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教辅 2006-6-18 18:28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上 课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 
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生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 
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 
(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 
(几分钟讨论后) 
生10:胡同很多! 
生11:胡同有宽有窄! 
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 
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 
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 
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 
生14:带有市民气息! 
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 
(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 
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 
师:是一种感觉! 
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 
(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 
(一会儿后) 
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 
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师:很好,其实本段还有两个词"除了"、"此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比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说的还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点。 
(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 
师: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师: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 
(众生交流、讨论) 
生23:批判的态度! 
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 
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师:很好!"封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作者用了这个词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 
(众生寻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说得好!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仅仅持批判态度吗? 
生25:还有伤感!文章最后3段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种情绪! 
师: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现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败,自然会有一种伤感情绪。可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中又带有伤感留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 
师:我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课文里所说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当然也就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胡同文化就完全是这样。何况,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也在发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会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 
(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 
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 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胡同文化》关于语言特色的理解、文化比较辩论教学的课堂实录(网友来稿)
时间:2003年11月26日上午第一、二节 
班级:广州市第47中学高一(11)班 地点:教学北楼203室 执教:何国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他文章比较觉得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呢? 众生:(沉默) 
师:我们读一段感受一下,好不?请大家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有什么感觉? 
生:有,感到语言朴实、亲切,老头子与老婆婆床上对话的方位词特有趣味。 
师:同学们,这样朴实的语言能反映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大家在写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写,总认为,作文的语言是很"高雅"的。是的,作文"行动"本身就是高雅的,但它的"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作文的内容都是生活化的。这篇文章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本文没有写"惊天动地的事",文章中两老头子床上的话都写了,这样看来,"写作文就是 " 。 
生:(齐声)写生活。 师:我昨天给大家发了一篇阅读的文章,叫做《汪曾祺……》。 
生:(齐声)《……唤起青年对语言的热爱》。 
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也希望唤起同学们的对语文的——。 
生:(齐声)热爱! 师:也希望唤起大家对语文老师的—— 
生:(齐声)热爱! 师:(笑)我没有这么说哦! 生:(齐声)笑。 
师:同学们,在你们看来,文章中哪一些语言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特点,哪一些语言最能体现北京人的特点。我们班有五个组。看哪一个组能够比较好地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特色。过一会儿,你们推出一个代表你们组水平的同学发表看法。你们需要几分钟时间? 
生:三分钟。 师:三分钟够了吗?好吧,现在开始。 
生:(读书,讨论)。 师:三分钟时间到了,可以了吗? 生:不可以。 师:噢?还需要延长时间吗? 生:需要。 师:我就估摸着,三分钟时间你们搞不掂。再延长2分钟好吗? 
生:好。 师:就再加2分钟时间吧,请继续。 生:(读书,热烈讨论)。 
师:时间到了,再不给你们时间了。研究出的水平就是你们的水平了噢,哪一个先来发言? 
生:(指第5组)从那一组开始? 师:为什么? 生:我们讲"风格",所以让他们开始。(众生笑) 师:你们要这样的"风格"还是要讲"人格"?(笑) 
生:我们要"风采"。 师:好!哪一个组先表现"风采"? 生:我先来(很多学生举手)。 
师:好,第2组,第4组,第3组。只有你二个组了,你们要抽签,还是讲"风格"? 
生:(第5组举手) 师:(指第5组)好,就你们组先来。 
生:我觉得74页上写到《八月骄阳》里"文化革命"的一段对话很有意味,表现北京人不管闲事,其中"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还有下面的句子"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表现了北京市民的"忍"的精神。 
师:好,很有水平的发言,下面的组就有压力了。 
师:噢,两位同学站起来了,原来各有招数啊,请。你们要不要模仿一下?大家说要不要? 
生:(齐声)要! 生:我们模仿74页所引小说里面的对话。 
生:(模仿对话) 师:怎么样? 生:(齐)鼓掌。 
师:我很激动,我们班真是人才辈出啊! 师:能不能说说你们这样读的依据? 
生:他们爱唠嗑不爱出头,且觉得他们会说话,很贫嘴的。 
师:给他们掌声(众生鼓掌) 师:下一个组。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语言有三个特点。 
师:做总结啊? 众生:(笑) 
生:第一是通俗,第二用了老百姓的语言,口语化,第三是还有高雅的语言。 
众生:(感叹)哇—— 师:请用文中例句说明。 
生:文章开头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通俗地说明了北京城的特点。下面北京人的"东去……西去"这样的话,就是口语化的。还有第七段的文字都也很口语化。第三,有的语言很高雅。如74页:"西阳残照,衰草离披……"这样的语言很高雅。 
师:噢,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啊! 生:(齐)(热烈的掌声) 师:下一个组。 
生:(沉默)。 师:大胆说,你们没有压力!说说看法而已。 
生:我读一段话:"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师:能不能读出感情来?或者你的组有没有人帮你读出来? 
生:(齐声)读啊。 生:(沉默) 师:噢,我们就不难为你了。我们也该给掌声。 
生:(鼓掌)。 师:下一位。 生:(模仿语调读) "我们楼里有一个小伙子……北京人,真有你的"。 
师:(指前面那个组与刚才这位同学)你们二位虽然相距遥远,却心有灵犀啊(生笑),你把他们没有完成的任务,很好地完成了,给大家带来了真切的语言感受,鼓掌! 
生:(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想法? 生:想啊。 
师:你们猜,我会同意哪些组的发言? 生:(议论) 
师:我感觉啊,韩彗丰同学很像一位语言的鉴赏家啊,假使我要能够理解到这种程度,也要花很长一段时间。 
(多媒体屏示字幕:1、朴素亲切 2、简洁,口语化 3、典雅别致) 
同学们不要看你的说法与我的不太一样就焦急,我看同学们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即使高考答题,对你们的答案,老师也不会扣分了。同学们的讨论已经把很多主要意思都表达清楚了。 
我在这里补充一点,关于语言的简洁,既体现在引叙的材料的典型性上,如表现北京人的方任意识,用二位老人床头对话"东去""西去"的对白,如果是斜街,则一定会表明叫"斜街"等,还表现在全篇文章里多用短句,使文章显得简洁。关于语言的"高雅",我更正为"典雅",正象韩彗丰同学所找的依据"西风残照……"一段,四字一句,语言流畅,语气贯通,古朴典雅,充分表现出作家的古典文学修养。 
请看这些句子的出处 
屏示: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唐?李白《忆秦娥》)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白居易《琵琶行》)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同学们,汪曾祺先生用朴素简洁的文笔表达了他对胡同文化的留恋与对胡同文化走向衰亡的理性认识。那么,我们的同学如何看胡同文化呢,它与取而代之的"高楼文化"比较,你更喜欢什么?或者你有什么看法呢?做一个小调查,你认为"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比较,哪一种更优一些? 生:(举手) 
师:好,因为第三、四组认同胡同文化的多一些,我就给全班划分为二个"派别",就是"胡同派"和"高楼派"吧。(生笑)作者这样看胡同文化,对照课文,想一下,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哪一个更有优势,各自有什么弱势,给你们3分钟时间准备,怎么样? 
生:好(看书讨论3分钟)。 师:胡同文化,有代表发言吗? 
生1:胡同文化有优势,很热闹,人的距离近,大家能够不约而同地会鸟,喝酒,下棋。 
师:"高楼"注意听人家的发言,以利于反驳啊。 
生1:那二位对那一段打小姑娘的事情的态度,就是住了"高楼"的缘故,所以不管闲事了。 
师:噢,他们如果住了胡同就不会是这样的态度了,是吗? 
生2:还有,胡同里没有车水马龙,远离了热闹。 
师:噢,你说的是环境安静。 生2:胡同有很典雅的感觉。 师:高楼派? 
生3:刚才他们说的不管闲事的二位老人原是住在胡同的,与高楼无关。 
生2:不是,他们中有团结,文明的精神传统,我们还要这种传统,而且要发场。 
生4:"我是高楼派,首先,高楼是科技发达的象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齐声):哇——(欢呼鼓掌) 师:你说高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言好有高度啊! 
生4:住高楼的人思想就应该进步一些。 
师:那你认为,住高楼的人就应该管一管打小姑娘的事,住胡同的人就可以不管。所以,住胡同的人就说,让他道歉没有理由,那同一个事例怎么证明相反的观点? 
生5:(举手) 师:请。 生5:我觉得,这是不同的生产力背景下发生的事。 生(齐呼)哇! 
师:你又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路啊。 生6:我认为高楼文化是胡同文化发展过来的。 
师:你是哪一派的? 生6:中间派的。 生:(齐笑) 
生6:高楼文化是历史走过来形成的。并不代表高楼文化好。胡同文化使人与人之间有一堵墙,课文里说到,邻里之间,过往不多;高楼文化有一点进化,二者各有优缺点。即高楼使人们之间的墙越来越厚,邻里之间交往更少了。这二者都不很好。但这些是人造成的,不是环境造成的。 
师:你认为,不论什么文化,关键在人,是吗? 生6:是的。 师:你看问题似乎站得得更高一些! 
生7:这二种文化都画地为牢。胡同画出的是四合院,书中说他们各人自扫门前雪,而高楼则切分为每一户人家。我也认为这是历史发展成这样了。人们之间隔膜深了。按照"天下为公"的说法,我不认为高楼好,我不希望有这样的文化,还是自然一些好。我想穴居也好,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提防,夜里睡觉可以不用关门;用现在流行的睡袋也好。如果硬要选择,我选择穴居文化了。 
师:很有"老庄"风格啊。 
生7:我希望过小国寡民的生活,希望人们有交往也有能独立的空间,人要少一些。人多麻烦多。 
师:你是国家未来的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的很好人选啊。(众生笑,鼓掌) 
师:同学们发言有理有据,条分缕析。请接着来。 
生8:刚才王典的说法太理论化,不可能实现的。 
生9:我是中间派的。我赞同孙枫的观点,有人曾说,在城市这所用钢筋混凝土灌注的人性的沙漠上,我感到十分的孤独和无助。但高楼为什么代替了胡同?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胡同里的人很清闲,年老的摇一把蒲扇,年青人无所事事去会鸟,生活节奏缓慢,不合现代生活的节拍,所以被高楼取代了。但进步的文化也是双面剑,至于为什么,我目前也说清楚了。 
生:(鼓掌)(举手) 
师:这么多人要发言,我该叫谁呢?请你! 
生10:我代表胡同文化的,我首先反驳王典的观点,她说的那种夜晚打开门睡觉的生活是不现实的。胡同文化具有历史意义,是传统文化,不会完全被取代,一定会得到一定的发扬。 
生11:我是胡同派。如果说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请大家看一看课文73页的第一段。 
师:特别注意,我们听,她讲话的依据是从课文中来的,很好。 
生11:北京人也"处街坊",看得出来,北京人讲究独门独院也讲究"处街坊",这与现代人相似,现代人讲究交往,也保持个人的独立自由空间。现在高楼大厦里的人,人们心理的隔膜更大了。刚才有同学说过,混凝土已经使人际之间的距离更大了,我们应该感谢胡同文化,它使我们既保持一定距离又不会使人们之间的距离更加拉大,现代高楼里的人,邻里已经完全是陌路人,见了面也不说话。 
师:在你看来,胡同文化并不是那么隔膜的,它有适度的交往,又使人们保持了适度个人空间,就算今天的高楼文化也是胡同文化发展而来的,是吗? 
生11:是的,还有,今天的高楼里的人有一定交往,也是从胡同里继承下来的,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胡同文化。 
师:汪曾祺先生说:"再见吧,胡同。",那么,你的意思呢,则是"你好,胡同。"对吗? 
生:是的。 师:好,请坐下。 生:(鼓掌) 师:还有吗,有请 "胡同派" 
生:(不满地)又是胡同啊 师:好好,我改正,待会儿,多请你们"高楼"发言 
生12:胡同文化还有适用价值,如课文里说到有上马石、栓马桩等,它们的历史价值还在,为后人提供了考查的依据。 
师:好,有请这边 
生13:我赞赏高楼文化,从74页17段看出,胡同走向衰败没落,如果外国游客来看到残破的景象,就认为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影响中国的形象。 
师:哦,她是站在国际交往的角度来看胡同的,发展高楼就可以让外国人看见中国的发展,如广州的中信大厦多么骄傲地矗立在中国的大地上啊? 
众生:(掌声) 
生7:我先想反驳一下麦家辉的观点,我自己也没有说完整,大家觉得胡同已经不适合现在了,已经To old. 师:她是英语科代,说话要用英语才能较好地表达啊! 
众生:(笑) 
生7:大家看看物理书,知道物质小到原子,大到宇宙,看似两极但都是可以统一的,同样,我说的穴居文化,不是过钻木取火的生活,我讨论的是理想,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会更适应物质生活更丰富的将来,人们可以夜不闭户地生活。 
师:运用了邓小平的初级阶段理论来论证啊! 
生14:为什么高楼这么多,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高楼?这是现实存在,胡同总会走向没落。 
生15:我比较支持胡同文化。对胡同有很亲切的感觉。 
师:你住过胡同吗? 
生15:住过类似胡同的院子。高楼只是人口与时代发展而形成的,我们住高楼只是因为人多了,如果建胡同要占用更多的土地。 师:你是从国土资源部部长的角度来考虑的。 
众生:笑 生16:外国人不会因为看到胡同就说中国落后,这可能还是他们喜观看的特色建筑。 
师:你是从旅游局长的角度看的。是啊,北京有一个旅游项目就叫"到胡同去!"很买座噢! 

众生:(掌声) 
师:有请继续。 
生9:我说高楼是胡同发展的结果,我又倾向于胡同文化,书上说:"偶有剃头刀子的 '唤头'之类",这些在高楼里是见不到的;还有,课文说,北京人容易满足,高楼是从胡同发展来的,不好说谁优谁劣,至于高楼的"隔绝"状况是不会长久的,古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人本性是趋于交往的。 
师:你是说人的社会性会使得人们将自然打破高楼的封闭。好,现在每个派别给一次发言机会 
生2:胡同是我们的特色,民族特色,它不会消失,高楼文化虽然发展了,但胡同还会保留下来。 
师:请高楼派 
生17:我想请问许佳俊同学,如果广州有胡同,你住哪儿呢 师:回答啊 
生15:广州有很多城中村,类似于胡同的 
生18:我告诉你,这些村已经被改造了,被高楼取代了。 
生19:这是发展的结果。 师:是啊,难道你到学校学习不是为了发展吗? 众生:(热烈的掌声) 师:啊呀(指生19),被他抓住"尾巴"了呀! 
众生:大笑 生17:还有,高楼文化是追求现代化生活的结果,胡同文化是历史的见证物。 
众生:(鼓掌) 师:请中间派 
生7:有人说我的观点太理想化了,其实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师:那我问你,王典同学,白云山上有个洞,你去住吗?你怎么回答? 
众生:(笑) 生7:如果我的一切都那么现实,那我还有什么理想的追求呢。 
师:你看,我问她,她反问我了,这就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众生:(鼓掌) 
生:是的,我不能住山洞,我要上学,要考大学。虽然我不能住深山洞,但我不能丢掉理想。当年有人想象今天有电脑,有高楼时,当时他旁边的人也许会觉得他的想法荒唐可笑,但理想是前进的动力。 众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辩论非常精彩,发言彬彬有礼,显示了应有的辩论风采。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大家从两种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现实发展、未来展望等方面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做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探讨,有的同学还表现出了一定的辩论艺术水准。不论怎样,我听了大家的发言是很受启发,很有收获。大家以后在辩论时注意两点:一是发言要有比较可靠的依据,二是注意不要被别人的意见牵着走,避免走进对方话语的圈套。请同学们课后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充实一下内容,以"你好, 文化"为题,写一篇作文。下课。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及评点 ——语文"双促双发"教改实验教例
教学构想
 以《胡同文化》为教学对象,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陶醉其间,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外延方面认识文化,获取一些有关文化的初步印象。
 2.引导学生重点考察宜都市一中这一文化实体,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
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将带给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出示教具:一张八开白纸,上面用墨写着"文化")。
 师:睁开眼,小心看,这是什么?      生:(齐)文化!
 师:不错。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有。
 师:(点生发言)                    生:这是一张白纸。
 师:(自言自语)一张白纸,上面写上"文化",就是文化。有意思。
 (点评:开篇即创设一种文化味很浓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设身体验。)
 师:事实上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定会有很多收获,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做了一些搜集工作,不知你们找到哪些?
 生:(众)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比如吃文化,我们中国是一个美食王国,饮食讲究色、香、味,烹饪强调刀工火候,吃东西用筷子,轻挑慢夹。那西方人就不同了,牛排鲜奶,刀子,*子,还有爪子一齐上。(众生笑)这每种吃法就代表了一种文化。
 师:说得精彩,那你是否注意过文化的本质特征呢?
 生:(面露难色)
 师:不要紧,拿出词典看看,词典上是怎样给文化定义的?
 生:(查词典)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师:我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过一些考察,发现人类的这种物质和精神财富大致有三种类型:(1)精神型的。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精神文化产品就是。(2)物质型的。主要指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如(点示)我穿的西服,他穿的中山服,她穿的和服(众生笑)。这每一种服饰就代表着一种文化。(3)心理型的。比如,吃文化、酒文化就较为复杂,主要指人们通过某物某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定式。
 (点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深入领会什么是"文化",为学习课文营造氛围,文化熏陶已见端倪。)
 师:下面我们选择一个更加具体的对象来试试。胡同大家见过吗?
 生:(众)见过!
 师:胡同能不能称为一种文化?           生:(众)能!
 师:那么它应该属于哪一种文化类型?     生:(私语)物质型的。心理型的。
 师:请申述理由。                      生:(热烈地讨论)
 师:静一静,说它是物质型的,一定强调的是胡同的——
 生:(众)建筑形式、建筑风格。
 师:心理型的呢?(沉默,教师随意点一学生作答)
 生:(迟疑地)可能着眼于胡同里人的生活吧。
 师:汪曾祺写有一篇《胡同文化》,下面我们看看作者笔下的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好不好?请大家翻开书,读课文1、5两段,思考我提出的问题。 
(点评:在学生对文化有了初步印象的基础上,导入课文的阅读和研究。)
 (学生浏览课文,读后教师点生作答。)    生:心理型的。
 师:请用书上的原话申述理由。
 生: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生: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生: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师: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胡同就是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就是北京人的思想。
 作者写到哪些胡同,观察到哪些文化现象?课文2~4段中有,大家边读边找。
 (学生朗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来议一议,我提领,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对应的下句。
 北京的胡同真多啊!
 生: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师:北京的胡同真奇啊!
 生: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师: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生: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点评:1、5段作简略处理,重在引导学生对北京胡同获得整体印象。)
 师:胡同如此,胡同内的生活怎样?下面我们深入阅读课文,随作者"走进"胡同看看。请大家注意课文6~7段。找一位同学朗读,读后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点生朗读,读后问)
 阅读课文应该从语言入手,要抓中心句关键词。大家想想,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应该是哪句?可以讨论。
 生:北京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对于我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最为重要,这个词应该是?
 生:(齐)封闭!
 师:这"封闭"怎么讲(教室里一阵轻微躁动)。我不希望大家简单地从字面上解释,而是要你们阅读课文。
 读后想想北京市民的哪些生活内容可以反映他们过着一种封闭生活。
 (点评:调动学生的想象,努力把课文从静态的文本形态还原成生动的生活画面,重在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
 生:(欣喜地)舍不得挪窝;住家是独门独院。
 师:北京人的"窝"是"金窝",还是"银窝"?他们不忍割舍。
 生:(笑)不是!房屋很旧,也不太好,而且还有经常坍塌的。
 师:那胡同里的居民为什么不愿意搬家?
 生:那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住在那里,住惯了,恋旧,图安逸。
 师:喔,也就是说他们愿意过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也就是说北京人深居简出,彼此从不交往。
 生:也不是!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
 师:那么,这能说北京人封闭吗?
 生:能!北京人平常的日子,过往不多,只是街坊里道,谁家婚丧嫁娶的时候,才随一点"份子",而且是为了"合礼数"。
 师:我明白了,北京人的交往不是主动的而是被迫的(众生笑)。我们一起总结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师生一齐)读课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
(点评:及时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运用。)
 下面大家就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第8段。
 (学生读书,同座研讨,教师提示)
 师:这一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对应的生活现象——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中心句是"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关键词是满足!
 师:有相关的生活现象可以验证吗?(学生响应热烈)且慢,我不愿看到你们平平淡淡说出来,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摹,希望你们真情地把它朗诵出来,读出北京人那种满足的味儿。先同位的同学彼此对读练习,读后,我们请一位同学表演。   (试读后点生朗读)
  生:(深情地)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师:不错,不过京味还不够浓。有没有去过北京或研究过北京人说话风格的同学?
 生:有!张为。    师:张为,请你读读。
 张: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没的说。(众生笑)
 (点评:通过充满声情地朗读,尽量产生类似现场经历的效果,直接感染学生。)
 师:看来北京人确实易于满足。阅读方法大家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余下的9~12段自己读读吧!看看北京胡同还有什么文化内涵。
 (学生阅读思考充分后回答)
 生:(争先恐后)还有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有没有例子。生:有!有两个:一个是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一个是作者楼道里发生的一件真事。
 师: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我们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同位的同学先在下面分角色朗读、练习。然后我们再请人来表演。(学生试读两遍以后点生朗读)
 生(甲):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生(乙):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生(甲):卖!
 生(乙):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师:(抢过话头)能忍就忍吧!(众生笑)像老师一样,根据当时的情景,在省略号处再补足一句。
 生:有吃的就行……
 师:北京人真能忍耐。还有更精彩的。表现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有一句很典型的话——
 生:(抢着)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师:"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精彩在哪里?
 生:(调皮地)想起儿时睡午觉。那时贪玩,上床睡不着,妈妈硬逼我把眼睛闭上。只好强忍着,等她一走,小眼睛又睁开了。妈妈恼了,索性守在我跟前,那滋味真不好受(众生笑)。你不说,居然还睡着了。
 师:精彩。这北京人的睡法(重读,强调)和你一样,太精彩了!(众生笑)。
 生: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睡法问题,还有言外之意。
 师:言外之意?说说。
 生:你看那小姑娘对小伙子无可奈何。怎么办?不活了,跳楼(众生笑)。不行。权当一回儿子打老子吧!(众生笑)充分表现了北京人自我安慰、忍耐的性格。
 (点评:强化课堂上的文化氛围,并把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体验带进课堂,引导学生体验。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异常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文章确实写得很精彩。然而,从上面这些镜头中,我们不难看出北京胡同也有它落后的一面,?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是不可避免的。北京胡同文化的解构是必然的。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是文中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喜悦,倒是"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满是怀旧、伤感。这是为什么?
 生:这才是真实的感情,这才是真正的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老北京,对胡同的依恋是可想而知的,对胡同里的生活是永生难忘的。
 师:看来,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还不能作简单的好与不好的评语。
 (点评:淡化课文的次要内容,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学了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我们能不能像汪先生那样真实地考察一下咱们一中,写一写"一中文化"。大家来校学习时间也不短了,对一中的老师、一中的学习生活、一中的管理、一中的风格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就在这个基础上作文。一周以后我们集体交流。
 再见了《胡同文化》,再见了同学们!下课。
 (点评: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促使学生自由地去发展。)
 附: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汪曾祺 
       北京胡同           多  趣  静 
              精神型:小说 戏剧…… 
    胡同文化:财富      物质型:西服 中山服 
                心理型:人—事、物—心理 
    北京人的生活      封闭 自足  忍耐 衰败 
    一中文化                  学习 生活 
                                          老师 管理 风格 
【总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试味"太浓,亟需改革,我们宜昌教研中心推出的"双促双发"语文教改实验就是要探讨一套适应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办法。语文教学多年来提倡人文教育,怎样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文化熏陶课就是要通过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本教例整堂课基本上围绕这一思想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的教育、人文思想的熏陶。因此,课堂上具有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把僵化的教材还原成活生生的生活,在枯燥的课堂上注入浓浓的人文气息。让学生设身于这种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的营养,唤起为人为文的思考,一步一步感化。通过这种熏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水平。这种尝试无疑给沉闷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新鲜气息。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04 次) 时间:2003/11/20 12:04pm 来源:笨小孩 
   作家汪曾祺说,读小品文是悠闲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他的《胡同文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笔者学着他的"文化休息",在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快乐语文":在快乐中增长见识,了解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在快乐中体验情感,感受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理智超脱的情怀;在快乐中品味语言,体会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在快乐中拓展开来,由远及近,从北京的胡同文化联系到家乡的地域文化——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过的江山市廿八都镇的"飞地文化"。在初步介绍后将此确立为班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让各个研究小组讨论申报子课题。
   一、序曲
   上课铃声过后,我打开多媒体,屏幕上映出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高亢热烈、韵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乡是北京》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
   (多媒体最大的作用是渲染氛围,创设情境,能弥补传统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之不足。)
   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听得如痴如醉。
   我恰到好处地按下鼠标,音乐戛然而止。
   "看大家的表情,都被这画面和歌曲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觉怎么样?"我微笑着问学生。
   "太美了!""太好听了!"还有人打趣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引得哄堂大笑。
   "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北京!"
   我顺势导入:"对,北京。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绵绵的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文化老人写的京味小品文《胡同文化》。"我边说边在胡同背景图上即时打上字幕"胡同文化"。(不以事先做好的示人,以增强现场感,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互动、随机。)   然后问学生:"这位老人是谁呢?"   "汪曾祺。"
   "对,是汪曾祺老先生。"我点击鼠标,屏幕上亮出了汪曾祺和蔼的笑脸及其简介。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他主张'文化休息',认为读小品文是悠闲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因此,我们这节课也好好地体现一下'快乐语文'。米卢不是有'快乐足球'吗?我们也该有'快乐语文',在快乐中增长见识,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怎么样?"   学生兴趣倍增:"好!"
   我高声道:"那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二、增长见识
   1.揭题切入。
   切入课文的方式很多,此处采用"揭题法"——从揭示标题"胡同文化"的内涵入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找到"文眼",提取精要。同时,从"文眼"所在的第5段切入,也使讲课顺序有了变化。
   我点击鼠标,屏幕上再次出现"胡同文化"主页。
   "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学生在课前就对课文进行了预习,所以很容易读出了第5段中的句子:"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对。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话到此处,我又把学生往定语"胡同"二字上引:"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学生马上齐读起来:"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于是自然地转到了第1~4段的内容:胡同。本文的文脉是先"胡同",而后"文化"。
   2.胡同。
   本文所在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为了落实这八个字,我这样问学生:"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北京胡同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引用1~4段中的关键句回答。"
   "第1段——"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所以北京人的什么意识很强?"   "方位意识很强。"
   "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怎么说?"   "你往南边去一点。"学生齐读后忍不住笑起来。   "要是我们睡觉遇上这类事,会怎么说?"   "往里面靠一点。""移过去一点。"
   看他们比较出来了,我于是笑道:"看来我们的语言模糊多了,方位意识差多了。"虽然没有通读串讲,只找了段中的一句话展开,可我发现效果倒很好。
   我又往下问:"第2段呢?"   学生回答:"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我接过话题:"对,都很有来源。下面播放几张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中的照片,请同学随口说说胡同名。"
   学生边看照片,边用文中的胡同名称抢说着,气氛活跃。这样既避免了照读原文的呆板,也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   "第3段——"
   这时学生参差不齐了:"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我笑着追问:"到底是哪一句?"
   学生迷惑了:"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对,都是,可又都不是。现成的两句话都不全面,必须用自己的话将这两个意思同时归纳进去,该怎么表达?"   学生马上恍然:"胡同的大小和数量。"
   我趁机向他们传授方法:"所以在'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凭借文中的有关语句,另一种则要自行组织语言。"   "第4段呢?"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对。这段很明确,不会有异议。"   3.胡同文化。
   顺着文脉,"胡同"之后,就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胡同文化"了。我是这样过渡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让我们看看北京人的胡同文化是什么样的。"
   先让他们快速阅读,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学生反应迅速:"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北京人易于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然后我让他们自由发言:"这些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高中生已进入了"思想期",因此语文课需要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理解,说出他们的思想,解放他们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尽情地得到释放。
   果然,学生发言踊跃,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出来——
   学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封闭性。我们国家的封建社会太长了,一直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身为五百年古都的北京就是其中的代表。封闭的思想必然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我们现在虽然"入世"了,国门打开了,不再闭关锁国了,但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是很封闭的,所以要跟上世界步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观念问题。
   我表示欣赏:"说得够深刻。"
   学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处街坊"这一节。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
   我不禁称赞道:"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生3: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这挺让我感到意外。我故作惊讶:"为什么?"
   "毕竟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呀!"
   我继续引入:"是呀,太矛盾了。可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你能解释吗?"
   "还不能。"   我给他留下余地:"你不妨再思考思考。"
   这时,另一学生抢着回答:"我想出来了!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首都——不对,古代应该称京城。"   我进一步挑明:"对!生活在皇城根下。"
   全班马上接过来:"生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我满意地点头:"越说越清楚了。"
   那位学生马上往下接:"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我反过来引:"否则——"
   "否则随时都有杀头的危险,所以他们只能忍!"
   我水到渠成地朗声道:"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一个字——"
学生异口同声:"忍!"
   我话题一转:"那我们该怎样评价这个'忍'呢?"
   一个学生回答:"那个时候,'忍'是他们的生存法则,以'忍'为上,明哲保身。""对。"我插话道,"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历史背景、社会原因,所以西方一位哲人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位学生马上抢回话题:"但也正因为明哲保身,敢于站出来者少,所以我们的封建社会缺少活力,政治变革少,社会发展慢。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对于国家利益,我们更应该有积极的爱国热情,要像海空卫士王伟那样,勇于维护我们国家的尊严,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对。鲁迅留学日本时曾写过这样的感人诗句: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大家马上接下去。
   我点头赞许:"这位同学说得不但辩证,而且感人。"然后转移话题:"另外,北京人也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你们发现了吗?"   一位学生回答:"北京人易于满足。"
   我马上"抓住"他不放:"对。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你能念念吗?要念出韵味来,念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好的语言需要引导学生品味、涵泳,而且要与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环境的整体感受融为一体,如果照搬"教参"的顺序,在课文内容分析完后才单独分析语言,效果会打折扣。)

   可惜这位学生读得平淡无味,念得很快:"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结尾的"嘿"也念成了短促的去声。
   同学们笑了起来。
   我也笑了:"从同学的笑声中,就可发现问题了。要读出韵味来,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儿来。特别是最后一个字,不能按常规读法念去声,应把这个音拉长,并且把声调往上提。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
   大家推荐"朗读家"××同学范读。
   这位学生读得抑扬顿挫,京味十足,同学啧啧称赞,体验到了京腔京韵的魅力。
   我忍不住夸奖:"不愧是'人民代表',不负众望。"然后面向全体:"接下来让我们齐声朗读一遍,读出韵味,读出满足感和得意劲,品味京味儿语言的魅力。
   (范读与齐读相结合,让每个人在朗读中领悟内涵,感受魅力,并掌握朗读技巧。)
   然后问他们:"品味出京味儿语言的魅力了吗?"   "有点儿。"
   "那我就让各位再'多点儿'。请齐读屏幕上的话。"
   我打出屏幕上的话:"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学生边读边笑,读完后大笑。   "笑什么呢?笑它好还是不好?"
   "不好!"   "怎么个不好?" "呆板,单调。""不活泼,没有生活气息。""也不风趣。"
   我笑着说:"被你们批评得一无是处了。不过这么一比较,京味儿语言的魅力就品味出来了。还只是一点儿吗?"
   有学生拉起了长音:"多乎哉,很多也!"   也有学生忍不住赞叹:"汪老先生真神!"
   我接过话题:"对。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感情。让我们也带着感情,带着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认真朗读一下这些段落。方式是:以小组(6人)为单位,每人选一段自己较满意的读给小组成员听,然后互相评点。"
   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气氛活泼。
   然后,我把他们引向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
   学生非常明确:"最后三段。"
   "没错。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文章的最后三段。"
   这样就从"增长见识"板块转到了"体验感情"部分。
   三、体验感情
   先让学生齐读第13段,尽可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
   学生读得比较深沉,基本上读出了作者的感情。我又请他们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
   学生:"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这次比上一回低沉。)
   我积极肯定:"这次读得更到位些。"然后抓住语言特点往下问:"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
   学生马上回答:"不是。前面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这里却是典雅的书面语言。""对。这是书卷气很浓的语言。如果将它们换成和前面一样的口语,可以怎么换?效果如何?试试看。"
   学生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地说起来,然后我让几位同学起来说。
   学生1:"那种衰落的样子,那还有什么说的。"   我大加肯定:"京味到家了!"
   学生2:"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
   我褒贬兼用:"好是好。但与上句没啥区别。而且似乎还有点高兴的成分呢!"
   学生3:"那片衰败,确实很惨。"   我马上表态:"是口语,但没有京味。"   学生:……
   我就此打住:"没关系,上面同学讲的两句话已经可以供我们比较了,看看他们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1:口语放在这里一点表现力都没有了。   学生2:没有意蕴,没有回味。
   学生3:更没有形象,无法让人联想开去。
   我顺势点评:"是的。而作者连用四个书面短语,生动形象,而且意蕴悠长,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再深入一步:"学了汪曾祺先生两处不同的语言风格后,有什么启发或感受?请随便说说。"
   学生纷纷发言:"什么地方用什么语言,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定。""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掌握多样化的语言。""语言要雅俗兼有,能雅能俗。"
   "说得很好。汪曾祺老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语言范例,使我们受益匪浅。"然后把学生引向下一段(第14段):"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在下一段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
   学生马上作出反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我深入一步:"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明汪曾祺老先生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学生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我让他们齐读本段的下一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再介绍汪曾祺在另一篇文章《日子就这么过来了》中的话:"过去的终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于是有学生解释说:"面对现实,作者也有他理智的一面,超脱的一面。"
   我趁此引向末段:"非常正确。一旦准确理解了汪老先生的心情,就容易领会他在结尾几个字中流露出的感情基调了。请大家用快、中、慢三种语速齐声朗读结尾,体味一下三种语速表现的三种不同感情。"并传授朗读技巧:"可以读得夸张一点,快速的更快,慢速的更慢,这样容易体会出感情,比较出差别。"
   学生:"再见吧,胡同。"(快速)   学生:"再—见—吧,胡—同。"(中速)
   学生:"再——见——吧,胡——同。"(慢速)   读完后大笑起来。
   我积极肯定:"看来我们已经品味出三种不同的感情基调了。快速的表示什么感情?"
   "欢快,轻松。"   "中速呢?"   "认真,郑重其事。""有悲有喜,复杂多样。"
   "慢速呢?"   "沉痛。""悲凉。"   "那么本文该用什么语速朗读才得体呢?"
   学生马上得出结论:"中速。"   "非常正确!请用中速再朗读一遍。"
   于是学生用中速齐读起来:"再—见—吧,胡—同。"
   课上到这里,我再次体会到品味涵泳,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课文中任何一处精彩的语言,都不能放过,都要"做足文章"。
   四、小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增长了见识,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开始我们就说,要把这堂课上成'快乐语文'课。各位感受到快乐了吗?"
   不少学生笑着点头:"感受到了。"
   这时我突发奇想:"汪曾祺老先生假如地下有知,会怎么说?请你假设一下。"
   马上有学生接上来:"嘿!(去声)真有你的!"
   众人笑。我也不住地点头:"传神。"
   然后转移话题:"接下来我们再感受一件快乐的事情。知道什么事情吗?"
   学生笑着摇头:"不知道。"   "刚才我们学习的胡同文化是哪里的?"
   "北京。"   "对,北京。北京对我们来说很亲切,但也很遥远。下面我们由远及近,联系一下我们南方的、我们家乡的地域文化。"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在高中新开设的课程。从课内引申出去,扩展联系,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最常用、也是最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
   我先做一番介绍:"我国南方有这样一个古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京城通往福建沿海的唯一陆上通道。历代官兵防守严密,南北商贾络绎不绝。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来往的商旅及驻军禁不住诱惑,纷纷定居下来,于是这个古镇人丁兴旺,阜盛繁华。由于她处在大山深处,至今还保存着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引起了国内众多专家的关注。"然后问同学:"这个古镇叫什么呢?"   学生抢着回答:"廿八都!"
   "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就是我们江山市的廿八都镇。先请大家看一段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   学生哗然。
   我点击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主持人胥午梅的播音报道——
   "日前,建筑学者和考古专家在浙江省江山市附近发现了一处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村落。其保存格局之完整,考古和民俗文化价值之丰厚,在全国都属罕见。这片古建筑村落,总面积达一万三千多平方米,其中规模较大的明清古民居有三十六幢,文昌阁、大王庙等大型公共建筑十一幢。漫步在长约一公里的古街道上,两旁素雅古朴的黛瓦青墙,错落有致,高耸的门楼,精巧的天井,层层叠叠的马头墙,栩栩如生的木雕和壁画,还有雅致秀丽的枫溪古桥,使得整个古村落融建筑、绘画、雕刻和文学艺术于一体,充分体现出明清时期江浙一带浓郁典雅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气息。而民俗学者考证,这个古建筑群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她是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
   (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我紧接着电视报道的末句问学生:"为什么她是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呢?"
   学生马上回答:"因为居民来自各地。"
   我往下展开:"是的。廿八都的居民除了当地土著外,大多为来自各地的商旅和驻军的后裔。古镇四千余人,却有132种姓氏,9种方言。历史形成的移民现象,使古镇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与我们江山市其他地区的民风民俗完全不同,专家学者称她为'文化飞地'。"   学生颇为惊讶。
   我接着说:"我们身为江山人,对这个远离县城,处在大山深处披着神秘面纱的古镇了解得却不多。你们想了解吗?"   学生齐声回答:"想!"
   我继续引入:"好的。提起古代十大名关,我们都会想起嘉峪关、山海关、函谷关之类的,殊不知廿八都镇南端的枫岭关也是我国古代十大名关之一。历史上有'操七闽之关键,筑两浙之藩篱'之称。"   学生纷纷称奇。
   "历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曾在此驻扎过,知道是谁吗?"   学生摇头。
   "他就是明代的郑成功。郑成功和他的父亲曾驻扎于此,并留下了'猎岭晴岚'的遗踪。"学生颇为惊讶。
   我"降低难度":"廿八都的出现与另一位名人直接相关。他是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黄巢。"   "对,是黄巢。自从黄巢'刊山七百趋福州',开辟仙霞古道后,廿八都开始兴起。这里的不少居民还是当年黄巢起义军的后代呢!他们中不少是河南人,至今还有踩高跷的民间习俗。"
   学生点头。   我笑着问他们:"还想了解吗?"   学生齐刷刷地回答:"想!"
   我偏偏刹住话题:"我不说了,留着给你们自己去研究吧。"   学生笑了。
   我接着说:"我们正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想把廿八都古镇列为我们班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吗?"   "想!"
   "好的。那现在就分分研究小组,以十人为一小组。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自己准备研究哪个方面哪个角度。廿八都古文化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   各组热烈讨论起来。
   讨论之后,我请各小组长介绍一下本组的课题名称,同时让大家推举一位打字速度快的同学上来,边听边打,将各组的课题名称打上屏幕。
   于是屏幕上出现了各组的研究子课题,有的研究黄巢当年怎么开辟廿八都,起义军中的一些人马是怎么留下来的;有的研究郑成功在廿八都的时间及活动情况;有的研究商旅留在廿八都的主要是哪些地方的人,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大兴土木形成大建筑群的;有的则研究起了廿八都的特色食品"铜锣糕"。
   我看下课时间已到,就说:"具体的完成时间、研究方式、成果形式等等,还需要再细化,我们在下节课专门组织交流。好吗?我们搞研究性学习,并不要求达到专家的研究水平,主要是借此改变一下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有了今天的起点,说不定若干年后坐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的嘉宾席上大谈廿八都飞地文化的就是我们同学中的某一位呢!( 学生笑 。)
   于是本节课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胡同文化》教学实录(杨 斌)
上课班级  高 一(1)   时  间 2001~12~3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汪曾祺先生的著名散文《胡同文化》。先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大家仿照"胡同文化"的句式结构,说一个短语。 
  (生)饮食文化 建筑文化 课桌文化 电视文化~~~~~~~ 
  (师)能和文化挂钩的东西真多啊!   (生)(笑) 
  (师)大家再想一想,这些文化和"胡同文化"中的文化真的相同吗? 
  (学生有的说同,有的说不同) 
  (师)我们把这个难题暂时放一放,讨论了"胡同文化"之后,就会明白胡同文化的确切内涵,也就自然明白大家列举的文化和"胡同文化"的文化是否相同?胡同是北京人的一种居住方式,他们是怎么跟"文化"连在了一起的呢?这种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作者又是怎样看待这些文化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再去读课文。读到与问题有关的内容,用笔划一划,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学生读书,自由交流。) 
  (师)谁能说一说"胡同"是如何同"文化"连在一起的? 
  (生)因为北京城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而且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所以这里的文化就是指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北京人的思想方式。 
  (师)说得很好。这些生活习惯和思想方式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生)封闭   (生)易于满足   (生)不爱管闲事   (生)忍 
  (师)大家都概括得很好。能说一说作者对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吗?看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最为可靠的依据是文本,即我们读的课文。因此,要求大家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依据,一句话,一个短语,一个词语,甚至一种语气,都可以成为我们分析的依据。 
  (生读课文,自由交流)   (生)安土重迁是什么意思? 
  (师)就是不大愿意搬家。很重视搬家,把搬个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破家值万贯。"这叫什么?叫封闭。还有封闭的例子吗? 
  (生)有。"各人自扫门前血,休管他人瓦上霜"也是。作者的态度是否定的,无论从举的例子还是从"封闭"这个词语看,都是否定的。 
  (生)易于满足主要表现在生活态度 上。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好,但是好象没有把北京人的容易满足的性格传达出来。谁能把这种性格用恰当的语气表达出来。 
  (生)我来试试。   (一同学读这段话,学生笑) 
  (师)好!大家的笑声是对你表演的最好评价。从这些话中能看出作者的态度吗? 
  (学生有的说是肯定,有的说是否定。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师)看来从这段话本身还难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色彩。有一点是可以看出来的,那就是不反对。我们评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认真研究文本之外,还要做到知人论世,即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创作思想看。我们如果读一读汪曾祺先生写的《自报家门》(课前已发给同学),就会发现,汪先生本人就是这样一位在生活上恬适自安、知足达观的人,这种性格也决定了汪先生对这种易于满足的生活态度是有认同感的,是抱欣赏态度的。好,我们接着讨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生)我觉得作者对不爱管闲事的态度是否定的,从作者的用语看,"总是""冷眼旁观"都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生)我觉得作者对"忍"的态度是否定的,依据是作者引用的北京人的语言。 
  "您多*这份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师)你说得很好。能把这种语气学一学吗? 
  (生用北京话读这几句话,同学大笑。) 
  (师)大家再体会体会这几 句话的语气,能找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作者的态度吗? 
  (生)批评   (生)讽刺   (生)否定 
  (师)是很激烈的批评或批判吗?不是。是一种温和的批评,一种委婉的讽刺。我们就叫它"调侃"吧!为什么对这种很落后的东西,作者却采取这种温和委婉的讽刺呢?这与作者的性情与创作风格有关。作者一直倡导一种"文化散文",提倡一种能让人们从中得到"文化休息"的散文。既然如此,作者怎么可能疾言厉色呢?当然,是耶非耶?大家还可以在自己的练笔中去品头论足。好,我们讨论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色彩是比较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在下一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请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三节。 
  (学生自由读最后三节。) 
  (师)作者对胡同的态度能看出来吗?读一读,划一划有关句子。 
  (学生读"衰败,没落""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无可奈何""伥望低徊""再见吧,胡同。") 
  (生)作者的感情是留恋的。(生)作者的感情是怀旧的。(生)作者的感情是伤感的。 
  (师)大家说得很好,作者的感伤色彩是很浓的。那么,这种感伤情调和前文的批判色彩不是矛盾的吗?应该怎么看待这种矛盾呢? 
  (学生自由讨论,无人发言。) 
  (师)大家看文章的出处,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没"即消失。对着照片上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历史的北京胡同,作为一位在这些胡同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生出些伤感惆怅之情应是在情理之中。作为一位在传统文化中"泡"大的文化老人,对传统文化的消失没落生出些怀旧留恋之意也应是在情理之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沉浸甚至是陶醉在传统之中,而是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和理智,对胡同文化做出了具有现代意识的议论和评判,指出这是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必然。"再见吧,胡同。"是挥之不去的浓浓的感伤,也是无可奈何的坚决的告别。大家再把这三节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师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妹妹你大胆地 向前走啊!"这份 粗犷只能属于北方人,而"好一朵茉莉花"的甜润又只能出在江南。北京胡同养育了内涵丰厚的"胡同文化",那么,我们苏州呢?是不是也有属于我们这一方水土的文化呢?苏州文化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她具有怎样的内涵?又有哪些优缺点呢? 
  (生)苏州的文化具有精致的特点。譬如苏州的建筑,都很小,但又都很别致。甚苏州人的饮食也很讲解=究,嘴很"刁"。 
  (生)我觉得苏州的文化还具有优雅的特点。譬如苏州的园林,都小巧玲珑,也很雅致。 
  (生)苏州文化还具有"幽"的特点。譬如苏州的小巷,深远,幽静,一眼望不到头,不知道哪扇大门后面,就曾是三代状元之家,或者是什么画派的传人。总之是深不可测。 
  (生)我以为苏州文化还有"和"的特点。譬如苏州人和北方人吵架,苏州人只是用吴侬软语讲上一通,而北方人可能就要捋胳膊动拳头。 
  (师)好!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读《苏州文化丛书》中的《苏州小巷》,还可以到小巷深处实地走一走,看一看,相信大家会对我们苏州文化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的确,苏州文化具有好多优秀的品质和丰厚的积淀,但是,她也毕竟太古老了 。我十分欣赏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那座题为"圆融"的标志性雕塑:古老的帆上面有一个方形的窗。那"古老的帆",我们似乎可以把她看作古老的苏州文化的象征;那窗无疑是改革开放的象征。异质文化的风吹了进来,古老的东方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得到了融合。我相信,这种融合一定会创造出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文化!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