乐阶段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用户群体差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目的的用户群体差异越发明显,传统的网络服务面临挑战,web 2.0的出现也是互联网企业对市场需求的一次自发式调整。而此阶段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使得用户快速寻找目标信息的难度加大,某个角度来说也在刺激信息过滤服务的诞生与发展。
互联网事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应当进入一个市场细分的阶段——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的阶段。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马云先生的网商理论,还是王志东先生的功能为王理论,或者方兴东先生的草根时代……无非是大家站在不同角度,抓住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而这个阶段过滤器的价值将得到真正体现,而长尾理论也不在是国人纸上谈兵的理论研讨阶段,而进入一个实施的阶段。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