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我想一来只是指品学而言,二来只是说不要结交比自己坏的,并没有说一定要我们去高攀。友谊需要两造,假如双方都想结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远交不起来。”梁实秋说的。
话是不错,还是不解决根本。比如有人说,“无友不如己者,总统只有跟上帝交朋友了”,“只是指品学而言”解决了总统的交朋友问题,却不解决圣人的问题,就品学而言的友谊同样要两造,按此推导,女博士还勉强可以跟女博士后交朋友,女博士后就只有睥睨众生(张爱玲说眼睛瞄发瞄发的那种?),跟观音大士交朋友了。
幸而我不是总统,尚未遇到交友需要选择门第的问题。也不是女博士,可是约略能够体会那种心情。
不写文章,咬文嚼字依然不改。写有所感的杂文式的短信日志,发出去而无所回应,明珠暗投的感觉真的不好。。
照例评优秀员工,看着无一例外的“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评语可笑,发短信跟SJ大发议论“当结构遇到解构”。心知他必定云里雾里,不等回复。很久都不明白解构主义是怎么回事,只听五哥说过很好,久了,忽然豁然洞悟。SJ不关心文学,他的领域(音乐,机械,DIY)中也还没有解构。
SJ在同事中不算差了。以前公司出埃美柯报,据说还要他校对来着。可是“在学校的时候,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啊,‘记得当时年纪小’?”,能指望他知道那是三毛的诗吗?“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他的学生生涯早,只是遥想那种青涩,也是他经历过的。跟他掉文,诸如“人者仁也,仁者天地之心”,是会让他晕的。所以有次他说,不要用文言文。
SJ如此,等而下之的自不待言。
很少有真正可谈的朋友。兼工文理,诗书礼易旁及人生均能侃侃而谈者几何?至少我还没有遇到过。
这么说有些自负。可是不敢太掉文是真的。近来读《诗集传》,脑子里时不时浮出几句诗,写短信也是,“伊我来思,雨雪霏霏”,,“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其结果就是,发送短信如寄漂流瓶,是不能期于回音的。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曲高和寡还是让大众喜闻乐见,这也是个问题。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那种境界是可羡的,却谈何容易。。风声中伯牙子期的传说隐隐,只是今天的我们已不懂当日的高山流水。
回复Comments
作者:
{commentre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