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

      教辅 2006-6-18 18:27
胡同文化备课资料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底蕴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底蕴
        夕阳西下,一抹残淡的阳光柔和的洒在京城幽深的小胡同里。精致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门,锃亮的门钹,槐荫下扯闲篇儿的老人,追逐顽戏的孩子,还有那远处传来渐近的略带沙哑的吆喝声……
  当您陶醉于静谧与惬意之中时,您是否想到了这其中的文化底蕴?您是否知道这小小的四合院在封建社会是以家族的伦理道德、宗法观念、等级礼制、堪舆风水、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向往和艺术美学为蓝图建筑起来的呢!
  (一)宗族观念
  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宗族、等级、阶级等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在古代社会,等级结构最为重要,它把人们分为皇帝、贵族、官僚、绅衿、平民、准贱民、贱民等等级。 在平民以上的社会集团中,等级结构和宗族结构的成分是完全一致的,上层宗族成为等级社会政权的统治基干,这就是宗族制度与封建政治相结合的基础。
  "天下之本在家"(《申鉴》汉?荀悦)。历史上,先有父系家长制,在此基础上才扩延为封建君主制。与之相应,在伦理上也是先有父为子纲,然后才有君为臣纲。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家族的基础上。他一方面延伸了社会制度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发挥着社会他种文化所无能为力的特殊功能,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家的强有力的基石。
  家庭又是家族的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说家庭是缩小了的国家,先齐家而后才治国、平天下,正所谓"正家而天下定矣"(《易经》)。 所以统治者对家庭的安定和家礼的实施十分重视。家庭是礼制的主要对象,是建立在以"三纲五常"为基础,通过祖训、家礼、家范、家规来约束每个家庭成员;强调男尊女卑、长幼有序、嫡庶有别、家庭生活自给自足。"生于斯,养于斯,葬于斯",导致十分明显的自我封闭的结果。
  家庭的伦理道德和宗法观念在四合院中有充分的体现,早在周代,住宅建筑的功能就与礼制融为一体。北京的四合院,包括较大规模的由多个四合院组套而成的王府,甚至故宫,都是礼制的反映,是礼制最充分的体现。
  我们可以看出,四合院内外宅的划分体现了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四合院的那种"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朋交以义的人生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故宫的朝廷于前,宫寝为后,文左武右的规划布局也正合天地之道,阴阳之理。从这一点上来看,四合院不愧是封建社会的缩影。
  中国古代的家庭是封闭式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四合院也是封闭式的,无论府邸宅第多么深邃,多么广阔,仅只有一个正门,惟以此正门为出入孔道。其开角门、后门、旁门者,全都是因为特殊情况,不属正规。住宅里的设施一应齐备,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从仓库、厕所、厨房,到寝室、起居等等,应有尽有。院门从来都是紧闭,形成一个安全、舒适、宁静的小天地。因此,走街串巷的行贩,要扯着桑子吆喝,手里击着响器,目的就是要深宅大院里的人不用出门就知道自己卖的是什么。封闭式的家庭观念,造就了封闭式的住宅,而反过来封闭式的住宅,又起到了维护这种观念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
  封建家庭关系在结构上是将家庭成员一分为二,即家长与家属。尽管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家庭的结构、规模各有差异,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家庭都有一位家长,这是普遍存在的。其目的都是为了要保持、巩固、发展祖宗家业,培育、造就出扬名显亲、光宗耀祖的子孙后代。历代儒人也都在竭力论证和维护家长权利的绝对性,宣扬着"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的思想(《礼记?场记》)。家长制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出现而产生的,也是自然经济和自给自足家庭生活方式的必然产物。
  这种家长制呈金字塔状的等级格局以四合院为舞台体现的淋漓尽致。家庭关系象其他社会关系一样是一种尊卑分殊、等级森严的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家长住在北房,即正房,一般是在正房的东屋,西屋或者是姨太太住,或者是用作书房。儿女子孙住在东西厢房。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矮小。正房是全院中最高,面积最大的房屋,以基台柱石增加其高度,以使重心突出,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借以体现人伦关系和辈分。
  (二)社会等级
  在封建社会,衣食住行均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制,其中尤"以建筑形式来明辨居者身份等级是最简易而又收效显著的方法"。所以都城、宫殿、宅第、陵墓等均是以礼为准则设计建造出来的,布局、规模、形式、色彩、装修等处处都体现着礼的制度。同时这些建筑物也就不再单纯的具有使用功能了,更多的是表现出秩序和等级的社会功能。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也建筑在四合院的一砖一瓦之中。例如对大门的规定,可以分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如意门、蛮子门、鹰不落等。这不同种类的大门不仅是建筑形式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森严的等级观念。以至于外人只要看一眼大门、戗檐、门钉、影壁或门板等,就可以知道这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是文官,还是武将,是殷富之家,还是一般百姓。于此一斑可窥全豹,所谓门当户对,门第相当,正是反映了住宅大门与主人身份地位之间的一种密切关系。
  北京古代建筑的屋面上都要安置吻兽,这原是道教符箓派中的一种镇压法物,以避禽兽、鬼魅、盗贼等的侵害。吻兽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不同的形象,有的近乎鱼形,有的似鱼非鱼,有的似鸟非鸟,发展到封建社会后期,渐呈龙形,并被列为龙的九子之一。吻兽是安在古建筑屋顶的正脊、垂脊、戗脊、围脊等各屋脊的尽头或转折处的,被称作鸱吻、殿吻、龙吻或螭头等,但这些都是帝王宫殿的专用饰件或名词,而一般老百姓的住宅则不敢安装吻兽。但在四合院的正脊的端头,也会有向斜上方扬起的构件,俗称"蝎子尾儿"。皇上家的称作头称作吻,而老百姓的则要称作尾儿,这也是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的反映。
  下面笔者试以门钉为例,阐述等级制度之繁细。
  门钉之始,原是专为实用而设计的。门板的构造,是集通肘版、副肘版、身口版等而成。当将数块板材拼成一整块门板时,必加幅以系之,用钉加以巩固,但在扉面就显露钉子的痕迹来,影响观瞻,所以便将钉帽作成泡头形状,由结构而变为装饰之物。明清以后,才作为分别尊卑的标示。
  门钉之制,最早见于记载是《洛阳伽蓝记》之"永宁寺浮屠"。其言曰:"魏灵太后起永宁浮屠,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户皆朱漆,扉上有五行金钉,合五千四百枚,复不金环铺首。"到了宋代门钉制度,据营造法式所载:"每径一寸,即高七分五厘。 每径三寸,每二十枚一功。每增减五分,各加减二枚。" 明太祖光复华夏,刻意复古,曾经命张筹等考证门钉制度,但没有结果。所以明初对  于门饰的规定,如首面摆环,均极严格,唯独门钉,语焉不详。
  门钉数目之有严格规定,据文献所载,实始于清。如乾隆大清会典载:
  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设金钉。
  坛庙圜丘(土遣)外内垣门四,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
  亲王府制正门五间,门钉纵九横七。
  世子府制正门五间,金钉减亲王七之二。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与世子府同。
  公门钉纵横皆七。侯以下至男递减至五五,均以铁。
  又《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记载:
  顺治九年,定亲王府制,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制减亲王七之二。郡王府制及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同。
  于此繁繁琐琐之中,可见制度繁缛,等级森严之一斑。
  在四合院中房顶上的瓦也有讲究,筒瓦只有皇上王公贵族才能使用,在民居中比较少见,最常见的是合瓦,从远处望去犹如一片灰色的鱼鳞。
  严格的等级制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它在北京四合院中的遗迹却依然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四合院就是一部由砖石写就的史书,可以读出许多东西来。
  (三)堪舆
  对建筑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关系的认识在古代称为"堪舆之学",亦称"风水"之学。综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有着数千年文明的中国却没有专职的建筑师,从事建筑施工的人称为匠人,而这些人的技术在过去只是雕虫小技,为君子所不屑,但却有一部分人负责选址相地,在民间人们称之为风水先生。"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无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进夫亲肤而已。"而堪舆,乃是应天地之道,合阴阳之理。它虽然有迷信色彩,但它是"探讨、解释自然现象与规律和人类生存空间关系的一门古代实用学术",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巫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不失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一所宅院的营建与施工,是属于传承性、程式化的,是采用图样或依凭经验营建的。而择宅相地则是创造性的工作,主要包括择地(地形地势、环境关系)、定方位(中线、宅门、各房位)、调整(避让、符镇、改造)。一般是以罗盘校方位,首先是定院落的方位,在定大门的方位,然后是根据大门的位置定出各房的关系、凶吉,最后是确定各房门的位置,门窗大小,以及排水方向。
  堪舆之学有八句口诀,是定下大门的方位后,以确定其他建筑的凶吉的。每句八个字,第一个字是代表方向,以下按顺时针序列。例如:一所宅院的大门在东南方位,则是"巽天五六祸生绝延",巽是大门开在东南方向;天,正南离位,代表天乙巨门,属土,吉位;五,西南坤位,代表五鬼廉贞,属火,凶位;六,正西兑位,代表六煞文曲,属水,凶位;祸,西北乾位,代表祸害禄存,属土,凶位;生,正北坎位,代表生气贪婪,属木,吉位;绝,东北艮位,代表绝命破军,属金,凶位;延,正东震位,代表延年武曲,属金,吉位。因此这所宅院的倒座、正房、东厢房是属于吉位,所以厕所要放在西南位,厨房要放在东北或东南部。如果这所宅院的大门开在了西北角,则口诀是"乾六天五祸绝延生",依上类推,正北(六),凶位;东北(天),吉位;正东(五),凶位;等等,不一一列举。
  此外还有许多规矩和讲究,如住宅中各房的房门不可正对,大门不能对着道路要冲,不能对着兽头,不能对着不利方向,不能对着烟囱、屋角,还要设影壁遮敝或置一面镜子,把邪气反射回去。等等。
  规矩的四合院应该是座北朝南, 呈南北长, 东西短矩形大门开在东南角的宅院。按照八卦方位,即所谓的"坎宅巽门"。"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主水,宅院建在水位上,可以避开火灾;巽即东南方位,孔颖达的《周易正义》上说:"《说卦》云:'巽入也',盖以巽是象风之卦,风行无所不入,故以入为训……然巽之为义以卑顺为体,以容入为用,故受巽名矣。"大门的方位既有容纳之意,又讨个出入平安的彩头,图个吉利。
  元初兴建大都,是依据既定规划进行的,以皇城为中轴,两侧对称分布,城内的主干道为南北走向,而小街和胡同皆为东西走向。路北的四合院座北朝南,符合规制,那么在路南建房的,门开在哪儿呢?如果路南的这些位置不好的房基,地皮稍有富裕,老北京人就不怕费事,在西侧让出一条小过道,在尽头折而东,门设在东南角,这样这个四合院又是座北朝南了。如果地儿小,又不愿费事的,就把大门开在西北角,即八卦方位中的"乾"位,仍是吉利的。北京还有许多南北走向的街巷,两边的路东、路西的院落又如何符合规制呢?讲究点的,就得在宅院的南侧引出一条过道,门开在东南角,站在院中,就又是座北朝南的了。四合院以垂花门为中线分前后院,前即南方,从火,主光大,故在待客生活之所;后即北方,从水,主藏,故作寝居之处。
  在四合院中,使用色彩还有许多的讲究,除了不同等级使用不同颜色的硬性规定外,其由五行(木、火、土、金、水)的思想,以及派生出来的五色(青、赤、黄、白、黑)、四时,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布局、规划、设计、实施都起着很大的影响。用全国最大的四合院──故宫作例子,如皇子生活所居的南三所,不但地处皇宫东侧,而且连瓦顶也是绿色。东方,为青色,从木,从春,用以表示青少年成长和蓬勃向上。紫禁城的宫殿、垣墙大多用红色和黄色,而文渊阁,却用黑瓦,灰色青砖。因为黑色代表水,水克火,用以表示图书免于火灾。
  (四)祈福
  走进四合院,一抬头,戗檐上镶着"平安如意"的砖雕,门簪上刻着"吉祥"二字,抱鼓石上的小狮子栩栩如生,迎面的影壁中心斗大的福字,看着就舒坦。拐弯顺右手走,垂花门上绘着各种吉祥纹样的彩绘,窗户上贴着"年年有余"的剪纸。这些装饰物大都具有吉利、祥瑞、祈福的含意,一般来说,它有两种功能,一是装饰性,二是实用性。
  装饰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氏族生活时的图腾,如龙、凤、麒麟等纹样。我国历代的艺术品,尤其是各种工艺美术品,从殷商时期的玉器,到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以至"秦砖汉瓦"、石雕壁画等等,从纹样到造型和题材内容,如果仔细品味,可以发现,大多具有颂祝吉祥,祈求幸福的含意。装饰物的纹样,又叫民俗图案,或吉祥图案,它的发展是在两宋时期,到了明清这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和图谱,已经渗透到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对中国绘画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的民间艺术,是以实用性为主、以四合院中的布局和陈设为主体的美的造物。门楼、牌匾、门楣、花窗、雕墙等部位的镂刻书画内容,把传统艺术文化直接形象地在四合院中表述出来,这些内容实际上是中国人所固守的家风、居德。"万世其昌"、"四代同堂"、"吉祥瑞庆"、"子孙万代"、"耕读传家""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等等,都昭示出主人的愿望和理想。不难看出,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正是儒家文化所涵盖的传统的吉祥内容,是对人生美好未来的祈盼。
  装饰物的纹样从表现手法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象征,例如龙象征天子,祥瑞;狮子象征避邪,护福等等。
  二是谐音,以蝙蝠的蝠与福、以鱼与余、瓶与平等音同,取其意。
  三是文字,直接用文字,主要是篆书。
  此外,还采用其他比拟、借喻、会意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装修造型,图案及雕饰题材。
  在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住宅装修中有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图案就是"步步锦",这种图案的基本线条是横线和竖线,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周围嵌以简单的雕饰。将这种装修花纹冠以"步步锦"的美称,反映出人们渴望不断进取,一步步走上锦绣前程的美好愿望。
  以八角或六角几何图形为基调的装修棂条图案,称为"龟锦纹"或"龟背锦"。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用龟背纹作装修图案,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寓意。
  墀头是硬山房山墙腿子的总称,其上部由冰盘檐、戗檐等部件组成,这是重点装饰的部位之一,常饰以精美的雕刻。砖雕的题材有鹤鹿同春、子孙万代、玩器博古、文房四宝、富贵牡丹、梅兰竹菊、麒麟卧松等等 。戗檐下依次设盘头、枭混、炉口等线脚及荷叶墩,这组雕花盘部常用一个花蓝垫花作为结束。
  吉祥的装饰图案,在北京的四合院中比比皆是,而且形式更加多样,寓意更加丰富,人们用寿字或桃子图案寓意长寿,用罄的图形寓意喜庆或庆祝,用梅、兰、竹、菊图案借喻清高和超凡脱俗,用牡丹、玉兰表现高雅富贵……等等。
  装饰物在四合院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其丰富、强烈的反映出人们对人生的祈求与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它也是幸福、长寿、富贵、志向的化身。而整个四合院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更加显示出智慧、朴素和民风习俗的美。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四合院》一书这样阐述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它包涵着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内容:狭义的北京四合院文化指传统居住的本体,它的存在不仅可以提供体验故都风情的场所,还为人们研究明清北京居住建筑的布局、造型、结构、施工等提供可信的实证;广义的北京四合院文化涉及了与四合院有关的政治、宗教、民俗、艺术等诸多内容,它不仅有益于地方史研究,还可为电影、电视、文学、美术等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


[转帖]胡同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 
(2)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感悟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积累民居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点: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感悟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互动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如果到北京旅游,你会游玩那些景点? 
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 
故宫。皇上住的地方,不到故宫很遗憾。 
前些年新兴旅游的热点:胡同。坐上一个老实黄包车,到胡同里面逛逛,感受一下原汁原味得北京市民文化。 
(我们的导游)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受戒》 、《大淖记事》等。虽是江苏人,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对北京文化有深厚感情。其写作风格和沈从文相似,取材自由,讲历史、掌故、花鸟虫鱼、四方食事。其作品以营造气氛为手段来抒发情感,语言平实自然,较多使用口语,很有表现力。 
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梳理文章思路。 
1. 北京胡同的特点(1----4) 2. 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5----12) 3. 胡同文化发展的趋势(13----15) 
我做一个示范:读文章第一段。然后找到中心句:"北京城象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反正不当影响了北京人得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下面大家按照这个方法,快速默读文章2------4段。 
提问,然后归纳。 
胡同特点: 
胡同特点——正 
名字来源——广 
胡同数目——多 
胡同环境——静 
第五段是一个过渡段落。 

胡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市民生活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 
居住习惯——安土重迁 
邻里关系——过往不多 
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处事态度——置身事外 

先让学生欣赏电影片段,提示注意北京的方言。然后在此过程注意品味语言。 
1.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2."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市民生活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 
市民生活 胡同文化 
安土重迁 
封闭 
过往不多 忍 
要求不高 易于满足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13―――15自然段,重点品味作者的感情。 
品味语言: 
1.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2.再见吧,胡同 
讨论作者的感情: 
1. 喜爱与批判 2. 伤感与留恋 3. 理智与豁达 
七、作业 
课本84页。研究性学习 

胡 同 文 化
宁波外事学校  张军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
    2.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又不失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叙事抒情的手法。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2.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胡同文化的特征。
2.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正确审视胡同文化。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通过默读、齐读,重点段落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文章主旨。
2.讨论法:依据课文行文脉络、思想内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3.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对重点文段感悟、理解,力求把握文章主旨所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语。
     [课前播放京韵大鼓伴唱歌曲《故乡是北京》(附歌词一段:"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唱不够那红墙碧瓦太和殿,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只可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京腔京韵自多情。")同时,屏幕播放老北京胡同的图片。]
"听完刚才播放的歌曲,似有一股浓厚的北京韵味扑面而来,这种感觉我们同样可以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让我们跟着汪曾祺先生一起走进北京胡同,就像欣赏美妙歌曲一样去领略古老胡同建筑的风格,了解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虽是篇书序,但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实质上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作者在文中将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其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合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那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同时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思绪。
四.多媒体展示有关"胡同""文化"的概念,并配上"北京胡同"的照片。
    1."胡同"或写作"衚衕"、"衖通"。最早出现在金、元时代,时至今日,构成了北京的一大地方特色。"
    2."胡同"的本义是蒙古语"井"的意思。这是因为人居住的地方必须有水,所以水井渐渐变成了人们居住地方的代称。
    3."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胡同文化",指住在北京胡同里居民的一种精神状态或文化心态。
五.自读课文,通过启发、讨论,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1.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
(1)进一步掌握生字词(包括字形、词义)。(2)把每一自然段的要点标记或概括出来。
(3)本文的行文思路如何?(4)北京胡同的特点有哪些?
  2.多媒体展示部分易错字词。
国子监(jiàn):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安土重迁(zhòng):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搬迁。
安分守己:规矩老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明确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⑴自然段写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第⑵自然段写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第⑶自然段写北京胡同很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没名胡同数不清"。第⑷自然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第⑸自然段写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第⑹自然段写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第⑺自然段写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觉得"远亲不如近邻"。第⑻自然段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⑼自然段写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受管闲事。第⑽~⑿自然段写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要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第⒀~⒁自然段写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是无可奈何的事。第⒂自然段则以"再见吧,胡同"收尾。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4.提问:本文可分几部分?作者依次写了北京胡同的什么?
   明确:本文可分三部分。⑴~⑶自然段从建筑学的角度写北京胡同;⑷~⑿自然段谈胡同文化;最后三段则写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
    5.提问: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多媒体显示:有关北京胡同的图片)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句子的方法概括)
北京胡同的特点:其一,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使得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其二,取名有各种来源,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三,宽窄不同可反映出住户的阶层不同;其四,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百姓因此生活方便。
    6.四人一组研读课文二部分,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教师深入其中,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明确:
胡同文化的特点:
其一,封闭。住在胡同里的居士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的甚至一住几辈子,也舍不得"挪窝"。
其二,满足。北京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有窝头、白菜就行了。
其三,袖手。就是不爱管闲事,虽爱瞧热闹,但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其四,忍安。这也是胡同文化的精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用北京方言说就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2)作者先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7.继续研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所包含的情感。
(学生齐读第⒀~⒂自然段)
提问: 第⒀自然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桩、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提问: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可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提问: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这一声叹息中有着几份清醒、几分伤感以及几分无奈。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教师小结: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饱含了他对北京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的了解、同情、理解。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他虽然钟情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宽宽窄窄,大大小小如同网络般的胡同,深深地打动作者的心。市民们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也深深印刻在作者心上。作者对此虽曾有所推崇,但对这种封闭性的小市民文化,还是怀着一份清醒,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既给予了理解,又表达了无奈,他知道这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旧时代的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毫无生气的文化;无力抗争的文化,正在日趋消失、衰败没落的文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同情,有理解,有伤感,有批评。
六.寻找特色语句,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俗语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读书,要读懂言外之意,一定要细细品味语言。本文的语言平实朴素又不失幽默,极具表现力。请找出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语言,来说说其丰富的内涵。
(学生自由发言)
例一:"虾米皮熬白菜,嘿!"
明确:一个"嘿"朴素、亲切,大众化、口语化,充分体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熬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的表情,感觉到了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
    例二:"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明确:非常富有表现力,既是对别人的无可奈何,又是自我安慰,表现了作者对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的佩服和调侃。不愠不火,雅俗杂糅,带有浓浓的北京方言味儿。
    例三:"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明确:四个四字短语一气呵出,带有浓浓的"书卷气"。不仅尽情渲染了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而且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感伤。
    例四:"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明确:两个贬义词来形容,其目的是在揭示这种不爱管闲事的现象其实质是是非不分、不关心国家大事,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评态度,也暗示自己对"忍"的强烈不满和尖锐批评。
……
七.课堂小结。
《胡同文化》通过对过去北京市民居处方式--胡同、四合院以及北京市民过去文化形态的描述,指出胡同文化是一种传统的封闭文化,这种胡同式的文化思想,即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大潮涌起而日趋消失。
   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我们很高兴地和胡同再见吧。
八.板书。
胡同文化
汪曾祺
胡同特征                         作者情感
封闭                           
满足    安分守己                伤感
袖手    逆来顺受                批判
忍安
九.布置作业。
   1.探究性作业:对宁波海曙旧城居住区进行考察,分析该地的居住环境、居住方式对市民文化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市民文化中的优点与缺陷。(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完成)
   2."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封闭",那么如今身处高楼,被防盗门窗包围的我们,又如何看待"高楼文化"呢?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谈《胡同文化》 的 语 言 品 味
温岭二中   孔若秋
温立三先生指出,《胡同文化》教学任务有三:⑴ 概括作者笔下赋予的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把握内容要点,提取文章精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主旨句。 ⑵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兴衰流露的复杂感情,⑶ 品味语言。[注 ① ]但是,就我所见,许多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文章都没有能圆满完成这三点教学任务。下面就应该怎样准确品味本文语言,正确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谈谈我的看法,以期引起探讨和争论。
俗语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读书,要读懂言外之意,就是要品味语言。因为,"句子的意义有时很含蓄,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一般称为句内意义。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注② ]
品味语言,不仅要看懂句子的表层含义,还要理解其深层含义,但深层含义有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注③]。例如,"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一段吧:"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一个"他们",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下文为什么特地引用"挪窝儿"、"破家值万贯"等老北京的日常口语?目的是什么?如果联想《胡同之末》摄影集里的那张前面是写着"拆"字的老胡同破房子,后面是崭新的拔地而起的高楼的照片,我们就可以明白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引用北京人自己讲的日常口头语来调侃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所以,这里的言外之意是:这样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的破旧房子,老北京,你们还恋着不走干什么哪?
品味语言还要注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揣摩其运用目的,因为标点符号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这段中用了十三个引号,前十二个引号都是为了标明这些全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让人们从这些口语中了解,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是除了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外,就仅仅只"随"一点"份子"而已。这里,又特意把"随分子"一词拆开,为的就是说明"随分子"也不是心甘情愿,而是出于不愿意被人认为不合"礼数",不得已而为之。可见,胡同里、四合院里的那些老北京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所以,在这段的最末,作者再也忍不住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来公开讽刺老北京们了,以表达自己对这种旧文化的不满和批评。
品味语言要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在文中写这些话的目的和原因。例如,"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这一段。"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罗卜,就不错。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些话里,表层意义是描写了北京人吃虾米皮熬白菜时那种极易满足的表情,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但是,本文写于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落后了,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这些语句中局外人调侃的味道:自己物质要求不高,可以理解、原谅,但大家看看,臭豆腐滴几滴香油,竟然可以待姑奶奶这样的贵客了!面对虾米皮熬白菜如此蹩足的菜肴,发出"嘿"的赞叹之声。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的好吃", 90年代了,商品经济时代了,广东等沿海地区已经公开提倡高消费、讲究享受了,如果仍旧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享受就未免太低了一点儿了!联系写作的具体时代背景,我们就可以体会到, 作者这样写其实是对这种现象的嘲笑。其言外之意是:在今天这样的形势下,易于满足的思想已经落后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时代了。那么,为什么这么含蓄,只用调侃的语调来嘲笑?因为作者虽是江苏高邮人,但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算得上是半个老北京了,对长期相处的老北京们的心情是理解的;而且,诸如随遇而安、安土重迁、知足常乐、安分守己这些心态和观念,在过去,是提倡的好传统,如果用严厉的语言一本正经地批判,可能会令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而产生反感。
品味语言要辨别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揣摩其在文章中的表达目的。例如,叙述"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时,作者说"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接连用了两个贬义词来形容,其目的是在揭示这种不爱管闲事的现象其实质是是非不分、不关心国家大事,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评态度。最后用"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样的反语来讽刺"安分守己"达到"逆来顺受"、丧失正义感的令人气愤的现象,比起前三段的调侃,讽刺性就更显得尖锐、更强烈了,表达了自己对"忍"的强烈不满和尖锐批评。再如,"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这段。"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残破,有的地基柱基甚至已经下沉""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凄凉,毫无生气",为什么用一连串贬义词把胡同描写得这么萧条凄凉?如果联系《胡同之末》中那张毫无表情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我们就可以明白,这里运用贬义词来描写的目的是要表达作者这样的思想:这样凄凉而毫无生气的地方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是在向人们暗示:当前,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渐渐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旧胡同已经失去它存在的基础,对满目凄凉、毫无生气、即将拆除的胡同和四合院,又何必留恋呢?
品味语言,需要联系写作文章的意图和主旨,揣摩作者没有明白表达出来的含蓄的意义。例如,最末段"再见吧,胡同。"如果联系上段中的"在商品经济大潮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个表达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总看法、总结性判断的主旨句来看,联系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写作意图我们也不难猜测:劝说老北京们要高高兴兴地离开胡同和四合院那些破旧老房子,劝老北京们不必再封闭在"独门独院",劝老北京们改变观念、不要满足于太低的生活条件,劝老北京们要多一点儿正义感、多关心国家大事。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作者这样写是指出了胡同必然消失的趋势后,还省略了一句"再见吧,胡同文化。"随着胡同的消失,对那些过时了的胡同文化——安土重迁、封闭自私、易于满足、逆来顺受的心态,也应该告别了。
品味语言,要善于抓住文章中遣词造句的语序异常的特点,思考其表达效果及目的。比如上文提到的《胡同文化》中最末句"再见吧,胡同。"这里,为什么要用倒装句来表达?主语"胡同"摆在谓语"再见"的后面,就造成了一种给人对胡同恋恋不舍的感觉,目的是表达作者对胡同消失"无可奈何""伤感"的情绪。
品味语言,"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注④]要联系作者的身份和经历、思想,全文上下前后兼顾,不能只看片言只语、几个词或某个句。例如,"怀旧""伤感"是作者对胡同消失的感情,没有错。因为"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的情绪,甚至有些伤感。"句子中的"人"是指那些"老北京",当然也包括着作者自己。但是这句话后面,作者就用了一个句号,接着就说,"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意思显然是在劝人们说,还是豁达一点儿,看得开一些,胡同的衰败、没落和消失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过分伤感没有必要。下文作者也说明了原因,因为"还会保留一两个"让怀旧的人去"怅望低徊"。可是,有的人据此就认为汪老先生对胡同文化也"伤感""怀旧",甚至"眷恋",在文中"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给予理解,表达了无奈"[注⑤](《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师用书》87页),那实在是违背了作者的本意。大家知道,汪先生虽然当时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但究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而不是一个悖时的、不通世务的农村老古董,他亲眼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变化,清楚地了解时代的变迁,懂得客观事物变化必将带来思想观念变化的真理。所以,他对胡同文化,既有清楚的了解,又有智慧的认识和英明的判断,这在"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一句中就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胡同文化和胡同一样,也必然要被淘汰。所以,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应该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对胡同文化应该告别,而不应该眷恋。正因如此,文章结尾"再见吧,胡同文化"也就省略不再说出来了。
总之,品味语言是一个复杂的钻研过程。要联系写作的具体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身份经历和思想感情,分析遣词造句的语序特点,辨别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注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揣摩作者在文为什么中写这些、为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原因及其这样写的作用和效果。对文章语言品味的错误,可能导致对文章表达的感情和中心思想的误解。所以,对语言的品味一定要做到深入的思考、细心地揣摩、"深思而慎取之"。

[原创]胡同文化
14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词典,掌握"胡同、凭吊、安土重迁、街坊、里道、西风残照、衰草离披"等词语。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
3.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2.习得在既定主题下对材料进行适度收放的散文写作技巧。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2.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指导学生通过默读、齐读,重点段落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文章主旨。
2.讨论法。本文为自读课文,应依据课文行文脉络、思想内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教具准备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对重点文段感悟、理解,力求把握文章主旨所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点]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胡同""文化"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感觉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作家汪曾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胡同文化》一文。
2.(放录音,请同学们随着歌声走进悠悠的胡同)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
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无名的胡同数不清,
横胡同竖胡同,
半截胡同斜胡同,
就像那棋盘布在北京啊,
砖塔胡同年代最久,
交民巷它是最长可分西东,
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人相遇,
您哪,要侧身行……
提问: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有何感受?
学生甲:这首歌使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
学生乙:从这首歌中,可以感受到北京市民对胡同的热爱和眷恋。
同学们的感受非常真切。歌声里唱出的是北京往昔的岁月。如今的北京城日新月异,大多数北京市民已走出狭窄的胡同、拥挤的四合院,住进了高楼大厦。现存的胡同在逐渐消失着,没落着。在北京胡同里住了四十多年的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胡同文化》一文。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虽是篇书序,可又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实质上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在文中将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其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合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思绪。
四、有关"胡同""文化"的概念
多媒体显示:
1.胡同"或写作衚衕、、衖通。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以至今日,构成了北京的一大地方特色。"
杨慎《丹铅总录》:"南方日弄,北方日,弄之反切为也。(《北京传统文化便览》)
2.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
3."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辞海》)
五、自读课文,通过启发、讨论,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体味语言
1.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
(1)进一步掌握生字词(包括字形、词义)。
(2)把每一自然段的要点标记或概括出来。
(3)本文的行文思路如何?
(4)北京胡同的特点有哪些?
录音播放完毕,出示投影
①仔细辨认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何取所意                  衰草离披                     天翻地覆                     深恶痛绝
B.不约而同                  街坊里道                     奉公守法                     供人凭吊
C.伥望低徊                  独门独院                     天坛城根                     记忆犹新
D.厉厉在目                  半途而废                     莫衷一是                     通霄达旦
②根据语意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成语。
A.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   )
B.声名在中外传播得很远。                                                                              (   )
C.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   )
D.没经商量而彼此一致。                                                                                 (   )
参考答案:
①B(A项"何取所意"中的"意"应为"义",C项"伥望低徊"中的"伥"应为"怅",D项"厉厉在目"中的"厉"应为"历","通霄达旦"中的"霄"应为"宵")
②A冷眼旁观B驰名中外C安土重迁D不约而同
提问:本文共15个自然段,每段要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第①自然段写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第②自然段写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第③自然段写北京胡同很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没名胡同数不清"。第④自然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第⑤自然段写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第⑥自然段写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第⑦自然段写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觉得"远亲不如近邻"。第⑧自然段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⑨自然段写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第⑩~自然段写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要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第~自然段写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是无可奈何的事。第自然段则以"再见吧,胡同"收尾。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提问:本文可分几部分?作者依次写了北京胡同的什么?
明确:本文可分三部分。①~③自然段从建筑学的角度写北京胡同;④~自然段谈胡同文化;最后三段则写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
提问: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多媒体显示:有关北京胡同的图片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其一,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使得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其二,取名有各种来源,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三,宽窄不同可反映出住户的阶层不同;其四,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百姓因此生活方便。
板书:
胡 同
↓
方正 取名 宽窄 网络

2.四人一组研读课文二、三部分,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3)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教师深入其中,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明确:(1)胡同文化的特点:其一,封闭。住在胡同里的居士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的甚至一住几辈子,也舍不得"挪窝"。其二,满足。北京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有窝头、白菜就行了。其三,袖手。就是不爱管闲事,虽爱瞧热闹,但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其四,忍安。这也是胡同文化的精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用北京方言说就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板书:
文 化
↓
封闭 满足 袖手 忍安

(2)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呢?先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饱含了他对北京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的了解、同情、理解。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他虽然钟情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宽宽窄窄,大大小小如同网络般的胡同,深深地打动作者的心。市民们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也深深印刻在作者心上。作者对此虽曾有所推崇,但对这种封闭性的小市民文化,还是怀着一份清醒,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既给予了理解,又表达了无奈,他知道这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旧时代的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毫无生气的文化;无力抗争的文化,正在日趋消失、衰败没落的文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同情,有理解,有伤感,有批评。
(学生齐读第~自然段,对上述概括加深理解)
提问:第自然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桩、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提问: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可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提问: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板书:
大潮席卷              日趋消失
毫无生气              衰败没落
3.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学生考虑5分钟,然后以问答方式解题)
明确:"虾米皮熬白菜,嘿!"一个"嘿"朴素、亲切,大众化、口语化,充分体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熬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的表情。感觉到了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非常富有表现力,既是对别人的无可奈何,又是自我安慰,表现了作者对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的佩服和调侃。不愠不火,雅俗杂糅,带有浓浓的北京方言味儿。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四个四字短语一气呵出,带有浓浓的"书卷气"。不仅尽情渲染了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而且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感伤。
六、课堂小结
《胡同文化》通过对过去北京市民居处方式——胡同、四合院以及北京市民过去文化形态的描述,指出胡同文化是一种传统的封闭文化,这种胡同式的文化思想,即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大潮涌起而日趋消失。
《胡同文化》犹如一杯陈年佳酿,使我们品尝到了原汁原味的北京。了解了老北京市民的生活和心态,体味到了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感受到了悠闲的小品文的精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写作技巧。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序言,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自序,今天我们来看一篇他序:《胡同文化》。[板书]
二.写作背景
什么是他序?代为他人的著作作的序。《胡同文化》是替一本名为《胡同之没》的摄影集作的序。大家看屏幕,这就是胡同[出示两张灯片]。胡同就相当于上海的弄堂,我们这里的小巷子;"没"是什么意思啊?没落。胡同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是北京的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冲击,胡同逐渐衰败了,为了记载这一文化历史,留住永恒的一刻,拍摄了这本影集。
三.作者简介
那么为什么会请汪曾祺作序呢?我们先了解一下汪老先生其人,看屏幕[出示灯片]。他是哪里人啊?江苏省高邮人,但是他长期工作、生活在北京,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他对北京的掌故,对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正是他对北京的深厚感情给了他创作《胡同文化》的动力。
四.课文分析
1.进入课文:
这里的文化是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化知识啊?不是,而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因此胡同文化应该是由胡同和人的精神两部分组成的。那么文中将胡同和人连结起来的是哪一节呢?[提问并回答]
方案一:第1节,哪一句能够说明[生读],好,我们看一看。"这种方正"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胡同是方正的吗?我们已经看过图片了,胡同是长的,那什么是方正的?北京城,所以讲了城建给人造成的方位意识,还没细化到胡同。
再看一看有没有哪一节将胡同本身的特征与胡同里人的精神状态联系得更加紧密的。
方案二:第5节,它是一个过渡段,作用是承上启下,齐读此段。强调胡同是北京的市民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重要""主要"注意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物质的胡同(1-4节):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也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胡同的物质部分,看看它本身具有哪些特征。
(1)[依据方案一稍做改动]首先讲了什么?[提问]首先用大镜头描写了北京的城建,什么特点?方正,而且构成胡同的细胞四合院也是方正的,看图片[出示灯片]。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将北京城比成一块大豆腐,那么劈开这块豆腐的刀是什么啊?大街和胡同,它们方向性强,所以造就了人们强烈的方位意识。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人们方位意识强的?[提问]3个:拉洋车说东去西去,我们这里讲左拐右拐;老两口睡觉说你往南边去,我们讲你往里头去一点;街道特别标明是斜的,因为少,因为习惯了方正,所以才要特别对待。
这里的高叫声、埋怨声都是什么语言啊?口语,都是`市民语言,很朴实。
(2)接着就细化到胡同了。最先讲了胡同的什么啊?[提问]取名,胡同的取名有哪几种来源?[提问]计数、皇家储物地、名人居住地、行业集中地、形状相似地和不知何所取义的,来源多,只能简单归纳成6种,说明胡同的名奇[板书]。比如石老娘胡同——注意:娘在做接生婆讲时读轻声niang、大哑巴胡同、王寡妇胡同、狗尾(yi,上声)巴胡同等,后来为了改变形象,用了什么手段?谐音,有一个从俗到雅的过程;有些胡同名还有些调侃意味,如大绿纱帽胡同,非常诙谐幽默,可以说是亦庄亦谐。
(3)接着讲了胡同的什么特点啊?[提问]量多[板书],"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4)那么第4节又讲了胡同的什么特点?
宁静。身居闹市,人们的生活很方便,也很宁静,"总是安安静静的",我们说一水之隔似隔千里,一墙之隔隔来了闹中之静。那么为什么后文又要写到"唤头"、"惊闺"和盲人的短笛声呢?[提问]以动衬静、以声衬静,是反衬手法,更加突出胡同的环境之静[板书]。
3.过渡:
胡同的名奇、量多、静境是胡同作为物质具备的特征,而文化的核心是人,物质承载的精神内在才是文化的根本,胡同里人的精神状态总的来说是什么?封闭,是封闭的文化。第五节中说到胡同是由四合院构成的,大家看四合院是什么格局啊?四面相连,是一个封闭的民居环境,所以造就了人们封闭的思想意识,那么这种封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4.精神的胡同(6-9节)
(1)安土重迁[板书]:在第6节,他们不愿意搬家,舍不得"挪窝儿",即使"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地根儿"什么意思啊?[提问]口语副词,根本,开始,渗透到骨子里去了。即使外面下大的,里面下小的;外面下的斜,里面下正的,房子塌了也不愿意搬离,一种敝帚自珍的心态,是北京人也是中国人普遍的怀旧心理的表现。
(2)过往不多[板书]:"独门独院"四合院相连围成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他们是不是整天就呆在院里看着高檐峭壁啊?不是的,他们也有交往,也会"随分子""处街坊"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啊?为了"合礼数"。北京是个多礼的城市,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到:城外已经是炮声连天了,关起门来还要给齐老爷子做大寿,因为不能少了礼数,为了面子,为了一种从众心理,也不见得是心甘情愿的。
除了"处街坊",还有哪些活动?下棋、喝酒、会鸟,除此之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3)正是将自己关闭在小小的天井之中,少与外界交流,看不到外界的进步,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富足了,所以他们又是"易于满足"[板书]的。表现在哪里?请位同学读一下第8节。正音:熬读成ao(阴平),庠xiang(阳平)。这里都是讲的吃的方面,衣食住行之中民以食为天,一个人对食的要求最能体现他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就选取了这个角度来表现北京人。
这节中有一段描摹老北京心理的文字很精彩(师读)。有窝头行了,有小菜好,臭豆腐可以待姑奶奶这样的贵客,看过《大宅门》的同学就知道了:姑奶奶是指出嫁了的姑娘,地位是较高的。虾米皮,注意是虾米皮而不是虾米熬白菜就最好,"嘿"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啊?[提问]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无限的满足溢于言表,请把这部分齐读一下。
这一节还提到了"大白菜文化",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祭酒是国子监的长官,国子监是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相当于教育部和北大的合体——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大白菜哪里没有啊,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提问]我们要能辨证的分析:首先知足方能长乐,但是皇城意识的惟我独尊给了他们一种优越感,由于满足,不想追求新的东西,走向了保守、封闭的极端。
(4)也因为身在皇城,看惯了世事沧桑,但尽管他们爱瞧热闹,却不管闲事。文章第9节中称学生示威游行叫"过学生",怎么理解"过"?过就过去了,在人们脑中留不下印迹,心中激不起波澜,形容短暂与无谓。
从元大都开始北京城经历了700百多年的历史,战乱频仍,所谓"城头变换大王旗"吗,所以老百姓们无所适从,不敢轻易表态,咱管不起,咱还躲不起吗?不如明哲保身[板书],保住窝头和棒子面就行了。
5.文化精义"忍"的分析:
胡同里的人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明哲保身,这些现象的文化精义是什么?一个字:忍,心字头上一把刀,但这刀必须得给我封着,是安分守己,是逆来顺受,那么文中是如何揭示这种精义的呢?举例子,举了3个例子说明:《茶馆》、《八月骄阳》和电梯事件。《茶馆》中的王利发祖传开茶馆,善于经营,对权势他会奉承,对贫困之人他也很好,但最后只落得家破人亡、上吊自杀。《八月骄阳》中作者选取了一段对话,请两位同学读一下,看看能不能读出点京味来。说明天下之事与我无关,咱只管好咱这张嘴就行了,随遇而安,安分首己。第3个例子是电梯事件,人们用钢精水泥建起了高楼大厦,胡同文化却并不因此而消亡,它深入骨髓。当作者要为小姑娘出气时,两个老北京说:"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冷眼旁观,逆来顺受,忍到极至,所以作者语带嘲讽的说:北京人真有你的。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三个例子可不可以颠倒顺序?为什么?[提问]
首先在内容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茶馆》描写了从清初到民国这样一段历史,《八月骄阳》写的是文革时期,而电梯事件就是现在。这说明胡同文化历时很长,有历史根源,在人们心中的烙印很深,不会很快消亡的。高楼建起来了,胡同被拆除了,物质的胡同消亡了,但精神的胡同仍根深蒂固。
其次在结构上为下文作了铺垫,文中第12小节括号里说:"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那么胡同哪里去了呢?拆了,胡同被拆除了,所以才要拍摄影集,才有了作者情感的表达。
6.情感分析:
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到底是什么感情呢?请大家先读一下13-15小节。正音:虾蟆读ha ma(均阳平)。
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提问]矛盾的:在理智上作者知道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不适应开放进取的时代精神,知道它的消失是必然的;但情感上面对熟悉的照片、熟悉的生活,[出示两张灯片]面对"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胡同,怀旧与不舍涌上心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四个四字短语与前文的语言风格有什么区别啊?[提问]前文都是市民语言,口语,而这里很雅致,可谓俗中有雅,亦俗亦雅,富有表现力。这里四字相连,形式整齐,一气呵成,给人扑面而来的伤感。
理智与情感形成了冲突,所以最后作者说:"再见吧,胡同。"一声长叹,这叹息声中有着几份清醒、几分伤感以及几分无奈。
五.课堂小结
大家知道2008年北京就要举办奥运会了,口号是什么?"新北京,新奥运"北京要以一个新的形象出现在全世界面前,所以将胡同拆除了一部分、保留了一部分、改造了一部分,[出示灯片]这就是改造过后的胡同和四合院,仍然是四面相连的形式但赋予了时代气息,可以说是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完美的结合,是成功的典范。胡同的物质部分保留下来了,那么精神部分呢?我们不仅希望北京以新的市容市貌出现在世界观众面前,更期待它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当然精神的胡同能否得到应有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只能留待历史的见证。
六.课后作业
1.关于胡同文化的去留我们课后练习三也提到了,读题,我们就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关于"忍"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随笔上与我交流;
2.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盐城的民居形式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在,也在随笔上与我进行交流。


语文教案:《胡同文化》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1. 用朗读的方式学习本课的语言  2.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3.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问题:1.你对汪曾祺有什么了解?  2.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3.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化的含义吗?
  自读课文并讨论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写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写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写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2.学生朗读课文6-9段,教师配乐范读10-12段,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3请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亲切、欣赏、不满、批评、怀旧、怅然低徊。
  4品味语言:
  1让学生自己读第8段、第11段对话部分找同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2段读"这二位同声说"后面的部分、第13段。读的过程中体味句中蕴含的感情。
  2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形式表达一种感情。
  语言特点总结:
  汪曾祺的语言文白夹杂,有时极雅,有时极俚,时能出人意表。他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的语言有文人气,但又和现代语言融合无间,是一种纯熟,寓绚烂于平极的语言。
  延伸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北京的胡同日渐被高楼大厦取代,更多的在高楼中长大的人认同"高楼文化""社区文化",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
  作业布置
以居住环境与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关于《胡同文化》的教学思路
用一种"文化眼光"(已发表)  
   《胡同文化》是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笔者教后,不仅有"众里寻他千百度"之感,更有这样的启示:我们的语文教学更需要一种"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眼光,也就是眼力。""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冯骥才《文化眼光》)
   有"京派散文集大成者"之美誉的汪曾祺先生,凭借其独特的"眼力":那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北京胡同文化,进行深入地反思和独到地审美。《胡同文化》与其说是汪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则序文,不如说是一篇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散文。此文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行文在选材布局、情感基调、语言特色等方面,均体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与清新的文风。而"如何审视胡同文化,即怎样让学生理解、评述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组织《胡同文化》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作了这样的尝试:
   一、 导入:运用声像,直观渲染。
   课前播放京韵大鼓伴唱歌曲《故乡是北京》(附歌词一段:"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卢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唱不够那红墙碧瓦太和殿,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只可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京腔京韵自多情。")同时,屏幕播放老北京胡同的图片(自动切换画面:形式多样的胡同)。"听完刚才播放的歌曲,似有一股浓厚的北京韵味扑面而来,这种感觉我们同样可以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让我们跟着他(屏幕出现"汪曾祺简介"幻灯片),一起走进北京胡同,就像欣赏美妙歌曲一样去领略古老胡同建筑的风格,了解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导语设计)随后播放京调伴奏曲,与学生一起观看几组"走进胡同"的镜头。
   设计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北京老胡同"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而且又将"胡同文化"置于古都北京这一特殊的背景中,为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先作感性的渲染。实践表明,这样的课前情景设置,既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又为后面教学环节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记得汪曾祺先生曾说过:"生活颠簸,心情浮躁,人们需要一点安静、一点有较高文化味的休息" (《散文应是精品》)。汪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读他的散文,的确可以获得一种高品位的"文化的休息"。面对眼前这些因自我加压而身心日趋疲困的学子,我常在思考:我们语文教师能否给这些"叫苦不迭"的学生,捧上一点咱语文课独有的"较高文化味的休息"呢?于是,我作了这样教学的尝试。
   重点、难点的突破更需要一种文化的眼光。那么,如何审视胡同文化即如何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封闭"与"忍")呢?
   二、研读:材料印证,纵横拓展
   1、关于胡同文化的"封闭"
   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四合院建筑"的录像,然后看一张"四合院俯视图",通过直观的观察之后,再让学生谈谈"胡同的封闭对胡同文化的具体影响"。
   学生发言摘录:"北京胡同封闭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上的封闭。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封闭守旧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
   2、关于胡同文化的"忍"
   理解胡同文化的"忍",是本课教学重点中的难点。
   教师:那么如何看待胡同文化的精义:忍呢?(先由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11、12自然段,并出示有关材料,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学生1: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皇城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却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世故通达。同时,作为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小市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统治者要消灭他们,就如比碾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
   教师:汪先生对此又持何态度?
   学生2:我觉得作者对胡同文化并不是一味的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反思的。
   教师:请你具体说说。
   学生2:比如,他在文章中写道:"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我认为这不是褒扬,也不是中性,而是怀有一点批评的态度;另外文中提到的北京市民对学生运动的态度,也不见得那是作者所同意的。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从现在来看更有它的消极意义。正因为这些内涵都不是积极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难免要走向消失。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表达了无奈,同时给予理解,他知道这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旧时代的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无力抗争的文化。
   老师: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上述内涵是作者所赋予的,也就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是特定阶段的胡同文化,它并不能也不可能代表北京胡同文化的全部。君不见,在"2008年奥运会"成功申办的过程中,北京城里许许多多年过花甲的老爷爷、老奶奶办起或走进了外语培训班,他们不正给古老的胡同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吗?
   学生3:其实,我倒觉得汪曾祺先生大可不必如此伤感、无奈,在开放的中国、开放的北京,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北京的胡同文化不仅不会没落、衰败,反而会以其更丰富的底蕴、清新的气息,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老师:北京的胡同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我们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文化形式呢?举例说说。
   学生提到了家乡的"廿八都文化",我趁机播放课前准备好的电视录像(中央一台《新闻30分》节目所播放过的"廿八都古建筑群"录像中的一段),屏幕上打出给学生研究的参考课题:"如何保护廿八都古文化"。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利用课外时间去考察我市的廿八都镇,带上文化眼光,实地参观那里的古建筑群,去审视"廿八都古文化",并对如何保护家乡的传统文化,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让我们再次听一听歌曲《故乡是北京》,来回味北京胡同文化的独特意蕴(伴随着音乐,在同学们的低吟声中,结束教学)。
   冯骥才说过:"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的确,有些事物的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我为学生也能拥有这样的文化眼光而感到高兴。


胡同文化
汪曾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词典,掌握"胡同、凭吊、安土重迁、街坊、里道、西风残照、衰草离披"等词语。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
3.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2.习得在既定主题下对材料进行适度收放的散文写作技巧。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2.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价怀旧与超脱。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指导学生通过默读、齐读,重点段落反复读,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文章主旨。
2.讨论法。本文为自读课文,应依据课文行文脉络、思想内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教具准备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对重点文段感悟、理解,力求把握文章主旨所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胡同""文化"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感觉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作家汪曾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胡同文化》一文。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缉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虽是篇书序,可又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实质上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在文中将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其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合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思绪。
四、有关"胡同""文化"的概念
多媒体显示:
1.胡同"或写作衚衕、 、衖通。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以至今日,构成了北京的一大地方特色。"
杨慎《丹铅总录》:"南方日弄,北方日衙,弄之反切为衙也。
(《北京传统文化便览》)
2.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3."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课文,通过启发、讨论,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体味语言
1.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
(1)进一步掌握生字词(包括字形、词义)。
(2)把每一自然段的要点标记或概括出来。
(3)本文的行文思路如何?
(4)北京胡同的特点有哪些?
录音播放完毕,出示投影
①仔细辨认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何取所意 衰草离披 天翻地覆 深恶痛绝
B.不约而同 街坊里道 奉公守法 供人凭吊
C.伥望低徊 独门独院 天坛城根 记忆犹新
D.厉厉在目 半途而废 莫衷一是 通霄达旦
②根据语意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成语。
A.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B.声名在中外传播得很远。
C.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D.没经商量而彼此一致。
答案:
①B(A项"何取所意"中的"意"应为"义",C项"伥望低徊"中的"伥"应为"怅",D项"厉厉在目"中的"厉"应为"历","通霄达旦"中的"霄"应为"宵")
②A冷眼旁观 B驰名中外 C安土重迁 D不约而同
提问:本文共15个自然段,每段要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第①自然段写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第②自然段写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第③自然段写北京胡同很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没名胡同数不清"。第④自然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第⑤自然段写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第⑥自然段写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第⑦自然段写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觉得"远亲不如近邻"。第⑧自然段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⑨自然段写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受管闲事。第⑩~○⑿
自然段写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要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第○⒀~○⒁自然段写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是无可奈何的事。第○⒂自然段则以"再见吧,胡同"收尾。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提问:本文可分几部分?作者依次写了北京胡同的什么?
明确:本文可分三部分。①~③自然段从建筑学的角度写北京胡同;④~○12自然段谈胡同文化;最后三段则写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
提问: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多媒体显示:有关北京胡同的图片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其一,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使得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其二,取名有各种来源,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三,宽窄不同可反映出住户的阶层不同;其四,是贯通大街的网络,百姓因此生活方便。

2.四人一组研读课文二、三部分,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3)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教师深入其中,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明确:(1)胡同文化的特点:其一。封闭。住在胡同里的居士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的甚至一住几辈子,也舍不得"挪窝"。其二,满足。北京人对生活的要求不高,有窝头、白菜就行了。其三,袖手。就是不爱管闲事,虽爱瞧热闹,但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其四,忍安。这也是胡同文化的精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用北京方言说就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2)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呢?先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饱含了他对北京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的了解、同情、理解。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他虽然钟情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但他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宽宽窄窄,大大小小如同网络般的胡同,深深地打动作者的心。市民们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也深深印刻在作者心上。作者对此虽曾有所推崇,但对这种封闭性的小市民文化,还是怀着一份清醒,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既给予了理解,又表达了无奈,他知道这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旧时代的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毫无生气的文化;无力抗争的文化,正在日趋消失、衰败没落的文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有同情,有理解,有伤感,有批评。
(学生齐读第○13~○15自然段,对上述概括加深理解)
提问:第○13自然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桩、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提问: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可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提问: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
将会兴起。
板书:
大潮席卷   日趋消失
毫无生气    衰败没落
3.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学生考虑5分钟,然后以问答方式解题)
明确:"虾米皮熬白菜,嘿!"一个"嘿"朴素、亲切,大众化、口语化,充分体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熬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的表情。感觉到了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非常富有表现力,既是对别人的无可奈何,又是自我安慰,表现了作者对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的佩服和调侃。不愠不火,雅俗杂糅,带有浓浓的北京方言味儿。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四个四字短语一气呵出,带有浓浓的"书卷气"。不仅尽情渲染了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而且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感伤。
六、课堂小结
《胡同文化》通过对过去北京市民居处方式--胡同、四合院以及北京市民过去文化形态的描述,指出胡同文化是一种传统的封闭文化,这种胡同式的文化思想,即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大潮涌起而日趋消失。
《胡同文化》犹如一杯陈年佳酿,使我们品尝到了原汁原味的北京。了解了老北京市民的生活和心态,体味到了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感受到了悠闲的小品文的精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写作技巧。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胡同文化
简金荣老师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  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 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 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 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一.  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 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板书]
二.写作背景
《胡同文化》是替一本名为《胡同之没》的摄影集作的序。什么是他序?代为他人的著作作的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大家看屏幕,这就是胡同[出示两张灯片]。胡同就相当于上海的弄堂,我们这里的小巷子;"没"是什么意思啊?没落。胡同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是北京的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冲击,胡同逐渐衰败了,为了记载这一文化历史,留住永恒的一刻,拍摄了这本影集。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三.作者简介
那么为什么会请汪曾祺作序呢?我们先了解一下汪老先生其人,看屏幕[出示灯片]。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他对北京的掌故,对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了如指掌,正是他对北京的深厚感情给了他创作《胡同文化》的动力。
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在他笔下,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
四.课文分析
1.进入课文:
这里的文化是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化知识啊?不是,而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因此胡同文化应该是由胡同和人的精神两部分组成的。
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那么文中将胡同和人连结起来的是哪一节呢?[提问并回答]
方案一:第1节,哪一句能够说明[生读],好,我们看一看。"这种方正"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胡同是方正的吗?我们已经看过图片了,胡同是长的,那什么是方正的?北京城,所以讲了城建给人造成的方位意识,还没细化到胡同。
再看一看有没有哪一节将胡同本身的特征与胡同里人的精神状态联系得更加紧密的。
方案二:第5节,它是一个过渡段,作用是承上启下,齐读此段。强调胡同是北京的市民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重要""主要"注意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物质的胡同(1-4节):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也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胡同的物质部分,看看它本身具有哪些特征。
(1)[依据方案一稍做改动]首先讲了什么?[提问]首先用大镜头描写了北京的城建,什么特点?方正,而且构成胡同的细胞四合院也是方正的,看图片[出示灯片]。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将北京城比成一块大豆腐,那么劈开这块豆腐的刀是什么啊?大街和胡同,它们方向性强,所以造就了人们强烈的方位意识。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人们方位意识强的?[提问]3个:拉洋车说东去西去,我们这里讲左拐右拐;老两口睡觉说你往南边去,我们讲你往里头去一点;街道特别标明是斜的,因为少,因为习惯了方正,所以才要特别对待。
这里的高叫声、埋怨声都是什么语言啊?口语,都是`市民语言,很朴实。
(2)接着就细化到胡同了。最先讲了胡同的什么啊?[提问]取名,胡同的取名有哪几种来源?[提问]计数、皇家储物地、名人居住地、行业集中地、形状相似地和不知何所取义的,来源多,只能简单归纳成6种,说明胡同的名奇[板书]。比如石老娘胡同--注意:娘在做接生婆讲时读轻声niang、大哑巴胡同、王寡妇胡同、狗尾(yi,上声)巴胡同等,后来为了改变形象,用了什么手段?谐音,有一个从俗到雅的过程;有些胡同名还有些调侃意味,如大绿纱帽胡同,非常诙谐幽默,可以说是亦庄亦谐。
(3)接着讲了胡同的什么特点啊?[提问]量多[板书],"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4)那么第4节又讲了胡同的什么特点?
宁静。身居闹市,人们的生活很方便,也很宁静,"总是安安静静的",我们说一水之隔似隔千里,一墙之隔隔来了闹中之静。那么为什么后文又要写到"唤头"、"惊闺"和盲人的短笛声呢?[提问]以动衬静、以声衬静,是反衬手法,更加突出胡同的环境之静[板书]。
3.过渡:
胡同的名奇、量多、静境是胡同作为物质具备的特征,而文化的核心是人,物质承载的精神内在才是文化的根本,胡同里人的精神状态总的来说是什么?封闭,是封闭的文化。第五节中说到胡同是由四合院构成的,大家看四合院是什么格局啊?四面相连,是一个封闭的民居环境,所以造就了人们封闭的思想意识,那么这种封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4.精神的胡同(6-9节)
(1)安土重迁[板书]:在第6节,他们不愿意搬家,舍不得"挪窝儿",即使"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地根儿"什么意思啊?[提问]口语副词,根本,开始,渗透到骨子里去了。即使外面下大的,里面下小的;外面下的斜,里面下正的,房子塌了也不愿意搬离,一种敝帚自珍的心态,是北京人也是中国人普遍的怀旧心理的表现。
(2)过往不多[板书]:"独门独院"四合院相连围成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他们是不是整天就呆在院里看着高檐峭壁啊?不是的,他们也有交往,也会"随分子""处街坊"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啊?为了"合礼数"。北京是个多礼的城市,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写到:城外已经是炮声连天了,关起门来还要给齐老爷子做大寿,因为不能少了礼数,为了面子,为了一种从众心理,也不见得是心甘情愿的。
除了"处街坊",还有哪些活动?下棋、喝酒、会鸟,除此之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3)正是将自己关闭在小小的天井之中,少与外界交流,看不到外界的进步,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富足了,所以他们又是"易于满足"[板书]的。表现在哪里?请位同学读一下第8节。正音:熬读成ao(阴平),庠xiang(阳平)。这里都是讲的吃的方面,衣食住行之中民以食为天,一个人对食的要求最能体现他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就选取了这个角度来表现北京人。
这节中有一段描摹老北京心理的文字很精彩(师读)。有窝头行了,有小菜好,臭豆腐可以待姑奶奶这样的贵客,看过《大宅门》的同学就知道了:姑奶奶是指出嫁了的姑娘,地位是较高的。虾米皮,注意是虾米皮而不是虾米熬白菜就最好,"嘿"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啊?[提问]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无限的满足溢于言表,请把这部分齐读一下。
这一节还提到了"大白菜文化",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祭酒是国子监的长官,国子监是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相当于教育部和北大的合体--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大白菜哪里没有啊,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啊?[提问]我们要能辨证的分析:首先知足方能长乐,但是皇城意识的惟我独尊给了他们一种优越感,由于满足,不想追求新的东西,走向了保守、封闭的极端。
(4)也因为身在皇城,看惯了世事沧桑,但尽管他们爱瞧热闹,却不管闲事。文章第9节中称学生示威游行叫"过学生",怎么理解"过"?过就过去了,在人们脑中留不下印迹,心中激不起波澜,形容短暂与无谓。
从元大都开始北京城经历了700百多年的历史,战乱频仍,所谓"城头变换大王旗"吗,所以老百姓们无所适从,不敢轻易表态,咱管不起,咱还躲不起吗?不如明哲保身[板书],保住窝头和棒子面就行了。
5.文化精义"忍"的分析:
胡同里的人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明哲保身,这些现象的文化精义是什么?一个字:忍,心字头上一把刀,但这刀必须得给我封着,是安分守己,是逆来顺受,那么文中是如何揭示这种精义的呢?举例子,举了3个例子说明:《茶馆》、《八月骄阳》和电梯事件。《茶馆》中的王利发祖传开茶馆,善于经营,对权势他会奉承,对贫困之人他也很好,但最后只落得家破人亡、上吊自杀。《八月骄阳》中作者选取了一段对话,请两位同学读一下,看看能不能读出点京味来。说明天下之事与我无关,咱只管好咱这张嘴就行了,随遇而安,安分首己。第3个例子是电梯事件,人们用钢精水泥建起了高楼大厦,胡同文化却并不因此而消亡,它深入骨髓。当作者要为小姑娘出气时,两个老北京说:"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冷眼旁观,逆来顺受,忍到极至,所以作者语带嘲讽的说:北京人真有你的。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三个例子可不可以颠倒顺序?为什么?[提问]
首先在内容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茶馆》描写了从清初到民国这样一段历史,《八月骄阳》写的是文革时期,而电梯事件就是现在。这说明胡同文化历时很长,有历史根源,在人们心中的烙印很深,不会很快消亡的。高楼建起来了,胡同被拆除了,物质的胡同消亡了,但精神的胡同仍根深蒂固。
其次在结构上为下文作了铺垫,文中第12小节括号里说:"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那么胡同哪里去了呢?拆了,胡同被拆除了,所以才要拍摄影集,才有了作者情感的表达。
6.情感分析:
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到底是什么感情呢?请大家先读一下13-15小节。正音:虾蟆读ha ma(均阳平)。
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提问]矛盾的:在理智上作者知道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不适应开放进取的时代精神,知道它的消失是必然的;但情感上面对熟悉的照片、熟悉的生活,[出示两张灯片]面对"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胡同,怀旧与不舍涌上心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四个四字短语与前文的语言风格有什么区别啊?[提问]前文都是市民语言,口语,而这里很雅致,可谓俗中有雅,亦俗亦雅,富有表现力。这里四字相连,形式整齐,一气呵成,给人扑面而来的伤感。
理智与情感形成了冲突,所以最后作者说:"再见吧,胡同。"一声长叹,这叹息声中有着几份清醒、几分伤感以及几分无奈。
五.课堂小结
大家知道2008年北京就要举办奥运会了,口号是什么?"新北京,新奥运"北京要以一个新的形象出现在全世界面前,所以将胡同拆除了一部分、保留了一部分、改造了一部分,[出示灯片]这就是改造过后的胡同和四合院,仍然是四面相连的形式但赋予了时代气息,可以说是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完美的结合,是成功的典范。胡同的物质部分保留下来了,那么精神部分呢?我们不仅希望北京以新的市容市貌出现在世界观众面前,更期待它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当然精神的胡同能否得到应有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只能留待历史的见证。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 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六.课后作业
关于胡同文化的去留我们课后练习三也提到了,读题,我们就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关于"忍"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随笔上与我交流;

《胡同文化》导语设计
景甫
街巷是城镇的筋脉,北京的街巷叫胡同。
胡同是历史的产物,延续了四五个世纪的生生灭灭。皇城根底的胡同积淀了几多的沧海桑田和人情世故,吸引着无数文化良知的关注。上世纪末,又有一位作家把他的文化视角投向了老北京的胡同,悠悠沉思,品咂着厚重的人文底蕴,披拨着深幽的文化内涵。这位作家叫汪曾祺,今天我们就品读他的散文《胡同文化》,体察那闲淡如水的文字间究竟散发着怎样的韵致。

竞赛课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
郧西四中 周明华 电邮: zmh5188@163.com qq:379338431 电话:6832571/ 623778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文章的行文脉络。
2.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通过概括性的语言快速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2.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3.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全新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2.读懂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 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 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课型设计〕: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教学过程〕:
[ 导语]: 
我们有学生到过北京吗?提起北京,我们都会肃然起敬,她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一个经济政治中心的大都市。我们会想到天安门广场,会想到金碧辉煌的故宫,想到雄伟的万里长城,更会想到2008年的奥运会。可你想到北京的胡同吗?方正的北京胡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北京市民,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胡同文化,或者叫北京市民文化。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她友将经受怎样的历史沧桑?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体味蕴含其中的胡同文化的奥秘!今天之后,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了解了胡同文化!
〔播放音乐 〕附词: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横胡同竖胡同,半截胡同斜胡同, 就象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 
您哪,要侧身行…… 
〔 作者介绍〕:省略
〔解题〕
3. 胡同:看课后材料;看书中内容;简单的说,即小巷。
2.文化:所谓文化或文明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3.胡同文化:即北京市民的文化,北京胡同影响下的特有的文化。

(快速扫描课文)
提问:是哪些句子深深的吸引着你?(语言特色)
〔展示课件 讲解课文〕
展示图片:透过演示稿展示图片,从直观上了结胡同。
一.胡同的特点
3.讲析课文第1、2、3、4、5自然段
①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②提问:1、2、3、4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方正、取名、宽窄、网络
③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④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⑥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二.胡同文化的特点
4.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蕴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现在,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随着著名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京味朗读,进一步探寻胡同文化的精义) 
⑦.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补充:举丹江修建时,两岸人民搬迁的情景)
易满足——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补充:举生活现象) 
能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补充:举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故事)
(请同学来读这里最具京味的语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B."这二位同声说……真有你的!" 
⑧.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⑨.提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你见仁见智吧! 
三.作者的情感
(为了正确把握作者对北京文化的情感,请继续听录音)
⑩.提问:胡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胡同文化又将何去何从呢?
明确: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因而毫无生气。胡同文化也必将随着胡同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⑾.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句
提问:"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渲染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⑿.提问: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
〔板书设计〕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易满足、旁观、能忍
毫无生机 衰败没落
无可奈何、怀旧、对这里旧有文化的反思,顺应时代的潮流。这是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小结: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 
布置作业:请以"××胡同文化"为题写一段文字。
1.借鉴本文的朴素的语言。2.学用中心句,使行文更加清晰。
二零零四年七月十八日

标签集:TAGS:
回复Comments() 点击Count()

回复Comments

{commenttime}{commentauthor}

{CommentUrl}
{commentcontent}