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活需要仪式感】时尚娇点03期卷首语

      #摘录# 2006-3-8 21:50
【好生活需要仪式感】 文/杨心远

前段有关电影《金刚》的网评很多,其中一篇深得我心。主旨是男人除了要具备三感:性感、幽默感、责任感,还要向金刚学习仪式感——四面楚歌时,还能郑重其事地和女孩,在帝国大厦上看日落。


仪式感,久违的词汇。在讲究效率的现代社会,按着仪轨一步一步来做的事,自然会慢下来。慢在当下就是一种奢侈。不过仪式感,就像慢调生活一样,是我们缺失的,自然也将成为时尚。这不,春节鞭炮解禁后,多少静谧小区顿时成了军火库,烟花夜夜卖力地演出,年的气氛终于归来了。


曾经非常赞成"素婚",简单的两人度蜜月,强过被亲朋好友当猴耍。有回,参加朋友的婚礼,被尊严、大方、纯洁的基督教婚礼仪式打动了,虽然不是教徒,但"爱是慈恩"的誓言,让人铭记——两个的结合是日光之下了不起的事情。


日常小事,带点仪式感去做,除了净化心灵,还能让身边人分享爱心。然过犹不及,或者仪式只是仪式,与心灵无关,也会变味!《绝望的主妇》中的完美主妇,一切都合乎仪式,一切都尽善尽美,但她做的东西,冷冰冰的,拒人于万里之外。


仪式感是需要创新精神的。如果都是从众行为:情人节送玫瑰花,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感恩节吃火鸡,那就起不到给记忆宝库做贡献了。回忆时,每年都差不多呀!不过了,要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同样的事,这也成了悖论——反而成了最具仪式感的事!


曾记得报上有篇小文,文中的主人公,每年的同一天,都花同样的钱,买同样号码的券,而且出发点高尚——为福利事业献点微薄之力。结果,这人果然就中了,而且他也捐了大部分钱,表示自己只要能换一个新的收音机就好!


仪式感是不怕怪的,但是需要才情,把《枕草子》书写到爱人身上,只有书法造诣够强,爱人身材、皮相对得起观众,才可以效仿。曾记得一年圣诞节,目睹两个男人,在酒吧,互相在对方脸上写字,不对,应该是抹黑,因为,他们莫名奇妙就泪流满面。


仪式感其实是件质朴阳光的事情,它用来对抗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诸如散乱、无序、慵懒、沉沦、沮丧…它也唾手可得,像阳光空气一样,人人平等。譬如饮茶,只要你用心地泡一杯茶,先欣赏袅袅的热气,然后闻香,感受植物的灵魂被热水唤醒,然后看那芽儿舒展它的身姿,赏玩片刻,最后慢慢地喝上一小口。福至心灵,好简单!



================================
出处:http://www.trendsmag.com.cn/article/article_detail0.jsp?id=83019#
================================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